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传奇:约翰·福特的生命与时光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斯科特•埃曼  页数:603  译者:文超伟  
Tag标签:无  

前言

  这位卓尔不群的老人真算是挑对了地方。  利多岛长约八英里,宽约几百码,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形成了威尼斯渴湖东面的边界。1971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约翰·福特来到了利多岛上具有阿拉伯风格的怡东酒店,接受威尼斯电影节授予他的荣誉奖。  他已经七十七岁了,身体很虚弱,但是总让人觉得他可不是好惹的。出了机场,登上一艘小游艇后,他被服务员的一个问题惹恼了。“先生,风浪是不是有点儿大?”服务员问道。“对一个海军少将说这种话真是太可笑了。”他嚷回去。  有个评论家等在他宾馆的房门前,依约来采访他的。约翰此行由女儿芭芭拉·福特陪同,以便能好好地照顾他。芭芭拉抱歉地告诉评论家,采访可能得取消了,因为父亲忽然觉得肚子不舒服。但是福特从卫生间喊道:“进来吧,两摊烂事我能一次解决。”  评论家一会儿就被打发走了,接着来了两个英国电影学会的访客,想跟他聊聊明年福特电影专场的事情。福特这会儿已经不想再说话了,但是芭芭拉说她去“问问爸爸”。不一会儿,她回来了:“爸爸说可以给你们三分钟。”  福特躺在床上,精神看来还不错。肯·乌拉斯钦,英国电影学会的会长,告诉福特说他们正在找不为人知的一些小短片。福特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他问乌拉斯钦:“你家是哪儿的?”  “内布拉斯加。”  “我能听懂你说话。你呢?”他又转头问另一位来客约翰·吉勒特。  “伦敦。”  “你说话我一个字也听不懂。”  与福特相处就是这样,你总是要处于被动,而你对他这种粗野、冷漠的性格的反应决定了你能待多久。吉勒特很快地盘算了一下,知道不能就此放弃。  “既然如此,”他说,“那我再靠近一点儿。”  “今晚都有什么活动?”  吉勒特告诉他,将会给几位艺术家授予“电影艺术大师”的称号。  “都有谁呀?”  “马塞尔·卡尔内。”  “没听说过。”  “伯格曼(Bergman)。”  “英格丽·褒曼(IngridBergman)?”  “不,是英格玛·伯格曼(IngmarBergman)。”  “他呀,他最欣赏我了……”  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远远超过了原定的三分钟。最后,乌拉斯钦和吉勒特起身告辞,约翰·福特则要去参加颁奖仪式了。  这年电影节的闭幕式上放了两部电影,其中一部是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导演的纪录片《约翰·福特执导》,记录了福特1917年首次涉足导演行业以来的职业生涯。影片由奥逊·威尔斯担任旁白,选取了福特一百三十多部电影中二十六部的片段,以及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詹姆斯·斯图尔特等人的专访,有时还有福特本人简短的评论。  这部纪录片真实地展现了福特职业生涯的丰硕成就,以及他令人眼花缭乱的广泛题材。第一部西部史诗《铁骑》;表现对受压迫者深切同情的《愤怒的葡萄》;宿命论的《菲律宾浴血战》;描述浪漫田园风光的《沉默的人》;《搜索者》通过伊桑·爱德华兹表现出对人类野蛮习性的憎恶,《双虎屠龙》却表现出绝望的顺从;《青山翠谷》中到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侠骨柔情》中却是一种简洁、凝重的风格——犹如一幅电影卷轴,渐次呈现出美国的人性观,影响了整个世界。  该片还展现了福特古怪的性格。他曾获得过四次奥斯卡奖,其他导演望尘莫及,但是他从不严肃地讨论电影,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的作品。他还善于伪装,让人觉得他是个脾气暴躁、头脑简单的工作狂,却总能鬼使神差地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甚至有人相信他八十年来都在走大运。  