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凌锡森  页数:239  

内容概要

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深入,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已开设了“中西医结合方法学”及其相关课程,但目前没有与之匹配的教材。为了配合教学的需要,使医学配合教学的需要,使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能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知识,特邀请湖南中医学院的老师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分19章,第1—3章主要阐述了中西医学模式方法和中西医结合的内涵与外延;第4—5章提出了中西医结合与实践的指导性原则和介绍研究的基本方法;第6—7章分别论述了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8章介绍药学体系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法和中西药结合应用的有关问题;第9章介绍国外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第10章提出了中西医院校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该书内容全面,层次清晰,详略适当,可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及继续教育课程的教材,亦可供中西医结合的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一、医学科学的属性  二、方法学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中西医结合发展阶段的历史回顾  四、当代中西医结合主要成就概述  五、研究中西医结合思路方法的基本要求第2章  中、西医学模式与方法比较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与意义  二、西医学的医学模式和方法  三、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和方法  四、中、西医学的比较和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第3章  中西医结合概念和发展态势  一、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的区别与联系  三、中西医结合发展态势分析第4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性原则  一、坚持“一分为二’’的指导思想原则  二、坚持中医学基本特点的衷中原则  三、继承发扬的创新性原则  四、强调医药实践检验的实践性原则  五、促进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性原则  六、多学科研究的协同性原则  七、求同存异逐步结合的渐进性原则  八、与医药行业规范管理相适应的规范化原则  九、人才建设与学科建设同步规划的战略性原则第5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实验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二、中西医结合研究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动物模型研究方法    一、模拟方法与动物模型    二、动物模型制作的指导原则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  第三节  病、证、药结合研究方法    一、病、证、药结合研究方法的提出与含义    二、病、证、药结合研究的意义    三、病、证、药结合研究方法  第四节  多学科研究方法    一、多学科研究的含义与意义    二、多学科研究的研究方法第6章  中医学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中医脏腑生理病理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脏腑生理的中西医理论沟通联系    三、中医脏腑气血病理的现代探讨  第二节  经络的现代研究    一、经络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思路    二、经络现象的现代研究    三、经络实质研究  第三节  中医四诊方法的客观化研究    一、舌诊的客观化研究    二、脉诊的客观化研究    三、四诊多维信息集成式诊断系统的研究  第四节  中医证实质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一、证的概念及其与证候、症、病的关系    二、证内涵的基本特性    三、证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    四、证的动物模型复制    五、证的实质和微观辨证研究    六、证实质中西医结合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中医治则治法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一、治则治法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活血化瘀治法研究    三、清热解毒治法研究    四、通里攻下治法研究    五、扶正固本治法研究第7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中西医临床结合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病证结合.    二、分阶段结合    三、中西医融贯结合    四、综合诊治法…    五、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  第二节  内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    一、望、闻、问、切与视触叩听    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临床探讨    三、结语  第三节  外科急腹症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    一、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二、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研究进展    三、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进展    四、胆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五、胆石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六、胆管结石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七、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第四节  骨伤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    一、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骨折治疗原则及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三、骨关节及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四、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第五节  妇产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    一、月经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二、妊娠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三、妇产科炎症性子宫异常出血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四、不孕、卵泡发育及促排卵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五、妇产科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第六节  儿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    一、儿科临床相关基础研究    二、儿科临床治法研究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四、儿科临床研究  第七节  五官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    一、五官七窍生理与病理特点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的特殊要求    二、五官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研究    三、五官科学临床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四、官窍疾病预防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第8章  药学体系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第一节  中药药理的研究    一、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    二、中药性味的研究    三、中药归经的研究    四、中药毒理研究与配伍禁忌研究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一、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第三节  中药剂型改革研究    一、中药剂型改革的基本原则要求    二、中药剂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中药复方研究    一、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设计    二、传统中药复方的组方研究    三、复方机制的研究    四、中药复方的创新性研究  第五节  中西药配合应用原理与规律研究    一、中西药配合应用的理论依据    二、中西药配伍使用改变药效或毒性的作用机制    三、中西药临床结合的运用模式    四、中西药联合应用应注意的问题第9章  国外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  一、中医西渐态势的形成  二、中医西渐态势形成的原因  三、国外学者关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0章  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  二、中西医结合是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三、明确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目的  四、中西医结合研究前景展望  五、中西医结合研究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中医、西医各擅所长,中西医结合在当今乃至未来的医学发展都是一个重要领域。本书试图阐明如何就中西医结合选择结合点和怎么结合的两个问题,不仅为中西医结合课程加强了教学内容建设,而且为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学上的启迪。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