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他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沧浪云 等著  页数:34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他们是富有理想、富有激情、富有浪漫情怀的音乐人,他们痴迷、执著地在音乐的天地里追寻内心深处的灵魂。这些中国“新音乐”的奠基者,这群有着纯粹情怀的人,在那个年代的潮流里激起过绚烂的浪花,挥洒过夺目的才华,书写过崭新的篇章,然而在身后不远的今天却被历史有意无意的忘记,变成我们记忆中的陌生人,他们创作的那些声音,那些曾经感动过那个时代民众心灵的音乐,也已飘散在时空中似有若无,有的和许多伟大的杰作一样,等待来自百年后或更长时间后人们的再一次热衷。     希望读者朋友们能捡拾起这些记忆,在点击一下鼠标就能搜索出许多所谓“新音乐人”的时代里,重新温习什么是真正的“新音乐”时代。什么是真正的“新音乐”人……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初窥西乐的洋务人士  “中土西来第一人”  “逍遥海外作鹏游”  “如此壮行能有几”  环游全球第一人  圣人之教不容  历史的遗憾第二章  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  “学堂音乐之父”——沈心工(1870—1947)  道不尽的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1942)  开创十个“第一”的音乐先驱——曾志忞(1879—1929)第三章  “教父”萧友梅(1884—1940)  窗外风琴,撩拨少年的梦想  莱比锡的青春,没有浪漫  临时国歌,小荷才露尖尖角  马褂乐队,中国人的欢乐颂  搬家,音专的家常便饭  退学风波与两拒蔡元培  爱情与爱国,教父的大爱情怀  寒梅凋落化春泥第四章  灿若星辰:杨仲子(1885—1962)  书香门第  家穷志不短  仲妮之恋  东方之奇星  大展拳脚以乐兴国  友谊  质疑  不当叛徒  “借刀抒情”  人生的遗憾第五章  “学院派”开创者——黄自(1904—1938)  童年与歌声  “大名鼎鼎之‘音乐家’黄今吾”  “法·培德·嘉派”会员  中国第一部交响乐:《怀旧》  结缘上海音专  “做黄自先生的学生太幸福了”  “学院派”领袖  创作生活  爱国情怀  半篇残著新声待谱  盖棺未定论第六章  “黄色”黎锦晖(1891—1967)  细雨梦回——音乐经典《毛毛雨》  童年滋味  少年行  开风气之先——中华歌舞专门学校  国色天香——中华歌舞团  “行路难”——中华歌舞团的南洋之行  明月初升——第一届明月社  噩梦“黑天使”——第二届明月社  风流云散——婚变  世路荣枯见几回——第三届明月社  峥嵘岁月  最后的困惑  何日君再来第七章  是真名士自风流——青主(1893—1959)  廖尚果,青主  华丽丝·萧友梅  “亡命乐坛”·“苦”中作“乐”  《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  《乐话》·《音乐通论》第八章  “美哉!少年中国”——王光祈(1892—1936)  童年轨迹  少年中国梦想  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第九章  “艺术至上”程懋筠(1900—1957)  从《中华民国国歌》说起  世代官宦书香门弟  弃理从乐,成为音乐世家的引领者  创办“音教会”不遗余力  投身教育事业呕心沥血  反对歌舞团取缔黎锦晖  职业音乐家担纲话剧演出  卓尔不群的创作才华  咬紧牙关,去恨我们的敌人  风雨人生帷幕落下  余音散去哀愁绕梁第十章  是非功过转头空——江文也(1910—1983)  流离的童年  师父领进门  弃工从乐崭露头角  “勇于献身的人,便无所畏惧”  厚积薄发声名鹊起  “听”出来的音乐才华  台湾的“肖邦”  从准日本音乐人到中国的民族音乐人  醉心于民族音乐  一步走错,半生蹉跎  “当初我没有离开,今天我一点也不后悔”  未竟的“天鹅绝唱”  人生寒暑几回  毁誉终有人评第十一章  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1892—1982)  出生世家  留学生活与音乐  “业余”作曲家的惊人成就  将对祖国深情的爱融人音乐  独特的吟诵音乐  赵元任与《新诗歌集》  教我如何不想他第十二章  乐坛双璧:刘半农(1891—1934)  刘天华(1895—1932)兄弟  谁无潦倒失意时  各施妙手谱佳篇  无奈苍天不假年第十三章  一代宗师杨荫浏(1899—1984)  断肠之声  名门之后  童年记忆  天韵社  郝路易  求学之路  光华大学  普天颂赞  烽火连台  国乐采集  蹉跎岁月  落日黄昏

章节摘录

