亨利·福特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国际文化  作者:史蒂芬·沃兹  页数:463  字数:560000  译者:黄豪  
Tag标签:无  

前言

亨利·福特的传奇蒙特克莱蒙斯位于底特律东北方20英里,是密歇根州的一个小镇。1919年初夏,这个小镇的地方法院里有一个人正出庭作证。他的面貌很熟悉:瘦瘦的身子、晒得黝黑的脸庞、五官轮廓突出、头发花白、举止朴实。此人就是工业家亨利·福特,美国的传奇人物。他控告芝加哥《论坛报》人身诽谤。几年前,威尔森总统派遣国民卫队巡逻边境,以防墨西哥庞丘·维拉斯为首的游击队的骚扰,福特公开反对总统的作为,于是《论坛报》发表社论,说他是“无知的理想主义者、以国家为敌的无政府主义者”云云,福特气极,遂发控诉。《论坛报》的律师努力抗辩说诽谤不成立,指出这个大名鼎鼎的汽车制造商实在无知。出乎人们的预料,被告律师抗辩得并不吃力。一连几天,首席被告律师杀气腾腾地对福特一连串发问,福特的回答却很令人吃惊:他真的什么都不懂。他很肯定地说美国独立战争开打于1812年;他说chilliconcame的意思是“大股机动部队”;他说本尼迪克特·阿诺德:“是个写书的,我想是吧”;他也无法指出美国政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听众私语窃窃,福特却像小学生似的漫不经心,对一个个问题乱说一通,最后回答说:“我承认对很多东西都弄不懂。”这时连辩方律师都不好意思起来,和缓地问他是否可以简单地朗读一段书听听,或者干脆承认自己是文盲算了。福特的回答很平静:“是的,你这样说也没错啊,我书读得很慢,念书我很不自在,会把事情搞砸的。”事实很能说明福特确实无知,但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证明他是无政府主义者。陪审团裁定诽谤控告成立。福特得到了赔偿:6美分。全国各大报刊大张旗鼓地报道此事,对法庭裁决和法律事宜不太关注,却对福特在法庭上令人讶异的表现大做文章,嘲笑这个美国英雄居然如此粗陋肤浅。然而,尘埃落定时,两件意想不到的事实日渐清晰。首先,亨利·福特对自己看上去像土包子根本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他处理事务高效繁忙,无法多花时间读书。当有人追问他为什么对公共事务知之甚少时,他承认说自己读报,“只是读读新闻标题而已。”一次接受记者私家采访时福特说得更加坦白:“我不喜欢读书,书本让我头昏脑涨。”其次,对于福特在法庭上的窘境,普通民众不但没觉得大惊小怪,相反还蛮欣赏的,认为他学问不高并不碍事。有人问福特美国建国以前原来是什么情况,福特回答:“我猜嘛,原来应该有些土地吧”,对此公众觉得很好玩。福特不会装腔作势,做派清明爽利;他坦承因为太专心工作而没能好好受正规教育,对此大家也觉得情有可原。全国上下多有牧师为亨利·福特祈祷,请求他能从小人的恶语妄言中得以解脱。村镇小报鼓动农夫、工人和商贩百忙中抽空写信给这位汽车生产商表示同情,响应者成千上万。因此,令那些高级人士非常诧异乃至惊恐的是,福特从似乎很尴尬的窘境中脱身而出,成了一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高大的美国民间英雄。因此,美国现代史上的一个最伟大的故事和神话由法庭事件而引发,结果带来了一场双方的爱恨:一方是来自底特律的一位美国汽车生产的开拓者,另一方是美国普通大众。爱恨超越了一切理性:福特是同一个福特,如此众多的知识分子、世界主义者和舆论操控者们讨厌他,而开着他生产的汽车、笃信其所言的广大工薪阶层却是那么喜爱他。爱恨的丝带飞扬了四十年之久。福特大受欢迎、威信之高、影响之大,该如何解释呢?显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学术成就,仅仅说他创造了财富也什么都证明不了。美国有不可胜数的实业家,个个都很富有,但都没有达到福特所占据的公众地位,他们之中更有许多人被公众谴责为强盗大亨。福特的崇高地位也不是来自技术成就。许多头脑简单的后来人硬说福特发明了汽车,其实同代人心中很清楚这不是事实,也很明白著名的福特T型汽车当时在市场上也算不上是最好的汽车。