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概论

出版时间:2006-1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刘国深  页数:273  
Tag标签:无  

前言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作为一所大学里的研究机构,除了开展研究工作之外,还承担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任务。20多年来,我们招收过不少研究生,为他们开设了许多课程,积累了一些经验,编写出一些讲义。在研究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应当是我们的一项优势。因此,我曾经提出建议,希望院领导组织教师把现有的讲义整理出来,一一出版,供学生阅读,教师则可以在讲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讲授的内容,这无疑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然后,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充实提高,形成一套专供本院研究生使用的教材。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几年前就动手创建这项“学科建设工程”。10年前由我主编的《台湾历史纲要》,曾经是本院研究生的教材,但讲课的教师早已在该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和创新,无论在早期、明郑时期、清代,日本统治时期或当代都有更加深入的讲述,有的还出版了专著(如陈小冲著:《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现在由林仁川教授主编的6卷本《台湾通史》即将完稿,台湾历史方面的教材将达到更高的水平。在经济方面,李非教授的《台湾经济发展通论》也是本院的教材。同样的,任课教师也有自己的深入研究和讲述,我相信不久将有新的教材出版。我写的《台湾学导论》本来准备作为本院研究生的入门课程,但至今尚未开设。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台湾政治概论》,正是本院“学科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和一项新的成果。本书在3年前就已经完成篇章设计,组织撰写,有的教师较早就完成了自己任务,有的教师则由于各种原因拖延了时间。因此,本书的内容与现在本院的教学实际已经有所差异,教学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每年都有所更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

内容概要

本书在3年前就已经完成篇章设计,组织撰写,有的教师较早就完成了自己任务,有的教师则由于各种原因拖延了时间。因此,本书的内容与现在本院的教学实际已经有所差异,教学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每年都有所更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

作者简介

刘国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
  孙云: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张文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李鹏: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助理、讲师
  王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讲师
  张敦财:厦门大学台湾研完中心助理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军事研究中心主任

书籍目录

序言绪论第一章 政治文化 第一节 政治认知  一、中国政治认知  二、大陆政治认知  三、台湾政治认知 第二节 政治情感  一、“抗拒威权心理”  二、“悲情意识”  三、“恐共心理”  四、“崇美心理”  五、“媚日情愫” 第三节 政治价值取向 第四节 “去中国化”问题  一、政治认知“去中国化”现象  二、政治情感“去中国化”现象  三、政治评价“去中国化”现象 第五节 动力与极限  一、台湾政治文化变迁积淀  二、社会总体文化变迁影响  三、政治权力冲突因素  四、政治社会化因素  五、经济结构变迁影响  六、两岸敌对关系因素第二章 政治结构 第一节 阶级阶层  一、统治阶层  二、中产阶层  三、中下阶层 第二节 非社团性利益集团  一、省籍族群  二、宗派势力  三、黑恶势力 第三节 社团性利益集团  一、职业团体  二、社会团体  三、宗教团体 第四节 机构性利益集团  一、国民党党内派系  二、民进党党内派系  三、“国会次级团体”第三章 政权体制” 第一节 “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演变  一、孙中山先生的宪政体制构想  二、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历史沿革  三、1949年以来台湾“宪政体制”的演变 第二节 当代台湾政治制度  一、“国民大会”制度  二、“总统”制度  三、“五院”制度 第三节 “地方自治”制度  一、省市  二、县市  三、乡、镇(县辖市)、区第四章 政党政治 第一节 历史演变  一、威权一党制时代(1949-1986)  二、政党体系的转型期(1986-2000)  三、政党转型后的多党竞争时代(2000年至今) 第二节 政党体制  一、意义与分类  二、政党体制的形成原因   三、台湾的政党体制 第三节 政党与选举  一、选举与选举制度  二、选举制度对政党及政党体制的影响第五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变迁回顾  一、光复后与“戒严”时期的政治参与  二、环境与社会基础的变化、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政治体系的变迁 第二节 参与主体  一、从动员性参与到自主性参与的转变  二、地方派系与政治参与  三、利益集团与政治参与 第三节 参与形式  一、选举参与  二、非选举参与  三、媒体参与 第四节 作用与影响第六章 大陆政策 第一节 蒋氏父子时期  一、大陆政策基本内容概述  二、大陆政策的特点 第二节 李登辉时期  一、大陆政策的演变  二、大陆政策的特点 第三节 陈水扁执政  一、执政前的大陆政策演变  二、执政后的大陆政策演变  三、陈水扁当局大陆政策的特点第七章 对外政策 第一节 对外政策的理念和原则  一、五六十年代所谓“汉贼不两立”  二、蒋经国时期的“总体外交”  三、李登辉的“务实外交”  四、陈水扁对“务实外交”的继承 第二节 对美对日关系  一、对美关系  二、对日关系 第三节 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一、与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关系  二、与功能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后记

