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迈克尔·康奈利  页数:549  字数:290000  译者:李克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资深警探肖恩独自开车到结冰的公园湖畔,在车里举枪自尽,起雾的车窗上写着他的遗言:“摆脱空间——摆脱时间”。警方断定是自杀,但是死者的双胞胎弟弟、《洛杉矶新闻报》记者杰克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发挥记者无穷的想象力和穷追不舍的精神,挖掘出震惊全国的头条新闻:有一个狡猾的连环杀手,正在有计划地屠杀全国的资深警察!
FBI出动专案小组全力辑捕,凶手去一再逃脱……因为他们追捕的是幽灵、是爱伦?坡的鬼魂。他是躲在阴影中的“诗人”……

作者简介

迈克尔·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1956—),上大学的时候迈克尔·康奈利学的是建筑,但是他痛恨这门科目。一天晚上他溜达到大学学生联合会,那儿正在放映根据雷蒙德·钱德勒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漫长的告别》。这之前,康奈利从来没有读过钱德勒的书,但是他爱上了这部电影,于是第二天又去看了一遍,随后在一周之内,他看完了钱德勒所有的作品。直到此时,康余利终于知道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像钱德勒那样的犯罪小说家。
康奈利的写作生涯是以记者的身份开始的,他和其他两位同行合作的一篇报道曾经进入普利策奖终选名单,因为这篇报道,他来到了洛杉矶——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菲利普·马洛的地盘。无疑,多年的记者生涯让他储备了足够的细节,这些都有助于他创造那位独特而孤独的警探哈里·博斯。博斯身上集中了康奈利见过的很多警探的影子。一九九二年,《黑色回声》出版,获得当年爱伦·坡奖的最佳处女作奖。接下来的三年中,康奈利以哈里·博斯为主人公又写了《黑冰》、《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和《最后的郊狼》。这四部作品为康余利和博斯积攒了很多渎者然而康奈利的第五部作品着实让渎者吃了一惊,因为它与博斯尢关,这本《诗人》更为阴冷,但同时它也许是康奈利最好的作品之。在此之前康奈利小说的精装版的销量一般是一万七千本到三万本,但是《诗人》开机就印了六万本。现在康奈利小说的精装本每部都要卖到四万册!目前,康奈利出版了十匕部小说,其中十二部属于“哈里·博斯系列”。除了小说,他还编辑了《2003年美国最佳推理小说选》,并于二〇〇六年出版了纪实报告《犯罪一线》。
康奈利的小说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傍傍首的常客,而且在评论界口碑甚好。除了爱伦·坡奖,他还获得过安东尼奖、夏姆斯奖、马耳他之鹰奖、尼罗·伍尔芙奖、Macavity奖,以及法国的.38
Caliber奖等等。二〇〇三至二〇〇四年,他还担任了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协会(MWA)主席一职。

