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文汇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郑重  页数:436  字数:35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楼坍了,历史还在  《文汇报》的文脉在上海市圆明园路149号。从1945年在这里第一次复刊到1997年悄然他迁,足足52个年头。在她70年岁月中,这里留下了许多华彩篇章。  圆明园路很短。但她头枕苏州河,足蹬滇池路,北京东路则是她的一条腰带,舒展地向外滩飘去。坐在《文汇报》社办公室里,凭窗眺望,不远处就是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玻璃窗上映现出波光帆影;稍一俯首,英国领事馆则在眼下了,清水砖墙,蝴蝶瓦顶,几幢英式小楼在林木掩映中。一路之隔的黄浦公园一片清绿,与之两两相对,如同镶嵌在外白渡桥桥头的两颗“祖母绿”宝石。149号的背后,仅一路之隔的就是上海传统的弄堂石库门房子,充满着海派民俗文化气氛:数家挤在一个厨房里,早晨刷马桶声、夏天晚上蒲扇打蚊子声,当然也有留声机里传来的西洋歌曲声及京腔、越调……这很有些象征意味,《文汇报》处于东西方文化夹缝中。  1947年,复刊后的《文汇报》被国民党查封,文汇人远走他乡,一部分到了香港,创办港版《文汇报》;一部分人奔向解放区参加革命。1949年,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文汇人又回来了,仍然在这个地方第二次复刊办报;1955年,文汇人北上京华创办《教师报》,《文汇报》停办了;1956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毛泽东寻找《文汇报》,《文汇报》又第三次复刊办报,文汇人又回到这里。《文汇报》和圆明园路149号因缘不断,文脉亦不断。  20世纪60年代,我踏进《文汇报》社大门,石库门海派文化余脉袅袅,而英国领事馆则清寂了,没有领略到她当年的风采。对着外滩的大铁门,真的是门虽设而常关,领事馆的人从后门进出,那后门恰朝着《文汇报》社的大门。在“红海洋”波浪兴起时,北京发生了火烧英国领事馆事件,坐落在外白渡桥堍的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也就随之人去楼空。这时的《文汇报》的日子却红火起来,背后的仓储大楼及那座教堂也归属进来,《文汇报》的家当由街头的“馄饨担”变为“大三元”了。  风雨苍黄,1976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旗帜升起。蓦回首,文汇人痛定思痛,奋发自强走新路,在筚路蓝缕中革新报纸,发行量达到171万份,创造了《文汇报》最为辉煌的历史。,J、康人家,居安思变,打掉了已经归属她的教堂,盖起24层大厦,一时成为外滩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一个亮点。不只是在上海,在全国新闻界,也是独领风骚。  在20世纪最后的几年里,《文汇报》变成文新集团的一名成员,独立自主的法人身份消失了,报纸虽还继续办着,但社址再次迁移。人虽去,楼未空,却成了许多家公司的云集之地,也是风光一时。但在财产重新组合的大趋势下,文汇大厦化为玉帛,干脆被卖掉了。对圆明园149号《文汇报》社旧址能否保留,尚在争议中,但一方的投资商在听了《文汇报》的风云激荡的历史后,构思作了调整,认为对这样一座有着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何妨保留,从而使外滩源的文化内涵更加的厚实。  这一切都是传说,也许只有文汇老人还在情系此事。原文汇大厦被炸后,还有一些人来此凭吊摄影留念。其实,圆明园路149号存在与否,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大厦本来就是在铲平教堂后再建的,风水轮流转,今天又经过他人之手把它炸掉,在其废墟上再建设与外滩源相和谐的建筑,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历史存在,建筑物的确是无关紧要的。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未央宫、唐代的大明宫……而今安在?大秦、大汉、大唐的历史不是同样灿烂蔚然吗?秦汉唐三代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不是更成为文化的亮点,使今人津津乐道吗?后之视今.尤今之视昔,看现实也要把目光放得远一些,才会少几分苦恼。  《文汇报》同样是如此,自她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走来的70年岁月里,办办停停,停停办办,几次被封门或停刊,又几次复活出版,可谓是饱经风霜,备受磨难,九死一生。但她没有死,还是活了下来,一直活到今天。“文汇报”三个字绵延70年没有改变,更没有消失,成为一位“长寿老报”,这在政治风云变幻的中国,只此一家,独一无二,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这和广大读者对她的热爱,各阶层的知识分子对她的支持有着极大的关系。特别是《文汇报》和知识分子,70年来同舟共济,相濡以沫,《文汇报》的命运也就是知识分子的命运;知识分子的选择与追求,也就是《文汇报》的选择与追求。正因为她和知识分子的脉脉相随,所以常有“青萍之末”或“春江水暖”的感悟,做到发他人所未发,引领思想潮流,成为时代的“晴雨表”。正因为如此,所以常有“成也文汇,败也文汇”的结局。  在《文汇报》七十华诞之际,我以“文汇三部曲”之一《风雨文汇》为献礼,并衷心地为她祈祷:今后的路走得更好!

