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基础再谈其他的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李华刚  页数:228  字数:21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在中国本土企业十年的工作中,通过对本土企业的观察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当今中国企业最缺乏的不是战略规划、市场营销和各种“大手笔”策划,而是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和亲身的经历,剖析了本土企业普遍浮躁的性格及“高速倒闭”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中国本土企业“大败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企业家们过多的关注“大手笔”策划,而漠视内部的基础管理,因此,对于一个企业发展而言,基础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夯实基础是一个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步骤。    本书的特点是不仅仅只提出问题,而是拿出一整套具体解决办法,现身说法地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夯实基础”的具体操作措施,对于本土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华刚,1963年出生于湖北。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营师,高级策划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会员,企业管理书籍作家,资深职业经理人。在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担任中高层职务17年。
2003年12月出版著作《民营企业为何难长大》。2005年1月出版著作《中国私企内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础薄弱——中国本土企业核心败因 第一节 健力宝的误区 第二节 大败局 第三节 浙江民营企业“5000万”瓶颈 第四节 中国本土企业的“基础薄弱” 第五节 基础管理的定义 第六节 我的亲身经历 第七节 日常管理中的“追溯现象” 第八节 调查中国本土企业 第九节 基础薄弱——中国本土企业的核心败因 小结第二章 忽略基础的恶果 第一节 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原因分析 第二节 2003年湖南省衡阳市11·3特大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第三节 不断被炒鱿鱼的“经理” 第四节 未参加新兵训练的“文书” 第五节 技术图纸混乱事件 小结第三章 浮躁之害 第一节 浮躁是中国企业的最大敌人 第二节 浮躁的普尔斯马特 第三节 浮躁的红高粱 第四节 浮躁的ERP 第五节 中日两国企业职员之比较 小结第四章 外资企业的核心优势——扎实的基础管理 第一节 扎实的基础管理 第二节 外资企业的核心优势 第三节 日资企业主管为何辞职 第四节 外资企业为何难以模仿 小结第五章 基础决定胜负 第一节 中国足球队与中国乒乓球队之比较 第二节 青岛德式建筑和各地“豆腐渣工程”之比较 第三节 中国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之比较 第四节 麦当劳的《操作手册》 第五节 青藏铁路的基础工作 第六节 基础决定胜负 小结第六章 夯实基础——挽救大败局的第一步 第一节 小事成就大事 第二节 夯实基础的阻力 第三节 农耕文化的观念误区 第四节 最难夯实的基础项目 第五节 怎样夯实基础 第六节 夯实行政人事规则基础 第七节 夯实业务流程规则基础 第八节 夯实技术资料基础 第九节 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第十节 夯实组织架构基础 小结第七章 我是这样夯实基础的 第一节 我的感受 第二节 我夯实了《BOM材料清单》 第三节 工作服事件 第四节 早会事件 第五节 禁烟事件 第六节 例会制度 第七节 建立人事档案 第八节 反对“与群众打成一片” 第九节 切忌中断 小结第八章 回归泰勒 第一节 欧美企业发展三阶段 第二节 泰勒主义的真谛 第三节 消除中国企业“时空二元化”状况 第四节 泰勒主义与当代中国本土企业 第五节 回归泰勒 小结结束语

编辑推荐

  是什么导致中国本土企业的“高速倒闭”?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解死亡的魔咒?为什么中国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少之又少?本书作者经过外企工作七年、本土企业工作十年的管理历练,一针见血地道出其中的原因:基础管理的严重薄弱!  作者在书中坦言:绝大部分当代中国本土企业每天所犯的错误全部都是低级的简单错误,完全没有能力和条件去犯高级错误。而什么时候我们的企业开始犯高级错误了,什么时候夯实基础的工作才告结束。因此,至少在未来30年内,中国本土企业所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夯实基础,而不是其他。遗憾的是,中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打好基础再谈其他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这本书我到手三天后就看完了,觉得对于改变我的思想有很大帮助。我现在就在一家处于企业阶段的小公司工作。公司管理混乱,责任不明。想要着手改变现状,又苦无良策。这本书提出的观点能很好的针对我公司的实际情况,为我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在此,我要谢谢作者~~!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管理基础决定企业经营的稳定和发展前景与否。就如同国人学英语一样,以为看了李阳的书就可以马上学好一样,但忘记了没有努力的学,努力的学好基础,什么全是白搭
  •   这本书对于正为企业改革而烦恼的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   刚看了一点,描述的状况一般公司都会有,比较喜欢,还需要继续仔细阅读和体会!