章节摘录

  死亡是我的领域,我以它为生。我靠它成就了我在这一行的名声。我以一个殡葬员的激情和精确来对待它——面对死者家属时,面带忧郁、充满同情地对待它;独自一人时,则像个技艺娴熟的工匠一般对待它。我始终认为,跟死亡打交道的诀窍,就是跟它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一条铁律。别让它的气息吹上你的脸庞。  但我的这条铁律没能保护我。当两个侦探找到我,把肖恩的事告诉我时,我被一阵冷冰冰的麻木感吞没了。那种感觉像置身水族箱中,一举一动都在水下——游过来,游过去——透过玻璃望着外面的世界。我坐在他们车子的后座上,车子每驶过一盏路灯,后视镜便会一亮,我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眼睛。我见过这种遥不可及的呆滞的目光。这么些年来,我采访过那么多刚刚失去丈夫的寡妇,她们都是这种目光。  这两个侦探中,我只认识一个,哈罗德·韦克斯勒。我是几个月前碰到他的。当时我进了一家名叫来几品脱的酒吧,跟肖恩喝一杯。他们俩在丹佛警察局一起处理人身攻击案。我记得肖恩管他叫韦克斯。警察彼此称呼都用昵称。韦克斯勒叫韦克斯,而肖恩叫麦克。这就像大家族的某种纽带。有些昵称的意思不敢恭维,但警察却并不抱怨。我在科罗拉多的斯普林斯市那儿认识一位,他叫斯科托,可警察们大多称他斯科罗托,有些人甚至干脆就直接叫他阴囊。但我估计这么叫的人一定得是他的铁哥儿们,要不然非出事不可。  韦克斯勒的体格像头小公牛,孔武有力,矮矮胖胖的。因为长年抽烟喝威士忌,嗓子已渐渐受到损害。我跟他见面的那几次,他那张刀条脸看上去总是红红的。我记得他喝加冰的占边威士忌。我一直对警察喝什么酒感兴趣,这能看出警察的许多情况。他们像韦克斯勒那样喝纯的威士忌时,我心里总想:也许是他们见的事情太多,次数也太多,而大多数人连一次也绝对不可能见到的。那天晚上,肖恩喝的是淡啤酒,不过他毕竟年轻。虽说他是人身攻击组的头儿,但他至少比韦克斯勒年轻十岁。再过十年,或许他就会跟韦克斯勒一样,那服药里除了冰块什么都不加,就那么吞下去。但现在,我再也不可能知道究竟会不会这样了。  驶出丹佛的一路上,我大半时间都在想着在来几品脱的那一晚。倒不是说那一晚出了什么大事,只是跟自己的哥哥在一家警察常去的酒吧里喝喝酒罢了。而那就是在特里萨·洛夫顿一案之前,我们之间最后的好时光了。一想到特里萨·洛夫顿,我就仿佛重新沉人了水族箱。  但现实还是会透过玻璃钻进我心中,那样的时刻,沮丧沉痛之感就会攫住我。三十四年的生活中,我头~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撕心裂肺的痛楚。姐姐去世那次都不是这样。那时我还太小,无法切实体会萨拉之死带来的悲伤,甚至无法理解一个生命中途夭折的痛苦。这一次,我很悲伤,因为我事先甚至不知道肖恩已经如此接近他的忍受极限。他喝的是淡啤酒啊,而与此同时我认识的其他警察喝的都是不兑水的威士忌。  当然,我也知道,这种悲伤是多么自怜自艾。事实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没怎么认真倾听对方的心声。从很早的时候起,我们俩便走上了不同的路。每次想起这一事实,悲痛的周期就会重新开始。  有一次,我哥哥告诉我关于极限的理论。他说,每个处理凶杀案的警察都有个极限,问题是达到极限之前,谁也不知道极限在哪儿。他说的是见过多少具尸体。肖恩相信,每个警察能够忍耐的数目有限。每个人的数目都不一样,有些人很快就到了极限,有些人则处理了二十桩凶杀案,却离极限还远着呢。但是,极限数字是存在的,到了这个数,你就到顶了。你调到档案部,你交出警徽,你总得做点什么,因为你再也无法多看一具尸体了。如果你还看,如果你超过了极限,那么你就有麻烦了。你到头来说不定会自己给自己来一枪。肖恩就是这么说的。  我意识到,另一个警探,那个叫雷·圣路易斯的,对我说了什么。  他从前座转过身来望着我。他的块头比韦克斯勒大很多。就算在昏暗的车内光线下,我还是能看出他那张粗糙的脸上的痘疮。我不认识他,但其他警察在我面前提到过他,我知道他们管他叫大狗。我第一次看到他和韦克斯勒在《落基山新闻报》的大厅等我时,我就以为他们俩是马特和杰夫的完美翻版。