内容概要

本书记录了《文汇报》在1938-1947这一时期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严宝礼慧眼识主笔、一篇闯了祸的社论、全力报道政治协商会议、杨重野的东北通讯、梁漱溟一觉醒来“和谈”已经死了、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认识过程等。

书籍目录

1 抗日烽火中飞出的金凤凰(1938年1月-1939年5月) 1/在抗日烽火中诞生 2/严宝礼慧眼识主笔 3/副刊《世纪风》在硝烟中诞生 4/一跃成为上海滩的大报 5/在复杂的环境中求生存 6/报纸宣传主题:合作抗战 7/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延安 8/副刊版主柯灵 9/关于“鲁迅风”的论战:左派作家的内讧 10/周作人落水前后 11/各具特色的副刊 12/一篇闯了祸的社论 1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4/石在,火种是不绝的2 在反饥饿、反内战、要和平、争民主的浪潮中(1945年8月—1947年5月) 1/复刊后的两种声音 2/“关键在今年” 3/全力报道政治协商会议 4/唐海向蒋介石的提问 5/徐铸成回来了 6/杨重野的东北通讯 7/黄立文的“下关事件”报道 8/崔景泰和上海滩两大事件的报道 9/陈霞飞给梅兰芳带去口信 10/黄裳,从重庆到南京 11/郭根的北平通讯:寻找联大精神 12/梁漱溟一觉醒来“和谈”已经死了 13/第三方面拆伙记 14/再说周作人 15/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认识过程 16/柯灵与《读者的话》 17/争取新闻自由 18/《星期谈座》纪实 19/《笔会》和其他副刊 20/《各地通讯》和《新闻窗》 21/向“过河卒”胡适挑战 22/《文汇报》与学人 23/潘静远和《儒林新史》 24/落英缤纷的《“国大”花絮》 25/文汇精神

章节摘录

  1 抗日烽火中飞出的金凤凰(1938年1月-1939年5月)  1/在抗日烽火中诞生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一批科举出身的知识分子纷纷南下,同从外国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相结合,办教育、办出版社、办图书馆、办报纸、办杂志、翻译国外社会科学著作,鼓吹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人权平等与自由……一时人才荟萃,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群体。以后就是北洋政府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与残杀,文化朋辈成新鬼,又有大批文人南迁,经过多年的补充和发展,到了1930年前后,上海真正成为全国知识分子精英聚集之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上海知识界发出抵抗日本的吼声,抗议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接着发生了1932年的一·二八事件,日本侵略军向国民第十九路军发动进攻,闸北地区陷入火海之中。在冲天的火光下,商务印书馆厂房倒塌,机器被毁,东方图书馆、涵芬楼、编译所文稿顿时化为灰烬,古今中外无数学者、作家用毕生心血所凝固的作品,都化为片片纸灰残屑,蝴蝶般地在上海上空飘荡,整整飞舞了三四昼夜,落到知识分子的书桌上。商务印书馆创办人、戊戌变法参加者张元济清泪潸潸,说:“工厂机器、设备都可重建,唯独我数十年辛勤搜集的几十万册书籍,今日毁于炮火,无从复得,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对日本侵略者摧残中国文化的暴行,上海知识界签名发表《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人民宣言》。从此,上海知识界抗日活动不绝如缕。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接着在上海的八一三战火又燃起。经过3个多月的奋战,到11月10日日军从浦东登陆,12日,最后一批中国军队撤离上海,除了苏州河南岸的租界,其余的地区都被日军占领了。日军除了地面占领,空军更加狂轰滥炸,火力就集中在对文化教育机关的破坏。仅上海一隅,根据社会局10月15日为止调查的结果,包括战区和非战区,被炸残的大学已有14所、中学27所、小学44所,博物院、图书馆、体育场等社会教育机关8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风雨文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