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历史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华龄  作者:刘济生  页数:357  
Tag标签:无  

前言

刘济生教授虽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周恩来的专家,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有更深刻的研究。用著名历史学家吴思的话说:“刘济生教授《重新发现历史》是一部力作,尤其是‘秦家店’等概念和命题的提出,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本质。”此书是刘教授对传统文化反思的啼血之作,用七、八年的时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软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系统的剖析,以全新的视角解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重谜团。通过对“秦家店”的批判,分析了中国秦王朝的政制与阶级基础;通过对帝王文化的阐述,揭露了中国历代帝王的阴暗心理、腐朽生活和血腥争斗;通过对历史上左倾现象的描述,揭示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变革的负面作用;通过对孔孟之道的解读,总结了儒家思想的精华与历史的局限性。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中国人重新分析历史和认识历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了新的高度。

内容概要

此书是刘济生教授对传统文化反思的力作。全书分四辑,第一辑秦家店批判;分析了中国秦王朝的政制与阶级基础;第二辑帝王文化,揭露了中国历代帝王的阴暗心理、腐朽生活和血腥争斗;第三辑历史上的左倾,揭示了中国历史上一些所谓改革的负面作用;第四辑孔孟之道解读,总结了儒家思想的精华与历史局限性。作者的观点冷静公允、视野开阔、令人沉思、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刘济生,汉族,1949年2月生,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有周恩来思想与生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中国改革、传统文化等。在国家级和省级32家报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参编《周恩来大词典》、《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版专著《解读周恩来》、《历史的误读》、《突破与变革》。提出了周恩来精神、秦家店、四大传统文化、历史上的左倾等概念与命题。

书籍目录

第一辑 秦家店批判 暴君政体    ——秦家店政制之一 野蛮下的暴政    ——秦家店政制之二 反“封建”不反专制    ——秦家店政制之三 分封制最后的消亡    ——秦家店的政制之四 朝廷命官制    ——秦家店政制之五 一人之天    ——秦家店政制之六 贵族集体消亡之谜    ——秦家店的阶级之一 小农经济“万岁”    ——秦家店的阶级之二 打击商人    ——秦家店的阶级之三 被帝王玩弄的士    ——秦家店的阶级之四 凡暴政必速亡    ——历史上暴政速亡的第一个实例 第一顶皇冠与屠杀    ——开国皇帝合法性问题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吗 李白肯定了秦始皇吗 秦家店的回光返照 “打倒孔家店”与打倒秦家店孰轻孰重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重新解读第二辑  帝王文化 掩盖的文化    ——三大传统文化,还是四大传统文化 贪官无虞——兼谈中国政治保护伞 不可思想与独尊一术 屠戮功臣——兼谈范蠡定律 大搞祭奠 书写伪史——兼谈史家之难 离我族类其心必异    ——汉武帝政治心理分析 ……第三辑 历史上的左倾现象第四辑 孔孟之道解读

