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之战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黄仁宇  页数:192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九四二年上半年,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印度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日军可以直趋中东,控制印度洋。缅甸的沦陷对中国战场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滇缅公路被切断,西南的国际交通仅靠飞越“驼峰”航线维持。因此,中、美、英三国都认为必须反攻缅甸。一九四三年春,中国驻印军队的补给、训练大致完成,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时机业已成熟。二月的一天清晨,黄仁宇和一群军官作为先遣部队,飞过“驼峰”到达印度的蓝伽,设立新一军的总部,此后一年半他就参与了反攻缅甸的行动,并且成为一名前线观察员,当起了战地记者,一边服役一边写了十余篇文章,投到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公报》及其他报章。一九四五年三月结集后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成为黄仁宇的第一本著作。作为战地记者,为了凝聚意志力,他必须强调光明面,这是他日后在回忆录《黄河青山》中的自白。但是,即便如此,他说他还是自有定见和癖好,那就是想在文字里注意营以下的行动,而极力避免涉及高级长官,并且尽量以亲自在战斗部队之目睹为限。这十几篇通讯无法有系统地将缅北各战役作一描述,但还是保存了几场战斗的细节,包括两次战车攻击,一次飞机轰炸,一次负伤和几次步、炮兵的战斗。尽管是纪实报导,但读者已经可以深刻感觉到黄仁宇的小说技巧,每篇文章都有情节、有鲜活人物、有高潮迭起的戏剧性发展、有作者的感怀与意念。透过这本书,我们一定会有同感:黄仁宇日后深具魅力的历史写作方式原来是其来有自。“军人的生活像一团梦,整个人生的生命又何尝不像一团梦!”(“八月十四日”),这场缅北之战对黄仁宇的人生观显然有一定的影响。晚年回顾这段岁月,他说,每天都有人被炸断腿,头颅大开,胸部被打穿,尸身横在路边无人闻问,他看到的人类痛苦不知凡几。但是,当死亡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而生命降格成偶然的小事时,个人反而从中解放。战争带领人们进入生命中稍纵即逝的重重机会及无比神秘之中,因此,战争不可避免会引起各式各样的情绪及感怀。这样的情绪及感怀只能借助日后的回忆加以抒发。“拉班追击战”一文中提及,他看到一座桥下歪倒着一个敌人的尸体,头浸在水内,他是一个大尉,旁边的树枝上晾着泡湿的地图和英日字典。黄仁宇在战地报导中平实地记录此景,毫无私人情绪。然而,这一幕却让他久久无法忘怀,以至于在《黄河青山》中,他多了这样的感怀:“毋需多久,我就发现死者和我有许多共通点,属于同样的年龄层,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在死前一天,他还努力温习他的英文!谁敢说他不是大学学生,脱下黑色的学生装,换上卡其军装?想想看,要养大及教育他得花多少心力,接受军事训练得花多长时间,然后他在长崎或神户上船,经过香港、新加坡、仰光,长途跋涉的最后一程还要换搭火车、汽车、行军,最后到达在他地图上标示着拉班的这个地方……千里迢迢赴死,喉咙中弹,以残余的本能企图用手护住喉咙。”接着,黄仁宇又加上了一段神来之笔:“在孟拱河谷这个清爽的4月清晨,蝴蝶翩翩飞舞,蚱蜢四处跳跃,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香味。而这名大尉的双语字典被放在矮树丛上,兀自滴着水。”在“密芝那像个罐头”里,他描述云浓雨密下,负伤将士的担架不断扛来。一队美国兵却依旧英雄气概地站着,一动也不动。有些伤兵在呼叫,有些伤兵虽不呼叫,而他们失血的脸却是那么憔悴!战争是残酷的,但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面!