人们把视野打开时,只会发现福特的神话和影响越来越深不可测。弗拉基米尔·列宁等社会主义者尊崇福特,说他是20世纪革命主要的贡献者之一。苏联的工厂里常常见到福特和列宁的画像并排挂在一起。然而,阿道夫·希特勒也尊崇福特,曾宣布“我要尽最大努力在德国把他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且效仿T型车在德国生产了大众汽车(即“人民的汽车”)。在美国,像约翰·D.洛克菲勒如此强势的资本家都很赞赏福特,把他的生产设施说成是“时代工业的奇迹”。与此同时,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也曾说服过这位汽车生产商以进步民主党的身份竞选美国密歇根州参议员。许多左派艺术家则谴责福特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查理·卓别林在其影片《摩登时代》中对福特的机械化生产系统嬉笑怒骂,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勇敢的新世界》一书中把现代社会堕落的起点挖苦为“咱们福特的那一年”。然而,1940年罗培尔机构对美国工人做了调查,发现他们把亨利·福特看作是“对劳工最有帮助”的现代美国领袖,打分竞高于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沃尔特·鲁瑟。。很多人对亨利·福特生前以及身后的功过圈圈点点,然而他的多面魅力之谜解不开理还乱。几十年来新闻记者和历史学家对他众说纷纭并留下了一系列评价,观点互相矛盾,疑难还是无法解开。福特到底是创建了一个工业帝国而值得赞誉的巨人,还是在成功路上将人人践踏于脚下的暴君?到底是开拓了高效商业生产之路的革新者,还是使百千万人陷于劳役之辱的贪婪资本家?到底是个致力于提升美国工人地位的社会革命者,还是个玩世不恭和巧妙地操弄新生社会手段的家族长老?到底是个怀有平常心的公众人物,还是个代表着低级趣味的人物?这些问题分歧巨大,从来就没有相互妥协过。福特时而被诋毁,时而被神化,自20世纪初他在公众舞台上崭露头角以来,情况一直如此。本传记试图捕捉亨利·福特的复杂性,揭示其公众形象的种种根源。首先,作者坚信福特与美国的独特关系,是由他的时代所发生的历史变化所营造的,也是由接踵而来的文化价值观的转变所营造的。在1890年到1920年这段时间里,现代美国秩序逐渐形成,其间产生了消费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官僚主义以及总体国家,合力造就了20世纪最为强有力的国家。福特踌躇满志,展望于未来又信守于传统,在带领美国同胞度过历史变化阵痛的过程中发挥了力量。福特生命历程的跨度本身就很惊人。他于葛底斯堡之战’不久后出生,却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对日原子弹轰炸。从亚伯拉罕·林肯时代到哈里·杜鲁门时代,美国已发生了巨变,然而福特的重要性绝不仅仅体现于他亲身经验了世事巨变。他的生命历程在以下三方面昭显了强大力量:第一,福特跻身于20世纪早期美国舞台的正前方,成为了新生消费者文化的预言家。当然,他现在已获得美国工业大批量生产之先驱者的称号,但他的另一个作用虽然比较少有人提起,也许却更加关键。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价值观是自律、节俭和刻苦,福特从这些价值观的废墟里脱身亮相,向广大民众宣扬了消费者自我实现的崭新信条。要有大规模生产就必须要有大规模消费:他也许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一点的美国商人。第二,福特在20世纪早期美国大众文化的成型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在消费者富足的新鲜氛围中,他成了一种文化秩序的主要构筑者之一,这种文化秩序在公众中提倡的是标准化的体验、集体的自我意识以及人人都应享有的休闲生活。他在赛车运动和普及野营方面打出了名声,呼吁人们积极思考,并且高明地运用了新生的印刷和无线电媒体机制来提高他在公众意识中的个人知名度。