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杨奎松  页数:752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大陆,从共产党的角度来看来写国共关系问题的书很多,但是,全面利用国民党方面的史料,结合参照共产党方面的史料,系统考察和研究国民党对共产党政策及其策略演变经过的书,却尚未见到。本书可谓开此先河之作。因为角度变换,加上作者力求客观深入的研究态度,就使得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不仪能够在史实方面获得许多新的发现,而且很可能会在阅读之余,引发出一些新的感受和思考。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从国民党史的角度研究国共关系的著作,从而将国共关系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利用国共双方大量可靠、翔实的历史档案(包括档案馆档案)和许多重要人物的日记、回忆录,多方查证重大史实,全面论述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书中对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及国民党各派系对国共合作的态度;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剿”共决策过程;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政策的演变过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态度;抗战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决策,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等。在这些问题上,作者吸收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而且有新意和开拓性。

作者简介

杨奎松(Yang Kuisong),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国共关系史和中苏关系史。著有《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一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皈社1991年)、《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1920——1960)》(台北东大圈书公司1997年)、《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香港三联书店2000年)、《走近真实——中国革命的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中国近代通史(8):内战与危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书,并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若干。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孙中山与国共合作  孙中山接纳中共的初衷  “马林路线”的失败  孙中山的希望与两难  国共两党的困惑与尴尬 孙中山与弹劾共党案 孙中山的去世及影响第二章 “容共”,还是“分共”? 党内分化之缘起 党内反对派的首次抗争 戴季陶的转变与廖案的发生 西山会议派的结合及影响-第三章  蒋介石走向“三二○”之路 主张“师法”苏俄 一度赞成“阶级斗争” 从联俄到“联”共 护党与联共的矛盾 “三二○”事件的发生第四章  从“三二○”到“四一二”    限共主张提出的背景  继续两党“合作”的尝试  迎汪、拒汪之较量  “扶助农工”问题上的分歧  权力斗争的全面发酵  “四一二”:血腥的开端第五章 武汉国民党的“联共”和“分共”  国民党左派的初次结合  武汉国民党政策的左倾  工农运动与军队的反动  国民党的右倾与中共内部分歧  从和平分共到武力清党第六章  南京国民党的“清党”运动 “清党”发起之反复 从非法到合法的经过 第二期“清党”及其争论第七章  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与“剿共”战争  “白色恐怖”和中共城市组织的瓦解  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与受挫  蒋介石策略的调整与成功  红军长征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第八章  以政治方式解决“共党问题”  “莫斯科路线”中途搁浅  蒋介石的左右摇摆  两党谈判条件之趋近 战争形势的意外影响 西安事变与停止“剿共” 国民党谈判策略的变化 改编与收编之争 取消中共军权的尝试 抗战爆发下的国共妥协第九章 抗战开始后的妥协与磨擦  军事合作与政治防范  国共磨擦升温与防共办法出台  局部“剿共”与危机初起第十章 皖南事变及其善后  苏北冲突与军事解决方案的出笼  皖南事变与国共全面对抗  从政治攻防战到再度妥协第十一章  国共两党攻防态势的转换 蒋、毛会见计划的流产 重回政治解决的轨道 从西安到重庆的激变 国民党的内敛与应对第十二章  抗战结束前后的和战选择 赫尔利调处的失败 国共两党针锋相对 内战危险一触即发 重庆和谈和平无望 诉诸军事的必然选择第十三章  战后国民党人的反共困扰 “一二·一”惨案经过 军政当局的过激反应 蒋介石的点火与灭火 受命打人者的邀功与“牺牲” 教育当局的居间调和 国民党教授的严重分化第十四章  阻止内战的最后尝试  马歇尔调停与停战协定  政协决议与国共妥协  较场口事件及其幕后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第十五章  四平战役与内战爆发  四平之战的导火索  四平开战经过  四平之战的尾声  内战方针下的危机第十六章  从“戡乱”走向崩溃  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从戡乱动员到总体战  变局来临前的混乱  军事瓦解的种种原因第十七章  国民党对中共的最后一搏  桂系和共倒蒋密谋  李、白发动和平攻势 四老达成和平使命 国共谈判南辕北辙 中共条件遭到拒绝 国共斗争大局底定参考文献暨征引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孙中山与国共合作众所周知,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开始于孙中山的容共政策。表面上,孙中山的容共政策,来自于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但实际上,将共产党人引入国民党,并授予重要职务的,到底是孙中山。因此,从孙中山如何制定并施行其容共政策,了解孙中山在与中共合作过程中的态度、作用及其认识变化,理应是了解国民党与共产党关系及其政策的起点。许多年来,在涉及孙中山为什么会采取容共政策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相当多的争议。简单地把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代表的“容共”建议,看成是孙中山用以“联俄”的一种诱饵,或者简单地断言孙中山决定接纳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并予以重用,纯粹是因为看重共产党人的才干,显然都不是十分客观全面的看法。因此,准确地解读孙中山的言论,了解孙中山与共产党关系的状况,对于我们理解两者之问的关系,包括了解此后国共关系深入发展和破裂的原因,都显得格外重要。  孙中山接纳中共的初衷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就个人而言,历史上早有交往与合作。只不过,最初两部分人主要是意气相投,不存在组织之问的问题。正是由于意气相投,当中共最初成立时,国民党中的个别骨干或国民党前身老同盟会的成员,还积极协助,甚至参与其间。因此,即使中共初创,双方一些主要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并未改变,相互交往、合作的事情也仍有发生。如1920年部分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上海筹建中国共产党后,国民党人即诚邀陈独秀前往广州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长,陈独秀也欣然赴任,即是证明。