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带来了我的可乐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作者:胡鹏  页数:238  

内容概要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平凡的作者胡鹏,用翔实的事实和准确的数据为我们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路程数据整理而成《谁带来了我的可乐》,意在回顾历史,着眼现在,展望未来。
同时,《谁带来了我的可乐》还附带了当年发生的大事以及趣事,在枯燥的数据面前增添了一分阅读的乐趣。你是否还能记起进人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奢侈品?你是否还能记起中国是何时开始有的私家车?你是否还记得小鹿纯子的“晴空霹雳”?你又是否还记得中国人何时第一次用上了现在最普通不过的手机?……回顾这些趣事,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变化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变化的体现。而在这些变化中,在华的外资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书得到了国内多位经济学家和多家媒体的肯定和推荐。

作者简介

胡鹏,籍贯安徽,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名校,并分别获得经济学学士、新闻学学士、管理学硕士。曾就职于商务部《国际商报》社、人民日报社,现供职于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曾任外文局《今日中国》、《齐鲁周刊》、《非洲投资》、《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媒体的特约撰稿人,期间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文章。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1978】 谈判的一年
【1979】 一部法律与一家企业
【1980】 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1】 外资:认识、争议与选择
【1982】 “巧克力大厦”的传奇
【1983】 中外经济合作的绚丽花朵
【1984】 特区:对外政策的窗口
【1985】 惠普的中国元年
【1986】 “外商投资的春天”
【1987】 肯德基:一个时代的烙印
【1988】 雄风起兮大特区
【1989】 洋浦惊天雷
【1990】 浦东开发:一个世纪的梦想
【1991】 外资税法拉动投资热
【1992】 东方风来满眼春
【1993】 明基的选择
【1994】 水淹七军
【1995】 服务业开放:山雨欲来风满楼
【1996】 友邦“回家”
【1997】 惠而浦撤资
【1998】 柯达:“98协议”祸根深埋
【1999】 中国欢迎“财富”
【2000】 外资“西进”
【2001】 “每个人都是赢家”
【2002】 人世第一年
【2003】 外资,与SARS共舞
【2004】 法规“顺势”出台,外资“逆势”而进
【2005】 中国直销业的春天来了
【2006】 外资并购之辩
【2007】 内外资企业迎来“两税合一”新时代
【2008】 人民币升值陷入“莫比乌斯圈”了吗?
【2009】 跨国公司身陷“三重门”
【2010】 “走出去”的困扰:问题与答案
【2011】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中不断成长
附:1978—2010中国经济数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向冷清的中关村热闹起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骨干部分基本形成,科技日报头版也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雏形”为题发了文章。伴随着中国信息产业的快速起步,1983年起,惠普公司加快了全面进军中国信息产业市场的计划,这一年的9月,中国邀请惠普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到北京进行会谈,惠普公司全球董事会同期召开,这也是美国公司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全球董事会,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接见了董事会成员。会议期间,戴维·帕卡德做出了两项重要决定:首先,中国对国际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惠普开拓中国业务的意义,绝不限于经济利益;其次,在合资公司的股份比例上不需要过多争执,双方的共同利益在于合资公司的成功,而不是在董事会中吵架。第二年8月,电子工业部副部长魏鸣一和再次来华的帕卡德,分别代表中美双方签订了《合资经营合同》,这为惠普成功进入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在那个坚冰刚刚打破不久的年代,惠普公司的上层,以其独有的远见卓识,开创性地抓住了进入中国的机会。一切都没有先例,需要开拓者的创新与摸索。在帕卡德的不懈努力下,惠普终于成为最早迈人中国信息产业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外企。1985年6月20日,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美国惠普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计算机发展公司和北京市计算机工业总公司分别持股57.5 %、27.5 %、7.5 %和7.5 %的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宣告成立,新公司的业务内容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几乎是与惠普开业的同时,中国信息产业正在进行一次全新的尝试,试图以技术进步与创新激发中国发展潜力,无论从政府主管部门、国外企业还是民间团队,中国信息产业希望的种子在一颗颗的播下,并必将在一片春意盎然的大环境下进发出无限生机。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将要开始,中国信息产业进入一个拐点。在这个轨迹尚未清晰的过程中,惠普公司以超然于业界的远见卓识开始了中国市场的尝试之旅。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和谐,历史使这个时间(1985年)成为惠普的一个拐点,也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拐点,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拐点。中国信息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惠普也开始了在中国的全面发展历程。