当T型汽车成了美国大众繁荣的原型时,福特自己也成了大众文化名人的原型。第三,福特把他的革新之树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的沃土中。他崇尚普通人,公民大众的判断、尊严和价值观是他权衡成就和取舍的落脚点。福特景仰的就是布衣百姓,因为他深受自己中西部乡村生活经历的影响,深受新教道德观的约束和规范的影响,对那些城府颇深的都市精英们持怀疑态度,美国民众刻苦自立,怀有粗放的平等思想,质朴虔诚,有什么就说什么,福特倡导要依赖广大民众,由此建立起了自己社会改革者的声名。他给普通工人支付高薪并谴责那些富有的金融大亨。与此同时,他的信条也含有对知性主义的不信任,以及对犹太人和天主教的警觉和敌意。换言之,摩登时代曙光泛泛,美国生活方式开始成型,亨利·福特依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与平民主义来宣扬这种生活方式,因而挺立起了自己的高大身躯。然而,还有另一个原因能说明为什么他受人热爱,为什么具有影响力。福特的革新成就卓著,非但没有使大众惴惴不安,相反的倒是消减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福特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显然也保持了对传统的尊敬,因而才能使他的新思想和新做法让大家都能接受。他一边大批量生产T型汽车,一边使公众确信努力工作、节俭生活和友好相处仍然没有失去重要性;他一边建立起庞大的集中化管理的红河厂区,一边花时间到林中野营并积极提倡要多跳跳民间舞蹈。生活正在向现代化转型,但还要保持对传统的尊敬,二者必须相结合,这方面他做得非常成功。因此,亨利·福特之所以会成为美国民间英雄,是因为他既体验到了美国人民向摩登时代奋进过程中的欣欣灵感,也体验到了他们的惴惴不安。他知道他们渴望什么、害怕什么,并且通过人民主义和消费主义进程中的更高信条着手帮助他们。他一只脚坚实地踩在过去的土地上,另一只脚却信心十足地迈向前方,成功地跨越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历史变迁令人气喘心惊,而这位现代美国生产商抚慰了成百上千万的同胞,帮助他们穿过历史变迁的沟沟坎坎。这个过程充分反映了福特的复杂性。他生在中西部也长在中西部,因而身上表现出了美国中心地带乡村生活所孕育出来的种种特点。福特所受过的教育星星点点,但他充满了乡土智慧,做事凭的是灵感直觉而不是条分缕析。他对人人都认可的智慧发出质疑,而对社会和自然界的运行机制却好奇不倦。由于他深信村野民夫的美德,所以对大多数外间人士都不太信任。稀奇古怪的理论不能使他信服,因为他相信常识就能解决问题。他也会像一个侃侃而谈的哲学家那样显示高明,身上有一种马克·吐温、亚伯拉罕·林肯和威尔·罗吉斯的风格,喜欢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天真的乡村人,外表土里土气,带点狡黠的幽默感,而骨子里透出的精明却无可掩饰。从根本上说,福特雄心勃勃,总体上对人们有一种宽容和理想化的态度,但时常也对身边人表现出小心眼和自命不凡,两种态度在他身上合二为一。有许多人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得到了惊人的成功,福特和他们一样,对自己的世界观绝对自信,对弄不懂的东西则一概不予理会。自信和无知相结合,真知灼见与心胸狭窄相结合,既是他的最大优点,也是他的最大弱点。福特度过了漫长和丰富的一生,攀山越岭终抵辉煌,因而他的故事自然充满了戏剧性。他为了汽车生产而奋斗,虽然得到了巨大成功,然而成功来临时终究人到中年。他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夹杂着一系列的法律和政治冲突,得到了媒体的高度曝光,事关专利、公司分红、战争、企业权力、反犹太主义以及工会运动。他也因为从事一大堆有趣的活动而一直处于闪光灯的照射之下:赛车、社会进步、开发流水生产线、和平远征示威、饮食改革、争取从政、农业实验、历史文物保护等等,不一而足。