9月5日晚,《约翰·福特执导》在利多电影宫放映。放映结束后,大家都到总督府去参加颁奖典礼。圣马可广场鼓号齐鸣,彩带在威尼斯轻柔的夜风中飘扬。福特身穿缀满勋章的无尾礼服,坐着轮椅进入现场。午夜的钟声敲响了,回荡在夜空,福特老人慢慢站起身,让人在礼服上又缀上一枚荣誉奖章。  约翰·福特还是保持了一贯的低调,在观众起身为他欢呼时,他轻轻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同福特合作,你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个人都会给你讲他的神奇故事,”编剧温斯顿·米勒回忆说。有个故事很有名:有一次,制片人对福特说拍摄没能跟上进度,落后了五页剧本。福特拿过剧本扯下了五页,递给这位沮丧的制片人:“现在我们跟上进度了。”  还有个故事,没有上面那个流传广,但内容大致相似。有个制片人认为福特拍摄时漏了一个镜头角度,不顾别人的阻拦到拍摄现场找到了福特,告诉福特样片拍得非常棒,只是漏了一个镜头,问他能不能补拍一下。  “你真的觉得需要补拍吗?”福特问。制片人说是。福特从椅子上站起身:“那你自己拍吧。”然后他径直离开拍摄现场,上了他的游船。  “没有人不知道这些故事,”温斯顿·米勒说,“并且每个人都相信这些故事绝对属实。”  如果福特这些故事并非件件属实,那是因为许多故事都是他自己散播出去的。他喜欢编故事,而故事是真是假并不重要。他会编个弥天大谎告诉别人,自己则一脸正经。他会告诉别人他父亲参加了美国内战,但其实他父亲来美国时,内战在阿波马托克斯已经结束七年了。  有时他会承认,刚来好莱坞时曾演过一些角色,但有时又会矢口否认:“我不承认。我只是替我哥哥演出罢了。”他曾多次声称在亚利桑那州做过牛仔,这不禁让人怀疑他的骑术为什么那么糟糕。  他会告诉别人:“我出生在爱尔兰的一个小酒馆。”然后这个在缅因州出生长大的导演就开始大谈酒馆生活的美妙。  “他瞎编了不少故事,”罗伯特·帕里什说。帕里什曾做过福特的演员和编剧,并且在二战期间是福特摄影小组的一员。“其实,他说谎并不是有所企图。他是我见过的人中最神秘的。他有时候健谈、友好,但过一会儿却可能张口就骂。他身上没有固定的规则。他这人有点儿靠不住,说一套做一套。”  福特纯粹是为了说谎而说谎——为了逗别人高兴,当然主要还是逗自己高兴。他会顺便跟别人提起他认识怀亚特·厄普,这话一点儿没错;但他也会说,厄普给他讲了发生在墓碑镇的枪战,《侠骨柔情》中的情节“完全跟实际情况一样”,这就完全是瞎编了。他对编剧乔尔·塞尔说,他曾和潘丘·维拉一起骑马,很随意就把拉乌尔·沃尔什导演的一段冒险经历据为己有了。(事实上,沃尔什也只是1914年在维拉的外景地进行了拍摄。)  福特编了这么多故事,主要是想给人留下一种印象:自己是个粗野的贫穷农民的儿子。他总是不断地释放烟雾掩饰自我,这也是福特性格的一部分。  讲讲这种异想天开的故事,也不能算是很严重的性格缺陷,因为福特的职业本身就是讲故事。他的话偶尔也会有属实的情况,但并不能掩盖其欺骗的目的。他生长在罗斯福时代,对从事电影行业、和演员打交道的人来说,自强自立和冒险精神是最重要的品质。福特努力想实现自己设定的传奇生活。  约翰·福特喜欢摆出一副粗鲁的样子,但是他的电影表明,他其实非常多愁善感。他无情地考验别人,考验他们的能力、性情、胆量,最重要的是考验他们是否忠诚,而考验的方法就是大肆辱骂。如果有人被嘲讽辱骂后还能忠心耿耿,福特从此就会以诚相待。如果做不到这样,或者福特觉得没有做到,就会永远被他拒之门外。对福特感情用事没什么用处;他虽然是刀子嘴豆腐心,但经常会伤害别人。  至少从表面看来,他从不会对任何人过于依赖。  怎样用别人的钱来拍摄自己喜欢的电影,这是好莱坞导演最大的难题。约瑟夫·冯·斯登堡、奥逊·威尔斯等导演早就发现,像艺术家那样拍电影绝对行不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勤劳的工人,只不过从事的刚好是电影行业。  福特完全做到了这些,并且还有独到之处——主要是让人害怕。他做事迅捷高效,性格叛逆、刻薄、暴躁,却又不失诙谐。有了福特,什么事情都会占据优势。人们很快就开始传说,福特能够按时拍完任何电影,并且不会超过预算,但是要按他的风格来拍。