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上中下)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竹林  页数:919  

内容概要

上 上篇:上古·春秋·战国 这是一个伟大、遥远而漫长的时代。中华民族开天辟地,在中原大地上繁衍生患,从原始部落发展到夏、商、周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创造了灿烂的华夏上古文明。春秋战国,群雄争霸,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的沧桑乱世。    下篇:秦·汉 这是一个皇权的确立和完善的时期。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凭借凶悍的强权,征服了中原大地上所有的劲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皇权专制王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秦王朝的基础上,经营了强大的汉朝,并逐步建设和完善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封建思想文化和体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像汉朝那样,至今还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着这么巨大的影响。    中 上篇:三国·晋·南北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时代,汉朝瓦解,政权分立,五族内迁,战乱频繁更有甚于春秋战国、动荡不安的时代,也影响不了思想、艺术、科技的进步;国内各民族融合,外域文化进入,中原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    下篇:隋·唐·五代 这是一个继往开来、封建社会进入鼎盛的时代。像秦王朝一样,隋朝虽用武力统一了全国,却由于炀帝的暴政,使王朝短命而亡。隋灭唐立,接受了前车之鉴的唐太宗实行开明统治,以其恢弘的气度和开放的胸怀书写了中国封建史上最强盛的一页——权力和思想的集中统一,经济得到空前繁荣,文化艺术光耀千古。盛极而衰,唐亡以后中国历史便又进入一个分崩离析、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时期。    下 上篇:宋·元·明 这是一段封建王朝的全盛时期。宋朝开国以后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但统治者政治、军事上的失误使繁荣的局面梦幻般地逝去。元朝政权短暂而辉煌。它以强大的铁骑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与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明朝使经济文化重放异彩——科技位于世界前列,思想与文学艺术光辉灿烂。但宦官当道、外戚千政、贪污腐败的黑暗政治终于使王朝走向灭亡。    下篇:清·近代 这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传统的封建专权发展到了最后的高峰,然后终于在千年积弊下崩溃。中国人民从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与外国侵略者的欺凌、剥削下觉醒,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洪流应运而起。从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千年的中华文明古国,要在这历史长河的瞬间,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与革新,书写一部艰难曲折又壮丽辉煌的中国近代史。

作者简介

竹林,女,上海人,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先后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文学编辑部、上海市作家协会工作,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有《生活的路》、《呜愈的满抢江》、《女巫》、《拳爱在人间》等;青春系列小说有《今日出门昨夜归》、《灵魂有影子》等,儿童文学作品有《竹林村的孩子们》、《流血的太阳》等。

书籍目录

中华五千年(上)  上篇 上古·春秋·战国    1.原始部落的发展    2.黄帝战蚩尤    3.尧选接班人    4.禹治洪水    5.一言铸九鼎    6.后羿作乱    7.夏桀宠妹喜    8.网开三面    9.伊尹辅政    10.盘庚迁都    11.奴隶傅说    12.姬昌兴周    13.纣王暴虐    14.武王伐纣    15.周公吐哺    16.共和执政    17.烽火戏诸侯    18.掘地迎母    19.大义灭亲    20.鲍叔牙荐贤    21.曹刿论战    22.齐桓公用贤    23.老马识途    24.庆父作乱    25.卫懿公养鹤    26.虞君贪财    27.养牛拜相    28.骊姬的阴谋    29.流亡公子重耳    30.迂国君宋襄公    31.城濮之战    32.烛之武退秦军    33.牛贩子救国    34.崤山伏击战    35.一鸣惊人    36.优孟劝楚王    37.残暴的晋灵公    38.赵氏孤儿    39.晏子不辱使命    40.伍子胥过昭关    41.孙武练兵    42.勾践卧薪尝胆    43.孔子办学    44.老子写《道德经》    45.墨子破云梯    46.水淹晋阳城    47.西门豹除巫    48.讳疾忌医    49.笑星淳于髡    50.邹忌劝齐王    51.齐威王惩贪官    52.孙膑报仇    53.商鞅变法    54.孟轲讲“仁”    55.庄周梦蝶……中华五千年(中)中华五千年(下)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五千年(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拿到了,但是很旧,而且还很脏,有污垢!
  •   应该是囤积货来的。很邹。纸张都变黄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