一路过来也有人在福特的生活中起了关键作用:妻子和儿子、一个生产经理和一个布道者、一个广告商和一个工程师、一个赛车手和一个生意伙伴、一个情人和一个宣传者,还有一个得到他的信任而差一点就毁了整个公司的都市混混。通过观看这些剧中人物的表演,能使人们对福特的成就和影响有更加综合的了解。然而,这部传记不仅要集中描述福特创造了什么,还要描述是什么创造了福特,不仅要描述他说了什么,也要描述人们说了他什么。我努力地深入挖掘福特的传奇,翻查四十年来大量的美国报纸、刊物、政治演说稿和广播节目,描述和分析人们对他的评论。关于福特功过是非的争论,将使我们对20世纪头几十年中逐渐转型的美国有很好的了解;探索环绕于福特身上的文化与神话光环,也会让我们采用他同时代人的眼光来观察他:在美国人的力量和财富崛起的时代转型期,福特是一个多面人物,塑造、激发和抚慰了美国大众。幸运的是,重构他一生的材料来源非常丰富。福特舍不得扔东西,小到鸡毛蒜皮,大到至关紧要,生前所有的东西几乎都保留了下来。他去世以后遗物有几百箱,集成了一个大档案,目前存放在本森福特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亨利·福特博物馆和格林菲尔德村的下属单位,位于迪尔伯恩市。档案有成千上万件,有印刷材料、实物、照片和笔头记录。再者,由于福特是当时讨论和描述得最多的现代美国人物之一,因此发表过的访谈录和各种文章也多得吓人。然而,这些材料可能会有误导,因为福特亲手写的东西寥寥无几,没有发现日记,信件也极少。署名福特的书以及大量的文章虽然反映了他的观点,可惜都是捉刀代笔的。然而,福特档案中一些最有爆料价值的材料填补了这块空白:几十份转写下来的福特同公司员工、家庭成员以及同事们的会谈录音以及福特本人说过的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非常有用,是撰写福特的第一手资料。20世纪已经过去,各种杂志、学术团体和电视网络都力图搞清过去一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哪一位。亨利·福特即使不是第一人选也名列前茅,这是不会使人感到奇怪的。例如,《财富》杂志把福特选为“世纪企业家”,把通用汽车的小阿尔弗雷德·斯隆、IBM的小托马斯·沃森以及微软的比尔·盖茨都比了下去。无独有偶,最近有人对学界行家们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福特远超盖茨、约翰·洛克菲勒和安德鲁·卡耐基,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家。福特的事业影响之大,如此评价是错不了的。福特把汽车作为一个新生消费者社会的象征推向大众,因而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现代生活。他把美国人的价值观纳入生活富足和自我实现的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自我反思。20世纪早期,体现为大规模生产和高薪模式的福特主义得以发展,描画出了一幅社会经济蓝图,使美国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上升到全球瞩目的地位。福特创造了美国世纪,他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恐怕谁都比不上。

内容概要

他的梦想改变了人类的二十世纪,改变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他至今仍被美国公众奉为“最伟大的企业家”,洛克菲勒、卡内基等著名大亨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甚至连现在家喻户晓的比尔·盖茨也难以同他比肩。  列宁称他为二十世纪革命最主要的贡献者,希特勒发誓要把他的理论在德国付诸实践,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则称赞他的生产设施是时代工业的奇迹……    他是现代美国企业的发明者,他的T型车改变了美国文化和生活;他是美国建制的反对者,却为美国左派和劳工运动组织所痛恨;他是和平主义者,却又是个狂热的反犹分子;他成功地利用媒体炒作自己形象和汽车品牌,却又令罗斯福总统心生嫉妒;他是一个雇佣前黑手党头目对那些行为出格的员工大打出手的暴君式老板,又是一个企业管理和营销的天才;他是个迫使自己的儿子爱德塞·福特英年早逝的魔鬼,又是一个著名的慈善家。他终身挚爱着他的妻子,又有着一个私生子……