他们俩活脱脱是夜场电影中走出来的。黑色长大衣,礼帽。整个场景就该是黑白的。  “听到了吧,杰克。消息由我们告诉她,这是我们的工作。可我们还是希望你在场,算是帮我们一把。要是情况棘手,或许你还得待在那儿陪陪她。你知道,说不定她需要身边有个人什么的。行吗?”  “行。”  “那就好,杰克。”  我们这是去肖恩家,不是丹佛市内那套他和其他四个警察合租的公寓(这样一来,他在城市记录上就是丹佛居民)。他家在博尔德城。我们敲门时,他妻子赖莉会来开门。我知道,不需要有人向她透露消息。只要到了那一刻,她打开门,看见我们仨人站在那儿,没有肖恩,她就会知道出事了。每个警察的妻子都会明白的。她们一辈子都在为这一天提心吊胆地准备着。每一次响起敲门声,她们开门时都以为是死神的信使站在那儿。这一次是真的了。  “你知道,她会明白的。”我告诉他们。  “也许吧。”韦克斯勒说,“她们总是能明白的。”  我懂了,他们希望赖莉一开门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那样的话,他们这份活儿就会容易些。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康奈利以令人振奋的开场,呈现了一部打破所有规则的小说,使您心跳加速,苦苦思索,猜疑不断,直到故事结束。  ——《纽约时报》  从第一页的第一行起,读者便身不由己坠入那真实又奇幻的恐怖旋涡中,精心的布局和悬疑让你除了一口气读完之外,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出版人周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诗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啊,迈克尔·康奈利的书,第一次买,第一次读,当然我还没读,不过当我最近才知道他竟然出生在50年代,我的世界混乱了,我一直把他当成是和柯南道尔没差几年出生的推理小说家。。。
  •   非常经典的一部硬汉派推理小说
  •   非常非常好看的一本书,看了开头就忍不住要一口气读完的偏硬汉类美国侦探小说,写实、不耍酷、充满善良和良心。非常非常推荐!
  •   书非常厚,精装版的,非常值得细读的小说,三折性价比超高
  •   早就想买这本书了,终于趁着当当做活动买到了,希望新星社能早日出版第二辑!
  •   一直很喜欢午夜文库的东西,悬疑,我的午夜
  •   我好像是买错了~但的确是这一本吧~午夜文库还是很有价值的
  •   用诗句留言,算是雅贼吧,但实际又是一个童年受虐待、心理扭曲的连环杀人犯
  •   很好,情节引人入胜。
  •   虽然还没有看,但书的质量很好。大爱
  •   情节相当吸引人,很贴近现实,语言优美...
  •   很赞,结局的反转也不错
  •   几乎每一页都很精彩,看完惊叹不已,这本书绝对值得一看
  •   相当厚的一本
  •   情节极其紧凑刺激,开放式连续杀人的最高作
  •   好看。。。。。
  •   好评如潮啊啊
  •   “诗人”既故事主凶的代号,也是在书中屡屡提及的埃德加•爱伦•坡,这是在向这位侦探小说先驱致敬。

    故事比较紧凑,情节起伏有致,发展层层深入,最后的结局峰回路转,和《棺材舞者》比较类似,故事性都非常强(比漫长的告别、酒店关门之后这种书强多了),让我拿起来就想一口气读完。

    最后的两个逆转即使删去,这个故事也是不错的,甚至我觉得这两个逆转反而有点画蛇添足,另外是感情戏稍显俗套,缺了点说服力。
  •   内容相当棒 确实是推理小说中的杰作
  •   除了结尾我有一点点不喜欢,总的来说是一部经典的侦探小说
  •   精装本,收到的书有点磨损。
  •   心理描写细腻,真是难以相信的结局。感觉书里有一股淡淡的悲凉。美中不足的是:送货的先生把书皮给碰坏了一点,急着看,我也不想换了。但是看着书皮觉得有点别扭,书本来属于装帧比较精美的那种
  •   尾品汇买的,还可以,水准之作
  •   真的很差,送货5天都送不到,龟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