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人民日报  作者:卡尔·马克思  页数:401  
Tag标签:无  

前言

现在,我把《资本论》第一卷献给读者。它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初篇和续篇相隔许久,是因为多年疾病使我的工作一再中断。在第一章中,我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内容作了概述。这样,既是为了本书内容的联贯和完整,同时,也改进了叙述方式。在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前书只是简略提到的那些论点,在本卷中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相反,前书中已经详细阐述的论点,本卷只是简略提及或者干脆省略。万事开头难,各门科学莫不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最难理解。其中,对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分析,我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以货币形式为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内容则极其简单。两千年来,人类对这方面所进行的探讨和努力,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结果。可是,人们对那些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形式的分析,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为何如此?因为,研究已经发育的身体比研究身体的细胞更容易。分析经济形式,只能用抽象的逻辑思维来进行。然而,对于资本主义,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在那些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像是对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的确如此,但这是必须使用显微镜才能解剖的那种琐事。因此,除了价值形式那一部分外,这本书并不难懂。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想学一些新知识、愿意自己思考的读者。物理学家多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充分、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研究,或者,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在本书中,我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迄今为止,实行这种生产方式最典型的地方是在英国。所以,在理论阐述时,我主要以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认为德国工人的生活状况远远好过英国工人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当头棒喝:对不起,先生,这正是说的你们的事情!资本主义生产的客观规律必然要引起激烈的社会对抗,但问题本身并不在于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而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性及其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国家的社会状况的今天,就是工业较不发达国家的明天。在德国已经完全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地方,比如工厂,由于没有工厂法,工人的情况比英国还要糟糕得多。在其他方面,德国也同西欧所有国家一样,既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现代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灾难压迫着我们,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而陈旧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使我们受苦的,不仅有活人,还有死人。死人控制了活人!与英国相比,德国和西欧大陆国家的社会统计资料很贫乏。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资料,也能够把那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帷幕揭开一道缝隙,使我们能够窥见幕内美杜莎的头。如果德国政府和议会也像英国那样,能够组织委员会并指派专人定期调查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如果这些委员会能够像英国委员会那样,有公开调查真相的真正权力,在调查中.,如果能够找到像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情况以及居住生活条件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调查人员,那么,调查的情况就会使德国民众大吃一惊。柏修斯用一顶隐身帽把自己隐蔽起来,以便有利于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严严实实地遮住,以看不见为由而否认妖怪的存在。不要掩耳盗铃。正如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等阶级拉响了警报一样,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又给欧洲工人阶级敲响了警钟。在英国,社会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当它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整个欧洲大陆。到那时,它将采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则要根据工人阶级自身发展的程度而定。所以,现在的统治阶级,姑且不论他们的动机是否高尚,其切身利益也迫使他们必须废除那些妨害工人阶级发展的障碍。因此,我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立法的历史、内容和结果。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必须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也不能跳过更不能用法令来取消社会的自然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为了避免产生误解,需要简单说明:我绝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本书中所涉及的人,只是一种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的物质承担者。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自然的发展过程。作为这些阶级中的个体,不管他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但在社会意义上,他必定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并且,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决不是仅仅出现在其他一切领域内。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那些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全都暴露出来,并让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英国高教会派可以饶恕对它三十九个信条中的三十八个展开的攻击,却不会允许你攻击它关于现金收入的那三十九分之一。在今天,同批评传统的财产关系相比,无神论则变成了一种很轻的罪。尽管如此,社会的进步却是不可阻挡的。以几星期前发表的蓝皮书《就工业和工联问题同女王陛下驻外使团的信函往来》为例,英国女王驻外使节在蓝皮书中坦率地说:在德国,在法国,一句话,在欧洲大陆的一切文明国家,他们对现有劳资关系的变革已同英国一样明显,一样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副总统威德先生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在奴隶制废除后,资本关系和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革将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法官的紫衣黑袍不能遮掩。奇迹不会在明天出现,但它已经透露出这样一种感觉:现有的社会制度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我欢迎任何科学的批评意见。但对于舆论的偏见,我从不让步。我仍然相信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卡尔·马克思1867年7月25日于伦敦

内容概要

  《资本论》(缩译彩图典藏本)是《资本论》的典藏本,《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

作者简介

作者:(德)卡尔·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1883),生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特里尔市。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18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1846年5月,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在晚年以主要精力研究和写作《资本论》第二、三卷。