“中土西来第一人”洋务运动时期留下的最早的关于西方音乐记录是斌椿的《乘槎笔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诉有鉴于“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况,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决定派遣同文馆学生凤仪、德明等人随同准备回英国的总税务司赫德一起赴欧美各国考察,因担心这些弱冠之年的学生“少不更事,贻笑外邦”,便委派了当时为赫德办理文案、年已63岁的斌椿担任考察团的团长。斌椿(1804-1871),字友松,是汉军正白旗人,由科举人仕。性喜诗文,好旅游,做地方官时曾经“遍游中国”,尚不满足,“久有浮海心”。1866年3月(同治五年正月),考察团扬帆启航,历时达8个月,途经法、英、荷、汉堡、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普鲁士、汉诺威、比利时等15个国家和地区。这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个赴欧考察团。回国后,斌椿撰写了《乘槎笔记》和《海国胜游草》、《天外归帆草》等考察日记和诗文集,自称是“中土西来第一人”。出国前的斌椿对西方并非一无所知,他曾与美国驻北京使馆参赞威廉士、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等“西儒”有过交往,初步接触了“地圆说”等一些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也从李善兰那儿得到了一些欧洲国家的资料,但这都比不上真正身临其境时的视觉冲击。他在赴巴黎的航程中,第一次见到了小型的西洋乐队——由“日耳曼男女乐工八人”组成。见惯了丝竹乐器的封建士大夫斌椿,虽然觉得这些西洋乐器,“形制诡异,不可名状”,还是赞扬乐曲“节奏尚可听”,独唱更是“歌喉清越,婉转可听”。在伦敦时,他还多次参加了西方宴会,观赏了歌舞、戏剧、马戏等。在他笔下,西方歌舞表演是神奇的,“女优登台,多者六七十人,美丽居其半。率裸半身跳舞。剧中能作山水瀑布,日月光辉,倏而见佛像,或神女数十人自中降,祥光射人,奇妙不可思议”;戏剧是奇特的,在瑞典时“夜于花园中观剧,诡异不可名状”;宫廷宴会是奢华的,“各宫夫人,姗姗其来,无不长据华服,珠宝耀目,皆祖臂及胸。罗绮盈庭,烛光掩映,疑在贝阔珠宫也”。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斌椿在他的日记和文集中表现出了对西方异质文化的新奇和情不自禁的赞叹,但他的欣赏视角无疑还是中国式的,他曾经描述鼓琴的“女客”:“歌声绕梁,音韵动人,疑董双成下蕊珠宫而来伦敦!”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方式来欣赏西方音乐,可以说是这些封建士大夫的共同特点。“逍遥海外作鹏游”1867年游历欧洲的中国学者王韬与西方音乐的结缘要比斌椿早。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后改名瀚,到香港后才又改名为王韬。生于江苏甫里(今角直镇)一个私塾先生家庭。“自九岁迄成童,毕读群经,旁涉诸史杂说。”1845年,17岁的王韬考中秀才,名列第一。当时的主考官江苏学政张芾称赞他“文有奇气”,然而,这却是王韬科举道路的终点。一年后他赴南京考举人未中,从此与仕途绝缘。1847年他随父亲去了上海,在《字林西报》附设的墨海书馆担任中文编辑。正是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王韬开始接触西方音乐。他曾经听过英人老板麦都思的女儿弹钢琴。称其“抗坠抑扬,成中音节。虽日异方之乐,殊令人之意也消”。也曾为听琴而携友一起拜访邻居“西妇”,觉琴音,“其声抑扬高下,顷刻数变。滑如盘走珠,朗如瓶泻水。雄壮如铁骑千群,银涛万顷;悲怨幽咽如羁人戍客,婺妇思女,有不可告人之哀,真可播荡神志也”。他还喜欢观看西方戏剧,只要外国剧团到上海来,他都不放过观看的机会。1867年底至1870年,在香港的王韬接受了理雅各的邀请,游历了欧洲,“英国凡有盛集,及陈实会杂戏,必设乐兵,奏乐台下”,为他进一步接触西方音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在《漫游随录》一书中多次记载了观看魔术、戏剧、跳舞等各种演出的盛况。王韬很欣赏英国的剧院和演出,“联座接席可容三万人,非逢庆赏巨典,不能座客充盈也。其所演剧,或称述古事,或作神仙鬼佛形,奇诡恍惚,不可思议。山水楼阁,虽属图绘,而顷刻间千变万状,几于逼真。一班中男女优伶,多或二三百人,甚者四五百人”。音乐也妙不可言,“台下杂坐乐工数十人,八音竞奏,铿锵中节。或作钧天广乐,鼍吼鲸铿,几于震耳;或为和谐靡曼之音,静细悠扬。各极其妙”。在朋友士班家做客时,朋友的女儿艾丽“必为余曼声度曲,弹琴以和之”,还手把手教王韬弹钢琴,“亦能成声”,可惜王韬不懂西方乐器的演奏技法,只能用“拢、捻、挑、剐”等中国传统音乐技法来描述,未免有点不伦不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我如何不想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这里介绍的十多位民国音乐人,大多数是我们熟悉的大家,他们是新中国音乐的奠基人。他们留下的作品至今还记忆犹新,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前辈吧!把他们的精神发扬下去。
  •   全面介绍民国时代音乐人的事迹,选题角度新颖,史料确凿,值得收藏和阅读。
  •   在民国时开始走出国门,音乐无国界
  •   对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下的音乐家的描写比较深刻,是难得的这方面的书籍。
  •   如果要作为研究性的参考用书,价值不够大。一般性的了解,还马马虎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