章节摘录

国民党在大陆时期,为了维持一党专制的统治,严厉排斥和打击共产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但是在国民党内部却是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吸取了这一教训。他认为,国民党在台湾已经到了最后的地步,“不能再见党内派多倾轧,人事纠纷的现象”,“党员不能再有败坏纪纲,蔑视组织的行径”,“不能容许过去招致大陆沦亡的一切观念行为和作风用到台湾来”,瓦解“最后的堡垒”,使其“重蹈大陆各省的覆辙”。②基于此,蒋介石于19501952年对国民党进行“党务改造”,重建国民党。重建后的国民党终于完成了以蒋氏父子为中心的新的执政党体制,其组织之严密,权力之集中,控制之广泛,都是大陆时期国民党所不可比拟的。第一,党内在绝对排除非蒋派系的基础上,组成从基层党小组制区分党部,再到县党部、省党部和中央党部的权力金字塔结构,金字塔顶尖是蒋介石及其后的蒋经国。第二,决策权高度集中,执行权分工细密。国民党的最高决策权集中在国民党中常会,并最后高度集中在党总裁(主席)手中。第三,国民党凭借其庞大的党员人数,严密的组织和高度的集权,建立了“以党领政”、“以党领军”和“以党领社”的执政党体制

后记

台湾政治研究成为一门科学,是许多台湾研究专家学者的长久期待;建立一套完整的台湾政治研究课程教学体系、出版一部台湾政治研究基础性教材,则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全体同仁多年来的愿望。作为“十五211工程”建设单位,同时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台湾研究创新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有责任在台湾研究人才培养的条件建设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陈孔立教授的大力推动和具体指导下,政治研究所同仁分工合作,终于完成本书编撰工作。作为一部系统的台湾政治研究概论性著作,本书在体系结构的编排和问题的论述方面一定还有不少缺点和疏漏,敬请学界先进和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期不断改进、提高。本书的撰写工作分工如下:“绪论”及第一章 、第二章 由刘国深承担;第三章 由张文生承担;第四章 由孙云承担;第五章 由王茹承担;第六章 第一节 由张敦财承担,第二、三节由李鹏承担;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三节 由李鹏承担,第二节 由孙云承担。刘国深负责全书体系结构的设计及最终统稿工作,张文生、李鹏、王茹和张敦财参与了书稿清样的校对工作。本书的出版得到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九州出版社的领导、编辑,尤其是汪舟主任为此书的出版付出了许多心血,在此一并致谢。此外,我们也十分怀念曾经关心过本书策划和编撰的前任所长范希周教授,谨以此书的出版表达我们对他的悼念之意。

编辑推荐

《台湾政治概论》是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台湾政治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台湾政治概论,系研究台湾政治的第一本专著,具开创性。
  •   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祖国的宝岛---台湾,
    台湾 回家吧……
  •   值得收藏的基础工具书
  •   想详细了解台湾的政治发展历程,这是一本比较专业、详尽的书籍。
  •   作为入门教程还是不错的
  •   虽说是教材 但也很全面 当科普读挺好
  •   有兴趣的话,推荐
  •   台湾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作者用谦虚而又尽量客观的姿态还原台湾政治的全貌,是一本纯理论的书籍,也是一本供你随时查询的工具书,很实用。
  •   本书非常全面客观地描述台湾政治,彻底改变我先前对政治书籍的反感。其实政治书籍也可以清新。这是本凝聚感性思想、理性思考的精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