有人传说他脾气暴躁,从他常说的一句话就能看出来:“剧本给我,其他事就别管了。”对了,还有一件事:有时他会喝得烂醉。  别的导演,包括一些优秀的导演,都会按剧本拍摄,都要依靠演员和台词。但是,约翰.福特给人的印象是,他会跳过这一切单纯去拍摄故事,这也是叙事影片的本质所在。  “在好莱坞,我从没见过任何人受到这种尊敬,”罗伯特·帕里什说,“威廉.惠勒能拍出很棒的场景,但是要用去大量的胶片。福特的拍摄量很少,经常都是一个画面只拍一次。演职人员和他长期合作,福特抬手、摇头或是点烟,他们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一个团队,就好像已经巡演了三年的剧团,配合默契。每个人都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  约翰·福特颠覆了电影传统,有种农家所熟悉的轻松的生活节奏。这要归功于他对别人的强烈兴趣。  “他连给他送餐的服务员的出生地和家世都很清楚,”有记者曾这样描述,“接受采访时,他会反过来采访记者……还有一两次,他甚至拦住一个过路人问路——有次他向一对急着回家的夫妇问路;有次问到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那人伸手时福特发现他少了三根手指;还有一次,被问的人显得很疑惑,因为他也迷路了。福特每次都礼貌地鞠躬,然后再去问别人;但是,每次他的目光都会在他们脸上停留一会儿,似乎想站住跟他们在路灯下聊一会儿。”  内心深处,福特总是很怀旧,很浪漫。他天生比较守旧,因此,他能一生坚持自由主义原则很是让人吃惊。他生性害羞,但喜欢上了拍摄电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自我。他很害怕别人发现他的敏感和艺术特质,就装出另外一副样子,给自己套上一层岩石般坚硬的外壳。这就是西部片导演约翰福特,性格乖戾、早熟——一半是执拗的爱尔兰人,一半是坚强的新英格兰人,但他是个百分之百的个人主义者。  如果你告诉他你喜欢罗斯福,他会说他赞成共和党人阿尔夫_兰顿;见到共和党人,他会说自己是坚决的新政拥护者。一次,有人问他,是不是真的给西班牙的法国军队捐了一辆坦克,他说:“没错。但是别担心,我给西班牙军队也捐了一辆。”  保守党人声称福特是他们的一员,也有人指责他歧视印第安人和黑人,但是他后期的作品中有三部关于黑人(《雷克军曹》)、印第安人(《沙伊安族人的秋天》)和女性(《七个女人》)的严肃电影。  他的目的就是不让任何人了解真正的约翰·福特。他不想让人知道他的思维过程、动机、目的或内心需求。他努力坚持着这种态度,除非喝醉时才会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但是,演员们知道,至少在感情上,福特跟他们一样;他们知道“他哭泣的时候要比骂人的时候多”。  很难想象福特从哪儿得到了非凡的才能。他童年时期几乎没有受过什么艺术教育,青年时期也没有太大改观。那时他唯一的理想就是想当海军,但直到中年才实现了这个梦想。  但是,约翰.福特是自D.W.格里菲斯以来最了解电影的导演,他知道怎样利用各种电影手法。他了解电影拍摄的节奏、取景、角度、灯光和布局,了解角色和现实,了解虚构故事的价值,了解人和时间。  他不喜欢的东西很多,能列出一大串来,比如做作的演员、几乎所有的制片人、大多数评论家和某些家人。像别的铁石心肠的人一样,他很了解人的心理,总是能准确察觉到别人的弱点。  因为生活中的怪毛病很多,他没有时间去理会社会上的偏见。比如,他尽管生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并且是个天主教徒,但他对同性恋并不反感。他经常用的一个服装师就是个同性恋,福特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不允许剧组的任何人取笑他,因为他知道有些人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  福特的电影作品中,爱尔兰人的忧郁体现为一种失落感——失落的纯真、失去的爱、失去的家园和归属感。他的许多电影规模都很宏大,有些甚至可称为史诗,但无一例外都有家庭的温情和小成本电影的亲切。他当然不乏幽默感,但是很喜欢富有表现力的场面——在场景和人物塑造上都是如此。