同样的情况,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甫告成立,就配合共产国际代表,主动邀请国民党人与中共等各个革命团体的代表一起,组成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远东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策划东亚的反帝革命运动。孙中山对此也慨然同意,指定张秋白为国民党代表,且授予正式委任状。说中共成立后即排斥国民党,与事实多少有些出入。从中共“一大”及其会后的表现看,中共内部对国民党的态度一度确实不尽一致。“一大”曾有决议主张“对现有各政党,应采取独立、攻击、排他的态度”,甚至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然而,由会议报送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却清楚地解释说:多数与会者相信,依据中国的现状,“我国的军阀就是社会上一切其他阶级的敌人。”共产党需要与其他党派共同行动,以反对共同敌人,这“并不违背我们党的原则”。因此,与国民党合作的想法,实际上又是共产党方面主动提出来的。这是因为,1921年中共成立时,只有区区50余人。一年之后,即当中共“二大”召开时,也仅有不足200人。力量如此弱小,又处于秘密状态之中,要想切实推动中国革命和谋求自身组织发展都极端困难。曾经在爪哇从事过工人运动、有过统一战线工作经验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H.Maring,又名Sneevliet),在中共“一大”后听说共产国际有召集中国各个革命团体参加远东人民代表大会的消息,很快就萌生了联合并依靠民族主义力量的设想。他几乎马上就与上海的国民党人取得联系,并积极谋求会见孙中山。1921年12月,马林得到孙中山同意,在张太雷的陪同下前往桂林孙中山大本营所在地,在那里停留了9天,与孙三次长淡,并广泛接触国民党的其他一些领导人。随后,马林又进一步赴国民党的根据地广州访问,与更多的国民党人沟通。此次考察,使他最终确定了要推动国共两党合作的想法。无独有偶,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俄共领导人列宁(V.I.Lenin)也向在莫斯科参加远东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共两党代表表达了同样的意愿。这种情况清楚地显示,就共产党方面而言,争取与国民党合作实在是大势所趋。有关这时孙中山对马林建议的态度,留下来的资料不多,但孙中山对自己的信念和力量充满自信,无意与共产党联合的情况显而易见。在桂林,孙中山明确告诉马林:他对苏俄革命的经验很感兴趣,但对中国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刻意模仿苏俄的做法不以为然,因为这些年轻人只对社会主义感兴趣,他们的小集团“对于中国的政治生活却毫无用处”。他甚至直截了当地表示不赞成从西方引进马克思主义。他直率地对为马林做翻译的中共党员张太雷说:“为什么青年要从马克思那里寻求灵丹妙药,从中国的古典著作中不是也能找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吗?”在几年后马林公开回忆的这些只言片语的对话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之后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各种倾向于社会主义的激进小组织的看法。而他在这里特别批评的所谓小集团,无疑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孙中山的数次长谈,以及国民党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力量,显然对希望能够像在爪哇那样大干一场的马林,产生了影响。回到上海之后,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不已。在给莫斯科的报告中,他对国民党的状况做了一个热情洋溢的描述,不仅强调在国民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接触过社会主义,自称社会主义者”,同情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而且断定“孙中山同工人已经有了长期的联系,党的领导人在广州支持工会组织,在罢工中总是站在工人一边”,强调国民党的军官和士兵都非常向往俄国,说国民党虽得到少数华侨资本家的支持,但国民党在政治上从未反映过资产阶级的要求。他的结论是:共产国际应当与孙中山国民党建立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全力去帮助中国共产党。至于力量弱小,又与工人运动毫无关系的中国共产党,最好的出路也许就是加入国民党,因为在那里他们才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他看来,国民党的纲领“为各种不同派别的人入党提供了可能性”。马林是如何向共产党和国民党具体提出这一建议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但首先提议让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无疑是马林,而不是孙中山。已有资料显示,他回到上海后不久,就接连同中共中央和国民党在上海的领导人,就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可能性问题进行商谈。让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这在时任国民党宣传部长的张继等人看来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他们明确表示欢迎。但当马林转过来建议中共中央移往广州,“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时,却遇到了阻力。陈独秀得知马林将前往莫斯科做游说工作,于4月6日给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中国问题的维经斯基(G.N.Vojtinsky)写了一封态度强硬的信,详细说明不同意见。内称:马林君提议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均加入国民党,余等则持反对之理由如左(下):(一)共产党与国民党革命之宗旨及所据之基础不同。(二)国民党联美国、联张作霖、段祺瑞等政策和共产主义太不相容。(三)国民党未曾发表党纲,在广东以外之各省人民视之,仍是一争权夺利之政党,共产党倘加入该党,则在社会上信仰全失(尤其是青年社会),永无发展之机会。(四)广东实力派之陈炯明,名为国民党,实则反对孙逸仙派甚烈,我们倘加入国民党,立即受陈派之敌视,即在广东亦不能活动。(五)国民党孙逸仙派向来对于新加入之分子,绝不能容纳其意见及假以权柄。(六)广东、北京、上海、长沙、武昌各区同志对于加入国民党一事,均已开会议决,绝对不赞成,在事实上亦无加入之可能。第三国际倘议及此事,请先生代陈上列六条意见为荷。尽管陈不愿在孙中山与陈炯明之间做出选择,但50余天后,即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就炮轰总统府,发动兵变,中共中央不得不很快督令依靠陈炯明活动的广东共产党人站在孙中山的国民党一边,甚至不惜为此开除了不听命的广东党负责人陈公博。注意到越飞(A.A.Joffe)、马林等来自共产国际和苏俄的代表正在积极谋求与孙中山的合作,中共中央支持孙中山,赞同与国民党合作,实乃大势所趋。中共中央赞成国共合作,但基于意识形态的要求,坚持在这种合作中两党至少要平起平坐,并且理应由共产党来负政治指导之责。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来开展工作,这或多或少损害了共产党人的阶级优越感。马林刚一返回莫斯科,中共就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专门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明确提出:以目前中国无产阶级的现状,扶助民主派起来共同打倒封建军阀和国际帝国主义确实必要,“然亦只是联合与援助,决不是投降附属与合并”。他们坚持,对与国民党的合作问题,应由自己“先行邀请国民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适宜地点开一代表会议,互商如何加邀其他各革新团体,及如何进行”。