对于这群美国步兵的感怀,他保留了四十多年,在《黄河青山》中才作出表白:“倾盆大雨无情地下着,这些士兵肩荷着卡宾枪,显然在等候出发的命令,全都站着不动,不发一语。我能说什么呢?要我说他们英气勃勃地站着,坚忍不拔,昂然挺立,决心承担战争的重任,忍受恶劣天气的折磨?他们的眼圈和无动于衷的表情都让我别有所感。下雨会让他们想家吗?想到九千英里之外的家乡?”目睹这一场景几天之后,就在密芝那,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在一场战斗中,黄仁宇的右大腿被三八式步枪击中贯穿倒地,所幸没有伤及骨头。“我一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黄仁宇这么说。本书在出版六十年后重新问世,正可带领我们进入黄仁宇心路历程的出发点,对于黄仁宇的人生观与历史观当有更多的了解。“业余新闻记者"(代跋)在缅北战地,我以正规军人而兼写些战讯,很多同事们开玩笑称之为“业余新闻记者”。我因为这名字响亮好听,也就受之不疑。以上这十几篇通讯就是从事业余新闻记者一年多的记录。一年之内,只写了这一点点东西,觉得很感愧,但是有“业余”两个字给我做掩护;既是业余,则质与量的方面,当然要比职业的记者差了。严格讲来,通讯虽有十几篇,内中有新闻价值的却很少。因为我没有一种按时间向某一家报纸通讯社供给新闻资料的必要,不过随业务上的便利叙述战场上的几个故事。现在把这些故事印成一册,也不过是留点纪念的意思。好了,我既然已经拖泥带水地把这一点见闻出版,就索性再来一个画蛇添足。以下是这些故事中的故事:因为是军人,我比很多新闻记者要多得很多便利。例如说:我可以在司令部里知道敌情和我军行动的概要;到各作战单位去时,行动比较“轻便”;我很容易和各单位的下级干部混熟,不大费力就可以知道战斗的实况、战场上至微细的点缀和战斗间至机妙的变化……但是,也因为我是军人,而且有了固定的工作,所以要多遇到很多困难。我的行动应当以工作为准据,不能以新闻价值和趣味作准据。这一年多来,有好几次有报道价值、有欣赏趣味的战役我都不能参加。例如加迈孟拱合围时我在战斗部队的三十英里后面,在电话里每天听到陈鸣人团长在西汤苦战,窦思恭营长在继续南下,我就始终没有机会去看一看他们。又如南坎外围五三三八高地之役,是缅北空前未有遭遇战,新三十师在那边以一敌六。到事后我听到陈星樵团长说:“敌人用讲话队形冲我的山头,后来情况变化,他们用电话通知我,说是有几百敌人跑到团部后面来了,我就只能用一个战防枪排去对付他们……”这是如何壮烈的战斗!结果他们还是大获全胜!但是他们激战的几天,我正在大后方。我不想把所有的战役记载下来,但是我曾希望把顶出色的战役亲自看过之后记载下来。我之特别提起上面两次战役,因为这是我最大的憾事。我自己有这么一个癖好:我想在文字里注意营以下的动作,而极力避免涉及高级官长。当然,我在这小册子里面也曾偶一提及高级官长,但是都再三考虑过。我很羡慕很多美国记者的办法:他们的战地通讯,不提及战略战术;他们自己和第一线战斗兵共同生活,晚上睡自己掘的掩蔽部。所以他们的文字,是战斗兵的行动、战斗兵的生活与战斗兵的思想。战地通讯里有这_点艺术的忠实,特别值得玩味;我们高兴看战斗正在进行的画片或电影,也是基于同一的爱好。战场上有很多生动的镜头,例如枪响炮飞之下,许多蝴蝶还在树林内来去;一场剧战之后,阵地的突然沉寂,工兵架的小浮桥在河上生出倒影……都是要亲所目睹,才知道景象的真切。叙述大部队行动与高级官长的指挥时,文字容易重复;但是你如果记述战斗,只要你有忍耐,尽可以看到每天的经过都是新鲜的。我并不是说每个新闻记者都要如此,战地通讯的头绪万千,像约翰根室的专叙人物,何尝不流利、生动、有趣,我在这里再三唠叨不过提出一点癖好,以及这癖好的理由。在本册内自拉班追击战之后,我希望以后所写通讯都以亲自在战斗部队目睹为限(当然,也有一部分不是,如加迈孟拱战役)。这一年以来,我在各部队里,各部队长官给我莫大的便利;他们除了给我经常工作的便利以外,还给了我很多“业余新闻记者”的便利。只是我想要保存我的癖好,对于没有真切看到的战斗,或者看到而不详尽的战斗,或者还因为本身工作所限,却不能一一为之表扬。对于各位长官,我真感觉得歉罪。让我再说一句吧:我不愿丢掉我的癖好。还有好几次,我遇到几位中级官长对我说:“你不要在文字里太强调了补给和炮火,人家以为我们驻印军的胜仗……”但是我觉得补给圆满、火力充分与打胜仗的荣誉无伤。补给好,火力强只是打胜仗的一个条件。战略战术的运用,战斗的强韧精神,只会与这两个条件配合而相得益彰,决不会被这条件埋没。况且许多都是战斗问的事实,如果截去那一部分,就等于抹杀事实。我自信并没有对这两点有任何的夸张。或者还有些没有到过缅北战场的读者,会怀疑我对地形的叙述太夸张。