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援在中国

出版时间:2007-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  作者:周弘  页数:50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受援国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年间,中国接受过来自不同渠道和不同种类的外来援助。  流入中国的外援从数额上看远远低于外资,但是其影响力却不亚于外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外援的活动不限于经济领域。在援助原则和援助方式中凝聚了援助者的国力、社会力和文化力。随着援款流人中国的,除了“优惠资本”以外,还有援助者的技术、观念和方法。中国在消化、吸收、借鉴这些技术、观念和方法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制度革新。所以,外援工具的力量超出了传统的外交工具。  《外援在中国》作者梳理了援华的机构和它们的方式,分析了外援带来的理念、方式和机制的变迁,评价了外援在“中国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希望有助于解释外援在国际力量之间相互联系、沟通、帮助、影响的渠道及其意义。

作者简介

  周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美国布兰代斯大学比较历史专业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比较社会政策史、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欧洲一体他的政治与历史等。主要著作包括:《福利的解析》(1999)、《对外援助与现代国际关系》(002)、《欧洲模式与欧美关系》(2003)、《中欧合作伙伴关系中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2003)、《福利国家向何处去》(2007)等。  张浚,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图右)。主要研究领域;欧盟治理、欧盟对外关系以及对外援助。主要著作有《欧洲观念:疆域与认同的历史辨识》、《从亚欧会议看发展国际关系的“欧洲模式”》等。  张敏,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图左)。主要研究领域:欧洲劳动力市场政策、西班牙经济等。在《欧洲研究》、《欧洲一体化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演变机制》、《西班紧发展援助合作政策》等论文。参与撰写1996~2006年间《欧洲发展报告》的南欧部分。

书籍目录

导论 外援在中国第一节 现代外援活动的历史背景及理论概述第二节 作为跨国财政转移的对外援助第三节 外援在中国第一章 对外援助的构成与实践第一节 外援的构成与嬗变第二节 外援的种类第三节 对外援助的形式与渠道第四节 为什么提供外援?第五节 当前全球官方发展援助的新趋势和新特点第二章 苏联对华援助第一节 苏联对华援助的动因第二节 苏联对华援助的概况第三节 苏联援助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第三章 1979年以来的对华多边援助第一节 多边机构及其性质第二节 多边援助在中国第三节 为什么是多边援助?第四章 1979年以来的对华双边援助第一节 双边援助的特性:资金来源及提供援助的渠道第二节 1979年以来中国接受双边援助的情况第三节 谁主导双边援助活动:宏观政策制定与援助项目的执行第四节 作为政策杠杆和社会转型工具的双边援助第五章 对华援助中的非政府组织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在对华援助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第二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援助活动的基本情况第三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方式第四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发挥影响的方式及起到的作用主要名词缩写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苏方的立场  在与米高扬的会谈中,关于经济问题的谈话占用了许多个小时。米高扬在其最后发往莫斯科的电报中汇报说:他的中国会谈伙伴们,在一般性的政治和政党问题上,在农民和一般性国民经济等问题上是很内行的。但是在企业经济方面,他们的知识不够丰富,对工业、运输业、银行业只有一些很模糊的设想。他们对被没收的资产没有数字,不知道在中国有哪些最重要的外国公司,也不知道它们是属于哪个国家的。他们也不拥有外国银行在中国活动的情报。他们甚至不知道哪些企业属于“官僚资本”,应予以国有化。“他们的所有经济计划都具有一般方针的性质,没有具体化,甚至对被解放区应控制什么也没有具体的计划。他们驻扎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与实际相隔离。”从会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什么应作为国家经济基础(大银行、大工业等)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没有具体的计划。  在米高扬看来,中国共产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飞机、坦克和贷款,而且更重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验,是制造飞机、坦克的技术,使用和支配贷款的计划。当1949年4月毛泽东再次向莫斯科提出贷款请求时,他得到的是一种拖延性的回答。斯大林告诉毛泽东,以货换货是没有问题的,这不需要最高苏维埃的批准,但贷款问题不能由政府自己决定,因为批准贷款是最高苏维埃的责任,在批准前,还必须由申请国提出一个书面文件。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外援在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