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在了解到国共两党力量相差悬殊的状况之后,接受马林的观点,要求中共“应该在国民党内和工会内把拥护共产党的人组织成一些小组”。8月12日,马林带着共产国际的上方宝剑匆匆赶回上海,马上拉上张太雷会见张继,说明共产国际的上述指示精神。然后即开始做陈独秀等人的工作。中共中央为了等待北京的李大钊和张国焘到沪一同讨论,被迫将预定的会议延至月底举行。在此期间,孙中山恰好因军事失利由广东退回上海,马林遂向孙中山转达共产国际的决定,并与孙中山和张继等具体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及改组国民党的相关问题。孙中山当场表示,赞成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做国民党的党员。于是,马林立即与李大钊、张国焘、瞿秋白等中共领导人个别交谈,再做说服工作。28日至30日,马林与中共领导人集中到杭州西湖,举行秘密会议,“讨论与国民党合作问题”。尽管与会者中仍有人对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一点持有异议,但当马林提出“中国党是否服从国际决议”,“于是中共中央为尊重国际纪律遂不得不接受国际提议”,再“没有遇到激烈反对”。“参加讨论的执委会委员们一致认为,通过积极参加这个民族主义运动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会后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存共产党,后者对于国民党内的工作发出指示并领导工会的组织工作。”在说服中共中央之后,马林相继与张继和孙中山等再度讨论,孙中山很痛快地表示愿意亲自接纳陈独秀、李大钊、张太雷等人入党。在孙中山委托张继等与在沪各负责人商议,并通电国民党相关支部后,国共两党终于就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问题达成协议。9月初,经张继介绍,孙中山“亲自主盟”,陈独秀、李大钊等先后正式加入国民党。随后,根据与马林商定的改组国民党的计划,孙中山很快指定陈独秀为国民党改进方略起草委员会九委员之一,参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孙同时还任命与吴佩孚来往较多的李大钊,和张继一起担任同吴联络的代表。当李大钊等向孙说明自己不能退出共产党时,孙明确表示说:“这不要紧,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孙中山为什么愿意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其一,与孙中山这时对党的认识有关。长期以来,孙中山始终认为,党不过是传播主义的工具,多一些人人党,就多一些主义的传播者和同情者。比较孙中山以往动辄宣布接受整队士兵入党,而毫不在意这些士兵实际上仍在军阀势力指挥、控制之下的做法,不难想象他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也会有同样心理。其二,与孙中山的现实需要有关。孙中山当然不会改变对中共的轻视,但他却不能不看到陈独秀这些人背后存在着共产国际和苏俄的支持。孙中山接纳陈独秀等人入党的时间,恰好在他再度遭受地方军阀排挤,被迫退出广州之后。自1917年依靠西南军阀在广州另立政府以来,这已是两度遭遇排挤或叛变,被迫退回上海了。还在广州率海军舰艇坚持抵抗叛军之际,他就迫不及待地写信给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G.V.Chicherin),明言苏俄“是我唯一的朋友”。这再清楚不过地反映出,两度严重受挫的孙中山这时对苏俄的援助会抱以怎样一种期望。一方面想要得到苏俄的援助,另一方面从列宁开始,一直到来华的共产国际代表、青年共产国际代表,都再三提议国共合作,孙中山当然明白这里面的轻重关系。而联合苏俄,首先理顺与共产国际,特别是与共产国际下属支部中共的关系,也确属必要。毕竟,在这个时候的孙中山看来,让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受其约束,至少要比让中共置身于国民党之外,利用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力量,与国民党竞争政治资源来得有利。十分明显,接受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就孙中山而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容纳”问题。它与俄国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两度严重受挫之后,孙中山也已经深切地感觉到“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必要了。他接受共产党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多少含有想要借助于俄国革命的经验,振兴国民党的意图。这正是为什么他不仅“共”,而且一上来就赋予共产党人相当职务和权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从俄国人介绍的成功经验和自己革命的种种教训中,他不能不意识到,单靠政治和军事的手段还不够。要振兴中国,就必须振兴国民党;要振兴国民党,就必须学俄国革命的经验在组织和宣传方面下功夫。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国民党自身的干部显然没有可能。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正是孙中山试图利用共产党,以汲取俄国经验的一种尝试。毕竟,在宣传组织方面,共产党人更具奋斗精神,更有才干些。孙中山后来在解释他将共产党员谭平山引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担任要职时就说过,他看重谭就是因为谭“有能力和有才智”。用他的话来说:“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彼等奋斗之成绩。”引入共产党员为我所用,理所当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当马林建议说,国民党应仿照俄共(布)的形式,召开全国性代表大会,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通过决议和纲领,集中并贯彻党的意志时,他马上表示肯定。

媒体关注与评论

1《新京报》: “中国国民党史”首部出版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推出 史学著作以时间为线索的惯例,在近代史专家杨天石这里被打破,由他主编的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中国国民党史”采取了搭积木的方式,第一部专著,著名学者杨奎松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杨天石:分开是专门史,合起来是总体史   杨天石称,已经问世的有关国民党史的著作,一般写法是以时间顺序,陆续叙述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以至中国国民党的发展过程,这种写法比较单纯,但是,作为研究国民党的专门史书又似乎不够。最终,大家决定尝试新的写法,即条块结合,经纬相承,分门别类,深入考察国民党史上的若干问题,例如思想理论、党务组织、内外政策、国共关系、执政工具等,每一方面写一本书。分开是国民党的若干专门史,合在一起就成了国民党的总体史。   “中国国民党史”首批确定的六本书分别是《国民党的思想理论》(贺渊著)、《国民党的党务与组织》(王奇生著)、《国民党政权的内政》(汪朝光等著)、《国民党政权的外交》(牛大勇等著)、《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国民党的执政工具》。杨天石表示,其余五本书将陆续推出,在2009年全部出齐。   杨奎松:把过去一些说法推翻了   杨天石说,“《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利用的资料没有任何其他的学者能够达到。像杨奎松这样,运用那么多高层甚至是不能公开阅览的资料的非常少。我认为这本书举世无双。”   对于自己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学者杨奎松表示,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把国民党和共产党放在同样的历时背景和平台上进行研究,并理清了过去一些过往事件的纠葛。