他和电影角色之间的心有灵犀让人吃惊;这是个温和的人性世界——没有不可饶恕的罪过,追求享乐也可以宽恕。  福特最深沉的时刻都与记忆和失落有关——《愤怒的葡萄》中,约德妈妈在去加利福尼亚前烧掉所有的信件和纪念品;《最后的欢呼》中,弗兰克斯克芬顿独自回家,而胜者的游行队伍却向相反方向行进;《青年林肯》中,林肯站在安妮.劳特里奇坟前,征求她的意见;《双虎屠龙》中,哈莉斯托达德一生都深爱着杀死利伯蒂·瓦兰斯的凶手;《搜索者》中,伊桑爱德华兹逃离了家庭和社会。福特的视野从包容——《关山飞渡》和《侠骨柔情》的高潮部分都是如此——转向了排斥,这时候,被社会遗弃的流浪者开始以警惕的眼光来审视文明世界的喜怒哀乐。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至少就电影来说,美国的民族感主要来自两个人:弗兰克.卡普拉和约翰·福特。而这两个人中,讲真话的是福特。  尽管卡普拉尊重普通人,他借以成名的电影却大都是一样的情节——残酷的商人天真地以为能够轻易地操控众人来对抗平民。表面看来,卡普拉很尊重后者代表的普通百姓,但他的故事告诉人们,阻碍人们幸福生活的只是卑鄙的银行家或政客,一旦除掉了这些人,整个世界就会回归到自然状态。  福特同样关注社会,但是看法更加细致成熟。美国仁爱的理想主义给了他创作的主题,他的作品也表现出他对国家内部矛盾的认识;杰弗里·奥布莱恩曾说:“上帝、母亲和祖国的每一句断言,我们有时都会表示怀疑,怀疑它们是不是骗人的鬼话。”  福特坚持认为,正直的人可能反而短命,失败才是人的自然状态,但是善行必会赢得尊敬。他刻画的人物不是引领者而是孤独者,他们最伟大的行为就是放弃。难怪在拍摄二战题材的影片《菲律宾浴血战》时,福特描述了一场美国失利的战役。福特的电影可以看做美国民族传奇的一部史诗,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在福特看来,这部历史一半是怀旧的梦想,一半是艰难的现实。  尽管对美国的思想和人民持有坚定的信念,福特却从来也没有忽视社会上存在的偏执和种族主义;这些偏见有的针对爱尔兰人(《慈母颂》),有的针对流离失所的农民(《愤怒的葡萄》)、印第安人(《要塞风云》)或黑人(《雷克军曹》)。福特的电影大都是关于男人的(他1930年有部作品就叫《没有女人的男人》),但是在约翰·韦恩和莫林·奥哈拉担纲的三部曲中,他描述了成熟男女恋情中的各个阶段——一见钟情、情窦初开、步入婚姻、生儿育女、婚姻不和,直至最终的互相疏远。  当然,还有西部片。福特的西部片既像真实的生活,又像传奇故事。他将冒险故事和粗犷的人性结合起来,甚至能让你听到树木吱吱作响的声音。福特的西部片满足了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事物的基本需求——承诺,有时还有背叛。  约翰·福特将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带入了一种新境界,把人物和场景紧紧结合起来——超越言语的画面、难以言表的内涵和深深的渴望。大多数电影都重在情节,就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福特的电影最关心的不是剧中人物的行为,而是要表现他们的性格和品质。  任何艺术家都会把创作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但福特的创作就是生命;他把自己的经历和信念都融进电影中,并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我想记录约翰·福特的生平,包括他的言论、事迹和思想。我想避免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思想上的自负——传记作者都成了公诉人,盯着艺术家们的缺点不放,其实他们自己身上的缺点也不见得就更少。  要想成为严肃的艺术家,就要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而这种品质决定了你不能成为深情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我觉得,长篇累牍地记述艺术家每一次发脾气或喝醉酒没有任何意义,这好比说鱼浑身又冷又湿一样。  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任何瑕疵、情感单调,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他不值得我们过多关注。人本身就不是完美无缺、感情单一的动物,而约翰·福特的人情味非常浓。  《双虎屠龙》中有句台词:“当传奇成为现实,也就书写了传奇。”这也成为福特的名言。带着对福特传奇故事的敬畏,本书意在探寻约翰·马丁·芬尼的现实故事如何演变成了约翰·福特的传奇故事。

