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研究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中国三峡  作者:包平  页数:256  

内容概要

  《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研究》以百年来不同类型的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制度、农业教育实施状况等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现代农业教育肇始阶段的国际、国内背景;首次尝试对20世纪100年中国农业教育进行时段分期,并分别论述各分期的基本发展情况与特点,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规模与人才培养(含中专、专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等)、专业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科研与推广体系、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他们的演变过程;同时结合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从政治社会、经济、科技、教育自身发展等角度论述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的动因与相互关系。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数千年传统农业技术面临着先进生产力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以传授西方农业实验科学和知识为特征的现代意义的农业教育开始出现。

作者简介

  包平,博士。现为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近现代农业教育史、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组织等。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部省等科研项目12项,发表论文43篇,出版著作5部,获奖成果4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学术性报告8份。作为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学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指导硕士研究生11人,主讲两门研究生课程。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社会危机第二节 传统农业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第三节 晚清兴教及兴农思想第四节 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本章小结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的历史分期第一节 肇始时期(清末至1922)第二节 体系创立时期(1922-1952)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教育(1952-1978)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农业教育的发展(1978至今)本章小结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重要方面的变迁第一节 农业教育思想及教育制度的演变第二节 农业教育规模的变迁第三节 师资队伍的变迁第四节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演变第五节 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变迁第六节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本章小结第四章 20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的动因分析第一节 政治与社会因素的影响第二节 经济因素的影响第三节 科技进步对农业教育的推动第四节 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力作用本章小结第五章 比较观中的中外农业教育第一节 国外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第二节 国外农民职业教育模式第三节 国外成功经验与模式的借鉴第四节 中国农业教育历史变迁的启示本章小结第六章 未来中国农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第一节 现阶段中国农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节 农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本章小结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传统农业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中国农业有一万年以上的发展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我国传统农业以手工业制造的铁木工具为操作工具,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在农业技术上主要领先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受精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