  •   李先生关于中国民企改革的著作,有四本,后三本我都买了,也读了。这一本是07年出的。从05年强调文化弊病,到06年针对不同的民企管理弊病提出对策,到07年的这一本强调民企基础管理的薄弱,李先生的思考是层层递进的。在此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李先生书中的观点,可能更多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不管传统劣质文化也好,基础管理薄弱也罢,不管是病因还是病象,基本上都是当前民企中的普遍现象,我读李先生的书,总的感觉是怎么会和我工作的民企这么像呢?对此,我也陷入了沉沉的思考。不能说我不同意李先生对于民企管理病症的描述与总结,我老在想这么一个问题。也许我们的前提错了!就像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一样,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照套西方的路径,因为历史时空不一样。中国民族革命的成功,走的是具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当时土的、洋的救国方案都失败了,成功的关键在于谁最结合中国的国情。而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别。对于民企管理混乱,我感同身受。但对于民企的管理改革,我始终觉得根本的力量还需寄望于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市场环境的规范。让那些管理混乱、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优胜劣汰,自然退出市场。对于那些“土豪劣绅”式的所谓“企业家”,期望于他们彻底改变,非常困难!思想的革新,其实并不难,难的在于习惯的更改和利益的取舍。可以这么说,私企的很多老板,在企业中,甚至在家族中,无异于“土皇帝”,你要皇帝退位,你磨破嘴皮子,急吐血都没用,那是我们国人人生的最高追求,好不容易奋斗成“皇帝”了,你说“退位”就“退位”?美其名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你说规范就规范?美其名曰“现代管理制度”。这些东西都是限制民企里面“君”权的。我见过有的民企,公然提出自己的企业文化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或许就是李先生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劣质部分对企业的影响。无良的狗腿文人还涂脂抹粉说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真是丑态百出。我们今天很多民企中,正在上演一幕又一幕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的悲喜剧,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可能并不是袁世凯上台,而很可能最终我们要像郎咸平教授所讲,无论国企、民企,我们既守不住,也走不出去。最后沦为国际金融资本的盘中餐。什么时候,我们的企业家不用花80%的精力去搞政府关系,研究政策,“搞”政治,什么时候我们才有望民企的改革成功。不错,有思想开放、锐意进取的企业家,他们无条件全面支持改革,但那真是不多。民企的关键其实就是老板。至少占80%的权重。
  •   确实如作者所说的,本人看到很多的企业在基础管理上吃很多亏。
  •   一位以亲身经历写故事的人。可以看出作者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没有时间亲身经历的朋友可以翻阅。
  •   老实说,在书店随便翻以下觉得感觉挺好的,案例不错,评论也煞有介事。但买回家了以后从头到尾看一遍,就觉得有些失望了。把中国民营企业的问题全部归结为基础不够夯实,基础化、标准化工作没做好,这实在有点过于简单加浅薄了。中国民营企业败局不断,仅仅是因为此?不尽然吧。另外,作者为了捍卫自己的“基础决定胜负”的观点,对基础的作用一抬再抬,不符合现今企业的实际情况。纵观全书,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因为自身经历所宥,所以视野难免局限和狭隘。作者本人虽宣称有近十年的外企和民营工作经验,不过在外企和民企中担任的工作估计都大同小异,应该是PMC,或相关物料控制部门,掌管事务事无巨细务必亲历亲为且事事躬亲,而对营销战略、品牌打造由于自身不负责这块,所以所知甚少,所以会觉得民营企业里最缺乏的是对基础的重视。事实上,基础工作并不困难,关注细节不需要多大“功力”,而恰恰是市场策略、投资计划、品牌持续这些工作如何进行,才是现在企业家力不从心且难以在短时间提高的。姑且看看可以,当作警醒。
  •   我们公司老总看上的书拿来作为整个公司的培训,只是书刚收到还没来得及学,今晚开始培训
  •   正阅读中,和民企情况很吻合,有同感。
  •   初看还不错。细看一下,作者是在反复举例设法说明自己的论点--基础的重要性。50页就能说完的道理,写了整整一本书。对如何解决问题的阐述很少。我认为,对于想通过本书解决问题的人的帮助不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