内容概要

约翰·福特(John ford,1894-1973)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但是对于如何拍电影.他不是闪烁其词就是不置一词。他本人则是一个矛盾集合体,他感情丰富,但又经常表现得冷酷而自私:他刚正不阿,却满口谎言,没有人知道他哪句是真。  本书作者采访了约翰·福特身边的亲戚朋友,以及曾经共事过的人,最大限度地让读者接近了这位电影史上的巨人,拨开围绕在约翰·福特身上层层的迷雾——有很多烟幕弹是约翰·福特自己放出去的。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生动有趣。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约翰·福特的一生.还可以了解好莱坞的发展史,以及众多好莱坞明星们生活的另一面。

作者简介

斯科特•埃曼是美国《棕榈滩邮报》的作者和编辑,他的研究重点是黄金时期的好莱坞,作品包括《路易斯•梅耶:好莱坞之狮》、《铸就传奇:约翰•福特的生命与时光》、《刘别谦:天堂中的笑声》以及《声音的速度:好莱坞与有声片革命》等等。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部 从缅因州到好莱坞第二部 学门手艺第三部 引领风骚第四部  战争年代第五部 独立的危险第六部 冬天的狮子人名、影片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现在爱尔兰西部人口稀少,但是十九世纪初,这里人满为患。1846年,爱尔兰因试验种植土豆失败爆发了饥荒。当时,四分之三的土豆枯萎,爱尔兰西部面临大面积的饥荒,几年间有四百万人背井离乡去逃荒,其中就有约翰·福特的父亲约翰·芬尼。  到了1851年,爱尔兰的人口已经减少了二百四十万,其中一百一十万人死于饥饿,一百三十万人被迫移民。不管走到哪里,逃荒的爱尔兰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传统。爱尔兰人有种独特的性格——粗鲁、保守、善饮,痛恨并且鄙视政客。爱尔兰人狡黠的性格没能阻止他们近乎自杀的习惯:贪杯无度,畅饮时还不忘载歌载舞、互相挖苦、回顾往事。爱尔兰人懂得策略谋划;他们是个民族意识强烈并勇于实践的族群。  由于历史上长期以来被别国占领,爱尔兰人只有在家中说话才有分量,他们通过舞蹈、音乐、文学和交谈来表达感情。这就形成了爱尔兰人圆滑、口是心非的性格,他们特别害怕被人欺骗。看似胜利实则失败和看似风光实则受害的概念——爱尔兰民族主义领袖查尔斯·帕内尔、作家王尔德的作品中都有表现——在爱尔兰人的性格中根深蒂固,并在约翰·福特的电影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1854年6月16日,约翰·芬尼生于戈尔维市,父亲叫帕特里克·芬尼,母亲叫玛丽·库兰。他从小长大的斯皮达尔是个以农耕为主的小镇,“只要有人资助找个地方谋生,不管去哪儿,(当地的)天主教徒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欣然接受”。帮助芬尼的是叔叔迈克·康奈利(也有说是叫康诺利),他十几年前就去了美国,并且在那边发展很顺利。  十八岁的芬尼体格健壮魁伟,头脑机灵,并且满腔抱负。但是在斯皮达尔,唯一的机会就是靠给别人种田谋生。他觉得别的地方也许有更多机会,比如说美国。  当时爱尔兰西部有个传统节目叫“梦醒美洲”,约翰·芬尼肯定也经历过。其实就是为即将远行的亲朋举办的道别晚会——大家饮酒作乐,随着小提琴的乐曲起舞,一直玩到凌晨,甚至直到天亮,最后再跟亲友一一道别。