我可以笼统地答复!一点都没有夸张;只有文字没有力量,还没有把事实上的强度全盘描写出来。这十几篇通讯没有能够有系统地将缅北各战役作一剪影;但是还保存了几场战斗的细节;这中间包括两次战车攻击,一次飞机轰炸,一次负伤和几次步炮兵的战斗。可惜的是,我没有参加迂回部队的经验。伐路前进和迂回,是缅北战场的杰构,每一次参加这种动作的部队要忍受不可形容的苦痛,到达指定地点以后要准备几面受敌,一直要等到正面部队收获战果之后才有充分的休息与补给。我曾几次想参加这样的行动,但是都因为职务上的关系不容许。有一次,并且和领队的营长商量好了,结果还是接到旁的命令只好临时弃权。假使我能参加那么一次,这本小册子一定要生色不少。又这十几篇文字何以会成为现在的面目,我也愿意作一各别的解释:《更河上游的序战》和《缅北的战斗》都是在战线后方写的,但是内中的资料,除了一部摘自战报之外,曾参照参加战役的人员谈话。前者在《大公报》发表时,用的登新闻的双标题:“我驻印军锋芒小试,更河上游予敌重创。”至于后者所以用那样一个笼统的题目,是因为当初准备以新闻为主体,将继续发生的各战役以每次一千字左右连续写出,作为一个像专栏样的东西。后来一方面没有报纸合作,一方面到前方以后,我也知道时间空间的环境不容许,才决定改变初衷。所以一篇大奈河,一篇大洛的战斗,也顶上那样一个大帽子,又:这里面的××部队是新卅八师主力,口口部队是新廿二师六十五团。《孟关之捷》全篇以获取敌人的退却命令作故事的连锁。这故事得自同学邓建中副营长处。他那时候在新卅八师当情报参谋,命令就是他翻译的,但是我要增加文字的小说性,竞把他写成一位戴高度近视眼镜的日文翻译官!这里面的“李明和”、“穿山甲”都有相当的根据,只是读书不要太认真了,这不能完全算战地通讯。又这篇文字初在《大公报》发表的时候,被编者截去第一段的一部分,我觉得截断之后,故事与句法都受影响,现在我仍把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拉班追击战》所写的美国联络官McDANIEL上尉,一个月后果然升了少校,以后我们在八莫相遇,还互称患难朋友。在炮战的一段内提及的炮兵连长是山炮第一连金连长。观测员是李克少尉,我在密芝那负伤住院时和他同一个病房,他后来在瓦拉渣附近受伤,一块破片几乎截断他整个的右臂。据他说:拉班那几天,是作战以来敌人轰击我们最猛烈的一次。里面所叙的“李大炮”是李营长定一(现在以战功升团长),他的绰号是中西闻名的,美国军官也都叫他BIG GUN LEE。《密芝那像个罐头》里所写的凡公师长是前任新卅师胡师长素,口口部队长是前任八十九团王团长公略,杨先生是杨团长毅,口口部队是龙师长天武所部的十四师第四十二团,我曾在该团的第六连任排长,这篇文字后来还给旧金山一家中文报纸转载,但是刊出时并没有用转载字样。《八月十四日》写过之后,我曾去新维附近。据一位华侨说,朱参谋他们一行的脱险并不是那样单简而充满喜剧性。他们一遇到云南同胞,大家就知道他们是空军人员。后来有几位华侨,由一位曾在军校毕业的同学领导着,一同护送他们到游击区。以致敌人迁怒于当地土司和华侨会长,他们两个都被捕,土司逃了,华侨会长就被敌人戕害了。又《八月十四日》这一中队是空军第一大队第四中队。以上各篇除了《八月十四日》是在办公室里慢慢追忆的以外,《密芝那像个罐头》是在病院小铁椅上写的,其余大都在前方指挥所写成,大部分文字都是赶住时间性,没有什么时候思索。我现在再读一遍,我知道其中的缺点。这共通的缺点是对故事没有剪裁,文字的重点形成微弱。假使如果一切再来过一遍,我猜想我会写得比现在要好。最后,我要衷心感谢桂公副总指挥(郑洞国将军字桂庭),没有他的鼓励和引导,这本小书还不能写出。他在前任新一军军长和驻印军副总指挥任内,分配我的工作时,都兼顾我的志愿与兴趣。《密芝那像个罐头》的第一段里,可以窥见他的作风(加迈孟拱战役前他是新一军军长,尔后因战功升任副总指挥,总指挥为史迪威将军兼)。尤其可感的:他从来没有限制我写过什么或者禁止我写过什么,他不仅没有示意我为他个人宣传,并且觉得以写“温和的微笑”为无聊。缅北作战时,他和我们一起淋着雨,一起在尺多深的泥面里一口气跋涉几英里路。瓦拉渣之役,他亲往第一线营连,密芝那之役,他一度跑到距敌五十码的坑道内,并且多少次在敌阵上空飞行。这些事迹,他都任之默默无闻。这本书七八万字,没有一个字在排成铅字之前经过他或者他指定的人看过。他自己就往往做我贴报簿上的读者,《密芝那像个罐头》在《大公报》发表之后一两个月,他才有机会看一遍。他的批评是:“太长了,把你自己写成故事的中心人物也不大好。”所以我特别钦慕他那种尊重事实和谦冲的美德。这本书的材料收集一半时,他鼓励我“再多写些”。