书籍目录

编译者语原版序第一卷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商品货币的职能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工作日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第三章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相对剩余价值协作阶段工场手工业阶段机器大工业阶段第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第五章 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工资的国民差异第六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积累的两个假定条件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原始积累第二卷第一章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流通时间和费用第二章 资本周转资本的周转与种类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劳动期间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周转时间与可变资本第三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导言简单再生产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第三卷第一章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成本价格和利润利润率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不变资本和价格变动第二章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一般利润率的形成与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形成与市场超额利润第三章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本身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各种因素第四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品经营资本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实现方式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及其所得的利润商业可变资本的补偿和获利商业资本的周转与价格第五章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生息资本利润和利息率信用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流通手段与贵金属第六章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和特点资本主义地租级差地租的形式绝对地租、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土地价格第七章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三位一体的公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章节摘录

书摘价值形式    商品是以铁、麻布、小麦等使用价值或商品的各种具体形式出现的,这是它们的自然形式。因为它们既是有用物品又是价值承担者,所以它们是商品。因此,它们表现为商品或具有商品的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具有二重性:以使用价值表现的自然形式,以交换价值表现的价值形式。    商品的价值不像商品的使用价值那样可以被人们感觉到,在商品的价值中没有一个自然物质,因此,每一个商品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也看不到它的价值。只有作为人类劳动的具体表现的时候,商品才具有价值对象性,它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因此,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交换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我们只有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现在我们回到价值的这种表现形式,来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虚幻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交换价值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或价值形式。研究价值形式的发展,就可以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货币表现价值,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最后结果。P7-8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最权威、影响最普遍的经济学巨著,经典阐释资本的本质与力量。    一部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书。    你最该读却一直未能读的书。    一部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一览无遗的体系之书。    影响每一代学人的知识名著,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从资本的生产到资本的流通,深刻揭示了资本运行的基本原理,展现了资本的本质和力量,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    是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经济巨著。    其创立了庞大而深邃的劳动价值体系,把隐藏在交换关系后面的生产关系变得清晰可见。    该书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圣经”,也是“有产阶级”的知识经典。

编辑推荐

《资本论》从资本的生产到资本的流通,深刻揭示了资本运行的基本原理,展现了资本的本质和力量,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经济学巨著。其创立的庞大而深邃的劳动价值体系。把隐藏在交换关系后面的生产关系变得清晰可见。《资本论》(缩译彩图典藏本)让您从中有更深刻的体会!