这种告别形式表面看来热闹喜庆,却难以掩饰离别的伤感,约翰·芬尼的儿子约翰·福特最擅长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  1872年7月8日,约翰·芬尼来到了美国。他从皇后镇出发,乘丘纳德海运公司的轮船到达了波士顿。那一年,大约有七万两千个爱尔兰人像芬尼一样来到了美国。  芬尼在这些移民中很有代表性。他们大多都很年轻,主要是天主教徒,并且来自贫穷的农村或西部地区。他们都是些没有资金的苦力和农民,身上最多只有几英镑。但是从爱尔兰坐船到美国用不了很多钱,由于乘客多,加上许多汽轮的下等舱能坐一千人左右,航程的费用便宜得要命,从爱尔兰到美国只需要八美元七十五美分。  大部分的爱尔兰移民都去了纽约或波士顿。漫长的航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是人满为患引起的斑疹伤寒和霍乱,但是上岸以后危险并不见得就少,因为港口上会有爱尔兰骗子偷窃行李或行骗。许多爱尔兰移民懵懵懂懂地就被骗了,只能待在刚登陆的城市中租住的房子里。  约翰·芬尼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打垮。波士顿找不到工作?那好,他就到别的地方去找,看什么地方有亲戚或工作好找一些。他想起了缅因州。跟他的小儿子一样,约翰·芬尼总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十九世纪的爱尔兰到处都在闹饥荒,美国当时的情况也是一样。大量爱尔兰人拥入美国北部城市,壮大了一些组织——像民主党、坦慕尼协会等,但也使芬尼这样的移民深受其害。不管他们住在哪儿,他们都不能像别的欧洲移民那样忘掉故土,高高兴兴地在美国定居。对爱尔兰人来说,背井离乡只是迫不得已,他们这种矛盾的情结也影响了后代。  芬尼移民美国后,也像别的爱尔兰人一样,为一种矛盾的情感所困扰。故土的艰辛和困苦早忘得一干二净,记忆中只有它的美妙。爱尔兰一下子成了天堂,那里的人们整天都在欢庆,说的话都富含哲理、令人难忘。先人留下的爱尔兰,想象中的爱尔兰,远比令人绝望的现实更为重要。  后来,约翰·芬尼的儿子会了解并喜欢上约瑟夫·肯尼迪,支持他的政治生涯,但是一点也不喜欢肯尼迪一家的乡村俱乐部。在约翰。福特眼中,最典型的爱尔兰人就是酗酒的农民——放纵、大方、风趣、诚恳。  尽管很多人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许多在美国的爱尔兰人一直不能摆脱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他们内心深处会有矛盾的情感,这导致了他们近乎自虐的行为:拼命工作、反叛、酗酒。  1875年,来美国三年后,约翰·芬尼结婚了。妻子名叫芭芭拉·库兰,亲友们都叫她艾比。芭芭拉出生于伊尼什摩尔岛的小镇基尔罗南。伊尼什摩尔是气候恶劣的阿伦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戈尔维海湾入口的一片礁石区,被。礁石和海岸隔离开来。对艾比来说,同基尔罗南艰难的海岛生活相比,生活在缅因州好像天天都在过节。  从婚后第二年起,他们先后生了十一个孩子:玛丽·艾格尼丝1876年出生,黛拉1878年出生,帕特里克1879年出生,弗朗西斯1881年出生,布里奇特1883年出生,芭芭拉1888年出生,爱德华1889年出生,约瑟芬1891年出生,乔安娜1892年出生,约翰1894年出生,丹尼1898年出生。后来五个孩子夭折了,最后剩下了玛丽·艾格尼丝(大家都叫她梅茵)、帕特里克、弗朗西斯、爱德华、约瑟芬和约翰。这样的婴儿死亡率比斯皮达尔好不了多少,但除此之外,美国好像很适合芬尼一家人。1880年9月11日,来美国八年后,约翰·芬尼终于成了美国公民。  约翰·福特总是说,自己出生于1895年2月1日,原名叫肖恩·阿洛伊修斯·奥菲尼,或者大致叫这个名字。这个谎言骗了人们九十多年。但是,根据缅因州伊丽莎白角的出生登记表,约翰·马丁·芬尼出生于1894年2月1日。出生登记表上是这个日期,波特兰中学的档案和他的死亡证明上也都是同样的记录。小约翰·芬尼,亲友们习惯叫他杰克,出生在伊丽莎白角,一个离波特兰几英里的农业区,那时他父亲在农场干活。  杰克给自己减去了一岁,是因为小时候患过白喉,辍学在家休养了一年。他之所以给自己取了个盖尔语的名字,肯定是想让自己更像爱尔兰人。