内容概要

历史已然无法重演,唯在历史学家笔下得以活现。  这是一部青年黄仁宇亲历缅北反攻的战地笔记。身为战地记者的他,笔下的缅北战场自然极其真实而生动。这场远赴缅甸对日作战的刻骨经历.深深植入他的记忆,以至于他到了晚年还能时常回想起战争的种种场景。他曾如此记述自己的受伤:“好像谁在我们后面放爆竹,我已经被推到在地上了,三八式的步枪弹击中我右边大腿。我爬到一撮芦苇下面,裤子上的血突涌出来。当时的印象是很清楚的,一点也不痛,但是感觉得伤口有一道灼热,而且渐渐麻木。”  这场战争的经历究竟对他后来成为历史学家有多大的影响,是很多人都在试图追寻并常常谈及的。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确实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无法磨灭的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踏入《缅北之战》的战场,目睹了浴血搏杀的战士,经受了枪林弹雨的袭击,也许就会明白。

作者简介

黄仁宇,美籍华裔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曾参与《剑桥中国史》的编写。其代表作《万历十五年》被《新周刊》和《书城》评为“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之一,他的著作和历史观刷新了中国人历史阅读的精神面貌,宣告中国大陆历史书写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的到来。其每一本书在大陆都成为历史类畅销书,成为读书人的案头必备和阅读时尚的象征。

书籍目录

序更河上游的序战缅北的战斗孟关之捷拉班追击战随车出击记苦雨南高江密芝那像个缺罐头加迈孟拱战役八月十四日我所知道的八莫攻城战“这种敌人”老腊戌和新腊戌“业余新闻记者”(代跋)黄仁宇回忆

章节摘录

我驻印军在缅北的战斗,经过去年十月与十一月的艰苦支撑,终于达到了争取时间掌握主动的目的。最近胡康河谷在风和日暖的条件下又度过了一个新年,我忠勇将士也一鼓作气地在大森林里突进四十英里①。俯视战迹,尤其追念临滨于邦我少数部队困守孤村的精神,令人可泣可歌。战线向南推进以后,士气愈为旺盛。无论在杀伤、卤获以及战术战略的成就上讲,都可以打破纪录,树立新军的优良传统。临滨于邦我军之完全解围,开始向敌人转移攻势,始自圣诞前夜。我××部队派遣的扫荡队,经过精细的搜索和严密的部署,毅然向村庄西北敌中村中队冲击。这一场战斗,每一寸的进展都是披荆斩棘和冒险犯难:在一片阴森的原始森林里,上面有敌人以钢板构筑的鸟巢工事;下面有俯拾皆是的触发地雷;部队散开之后,前后不能兼顾。但是我将士顾念战友的艰难及赋予本身任务之重大,仍然在敌人火网之下步步跃进。机关枪永远是那么喋喋不休,迫击炮一声声狂吼,偶然一阵地裂天崩,接着烟飞树倒,我汗流浃背的将士却仍然前仆后继地一贯突进。二十四日午后,两军相持未决,各单位干部亲持冲锋枪,作为士兵楷模,在队伍之前以火力指挥。入夜之后,依然冲杀未已。圣诞日黎明,各班排相继接近敌阵,手榴弹与掷弹筒发挥威力,战斗更趋激烈。一直战至午前十时,枪声较稀,扫荡队突人敌阵。荒草丛里,到处笼罩着一层烟硝与灰土,纵横僵倒的都是敌人遗弃的尸骸,里面有中队长中村大尉等官长四员。卤获的战利品有重机关枪两挺,步枪二十八枝,指挥刀和未用的地雷多件。这次战斗不仅使独立作战的部队出围,而且使我军掌握着主动权,开始了以后方兴未艾的攻势。十二月二十八日,扫荡队以新胜的余威攻击于邦主阵地。我炮兵队在这次战役里发生了很大的功效,几乎像挖泥机[一]样把敌人阵地翻转过来,又以树杆泥块和灰土替他们造了一所集体的坟墓。除夕之前一日,敌人自视死伤过重,前左右三面既为我军的火口所狂吞,后面又是滔滔不绝的大龙河,顶上还有美机所播散的弹雨,只能以一死相逃避。当我步兵勇士提着冲锋枪挺进的时候,敌人阵地内一声声爆炸,大多数敌人已横尸在工事里, 化作胡康河谷之露!现在经扫除的战场,发现敌尸已达一百四十。二具,里面包括这方面的指挥官管尾少佐以及大队指挥所的军官六员,夺获重机枪三挺,步枪七十一枝,指挥刀三把。盟军军官参观战场后,亦复叹为森林攻守战的杰构。岁序更新,我军继续渡河攻击。战士们俯视大龙河澄清的河水,洗去了面上的征尘,忘却了两月以来的疲劳;并且庆幸愈前 进一步,便愈近国门一步。河东依旧是仰不见天日的丛林,深林里面又蜷曲着数不清的溪流。敌人从临滨于邦至此,几次攻防,已经精疲力尽,神经上更受着无限痛苦的打击。沿途退却,早已士无斗志。一月十三日,两岸各据点完全被我肃清,敌人散布于各处的尸体,经我掩埋队收集达四十余具,河中流水、河上沙洲和河岸青草处处都是殷红血迹。十四日和十六日,我军占领大堡家和乔家两村落,预期敌人坚强的抵抗也不见踪影。因为我军处处掌握着主动,所以无往而不利。十七日我李支队出现于敌人的左侧背孟养河畔,敌人曾抽兵与我[军]在两岸血战三昼夜,支队歼敌百余;仍然持续前进。截至现在为止,大奈河畔的战略要点太柏家已被我军占领一部分;二十日夜敌以舢板向南退却,遭我轻重兵器奇袭,大多数渡河器材都被击中倒翻河中。太柏家是一年以来敌军输送补给的要点。卤获的敌件中也明确地说明敌人准备输送重炮兵至此作战。但是现在形势很显然,这座拉加村的命运将决定于这数日之内。