作者简介

史蒂芬·沃兹(Steven Watts),美国密苏里大学历史学教授。曾出版风行美国的畅销书《魔术王国:沃尔特·迪斯尼与美国生活方式》,该书获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新共和国》、《国家》以及《评论》等报章杂志的好评。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成名之路 第一章  农家孩子  第二章  能工巧匠  第三章  发明大王  第四章  职业生手  第五章  赛车名人  第六章  企业大家  第二部  创造奇迹 第七章  消费大众  第八章  制造专家  第九章  民间英雄  第十章  改革大师  第十一章  家长作风  第十二章  政治人物 第三部  铁皮车王 第十三章  美国传奇  第十四章  理想主义  第十五章  道德守旧  第十六章  积极思考  第十七章  帝国元首  第十八章  父子争斗  第十九章  偏执分子 第四部  黄昏漫漫 第二十章  情钟古董  第二十一章  个人主义  第二十二章  专制作风  第二十三章  涉猎广泛  第二十四章  教育事业  第二十五章  挂名首脑 尾声 迪尔伯恩的圣者

章节摘录

第六章 企业大家亨利·福特既然有了新的声誉,就得使它发挥实际效用。赛车运动使他获得公众的广泛好评,他也因此重新披上了自己的旧衣裳,恢复了先前更为公众所熟知的形象:汽车制造者福特。福特面临的问题还是老问题:寻找合适的资助者。19世纪90年代他经营失败是因为和投资者合不来,然而今天却有了新的优势,报纸说“福特先生是中西部最出名的汽车制造者之一”;杂志称“福特就是王者”。确实,底特律成千上万的市民和全美国读过他赛车事迹的人一样,都感到福特的名字是和胜利者联系在一起的。福特决心从以往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生产出真正适合于推向市场的汽车。早期经验已经清楚地表明,找到合适的投资人至关重要,他们必须能悉心体会福特的设想,也要对他的完美主义倾向具有耐心,还要愿意让他控制和经营公司业务而不太受外来因素干扰。福特带着自己特有的勃勃雄心加上不屈的独立精神,逐渐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恐怕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其实福特早在1902年初就开始为制造汽车寻找新的资金来源了,那是在第一次战胜亚历山大·温顿几个月以后的事。在旁观者眼中,赛车狂热病似乎已完全征服了福特,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底特律汽车公司和亨利福特公司垮台后,他仍然不断琢磨着如何造出一辆民用载人汽车。开头希望似乎很渺茫,因为底特律有许多生意人听说过他的两次失败,都避免和这位恣意妄为的汽车制造者有经济瓜葛。然而,福特最终还是拉到了一个投资人合伙办公司,事情还真有些不可思议。亚历山大·Y.马尔科姆森对福特汽车公司的创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历史学者们,特别是福特本人,常常对此轻描淡写,回想起来其实事情很明白,没有马尔科姆森的帮助就根本没有公司可言。马尔科姆森是个闯劲十足、精力充沛的底特律生意人,在以往的十年中颇有财富积累,虽然他对汽车行业一窍不通,最终还是被福特拉了过来。马尔科姆森1865年6月15日生于苏格兰,于1880年来到底特律,踏踏实实地从杂货店小职员一直干到了杂货店老板,到了90年代初他已经入行煤炭业,1893年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煤厂,拥有多辆小型三套马车,主要业务是为底特律几千户家庭运送煤炭。