后记

当我敲完本书的最后一个字,离开电脑,走出房门,屹立于风中,尽情地享受着北京夜色的抚慰。    远处传来的一首老歌《十年》,那曾经熟悉的旋律让我慢慢地陷入对往事的回眸中。当我站在十年之前与十年之后的交汇口蓦然回首,竟然发现自己抓不住片点记忆的纷飞。刹那间,一阵感伤涌上心头。原来岁月的冲刷,可以令那些并不遥远的记忆,变得逐渐模糊起来;当人生开始如梦,岁月变得无情时,是不是正验证了米兰·昆德拉德的那句名言“一切都会被遗忘呢”?    不过,即使我老到了不可以回眸往事的年纪,关于生命中某一年份的记忆,依旧会清晰如许地残存在心底深处。因为那一年,我经历了太多。    那一年,离春节不到一周的时候,我踏上了返回安徽老家的归途。列车刚走了不到一半路程,就开始不断延长停站时间,随后便时走时停,最后滚滚车轮彻底歇了下来。火车停在一片我叫不上名字的荒芜之地,周遭白雪皑皑,杳无人烟,宛如走进了一个“无人区”。尽管列车长不断安慰大家,但是归乡心切的旅客还是焦躁不安起来。情况越来越糟,列车已经断了暖气,洗手间的水箱也不再出水,最要命的是餐车储备的食物只够全部旅客一天使用。于是,就像许多好莱坞灾难片中的场景一样,我在没有暖气和热水的列车上,依靠着包里仅存的几块面包和两瓶水,还有一本翻烂了的《读者》,撑过了漫长而又绝望的40多个小时。当疲惫不堪的我回到家中,从电视新闻中才了解到,我乘坐的列车原来遭受了“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    也是在那一年,我和商务部扶贫办一行5人前往四川。5月12日13时29分左右,我们抵达四川成都双流机场,然后赶往朱德的故乡仪陇县城。在一个小时之后,正在高速路旁餐馆用餐的我,突然感觉到脚下地面强烈地抖动。也就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餐厅已经开始剧烈晃动,门窗上的玻璃纷纷震落,餐厅周围的喷泉管道和自来水管道都被震裂。强震大约持续了三分钟,整个过程中,地表扭曲程度非常严重,餐厅屋顶大量砖瓦脱落,墙体出现大面积开裂,玻璃碎片到处都是。面对着满目疮痍的情景,同事聊以自慰道,地震也许发生在其它地方,我们遇到的可能是一次余震。不过,当晚上赶到宛如空城的仪陇县时,我才感到后怕,原来我们就在地震的中心,而我经历的那场地震,后来则被称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还是在那一年,有幸抽得许多奥运场馆入场券的我,边听着当年最流行的《北京欢迎你》,边流连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赛场,目睹了很多精彩的历史瞬间:从无以伦比的开幕仪式到令人扼腕的刘翔退赛,从铩羽而归的国奥足球到本土折冠的乒乓小将,一幕幕难忘的场景定格在我的相片和记忆中,至今想起来还颇为有趣。不过,除了偶尔抽出时间观看比赛,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资料收集”。因为要撰写改革开放三十年特稿,那一年8月的绝大多数时间,我都奉献给了位于紫竹院旁的国家图书馆和南三环的首都图书馆。在那个酷热的夏季,大多数中国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精彩纷呈的奥运赛事上,空旷的旧报阅览室只有我一个人挥汗如雨地忙碌着。从一沓沓泛黄的报纸堆里,我欣喜地发现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新闻事件,居然串起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脉络。“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开始走出多灾多难的“峡湾”,开启了浩浩荡荡的新征程时,其新闻背后发生的那些故事,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任何顶级赛事。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整理新闻材料的过程中,我萌生了动笔写一本记录中国引资进程的书。    那一年是2008年,我的书从那年8月开始动笔,直到2011年8月才完成,历时整整三年。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所在的这个国家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各种历史事件:中国人民不仅顽强地战胜了特大自然灾害,圆满地举办了奥运盛会,成功地抵御住世界金融危机,而且中国GDP更是赶超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历史亲历者,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或“倒霉”或“惊喜”的事情,都让我感喟良深:我不仅永恒铭记着这个国家在缓行时所经历的悲怆和忧伤,还将永远回味着它曾在高昂奋进时所留下的辉煌与骄傲。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是“痛并快乐”的,因为我们有不一样的回忆。    所以,感谢2008,让我在那一年经历了那些事——这不仅让我有了一笔记忆的“财富”,还为世上留下了一本非常“可乐”的小书,是为后记。    胡鹏,2011年8月夜    写于盛夏的北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书同绕中国引资的重要新闻事件展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新闻语言,资料新颖;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厚重翔实,观点公允。它的出版为中国引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史实材料和全新的新闻视角,是目前同类专著中一部有价值的好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胡鹏所著的《谁带来了我的可乐——用新闻视角看外资在华发展历程》作为记录中国引资历程的新闻史志,具有条理清晰、视野广阔、史料翔实以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的鲜明特点,系统展现了中国外资政策动态演变规律和内在发展规律,对更好地指导外资利用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原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本书是胡鹏先生多年来对中国引资问题研究成果的结晶,其有别于同类学术著作。作者以独特的新闻视角、宏富充实的史实资料、明快活泼的语言风格,对中国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地阐述和探索,是一部具有开拓创新特点的著作。”  ——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讲解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微观和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杨秋宝“引进外资对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功不可没,但中国经济目前也走到了亟需调整外贸外资政策的十字路口。胡鹏先生的《谁带来了我的可乐——用新闻视角看外资在华发展历程》既是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编年史,又是以案例讲故事、以小见大的轶闻录。中国外资外贸领域三十年来的风云变幻尽现其中,值得反复赏读与回味。”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明“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作者以史家的笔触、记者的敏锐、学者的诙谐带我们重温一段你我共同走过的生活,告诉你那些注定载入史册的事件台前幕后、前生今世的感人故事。正如作者曾引用温斯顿·丘吉尔的话:‘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从这里,你能看到我们的未来,未来的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部副主任、高级记者严冰“对于中国引资情况论述,学院派专家的文章常常沉浸于大量模型、数据、图表的使用和论证,这往往与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相距甚远。而本书的作者能从繁琐的理论研究中剥茧抽丝出简单的新闻逻辑,用生动的语言严谨地勾勒出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宽领域、多层次开放的重大转变,故而该书具有相当高的可读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享光

编辑推荐

《谁带来了我的可乐:用新闻视角看外资在华发展历程》:“什么时候可乐第一次进入中国?那又是谁带来了我的可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谁带来了我的可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