编辑推荐

黄仁宇先生的“非学术写作”,第一部由学者写成二战中国战场实录,意义非同凡响;“缅北战场”在大陆学界几乎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而《缅北之战》初版于1947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在大陆遂为绝版。经典重版,国内出版界整理黄仁宇先生作品的又一成果。《缅北之战》是黄仁宇先生的“非学术写作”,是第一部由学者写成的关于二战时期中国战场的战争实录,意义非同凡响;“缅北战场”在大陆学界几乎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而《缅北之战》初版于1947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在大陆遂为绝版。这次是经典重版,既是天下读书人之福,也是国内出版界整理黄仁宇先生作品的又一成果。作者以“业余新闻记者”身份撰写的一组战地通讯,多发在《大公报》上,1945年由上海大东书局结集出版,成为黄仁宇的第一本“著作”。他时任驻印军新一军军长郑洞国的上尉参谋(并不高级),还只是个20多岁的青年人,距离后来的大史家尚有不少年月。《缅北之战》在出版六十年后重新问世,可带领我们进入黄仁宇心路历程的出发点。历史已然无法重演,唯在历史学家笔下得以活现。杨天石、杨奎松、雷颐、孙郁、止庵、谢泳、傅国涌鼎力推荐,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极为珍视的一部“少作”!重现历史教科书上无法看到的缅北战场!缅北反攻取得重大胜利,是中国军队作战的神勇,还是美军训练的功劳?数载浴血奋战,数万将士埋骨异国荒山,国人可曾忘却?历史焉能尘封?《缅北之战》是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抗战时期的战地报告,是记录中国抗日远征军在缅北进行会战的实录,也是研究缅北战争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作者从中国部队进入缅北地区保护“东京路”开始,以记事的方式描述了一幕幕感人的战斗场面。作者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以最切身的角度记下了这场战争的各种实况,非常珍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缅北之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2条)

 
 