煤场运量大、送货快,客户很满意,马尔科姆森声称他的煤炭“比太阳还热烈”,送货马车侧板上都涂上了这条广告。到了1903年,他已通吃了两个竞争者的煤场,在底特律新开了10家煤厂,买下了这个城市惟一的煤炭挖掘架,建立了一个蒸汽煤厂,拥有西弗吉尼亚一座煤矿的股权,并且还向南扩张在托莱多市成立了残月燃料公司。马尔科姆森曾这样对一家报纸说过:“我们现在有120匹马和110辆大车,它们轮轴转,每天平均运送l,800吨煤炭。”他除了经营他的车马大队以外,还与底特律市和周边的几个大企业建立了关系,为轮船、铁路、工厂和州立机构供应煤炭。这位苏格兰人个子矮小、身材消瘦、肌肉发达、头发乌黑,留着一撮海象风格的小胡子,带着神经质的激情和野心投身于生意往来。他儿子说父亲“是一个虎视眈眈的生意人,时刻准备扑向冒险活动。他有恶鬼似的脾气,一旦觉得手下人把事情做得不对或做得很笨时,就会大发雷霆。”1901年第一任妻子去世后,马尔科姆森又娶了一位在教堂认识的女人,让她帮助带他的六个孩子。19世纪90年代马尔科姆森和福特首次相识,当时福特是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总工程师,平时也负责为公司的锅炉厂采购煤炭,每两三星期左右福特就要到马尔科姆森的煤场检查煤炭质量,接下来的几年里,马尔科姆森为福特供应煤炭。1902年两人又重新认识了,或许福特接近马尔科姆森纯粹为的是看他能否为自己投资,或许马尔科姆森接近福特也有类似目的,因为这位煤炭商目睹了福特在赛场上打败了温顿。他俩再次相识的介绍人可能是小威廉·利文斯通,此人是个出色的企业家,既认识福特也曾为马尔科姆森做生意提供过货款。无论如何,1902年夏末,福特和马尔科姆森已经坐下来认真讨论联手办公司了。马尔科姆森同意为福特开发民用车提供资金保证,他的律师约翰·W.安德森于1902年8月16日与两个合伙人见面商讨建立汽车公司事宜,用安德森的话说,马尔科姆森“对汽车饶有兴趣,对福特先生的想法也有好感,觉得主意不错,很乐意帮他实现理想,愿意自己出钱买材料和雇用所需要的人员把汽车做出来。”8月20日,两人在律师草拟的一个预案协议上签字,规定福特把他的所有图纸、机器、模具和专利提供给公司,而马尔科姆森则为生产一部样车提供资金。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亨利福特既复杂又肤浅,但无愧为摩登时代的象征。本书文笔流畅、视点综合翔实地描写了他的一生。——《科尔克斯书评》历史学家沃兹为亨利福特写的传记和他为沃尔特迪斯尼写的传记(《魔术王国》)一样,显示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对这位美国传奇人物所采取的观点不偏不倚极其出色地揭示出福特的商业哲学与他个人和工作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出版人周刊》沃兹对福特的一生极尽所能地详细阐述,本书定能长久流传于世。——《书单》杂志《享利福特》读起来非常有意思。——《财富》杂志

编辑推荐

《亨利·福特:他的生意和生活》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亨利·福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好好看待这本书吧,会有好处的,记住,历史是自己创造的,也是自己改写的。
  •   品读老福特传奇的一生~~感受20世纪初期美国的社会大变化从人的性格角度来体会民间英雄的魅力~~
  •   可惜运输中书皮有点破损但不影响!书的质量可以,但不是那种重量很轻的纸张。
  •   本书由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是美国上世纪三大企业巨子之一的福特。这本书收藏价值很高。早先,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洛克菲勒》、《卡内基》,这两本书现在都很难找了。所以,别错过这本书。会升值。值得收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