杨奎松说,早期的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曾经是同志,他们的信仰、追求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为了救中国。国民党中的一些人在共产党里,共产党中的一些人在国民党里,他们在不同的时期进行合作。他们主要的问题是所处的组织不一样,因此使用的方法不一样。即便如此,在理念上,双方也有相通的地方,而不是截然对立。“两党之间过去相互都有误解,我在书中把过去对一些事情的说法推翻了,然后进行了更贴近史实的重新解读。也就是说,它写出了历史的复杂性。” 2 搜狐网: 真相背后——《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出版 由著名学者杨奎松撰写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系杨天石主编的《中国国民党史》系列之一。作者杨逵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民党史研究方面的专家,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是国内第一部从国民党史的角度研究国共关系的著作,它将国共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将国共关系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材料上的使用上,本书采用了国共双方大量可靠、翔实的历史档案(包括档案馆档案)和许多重要人物的日记、回忆录,重大史实都经过多方查证,不取孤证。 国共关系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杨奎松对此采取了十分严谨的治学立场,客观公正的通过史实说话,对国共关系进行梳理。本书全面论述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书中对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及国民党各派系对国共合作的态度;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剿”共决策过程;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政策的演变过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态度;抗战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决策,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等。在这些问题上,作者吸收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而且有新意和开拓性。 《中国国民党史》系列首批确定的6本书分别是《国民党的思想理论》(贺渊著)、《国民党的党务与组织》(王奇生著)、《国民党政权的内政》(汪朝光等著)、《国民党政权的外交》(牛大勇等著)、《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国民党的执政工具》。其余5本书将陆续推出,在2009年全部出齐。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杨奎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2条)

 
 

  •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记载了从国民党史的角度深入研究国共关系,全面地论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新中国成立前国共两党关系的发生和发展,对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及国民党内各派系在不同时期对国共合作的态度;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剿”共决策过程,抗战前夕国民党在如何对待中共问题上的态度变化;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政策的演变过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决策;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决策,国民党统治的崩溃的过程,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等。
    作者简介 · · · · · ·
    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学界知名教授。
    著有《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在国际背景下的策略演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专著。
    目录 · · · · · ·
    前 言 1
    第一章 孙中山与国共合作 1
    孙中山接纳中共的初衷 2
    “马林路线”的失败 12
    孙中山的希望与两难 23
    国共两党的困惑与尴尬 29
    孙中山与弹劾共党案 43
    孙中山的去世及影响 53
    第二章 “容共”,还是“分共”? 61
    党内分化之缘起 61
    党内反对派的首次抗争 68
    戴季陶的转变与廖案的发生 79
    西山会议派的结合及影响 87
    第三章 蒋介石走向“三二”之路 97
    主张“师法”苏俄 98
    一度赞成“阶级斗争” 100
    从联俄到“联”共 107
    护党与联共的矛盾 112
    “三二”事件的发生 117
    第四章 从“三二”到“四一二” 127
    限共主张提出的背景 128
    继续两党“合作”的尝试 138
    迎汪、拒汪之较量 147
    “扶助农工”问题上的分歧 153
    权力斗争的全面发酵 159
    “四一二”:血腥的开端 164
    第五章 武汉国民党的“联共”和“分共” 175
    国民党左派的初次结合 176
    武汉国民党政策的左倾 186
    工农运动与军队的反动 196
    国民党的右倾与中共内部分歧 210
    从和平分共到武力清党 219
    第六章 南京国民党的“清党”运动 229
    “清党”发起之反复 230
    从非法到合法的经过 239
    第二期“清党”及其争论 248
    第七章 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与“剿共”战争 265
    “白色恐怖”和中共城市组织的瓦解 266
    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与受挫 273
    蒋介石策略的调整与成功 288
    红军长征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03
    第八章 以政治方式解决“共党问题”
    10
    “莫斯科路线”中途搁浅
    10
    蒋介石的左右摇摆
    21
    两党谈判条件之趋近
    2
    战争形势的意外影响
    8
    西安事变与停止“剿共”
    44
    国民党谈判策略的变化
    50
    改编与收编之争
    59
    取消中共军权的尝试
    66
    抗战爆发下的国共妥协
    74
    第九章 抗战开始后的妥协与磨擦
    86
    军事合作与政治防范
    86
    国共磨擦升温与防共办法出台 400
    局部“剿共”与危机初起 413
    第十章 皖南事变及其善后 424
    苏北冲突与军事解决方案的出笼 424
    皖南事变与国共全面对抗 436
    从政治攻防战到再度妥协 448
    第十一章 国共两党攻防态势的转换 461
    蒋、毛会见计划的流产 461
    重回政治解决的轨道 472
    从西安到重庆的激变 484
    国民党的内敛与应对 497
    第十二章 抗战结束前后的和战选择 506
    赫尔利调处的失败 507
    国共两党针锋相对 519
    内战危险一触即发 526
    重庆和谈和平无望 533
    诉诸军事的必然选择 541
    第十三章 战后国民党人的反共困扰 550
    “一二·一”惨案经过 551