  •   一个战地记者眼中的缅北战争
  •   关于中国远征军历史的书籍,我最近看了很多本,可以说每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这段历史。有的书是以纪实的方式、有的是以小说的方式、有的通过走访当年的亲历者来记述、有的是回忆录。这本书则是黄仁宇这位著名历史学家当时的亲历战争写下的一系列通讯稿。看后让你对那场战争的了解更进一步。书中有很多带有当时特点的一些用词,读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
  •   缅北之战,正面抗日战场的杰作
  •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史界对抗战时期国民党在主战场抗战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呈现在普通老百姓面前,人们渐渐的知道了抗战的一些真想,缅北抗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瞩目。在众多的书籍里,老黄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亲历缅北抗战前线的亲身感受,为我们记录下了当年我们的前辈是如何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斗争着,让人耳目一新。我感谢老黄。
  •   真实的缅北战场回忆录
  •   缅北是中国直接战胜倭国军队的最典型战例。作用不亚于抗美援朝。
  •   这是我看到的唯一的来自当年战场上的第一手资料,无论如何值得一看!国军将士也很英勇,也有和日本鬼子同归于尽的!
    黄仁宇先生能自觉地将目光对准营以下的军官和士兵,这本身就是历史学家的独特眼光!
  •   这本书可以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抗日战争,使我们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更多更真实。此外,黄仁宇的书我都喜欢。
  •   黄仁宇活着的时候只是一位很普通的历史学家,但死后他的著作被国内的历史爱好者奉为至宝,在这里向大师致敬
  •   看了网上和电视上的一些东西,对远征军有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中国远征军,那荡气回肠的英雄史事,必将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黄仁宇先生在他的自传《黄河青山》里已经有所描述,但是觉得不够全面,希望能透过这本书,能够很好的重温那段历史岁月。
  •   很喜欢黄仁宇的书,这本是他最早的作品,描写了国军抗日的一段真实历史,看的很痛快,也了解了过去不知道的历史.从小受到的历史教育不是真正的中国历史啊,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啊,真没劲!
  •   对滇缅抗战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
  •   黄仁宇的杰作,应当好好读,这是一段难忘的中国异域抗战记录!
  •   黄仁宇在国内出版的书我都收藏了。中华版的万历十五年和三联版的系列。这本书是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纸张和印刷、装帧皆极好。书脊下方稍有破损,无大碍。近年来新星出版了很多好书。也有了自己的选书特色。我买了好多他们的出版物,件件有惊喜。
  •   值得看,值得收藏的书,黄仁宇先生的作品,绝对是的看,严谨,真实。
  •   一直欣赏,崇拜黄仁宇,这本书可以看到人民以前不知道,以后应该知道的太多事情中的一些事
  •   此书发货速度超快,黄仁宇先生的书值得一读!
  •   黄仁宇的回忆录
  •   黄仁宇 偶像啊
  •   作者亲历战场,才能写出如此真实的战争场面。
  •   还原历史的战争
  •   有亲历战争的感觉
  •   黄先生年轻亲历战事,与战友、师长、同事的真挚感情,对战争的切肤体会,对家国的热爱,都让我们红旗下长大的后生感到。
  •   黄老师的书还是不错的,从大历史的角度去书写,给读者新的 不同以往的感觉