芬尼用盖尔语说就叫奥菲尼,但是斯皮达尔并没有姓芬尼的人家。如果向当地人打听这个姓,他们会告诉你:“没有。只有姓·奥菲尼’的。”  爱尔兰的血统、新英格兰的环境,加上日常所见,形成了杰克的性格。福特很少过多谈论父母,但是我们可以猜想:他父亲可能就像唐纳德·克里斯普饰演的慈爱而严厉的父亲,同时还有点儿像维克多·麦克拉格伦饰演的奎因警官,老是爱吹牛。约翰·芬尼做过很多种工作,因为有一大家子人要靠他养活。他做过渔夫、农民,开过酒吧,还在波特兰的曼乔伊希尔地区做过临时议员。总之,为了生活,他什么都肯干。  年老的时候,约翰·芬尼的样子看来有点儿凶:个子高大,肩宽臂长,一双大手骨节突出。但是,孩子们和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很和蔼、人缘好。心情好的时候,他还会来上一段爱尔兰吉格舞。他喜欢骑马,还喜欢赌博。  “他会讲他年轻时做过哪些了不起的事,”福特回忆父亲时说,“他说他能从水里举起一块巨石,还说曾横渡戈尔维海湾。没错,他是爱吹牛,但是总能让我们这些小孩子高兴。他总说自己曾拦住过脱缰的野马,像斗牛士一样一把勒住那匹马,用力一拉,马就前膝着地跪下了。他最喜欢讲这样的事。”  芬尼家族里一直有个传说,有人说可以解释这个家族叛逆的性格。故事是这样的:1862年,约翰·芬尼的叔叔迈克·康奈利刚移民到美国时,甫下跳板,就有个陌生人笑着过来,问他想不想当电车售票员。迈克觉得这是个好差事,于是那人给了他一套制服,后来他穿着这身衣服参加了夏伊洛战役。他就这样轻易上了当,但很快从北方军队逃跑参加了南方军队,并立下卓著的战功。  福特总想和这位迈克叔叔拉上点关系。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瞎编的:缅因州步兵团曾有个叫迈克尔·康诺利的志愿兵服过役,但是从没有逃跑过;南方军队倒是有不少叫康诺利、康奈利、康利的,但都不是从缅因州来的。更重要的是,迈克的政治立场从来不受别人左右,这点无疑让福特找到了共鸣。  缅因州的波特兰是卡斯科海湾的一个半岛,长三英里,宽四分之三英里,形状似海盗船,而船头的位置叫曼乔伊希尔。英法军队曾在这片土地上交战,最终英军获胜,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小镇,起名法尔茅斯。战争中,英国海军利用附近的白松制造了桅杆,但是他们似乎一点也没有感激的意思;革命战争中,英军舰队从港口猛烈开炮,彻底毁了这个小镇。1786年7月4日,法尔茅斯更名为波特兰,以消除其英国色彩。  到十九世纪中叶,波特兰已经成为一个繁忙的海运城市,成为美国继纽约之后第二大港口。1866年,市中心着了一场大火,但是并没有使这座城市完全瘫痪。到1872年,每天有六十五辆火车在波特兰停靠,而当时波士顿-缅因铁路还没有修到这里,更别说1875年的波特兰-罗彻斯特铁路了。到了1880年,波特兰的人口已达三万三千八百一十人。  波特兰可不是穷乡僻壤。当地有一家叫B.F.凯斯的歌舞剧院,1897年又开了杰斐逊剧院。芬尼一家肯定看过萨拉·伯恩哈特演的《茶花女》和莫德·亚当斯演的《彼得·潘》。当时五分镍币影院才刚刚兴起,普利波大街就有一家镍币影院,放映一种叫卡迈拉风的无声电影,那时美国这样的影院还不多。波特兰街道宽阔整洁,鹅卵石铺成的街上电车来往穿行,不时还能看到几辆老式汽车。十九世纪波特兰只出了一个名人,就是诗人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杰克·芬尼出生前,市中心已经竖起了朗费罗的雕像。  杰克生活的城市不大,但还算得上富有。这段时期后来被称为“镀金时代”。每当新英格兰悠长的夏季到来,波特兰的有钱人家就会去巴尔港度假,中产阶级则乘船二十分钟去皮克斯岛。皮克斯是卡斯科海湾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岛,从岛上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以及八十里外的群山。到了皮克斯岛,人们有许多娱乐方式:听音乐会,看演出,去“绿森林娱乐园”,最后在回城之前来个海滨野餐。那真是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有保龄球馆,有秋千,还有遍地的苹果树。  