    军政当局的过激反应 555
    蒋介石的点火与灭火 559
    受命打人者的邀功与“牺牲” 563
    教育当局的居间调和 566
    国民党教授的严重分化 573
    第十四章 阻止内战的最后尝试 581
    马歇尔调停与停战协定 581
    政协决议与国共妥协 589
    较场口事件及其幕后 597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605
    第十五章 四平战役与内战爆发 611
    四平之战的导火索 612
    四平开战经过 621
    四平之战的尾声 631
    内战方针下的危机 636
    第十六章 从“戡乱”走向崩溃 644
    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645
    从戡乱动员到总体战 651
    变局来临前的混乱 664
    军事瓦解的种种原因 672
    第十七章 国民党对中共的最后一搏 684
    桂系和共倒蒋密谋 685
    李、白发动和平攻势 695
    四老达成和平使命 701
    国共谈判南辕北辙 708
    中共条件遭到拒绝 721
    国共斗争大局底定 729
    参考文献暨征引书目
    · · · · · · (收起)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试读 · · · · · ·
    孙中山与国共合作众所周知,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开始于孙中山的容共政策。表面上,孙中山的容共政策,来自于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但实际上,将共产党人引入国民党,并授予重要职务的,到底是孙中山。因此,从孙中山如何制定并施行其容共政策,了解孙中山在与中共合作过程中的态度、作用及其认识变化,理应是了解国民党与共产党关系及其政策的起点。许多年来,在涉及孙中山为什么会采..
  •   全面系统论述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深入细致地研究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及国民党各派系对国共合作的态度;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剿共”决策过程;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政策的演变过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态度;抗战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决策;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
      使用了国共双方大量可靠、翔实的历史档案和重要人物的日记、回忆录,论述严密,多有创见。
  •   不知道现在高中和大学的历史教材是不是一如既往地枯燥乏味,通篇充斥着结论式的词句,以至于灌不饱那些对历史颇感兴趣的学子们。果真如此的话,本人当推荐此书与《“五四”九十周年祭》取而代之,如果因不符合教材体例或者内容广度不足等原因而被有关部门拿下的话,至少可以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参考读物。
      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我,经常会在小学和中学甚至大学的历史课本中读到这样的词语:“国民党反动派、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反革命分子”,再加上影视作品中国民党人的腐化堕落形象的衬托,耳濡目染中条件反射地把国民党与“反动、坏蛋”这样的字眼等同起来。那么历史果真如此么?国民党从一开始就如此反革命么?
      对于这样的疑问,杨奎松老先生所作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一书给出了客观公正的回答。从中我们知道,蒋介石早年曾主张“师法”苏俄,同情社会主义和俄国革命,这与抗战后极力剿灭共产党的做法大相径庭。我们会看到蒋多疑的性格是如何使他从组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时的重用共产党人到“三二零”事变后的严重限共再到“四一二”的反共。我们也会看到由“反共”和“剿共”埋下的国共双方互不信任的种子是如何一次次在抗战前夕的谈判、抗战期间的皖南事变、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和最后1949年的国共和谈等诸多重大事件中发芽开花并左右时局的。
      循着作者的分析思路,徜徉在那个激荡人心的历史时空中,连梦也被战争充填。
  •   有空看看历史方面的书是我平时休息的一部分,前段时间看了杨天石的《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最近又看了杨奎松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这两本书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从国民党的角度来看待国共两党的恩恩怨怨,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从蒋介石的个人角度,一个是从国民党的集体角度。从这两本书中都看到了许许多多我们以前不知道的历史,也为我们还原了不少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现当今再来看对于过去那场国共两党的争斗和合作的历史,给人一个最为深刻的映象即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我对上述两本书都有一个同样的感受是这两本书写得都非常地客观,不带有政治偏见,而杨奎松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一书由于着重点与杨天石的《找寻真实的蒋介石》的不同,所以对那段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此书最大的特点是把国民党和共产党放在同样的历时背景和平台上进行介绍,并为读者理清了过去一些重要事件的纠葛。使我们对这些事件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中也可看到早期的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曾经是同志,他们的信仰、追求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了救中国。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都曾相互融合相互合作。而原本意识形态差异并不很大的两党间的争斗皆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目的,那就是本党的发展,是遏制与反遏制的争斗,这争斗一发而不可收,以致于发展成兵戎相见,其争斗的结果就是在争斗过程中得到民心的共产党最后赢得了胜利。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

    对于对那段历史有兴趣的人来讲,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   第一,“党指挥枪”实在是伟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徒有智慧和勇气,为他人作嫁衣裳挺有劲,一旦政见不合,则血流成河中共亦无还手之力。中共掌有军队,即使困于陕甘一隅、倭寇侵占热察冀、国府两厢用兵亦可讨价还价;更值抗日之际发展壮大由4万之数发展到二百万之巨的正规军和民兵武装,终于可和国民党一争高下,而得天下经资本主义改造、假以新民主主义建设,终成执政党,依靠的就是武装故万不可丢枪呀!第二,第一次国共合作实行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无你之法,迫于抗日合作后期纯是各干各的,中共独立发展,国民党想法遏制中不得法,抗战胜利后协商“联合政府、欧美模式”无果而终,都想当老大,由政争到战争,最终消灭了”蒋家王朝“,成立中共天下。从中国千年的封建君主历史的一人独尊,改朝换代必流血,到20年的军阀混战各霸一方谁都想成为“霸主”,纷争不断,最倒霉的使中国老百姓,中国文化凋敝败落甚至消亡。因此所谓“联合政府、欧美模式”断不适于中国!!!