    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
  •   国军威武啊!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其他的都是山寨的
  •   行文行云流水,记录了哪一段真实的历史
  •   真实再现当年的一段不为今人所知的历史。
  •   1、虽然是历史,但角度没有明显的the party痕迹;
    2、比起市面上的很多历史书,这本真的可以看下去,两个晚上4个小时看完了。
  •   写得很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抗战情景,很喜欢正在看
  •   好书,用来了解这段历史显的有些简单
  •   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时代,人性的光辉在血与火的考验下闪耀
  •   这是一个让人有真实感、血肉感的作品
  •   先辈的血不会白流!
  •   大家之作,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解那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史
  •   质量很好,内容还没来得及看呢
  •   包装破损,小瑕疵……
  •   帮经理代买的,不错的
  •   送货慢了点,其他尚好
  •   很快,包装很好!
  •   他的书我都收藏了。就这样。
  •   刚到手,看过了《大国之魂》,想看看黄老怎么写的
  •   刚收到,包装和服务都很喜欢。故事是之前早以耳闻,电视剧看了两遍。买书看更能发挥想象力,拜读中……
  •   帅!
  •   书的内容比较乱,好像是山寨版的著作,黄仁宇先生思维严谨,这本是我看到的比较差的一本,而且书才192页,就要29元,打折后还是不划算。呵呵,本人很喜欢黄先生作品,给力!
  •   黄老头当年意气风发的作为业余记者参与了国军的缅北反击战。写了许多随军报道,这本书算是这些报道东西拼凑而成,由于当时的白话文尚在发展初期,现在读来语言略显古旧,倒是黄老头的笔触很生动,擅长用象声词,让人感觉文笔甚是活泼,有临场感,这种笔触和其由于政治原因必须的积极角度,冲淡了战争本身的残酷。但是,细读之下,黄老头字里行间那种茫然与被压抑了的麻木感无不体现出他当时真正的心境。特别是描写雨中站立的美军士兵和死去的日军士兵的文字,尤其显现出黄老头那时已然冒头的人文关怀与对人本身,历史本身的思考与质问。其后的大历史观点,与这段时间的军旅生涯,应是不可分割的。书皮介绍说读了这本书,能够一窥黄仁宇思想行程的脉络,得出新的感受,果然所言非虚。黄在书中还特别提了提郑洞国将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背景资料。
  •   快一年了,终于有时间读这本书,这是黄仁宇当战地记者发回后方的新闻材料,是与大家印象中的黄教授的论文不同的。这是直接的一手资料,资料翔实真实的就像发生在当下。与中国充满意识形态的历史教科书不同,这是真实的中日战争,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
  •   这并非史学家黄仁宇的著作,而是战地记者黄仁宇的笔记。颇有纪实文学之风,可读性极佳。恐怕这也是日后其写历史时那种可读性强的文笔的起源吧。
  •   是战地笔记组成的,所以自然缺少远征军战略行动的描写.早就知道了,但没想到遗憾感挺大的.细节写的好.没想到当时的战斗,那么有计划,,受<<我的团长,,,,>>影响太大了.其实,作者也说了,战地稿件要写光明面.....我应该买一本,宏观的,全面地,又有大量细节描写中国远征军的书.有朋友推荐吗?
  •   黄仁宇第一本成型的作品,耐读。
  •   文字还行,但与黄仁宇其他作品相比,学术性差了很多
  •   “黄仁宇”就是金字招牌,不错的书
  •   本人购书尚多,进度较快,然而本人打字太慢,所以一直未曾写过书评.现慢慢尝试一下吧.其实我们以往所受的历史教育早已证明带有明显的片面性.不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们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思考.比如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描述.本书有助于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一段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历史风云,作者文笔不错,值得一看.
  •   另一个角度看待那场战争,可以获得一些不同的历史
  •   作者的历史研究是非常有成就的,许多论点启人心智,开阔眼界。本书是作者亲身经历所写,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但不如其它著作厚重。
  •   黄先生的经历,让我们再一次感知真实的历史,可读性非常强。
  •   大公报的一个记者发表过的新闻通讯的结集,里面有很富有当时时代特点的语言方式,
    相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深入了解的,可以参考一下。
  •   战地日志,初看有些枯涩,但却足够真实
  •   关于战争的反思,不同的视角。
  •   话事人逐渐开放言论自由,对这段历史不再那么隐晦。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好现象。
    记得有部电视,我的团长我的团,我老婆看的很不耐烦,而我却看的津津有味。
    我期待国共两党来个第三次合作,收复TW。
  •   喜欢历史的,比较适合这本书
  •   纯的纯的纪实,稍有些枯燥,需要硬着头皮看下去,才能了解那段被隐去的历史
  •   勿忘远征军
  •   没有三联做的黄的书好,但还是有感人之处
  •   作者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   推荐大家 看看
    很不错
  •   还算是真实的
  •   她很喜欢这种书
  •   写的很有意思,3个小时读完,思考良多。
  •   放在书架有段时间了,日前似乎无书可看,又在其他地方反复读到抗日远征军的资料,就取下看完。大陆史学界现在对黄氏颇有微词,曾经开学术会议邀黄参加,据说黄一副兵痞模样,蹲在椅子上大谈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令人瞠目。真假不论,中生代的历史学人都不能回避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在方法论和叙述方式上的影响。当时我看过《大历史》《赫逊河边谈中国历史》等后,启蒙的感觉是美妙和震撼的。《缅北之战》是黄氏少做,只是些通讯稿和个人记录,除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信息,不是必读书籍。
  •   这本书是黄仁宇先生当年随军写的战地见闻,有点像今天的报纸,作者自己也说,有些报喜不报忧,不过,我们仍然能从作者笔下,了解到当年的一些细节,读来令人感动!但是,书名《缅北之战》容易给人误导,这只是一些小报道的结集,对缅北之战的全貌,无甚帮助。
  •   黄先生的书我还是初次涉猎,看过以后,总的感觉是一般.<缅北之战>应该来说是一本通讯集,作者做为<大公报>的特约记者,深入缅北战场,记下了他的一段段亲身经历,国内的读者,通过他的描述,了解中国军队在异国他乡的战斗经历,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这本书我们现在来看,就有点回味的感觉.该书缺少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对事件的全局较少刻划,偏重于记者的表面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深处一笔带过.这可能跟作为通讯来写有关系.当然,该书配了一些历史图片,这是我很欣赏的,这使<缅北之战>还有一些收藏价值,不至于象一般的通讯一样,看过就忘了.
  •   不看缅北,看青葱似的黄仁宇。特别是选择今后发展当时的迷惑,有意思
  •   大师的早期作品,还是显得功力较浅。又是以战地通讯的形式写成,除非是黄仁宇迷,否则很多人难以读下去。
  •   黄仁宇早年的作品,文字功底和后来的名作比的确很稚嫩,而且由于是战争通讯稿,是要发布在后方的,所以免不了褒己贬敌。语言和我预期的相比差距较多,还是较喜欢黄后来的作品。
  •   把黄仁宇其他文集中的关于远征军的文字凑起来,就成一本书了?
  •   是他初涉人生的记实,记录了他以一个青年人的眼光见到的那次战争的一个片段.那时的他真年轻,文字和思想也都清澈见底.但历史是需要厚重感的,这本书在这方面没能满足我.
  •   抗战中最易被忽视的战场
  •   写的一般,战地日记类,无甚参考价值
  •   阅读的体验总感觉有些急促,身心俱累沉重的并不全都是历史
  •   只能说一般般了,写远征军的书好象不多,我以前看过一本中国远征军记实的书,书名忘记了,我再查查。
  •   比起《中国远征军》,一般。
  •   作者青年时代的中文,原汁原味,但比起后来的文章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   只是台湾人写的东西半文半白让人感觉读的有些费劲!
  •   60年前的文章,可以看一下。没有写出具体的内容。
  •   文笔一般,没有润色吧
  •   同志们

