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角膜病学

出版时间:2004-8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张仁俊  页数:621  字数:973000  

前言

就我所知,这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论述中西医角膜病的学术专著,也是我国眼科关注的一个领域。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在与角膜病的斗争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春秋战国时期《淮南子》已有如下记载:“眼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可见当时已有用烧灼治疗眼疾的方法。西医传人我国后,从解剖学到手术学,不论在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和治疗手段上都极大地丰富了角膜病学的内容。不可否认,西医有其先进性,但也有其欠缺,由于受细胞病理学影响,研究疾病多注重局部;中医中药则从整体出发,以改善全身,防治疾病,但病名不规范,分型不确切,也是其不可回避的不足。如能两者统一,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则相得益彰,这对提高角膜病的防治水平将会带来新的突破。张仁俊、徐锦堂等教授均是多年从事中西医角膜病研究的临床专家和知名学者。以他们的专业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上他们博览国内外近代中西医相关研究成果,集中了中西医在角膜病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而成就此书。《中西医角膜病学》是我国难得的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专著,它可作为中西医学院校学生、研究生、教师参考教材,对眼科医师,尤其是角膜病方面的临床工作者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上、中、下3篇共51章,详尽地阐述了中医角膜病学发展史、现代医学对角膜解剖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角膜缘干细胞、微生物学、遗传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中医对角膜的认识,如五轮、八廓、五行、脏腑学说与角膜的关系,角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全面阐述了各种角膜病检查方法,先天性角膜异常,免疫性角膜病,角膜上皮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等所致角膜炎,角膜融解病、变性、营养不良、内皮病、代谢性疾病、肿瘤、外伤、创伤修复与瘢痕防治,以及角膜病药理学、常用药物、中药学、外用药、方剂学,角膜上皮细胞、羊膜、角膜、内皮细胞移植,穿透性人工角膜、人工生物角膜、特殊形式角膜、结膜移植术,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等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和中医辩证论治原则及方法。适合各级中西医眼科医师、研究人员、研究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上篇 第1章 中国角膜病学发展史 第2章 角膜解剖组织学 第3章 角膜生理学 第4章 角膜生物化学 第5章 角膜病理学 第6章 角膜免疫学 第7章 角膜缘干细胞及其临床意义 第8章 角膜微生物学及检查 第9章 角膜病遗传学基础 第10章 中医对角膜的认识 第11章 五轮、八廓、五行、脏腑学说与角膜的关系 第12章 中、西医角膜病常用名词术语对照 第13章 中医角膜病病因病机 第14章 中医角膜病辨证 第15章 角膜病中西医治疗原则 第16章 角膜的检查中篇 第17章 先天性角膜异常 第18章 免疫性角膜病 第19章 角膜上皮病 第20章 病毒性角膜炎 第21章 细菌性角膜炎 第22章 真菌性角膜溃疡 第23章 沙眼衣原体性角膜炎及沙眼角膜血管翳 第24章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第25章 先天性梅毒性角膜炎 第26章 角膜融解病 第27章 角膜变性 第28章 角膜营养不良 第29章 角膜内皮病 第30章 角膜代谢性疾病 第31章 角膜遗传性营养不良 第32章 角膜肿瘤  第33章 非机械性角膜外伤 第34章 机械性角膜外伤 第35章 角膜创伤的修复及其瘢痕的防治下篇 第36章 角膜病药理学 第37章 角膜病常用药物学 第38章 角膜病中药学 第39章 角膜病外用药 第40章 角膜病方剂学 第41章 角膜上皮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第42章 羊膜移植在角膜病中的临床应用 第43章 角膜移植的免疫学 第44章 角膜移植 第45章 角膜内皮细胞移植 第46章 穿透性人工角膜植入术 第47章 人工生物(组织工程)角膜 第48章 特殊形式的角膜、结膜移植 第49章 异种角膜移植的实验研究 第50章 屈光性角膜手术 第51章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 第52章 中西医角膜病学研究趋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角膜常用正常值  中药名首部索引 方剂名首部索引 西药名首部索引 外用药名首部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二)温补派在一派火热论观点主导下,“温补派”李东垣(约1180~1251年)不盲从,从实践出发提倡内伤学说,治疗上重视理脾胃,益元气。眼科方面,《兰室秘藏》中特别强调脾虚影响脏腑精气不能上贯于目则目不明,治疗以治本为要。提出了角膜病应重视脾胃的观点,认为当角膜翳久陷不起,难以修复者,当从益气升阳法,以升阳举陷、抗邪外出、以利翳障平复,确系真知灼见。(三)养阴派朱丹溪(约1281~1358年)认为,相火为元气之贼,阴虚则火动,治病重用滋阴降火之法。眼科方面,在《丹溪心法》中提出“眼黑睛有翳,皆用黄柏、知母”“眼睛痛知母黄柏泄肾火,当归养阴水”,又谓“眼病所因,不过虚实二者而已,虚者眼目昏花,肾经真水之微也,实者眼目肿痛,肝经风热之甚也,实者散其风热,虚者滋其真阴,虚实相因,则散热滋阴兼之,此内治之法也。”以上学说以局部结合整体为辨证施治原则,并各具独特的学术见解,因此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角膜病学的病因病机理论和治疗学上的内容。元末倪维德撰《原机启微》,该书从病因病机立论,将眼病分为18大类,以《黄帝内经》等内容为指导,结合临床经验,注重整体观念、辨证处方、内外兼施、攻补互用。随证加减,颇具特色,亦为后世所推崇。其中“风热不制之病”是专论角膜翳的,认为风热是引起角膜翳的主要因素,其翳的表现可为云雾、如丝缕、如称星、如螺盖等,治之以祛风清热为主,方以羌活胜风汤加减。若因脾胃受损、生发之气不足,元气下陷、清气不升,以致角膜翳陷下者,主张升发清气,用柴胡复生汤。在宋金元时代,由于官方首设眼科,从而使一部分医家专门从事眼科临床。因此,在这个时期,眼科学术思想空前活跃,临床疗效与学术水平有了提高,中国眼科从此走向独立发展阶段。角膜病学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体现在对角膜病的病因病机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并首次提出对角膜病进行系统检查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角膜病的诊断水平,对角膜病的治疗也有了更为完善的措施。

编辑推荐

《中西医角膜病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西医角膜病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