  •   第一次以国民党立场在大陆书写,和共产党在同一个水平上研究,开启研究国共的新局面:然而这也是21世纪的新要求,两岸关系走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值得赞赏!
  •   国共两党理念根本不同,国民党是披着“洋”皮的本土党派,集中了中国传统士绅阶层的优缺点;***的很“土”很激进,但它的理论基本上来自于苏联的“进口”,与中国传统思想那是相当的不一样。因此两者的分裂是必然的,把国民党说的那么反动完全是一家之言。***的激进政策破环了传统社会结构,引起了传统士绅阶层的恐惧,可是这种恐惧被有人利用到了极致,变成了暴力的清洗。国民党应负主要责任。可怜的是中国的民主进程,被两个不成熟的党的争斗而打断了。
  •   陆陆续续地看,好书,极为不易得的好书.民国学术界有双杨啊(杨天石的蒋介石研究\杨奎松),在资料掌握上和利用上,真是很厉害.这本书,最喜欢是资料扎实\立场客观,当然,实际上也并不能说是完全客观,以我的感觉,读皖南事变,西安事变以及早期国共分家的几段,作者叙述是客观的有理有据的,但临到最后的评论,实际上还是有点儿曲里拐弯,不过这种形格势拘的事情,可以理解,作者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得了.我们常说"突破"\"颠覆"\"重新认识"之类,每一本好的书出来,出版商以此为宣传口号,读者们也以此为评判标准,其实,我是觉得,这类宣传口号恐怕只是说给普通大众听的,真正读书多\了解多的人,看重的还是作者的学术背景和书的功底.民国史研究,国内的真实水平绝对不能说是低,相反是很高的,只不过很多著作和观点,未必能明白地说出来,也更不容易让一般读者听到看到.其他优秀的学者,比如经常在南方周末上发文章的朱宗震,比如金冲及(朱宗震也是金冲及的学生),还有张鸣陈铁健等.
  •   杨奎松绝对是大陆研究近代史,尤其是国共关系的第一人,强烈推荐。
  •   本书我在五一花了五天读完,而且经常从晚上一直读到第二天早上,由此可见本书的魅力。第一二章对一些人而言,可能不是特别有吸引力,越到后面此书越精彩。当然这本书的一部大部头,而且价格还比较贵,如果对历史或者国共两党的斗争不感兴趣,那么建议不要读了。当然这本书也有某瑕疵,比如关于陈炯明的史实个人觉得不是特别客观,关于陈炯明《南方都市报》上“大家”副刊曾发表过作品(名字作者忘记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下。这本书让国共人物避免了脸谱话,比较丰满,你值得拥有
  •   历史系的一个朋友推荐的,这部书是内地一部比较客观全面的描述国共关系的历史著作。最大的优点是史料丰富全面。这个系列的总的策划是杨天石教授,是《找寻真实的蒋介石》的作者。
  •   杨奎松的书每一本都有不一般的价值,这本书从国民党的角度来分析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非常有价值,而且可以弥补传统党史对这方面论述的贫乏。
  •   本书从国民党的角度来解剖和共产党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大量的档案等,史料丰富,立意鲜明,很好。
  •   难得的好书这在历史研究的书籍当中,尤其是对于党史资料的研究文献里,算是非常客观非常有见地的好书了。书中对很多历史细节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证和分析,我觉得一个活生生的国民党的历史被鲜活地展现出来,真的是受益匪浅。谢谢作者---杨奎松!他不但让国民党的党史鲜活地展现出来,也让中国***的历史有一个合理的再述!
  •   杨奎松的力作,非常好,国内少有的关于国共关系的好书
  •   国共历史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本书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我不是历史专家,对作者的治史水平不能妄加褒贬,但从行文做论中我能体会作者力求公正的态度,这在目前的条件下还算可贵的.另外,资料比较详实.作者力求用事实说话,不做随意评论,有严谨之风.
  •   第一手的材料,相对客观的立场,较为开阔的历史视野,成就了一部经典的学术作品。但不知是杨奎松先生的笔误还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排版失误,里面错误不少,比如“牛元峰”成了“朱元峰”,有些话明显有漏字缺字之误。但总体说来,这是一部解毒国共关系,客观了解中华民国史的佳作。杨奎松先生的才气足以保证其可读性!