名人推荐

书评最权威、影响最普遍的经济学巨著,经典阐释资本的本质与力量。一部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书。你最该读却一直未能读的书。一部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一览无遗的体系之书。影响每一代学人的知识名著,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从资本的生产到资本的流通,深刻揭示了资本运行的基本原理,展现了资本的本质和力量,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经济巨著。其创立了庞大而深邃的劳动价值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资本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蒋介石为何在大陆没搞土改? 戴笠被谁在飞机暗杀的 透过土地改革,毛泽东和共产党赋予中国一个全新的下层结构。从此税可以征收,国家资源比较容易管理,国家行政的中间阶层比较容易和被管理者沟通,不像以前从满清宫廷派来的大官。在这方面,革命让中国产生某种新力量和新个性,这是蒋介石政府无法做到的。下层结构还在原型阶段,显然未来需要修正。在此同时,这个惊天动地事件所激起的狂热——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财产重分配和集体化——似乎一直持续,直到文化大革命为止
  •     这是一本上至国家首脑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的“圣经”,其影响范围之广之深或许远远超出预见。在众多“资本论”的版本中,译林的这个版本主要有如下特点:
      1、曾被伟人钦点圈读
      2、是中国最早翻译版本
      3、对书中一些关键的地名人名就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相应的注解,更便于阅读
      4、最值得收藏的版本
  •     大二上学期有门课,叫《资本论导读》,要求读原著,于是我们跑到人大旧书市场提了十七套资本论回来,一套上中下三册,沉得要命,好像回来的时候我去了朋友那儿,因而免去提书之苦。教这门课的老师是人大政治经济学博士,人挺好,但左到了极点,乌有之乡就是他推荐给我们看的。
  •      真理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力量,也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力量,更可以增加全人类的力量。我不但非常敬仰诸如马克思恩格斯这种孜孜不倦探索真理的人,也非常佩服诸如资本论译者郭大力王亚南这些一丝不苟传播真理的人。当了解到第一卷还是在1938年抗日烽火之下完成翻译之后,更是对那些全心全意通过学术研究来报国的人产生了无限崇敬之情。这种崇敬之情之前还曾在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中产生过。再联想当今中国的学术界现状,一种莫大的讽刺感也从心中升起。虽然我以后很大可能不是要步入学术界,但是对于当今学术界的种种不堪依然感到无比的可惜和痛恨。我也将终生对真理和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尽管可能他们的财富不多、地位不高甚至性格古怪——持有尊敬之情。
       曾经有过这样一种想法:认为即使是毛主席这样的伟人,用尽平生心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还是在骨子里跟国民党统治时期没有太大的区别,顿时怀疑那些烈士所做的牺牲有没有意义。现在看来,这种怀疑便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看透了人生的悲剧性和了无意义,便会发现:理想主义者的实践的意义不在结果上显现出来,而是在这种反抗人生的悲剧性和虚无,反抗社会中的人对人的压迫和剥削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尽管那些烈士通过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革命成果大部分会被一批最无耻、最卑鄙的小人所盗取,但是,这不能否定烈士们的高尚情操、英勇无畏和他们为了民族和人民利益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转转话题。其实现在也挺佩服自己的,居然把这三大部头给啃完了。其实,这主要是要归功于我要考研的决定。当初我决定考研,就是这样子考虑的:一方面,是真的想深造自己,让自己在更高一层的平台上获得发展;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考研来使自己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学习、读书,即使到时没考上,也极大地充实了自己。而《资本论》就是在这样一个宗旨下咬着牙坚持啃下来的,不然我真的没有动力碰一碰这三卷资本论。开句玩笑话,读完资本论,研究生复试时的面试我也就有点资本了。
       下面就随便说说第三卷的读后感:
       第三卷主要是从资本的三种具体形态——利润、地租和工资——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使得马克思的学说具有了雄辩的说服力。这种种分析最后殊途同归,都指向了一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将由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历史功臣变为阻碍劳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历史罪人。马克思主要是这样做到的:他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种种试图掩盖其内在构造秘密的企图,例如通过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的发展所带来的产业资本家与货贷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来掩盖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对立,等等。
       而第三卷所揭示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之前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也可以用来解释当今中国之房地产等诸多经济问题。相比现今各种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我更喜欢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定性分析。
       总而言之,可以用两个成语来概括读完资本论的感觉:一是受益匪浅,二是拍案叫绝。