宝石剧院就紧挨着一个码头,可以边看电影边跳舞,在夜色中和心爱女孩共舞的时候,越过她的肩膀就能看电影。联合旅馆是岛上最古老的旅馆,以其杂烩鱼汤而闻名。皮克斯岛的常住人口只有三百七十人,但每到夏天岛上的人口都会猛增到一千三百人,这还不算一日游的游客。  离波特兰市中心几英里,就是有名的波特兰灯塔,它是东海岸第一座灯塔。灯塔始建于1791年,一百零一英尺的白色柱体高高地耸立在海岸边,显得很是壮观。风暴来临时,海浪拍打海岸,溅起的浪花和灯塔一样高。年轻的杰克·芬尼很小就能听懂提醒岸边船只长鸣的雾号,知道了缅因州风暴的厉害。那时候,说谁是爱尔兰人就是骂人,所以杰克很快就学会了装狠,让别人知道他不好惹。1890年以后的几年,曼乔伊希尔的人口快速增长,很快就成了一个村庄。波特兰的爱尔兰人大多在码头或铁路上做苦力,或者在山下的汽车厂工作。  十九世纪中叶,缅因州颁布了禁酒令,但似乎一直没能彻底实施。之所以颁布禁酒令,与当时人们嗜酒的风气肯定有关。每个杂货店都藏有成箱的朗姆酒和杜松子酒,每天到了上午十一点和下午四点的工休时间,人们都会喝点儿酒。1880年,就是约翰·芬尼取得美国国籍那年,他们家住在中心街五十三号,他在一家煤气公司工作。杰克出生的那年,他开始弃农从商。“芬尼开了家酒吧,”波特兰人玛丽·科克兰说,她父亲就是芬尼的伙计。  约翰·芬尼的营生来路光明正大:因为他娶了艾比,而艾比的几个姐姐家都是开酒吧的。曼乔伊希尔当地的史学家唐·麦克威廉姆斯说:“这家人大字不识一个,但数钱可一点儿也不马虎。”在伊丽莎白角,人们一般都有农田,这样禁酒令抓得紧时可以作为缓冲。有人说,除非是孩子长大了要去波特兰上好一点的学校,否则绝对不会卖掉土地。  芬尼家的酒吧在一个叫格尔汉姆角会场的最高处,这个地方在二战之前一直是村子的中心(现在,当年酒吧的所在地是一片空地)。1900年人口调查时,芬尼的职业写的是“经营餐馆”,比“酒馆”好听了很多。芬尼家的六个孩子有五个都住在丹弗斯街四十八号的家。(同院还有一家人叫爱德华·芬尼,可能是福特的兄弟或堂兄弟。)帕特里克在父亲的“餐馆”里工作;性格多变的弗朗西斯刚从美西战争中归来,是个裁缝;埃迪、约瑟芬和小杰克都还在上学。  从波特兰市的户口登记可以看出芬尼家族发展的历史。1898年,芬尼家族有三十九个人,有一半是苦力,到1915年家族人数增加到七十八人,其中五分之四做生意,美国人反而给他们打工;到世纪之交的时候,这个家族已经相当有声望了。

编辑推荐

  他是奥逊·威尔斯、黑泽明、塞尔乔·莱翁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马丁·斯科塞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贴心尔纳多·贴心托鲁奇、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等人最喜爱的导演。  他也是最会折磨人的暴君,他羞辱任何一位赏和工作人员,包括约翰·韦恩、亨利·方达。  他成就了西部片,赢得了全世界观众,却断绝了与儿子的关系。  约翰·福特如是说:  只要掌握了基本规则,谁都能拍电影。当导演不神秘,跟艺术也没有什么关系。当导演关键是要记得把人们的眼神拍下来。  把演员训练成牛仔,比把牛仔训练成演员容易多了。  跟我谈艺术没有什么用,我拍电影就是为了付房子的租金。  三次得奥斯卡奖的时候我都没有露面。一次我是去钓鱼了,还有一次正值二战,另外有一次,我记得我忽然就喝醉了。  当导演,必须得遵守某些商业规则。在我们这一行,艺术上的失败不值一提,商业上的失败则是犯罪。其秘诀就是要拍能取悦大众的电影,而且允许导演表现自己的个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铸就传奇:约翰·福特的生命与时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我很喜欢西部片,导演很伟大,是他创造了这种类型!
  •   西部片电影大师传,很棒!
  •   值得一读 如果你是电影爱好者 特别是美国西部片
  •   专业,有点小贵,但还是值得的,希望国内多出外国优秀电影类书籍的译作。
  •   很复杂的一个人
    很好看的一本书
  •   内容十分详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