  •   史料很详实,对国共关系写得很细致。是一本很好的了解那段历史的书籍。当然历史书嘛不免也有些枯燥。
  •   尽管限于目前所公布的史料和档案,但作者能从国共两方面的现实利益出发进行综合分析,掀开历史一角,已经让人耳目一新了颇有所得,尤其序言中引用的陈寅恪老先生的一句话,更让人掩卷沉思,对以前读书,尤其是读历史书的领悟更进一层。
  •   不能说完全突破(难道完全相反的观点就叫突破吗!),但确实是换了个角度来看问题,读书的人也不妨设想一下自己是站在国民党的角度来看联共、反共之历史,此书称得上是开此先河了。文笔严谨,论述有据,条理清晰、分析细微。
  •   一直想了解国共关系,杨奎松先生的书是不可多得的教材。
  •   看到副标题,居然是国民党党史的其中一本。连着中共党史对照着看,跟着杨教授的娓娓叙说,原来历史是这个样子的。民主共和离我们是这么近......
    因为是出版社和国民党党史,所以有些笔法,比杨教授另外几本书,比方《恩恩怨怨》里点明农民的死亡人数,略显春秋。
  •   所谓“国共”,大多是作为对立来看待的。而习惯的视角,也是从“共”来看“国”。从“国”的角度来看“共”,又是怎样的呢?这本书难得的提供了一面让我们从对立面来看自己的镜子。大凡盛衰存亡,必有因果可循。“共”兴必有理由,“国”败自有根源。翔实的史实后面,并非简单的一元判断。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纠缠,难免让人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感慨。看对立面,目的还是为着警醒自己。“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从这个角度说,对立面的历史,不但不能也不应该忘记,而且还要时时温故知新,借鉴对手,警醒自己,长盛不衰之道也!
  •   七百多页的书实在厚实,价格虽然昂贵了些,不过物有所值。杨奎松的代表作,从国民党的史料出发,在新的角度立场上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策略发展脉络娓娓道来,使人受益匪浅。
  •   从不同的角度看国共关系,有独到的见解
  •   杨奎松很有名的一本书。资料翔实,立论客观。国共最初有着相近的革命理念和革命手段,最终由于选择的道路和依靠的阶级不同,而分道扬镳,直至兵戎相见。今日读起来不免感慨万千。
  •   搞清国共关系的人必读指数
  •   真实的展现了国共两党间的纷争。
  •   对国共两党的恩恩怨怨写的详实,客观
  •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朋友介绍的,不错,值得一读,终于可以看到一个心平气和的作者写一本心平气和的书了,国民党这家百年老店如今在台湾有浴火重生了,它是有一个深厚基础的老党,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不是说一句反动派就定论的事,希望历史学家们都能像杨先生一样写出一些扎实的书,例如国民党抗日等等
  •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历史书籍!
  •   一年多前就关注到此书,对于增加国共历史知识,算一本不错的读物。
  •   我看过国民党写的容共与清党,现在来对比下共产党写的。
  •   宏观大视野之力作;国共大历史之绝响。
  •   国民党一个腐败、无用的党!
  •   我们对于国共有太多的想象和揣摩,相信这本书能解决很多人的疑惑。
  •   还行吧,本来09年就要出齐的一套国民党史套装书,现在都2013年了,还是只出了这一本,看来其它几本是不会出了!!
  •   在这个时代可以看到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恩恩怨怨,不在只颂扬一方面,可谓“幸事”。
  •   收到书后才注意到原来这么厚(700多页),比较严谨,比较系统,可以当作国民党的通史来看。社科版的书重在学术方面,通俗性及可读性上可能差点,需要静下心来读。
  •   与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相比较,蒋介石缺乏足够的智慧来处理各种政治关系,也缺乏足够的手段来协调各种政治力量,更缺乏预测社会发展的各种后果,而单纯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结果他是失败的。如果他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共产党,如果他能以包容的心态容纳共产党人,中国的历史一定是要改写的,中华民族也不会遭受那么多的苦难。
  •   第一次自己买这么厚的一本书,内容有十七章,十分详尽的分析了内战的各个战役。具体内同还没看,很期待。快递很给力,晚上下单,第二天下午就到了,服务态度好
  •   读近现代史的史论专著,如果想抱着读小说的感觉,那就一定要读杨奎松。想必这个人天生就是写历史小说的材料,再加上他大学教授的非凡研究功底,用如此开阔的视野与新颖的观念讲述一段似乎为人所知的历史,作品出来真足以定鼎中国史学界五十年。
  •   杨奎松先生的书几乎收藏齐了,这本是他的代表作,对于两党关系解读的非常到位。
  •   全面地看问题,也包括从对立的角度看。作者在序中坦承自己不能完全做到。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重要意义。毫无疑问,百分百真实和全面的历史本身,从发生的第二天开始就仅仅存在于天堂,我们不需要完全知晓,只需要看到和生活于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之中,这就足够。
  •   有别于大陆以前出版的民国史和中共党史的有关记载,主要原因实际上是杨天石教授占用史料的丰富与翔实.
  •   太枯燥乏味了,但确实可从中受益。中共从几十人的一个外国机构中国办事处(共产国际)发展到今天,真是历害,成功之路。
  •   观点独特,史料丰富翔实,让人大开眼界!国内很缺少这种客观的研究立场,但历史的痕迹偏偏又垂青于这一点,谢谢作者和每一个跟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兄弟姐妹~~
  •   作者杨奎松先生在前言中说:研究历史,贵在求真。这本书就是“求真”的典范巨作。从杨公(天石)精彩的序开始,每一个字都是在求真。这部巨作突破政治意识形态,努力还原一段历史真相。高超的学术水平令人赞叹,杨奎松先生直言真相的职业道德更令人佩服!