  •     在读马克思的经典名著《资本论》前,相信很多人有与我一样的感觉,觉得很难,因为它很“恐怖”,“高不可攀”。现在就来首先分享一下可能大家觉得难有以下2个原因。 1 翻开难。 由于资本论给大家留下了一种很难的印象,所以大家很少去把它翻开,这样就没有开始了。大家可能认为那么厚的书很枯燥,其实这本书那么厚的原因在于马克思列举了大量的事实。但同时,事实也使它有较强的可读性。 2 脱离背景。大家现在看资本论也许没什么感触,但是在当时,很多工人是含泪把资本论读完的。他们会有很多共鸣,知道了自己苦难的原因。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想一想,也是能够理解的。读资本论,我觉得重要的是结合实际,虽然我们今天已经离马克思提出资本论的时期很远了,可是资本经济的本质还是存在的,联系当下的一些现实情况,你会发现读资本论也是很有趣的。
  •      一个读中文的人,在马克思的引导下,居然能遨游在经济学的核心世界,宏观的眼光,精细的分析,让人为之一叹。下面就说说我与马克思对话的一些成果:
       在读资本论之前,就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时,自己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认识还是臆想性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何以周期性发生?正是因为无产阶级的劳动力被剥削,剩余价值被资产阶级攫取,这样就造成了消费不足,从而引起生产过剩。而在读过资本论第二卷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缺乏科学的证据。虽然,第二卷还没全面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已经在很多方面涉及这个基本矛盾的内容了。
       首先,马克思通过对单纯再生产的分析,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即,死灭掉的从而必须在自然形态上代置的固定资本,是逐年不等的,但是消费资料年生产所必要的生产资料并不因此减少,所以,生产手段的总生产,在此场合须增加而在他场合须减少。这种情形,只能由不断的相对的过剩生产救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过剩乃是一个无政府的要素。
       第二,马克思通过进一步对蓄积与扩大的再生产的分析,发现:资本主义蓄积的事实,必不许Ⅱc与Ⅰ(v+m)相等。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过去若干生产时期进行蓄积的结果,Ⅱc不仅与Ⅰ(v+m)相等,甚至更大。这便是第Ⅱ部类的生产过剩,那只有由一次大恐慌的袭击来解救,其结果是资本由第Ⅱ部类转移到第Ⅰ部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两次大战之间的那次世界经济危机。
       马克思想表达的意思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性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不相容的,迟早有一天,当这种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更大的社会生产力的时候,共产主义社会就会取而代之。
       第一卷揭示了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剥削无产者的秘密,第二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那么,第三卷又将揭示什么呢?恩格斯在第二卷刚出版时说:“这一卷的论述,实际包含这样高的要求,普通的读者也许不会耐心去把握它,把它读到终卷……德国的‘学问界’,对于这新出的第二卷,将会麻木到不想去理解它;在这个续卷前面,一种合理的恐惧,将使他们不敢公开地批评它;官家的经济学界也想以沉默把这一卷闷死。但第三卷总会强迫他们开口的。”
  •     马列神教的信徒 觉悟吧 What made the state a hell on earth had been precisely that man had tried to made it his heaven
  •     上学的时候感觉政治哲学之类的东西很枯燥很烦,但是现在读了读资本论之后发觉马克思的伟大和资本论的伟大。资本论很清楚的解释了社会情况,不抱批判态度的读这部著作能很好的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现在的经典著作很容易在网上搜索到,作为中国社会执政的理论基础,毛、邓、江的文选在人民网等官方网站很容易就能找到,但是很奇怪的是马恩的文章在官方网站上很难找到,基本上都是些引述而没有全文。而在其他的网站上马恩的文集也很少见。
  •   哈哈,老师叫啥名?也许我认识。
  •   叫齐勇,你是人大的老师?
  •   我是资本论课程助教,学生来着。不过齐勇这个名儿没有听过。
  •   o,人大每年毕业那么多博士,不认识也很正常啦。
    资本论我还是读不进去,佶屈聱牙,难以卒读。
  •   你可以当杂志读。有些章节写得很好。例如“工作日”那一章就不错。
  •   呵呵 估计现在很难有闲心读了 有工作了 还是谢谢你的推荐哈
  •   那是,祝你工作顺利!
  •   昨天买了这本书,读了十来页,觉得枯燥,仿佛回到了中学时期的政治课,下次再继续吧。我相信自己会读完的,虽然我本想读的是那种思考人生一类的哲学。
  •   努力中,每天啃一点。多少受到上学时的影响,读起来比较严肃认真,总想把每句话看明白,有时候来来去去看一段,反而把自己绕进去了。『有点武林秘籍的感觉。』
  •   这本书买到手的时候热血沸腾,翻开后第一感觉苦大仇深~还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是五分钟就趴桌上睡着了~然后躺五分钟醒来又继续看——有我这么努力的学生木有?自己都被自己折服了~——不过效果一点都不好,然后凳子还没做热五分钟就干别的去了~所以楼主说的“翻开难”真的是说到我心坎里了。。。。。后面发现这本书读起来也许也没那么难~
  •   但是从历史来看,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越来越社会化大生产化的世界经济在“自由市场经济”平台上运行迅速,而在“政府计划经济”平台上则障碍重重。计划经济也并非一无是处,在苏、中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发展的欠社会化大生产的时期它还是起到了相当的正面作用。
    所以,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即便市场经济不是最好的平台,计划经济也绝不会是更好的平台。因为这个时代生产的复杂性(想想肯德基这样规模的生产经营)、产品的丰富性(想想光方便面就有多少种),都超出了让人来play god的计划经济的计划能力。
    计划能发挥正面效应的时候是没多少东西需要计划的时候,也就是消费主义到来之前。消费是资本的解药。
    最重要的是资源的有限性这个天然限制。它既限制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持续扩张,也限制了“物质极度丰富,人们按需分配”的时代——地球30%的资源给3亿美国人消费还不够按需分配的,要70亿人达到按需分配,还得再来多少个地球?
  •   第二卷,好多公式和数字,静不下心来看。...话说我还是理科出身
  •   我也是一点一点边看边做读书笔记才慢慢坚持下来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