章节摘录

秦王朝的政体肯定不属于亚里土多德所说的第一、第二、第三种政体,而几乎同时存在第四种、第五种政体之综合。秦王朝君主的职位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种,君主受到臣民的拥戴,权力有一定的限制,君主就像一名统帅和法官,并主管宗教祭祀事宜。也不是第二种,“在王族中世代相传”,而是在国王一族之中相传,也不是“依据法律实行独裁专制”,而是法外依然可以独裁。只是“野蛮民族的君主制”这一点恰恰符合秦王朝的特征。秦王朝也不是第三种,民选邦主制,其君主类同于民选产生的僭主,秦王朝是地地道道的世袭制。秦王朝符合第四种斯巴达的君主是“终身任职的统帅”,更像第五种形式的君主制,其君主独揽一切权力,这种体制同家长制一致。所以,中国的秦王朝的政制是集中了西方所有专制方式的弊端,是人类所有专制体制的集大成者!秦王朝是亚里士多德所列最坏的一种专制主义极权制。专制体制当然是一个人说了算。开明专制是皇帝让臣下帮助出主意。昏庸的皇帝和暴君也是专制,但只是一个人胡乱拍板。秦始皇后期统一天下就开始了一个人说了算。这就是同样的专制体制,不一样的皇帝个人。秦王朝的历代国王都是大权独揽,没有什么争论的,只是在秦始皇时期又强化了权力的集中,出现了极权政治的特点。这一点仍然和法家的理论有关。荀子说:“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君权旁落就会导致政治动乱。韩非主张君权的绝对性和不可分割性。《内储说下》中写道:“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在韩非看来,君王连百分之一的权力也不能下放,给百分之一,下面就用到百分之百。在《外储说又下》说:“夫以王良、造父之巧,共辔而御,不能使马,人主安能与臣共权以为治?”韩非打比喻,即使能工巧匠的王良、造父两人一块赶车,也不能驾御马,只能一人驾驶。君王怎么能和臣子共同掌握大权呢?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符合韩非主义。韩非主张要充分运用“法、术、势”,把这三者结合起来驾御群臣和老百姓,使他们无一点实际的权利。韩非说的“法治”是绝对不治君王的。他的法治在治百官和百姓这一点,好像比人治要强一些,但不治君王,最后还是人治。那么,君王真的用法来治理百官吗?非也。用法来治百官,官员们在法的范围内就不应该怕君王了。其实君王法外的权力更是大得不得了。韩非在《备内》篇里写道:“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就是说对谁也不能相信。在《八奸》里,他认为对同床的妻子、亲生的儿子、身边的亲近等等都不能相信。他认为“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至于外人就更不能相信了。特别是对关东六国,秦始皇根本就不信任,非杀既奴。把六国贵族千里迢迢迁往咸阳附近。人性有恶的一面,但是人不一定都是坏人,好的环境可以把人塑造成好人。不管什么条件下,把人都当成坏蛋,当成十恶不赦的野兽,这是说不通的。这种观点是为专制政治镇压人们找寻人性方面的理论根据。秦始皇独揽一切还表现在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和官员派遣制。这个问题特别复杂。分封制并不是我们某些人理解的分裂,它其实是人口稀少、原始农业社会条件下的一种国家管理形式。它的最大优点是权力的分割。这种管理体制能促使正常的经济竞争,会带来商品经济的发展。郡县制是比较适应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在一个庞大的农业社会实行郡县制是有利于政治统治而不利于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的发展的,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反复证明了的真理。统治者的个人意志会通过郡县制在全国实行。当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畅通,郡县制必然带来信息的失真和政策的走形。当郡县制有利于政治统治的积极作用发挥殆尽,反过来又进一步压抑了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的发展,最终和分封制同样导致了分裂下场。由于秦始皇采纳了郡县制,使中国经济两千年来一直停滞不前,中国长时间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繁荣的商品经济了。在小农经济的条件下整个社会实行郡县制,使商品经济的交换失去了原动力。各个地区的商品交换没有必要了。“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这样的名言一方面说明了江南的富足,一方面说明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制的强大行政力量调剂了经济的有无。江南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运往各个朝代的帝都,大一统就是超经济强制。大一统使文化窒息了,百家争鸣成为不可能。中国人聪明过度,在那个时候就发明了郡县制。郡县制在中国是搞早了,当然也是搞糟了。顾炎武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郡县制带来的另一个必然后果是官员派遣制。由于郡县制的实行,使过去由贵族上层人物担任地方管理者变成为皇帝的直接派遣和任命。皇帝派遣下去的各级官吏完完全全是对皇帝和朝廷负责,他们的权力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下面民众和地方势力的手中,所以他们可以只对上负责,而不可能对下负责。“奉上唯恐不周,克下不惧民怨。”天子的大员,皇帝身边的大员,他们来到地方,就是地方的“皇帝”。皇帝是稀里糊涂也好,聪明绝顶也好,天下总是一片贪官污吏,老百姓总是任人宰割。秦始皇留给后人的这一体制在两千年来危害至深且巨。派遣制带来了权力监督的单向化,各个地方的权力只有上面的单一监督。横向之间失去了监督,各级官僚只要打发好上司,就平安无事了。“对上负责”成为中国官场的铁律。中国几千年来的腐败痼疾形成了强大的惯性力,越来越强大,也就越发难以医治了。

后记

本书共分四辑,分别是秦家店批判,帝王文化,历史上的左倾,孔孟之道解读。基本精神是批判中国历史上的专制主义传统,清理人们政治血液中的毒素。对于孔孟之道,笔者没有像新儒家那样一味地歌颂,也没有像文革时期那样把孔子一棍子打死。传统文化里面的毒素,知识界清理了一个世纪,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原因很简单,知识界分化出来一些粉饰传统文化的人,还在为这些毒素发酵。中国历史上的专制主义是以秦始皇建立的秦王朝为典型的。笔者在2004年第1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中提出了“秦家店”的命题。后来在这一年第4期的《炎黄春秋》发表《打倒孔家店与打倒秦家店孰轻孰重》又一次提出了我的观点。我认为打倒秦家店,胜过打倒孔家店。我的这一观点迅即被《近代中国与文物》、《2004年随笔选》等多家刊物刊登,网上也有许多好评。2007年1月,出版了我的专著《历史的误读》,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一观点。广西师范大学的罗振宝教授在《重新解读我们身边的历史——读刘济生教授有感》一文中认为:“对历史,尤其是我们身边的历史,人们都觉得很熟悉,而实际上历史往往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历史往往会给人们造成许多错觉。本文基于人们的这种惯性的历史思维,以分析刘济生教授的《历史的误读》为基点,从人们都熟悉的儒家文化和皇权思想出发,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消极因素。”我对于罗教授的评价非常欣慰。网络上还有这样的文字,我抄写几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刘济生教授耗费了大量心血,读史三十多年,发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秦家店”、“四大传统文化”、“自治的消亡”和“历史上的左倾”,这是历史学的大发现。  ——著名思想史专家尹振环刘济生教授是《炎黄春秋》杂志的主要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下了很大功夫。他的《重新发现历史》一书具有很大的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性。  ——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历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社会价值,刘济生教授的《重新发现历史》用现代化的眼光,深刻地洞察了中国历史,启迪我们怎样从传统中走出,又怎样吸收传统?但是我对儒家思想是彻底否定的。  ——著名哲学家黎鸣刘济生教授《重新发现历史》是一部力作,尤其是“秦家店”等概念和命题的提出,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本质。  ——著名历史学家吴思

编辑推荐

《重新发现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软肋的剖析》编辑推荐:以全新的视角解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重谜团。尹振环,杨继绳,黎鸣吴,思联袂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新发现历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看到不一样的历史
  •   一般般的书,没有想象中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