  •   上世纪前一半的历史,也差不多就是两党联联反反的历史。
  •   当代人写当代史有很多的限制,杨老师的这本书能在一个相对客观的基础上,从真实反映历史的角度撰写,难能可贵!从中也体会到半个多世纪来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的进步!
  •   本书主要特点是史料翔实.虽然作者写***的某些错误时还有些"犹抱瑟琶半遮面",甚至回避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客观的,具有一个真正学者的良知.
  •   杨奎松老师是近代史的权威,他的书值得一看
  •   杨奎松的书——比较客观——相对共产党来讲——但是左派还是对他不满意。
  •   观点独特,史料丰富翔实,让人大开眼界。谢谢!看了这本书我比较喜欢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书籍了。
  •   他也是看了几天就没看了,不过他说这本书不错。
    我也随便翻了一下,不知道具体好不好。不过这本书很厚,但不是那种天头地角大片空白的大号字注水书,也不是本语录集,就是一本学术研究成果,感觉作者很用心,给5分。
  •   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让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另一个方面去看历史。在目前的学术氛围下是比较客观的了。
  •   有很多的借鉴资料,作者是下了功夫的,作为普通读者,只是想了解那个历史阶段的大概的东西就行,这么多的文史资料,有完全的电报抄录、有完全的书信抄录,其实是多余的。要是想研究这个历史,确实不错。
  •   一流,抓紧看,不多说了。
    杨奎松教授,用心写作的人
  •   看来这部分历史是可以研究的了。
  •   非常好 很厚 大部头 杨奎松的书 每本都值得看
  •   爸爸很喜欢~杨奎松的书很值得读~
  •   杨奎松的书质量一向有保证,我已经把他写的书都买到了,正在仔细阅读,收获很大。
  •   第二次购买,再读。
  •   目无法治,暴力革命,运动杀人,文革遗风,原是有根据的。推翻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中国。一个统一民主富强文明,受世界尊重的中国,任重道远!
  •   书很好,700多页,很厚重,排版、印刷都不错,阅读感觉很好。内容详实,叙论穿插,而且作者立场公允,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党史书籍。不过个人感觉价格有点偏高。
  •   客观公正,引用的许多资料、话语都有出处,可以看出作者非常专业、客观,不再是为胜者著书,而是客观展现历史,超出想先,赞一个!
  •   特别推荐!是近现代史研究和学习的好书
  •   中国的成功离不开苏联
  •   杨的几部书,可与《红太阳》太媲美,用正宗的史料来分析历史,独立思考,获益匪浅。
  •   这本书从另外的角度记录了那段历史,使我们知道历史是可以有不同的解读的。
  •   资历翔实,有独立观点,非一般官版史书。
  •   很好,看得出作者已经尽量客观了。有时候出现前面叙述的历史事实和后面的评述论给人感觉褒贬不一致的情况,作者也是情非得已吧。总之,能看到这样的书出版已经不错了。
  •   翻阅了一下,相较于《中间地带的革命》,可读性更强;当然,从专业的角度两者都是好书。它们让国家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有这样一种冲动:重写1919——1949的政治史。
  •   正在读,我喜欢阅读真实的历史,我们的教科书已经将历史课政治化了,很多内容都是不真实的,并且都从政治角度解读历史事件,严重误导了我们几代人。
  •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 虽然有遗憾 但已有进步
  •   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
  •   这是一本很厚的书,出乎我的意料,真的很棒,纸张也不错。那段历史,风云变幻。这本书可以了解很多。
  •   近代史方面难得的佳作
    材料用得多,很严谨
  •   杨先生的书深得隐微著述的要义,遇到不便直抒胸臆的就让事实来说话。即便这书里面仍然不得已隐藏了些什么,但是相比我们从小到大学的官修历史课本而言,这书实在是太真了。
  •   大32开的书,有600多页。。。但是,的确是好书,引人入胜,增进了对那段历史的了解。
  •   以史实说话,比较客观的资料
  •   史实充分,推断有据,立场公正,值得收藏
  •   杨教授的这本书是难得一见的好书。很不错。值得买。
  •   杨先生让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换位思考”,读罢多有启迪。
  •   一直在等着买这本书的,写得真不错,这才是历史,真实的历史,和我们原来的政治历史有所不同
  •   这本书买回来很长时间都抽不出时间读,今年国庆节难得几日清闲,一口气读完,感觉写的很不错,从另一方面了解了历史,很精彩。
  •   这本书买了两本了, 之前的丢了,又买了,
  •   有些被盖起来的历史在逐步被发掘,历史真相无法还原,至少看到更多的东西,好让人揣摩。谢谢这些致力于揭盖子的人们。
  •   学历史的,当然要看
  •   了解历史,必须的
  •   专业,从另一角度来看历史的,感受很好
  •   了解一点历史
  •   一本好书,值得一读。那个年代已经远去,历史的记忆也愈加模糊,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将随时间的流逝而显得更加清晰和珍贵。大国家有大智慧,中华民族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   杨老师眼光的 犀利、独特大家都知道的,书中的解释、分析很金彩
  •   也许正是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原因,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对那个时代有个正确的认识,通过这些书籍,也许能够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一些吧。
  •   杨先生的书一直是自己阅读重点对象,今见他出版新书,自有一份喜悦之情.以往读杨先生的书,本本有新体会,新想法,感叹其学术功力之高.今日收到此新书,虽未开始阅读,但我相信这又是一本难得的佳作.鉴于以往的阅读,我看好此书.
  •   很厚的一本书,个人认为需要慢慢消化,挺经典的书。
  •   经典读物,长读长新,引人深思。
  •   新视角,值得阅读。
  •   速度快,书很好,赞一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