    这本书千万表买了

    黄仁宇同志二十多岁时候写的。写的叫个难看。

    比《黄河青山》差了N多

    太无聊的一本书了,不是挂着黄仁宇的名字一本都卖不出去
  •   这本书他妈的绝对是狗屎,上个世纪40年代一个大公报不出名的记者写的,白话文,完全没有来龙去脉和文采可言,垃圾中的垃圾,字数少,版面空,绝对上当。战争类小说,还是国内的作家强千万不要上当
  •   犹如流水日记,字数太少,词不达意,流水帐而已,买了后悔
  •   1 黄仁宇的历史写作视角2 远征军的历史亲历者解说远征军(本书是远征军的报告文学)3:这书的语言不是很畅快淋漓的那种。另外我觉得贵。
  •   给老爸买的,他说内容不错,他很喜欢
  •   这本书不错,战地笔记
  •   本书主要是作者个人经历的一些描写,相比作者其他作品对大历史的分析有很大不同。对作者个人经历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读,但如果是想看作者的大历史系列,这一本可以跳过。
  •   第一次看到来自于一线战场亲历者的战地记述,是国军的。平凡的文字下面,涌动着英雄的爱国豪情和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而喝彩!
  •   缅北之战,通过一些战地的场景片段,描述了入缅远征军的艰苦,战场的残酷,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战场的解读
  •   还行 作者很红。
  •   这是黄仁宇年轻时的作品,水平较差,只可视作宣传品。
  •   黄仁宇早期的作品,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人在小学时和大学时的文字水平保持一致。我只看了几十页,无奈的放弃了。
  •   当年读《黄河青山》,老是感觉到黄仁宇字里行间的国恨家仇,那种壮怀激烈力透纸背,似乎要从书里站立起来。他生活在美国,但他似乎须臾没有离开过中国,我曾用“在场感”这个词形容黄仁宇,就是这样,没有别的词语可以形容。我也曾猜想,这是为什么。其中有一条,我想这必然是黄仁宇经历过抗日战争的缘故,他目睹我族的衰弱、落后、贫穷,目睹战争的死亡、鲜血,因此他无法将自己的思考从这里移开。这跟许许多多的中国学人一样,他们的追求与努力,其实都可以归入一点,就是传统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黄仁宇有此经历,他的治学,就有一个指归,即在追求中国走向现代之路,我族同胞,不再受到来自各方的欺凌,而获得活着的尊严。近来读《缅北之战》,可以说对黄仁宇的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因而对他的中国人情结更有同情之了解。如黄仁宇所言,书中结集的文章,多在《大公报》、《军声》等报刊发表,这相当于前线战报,黄仁宇更多地从乐观的角度描述。不过我更看到中国军队的成熟。这个军队的成熟,也即是民族走向现代的一个表征。这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我们古老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逼得我们要用一万倍的勇气、一万倍的努力,去完成自身的转变。从这个角度讲,战争也有其附带的作用,成为促进我们现代化转型的动力。只不过这个动力,太残酷了些。有美国的支援,缅甸远征军有空军,有装甲车,有无线电。风云际会,所有的努力不曾...白费,终于获得战争的胜利。与《黄河青山》相比,《缅北之战》对战争的报道,就像是现场直播,处处充满血与火,充满紧张、充满硝烟,黄仁宇自己就在战场中负过伤,可以说这是第一手的战争资料。《黄河青山》写作时,黄仁宇已经垂垂老矣,笔调更为客观冷静。但这两本书是可以互相参看的。在《缅北之战》附录里便收录了《黄河青山》中讲述缅甸远征军的那一章。与《缅北之战》相比,《黄河青山》反思更多,他写到了决策的失误,写到了更多的死亡、鲜血、痛苦、磨难,更多的是一个个体,在面对巨大的战争时的身不由己、无能为力,显示了一个人道主义者的底色。那些胡康河边的尸体,可能是日军,也可能是我们同胞,相同的是,他们都葬身异国他乡,而他们的亲人,也许还在屋檐下盼望他们回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节选自《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作者:蔡朝阳 (原载于燕赵都市报) 阅读更多 ›
  •   了解一下远征军在缅甸对日作战史实,较看同类题材的小说强。
  •   朋友喜欢黄仁宇 争取集齐一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