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出真我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海力波  页数:29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民族—国家的建设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黑衣壮人不断对本族群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再阐释甚至重新发明,以确立文化自我的核心,划分“我群/他群”的认同边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序格局”的自我意识和族群认同观念。    族群认同是一个动态的文化实践过程,黑衣壮族群文化表征过程中所体现的“复调”色彩,正说明族群认同既受到外在的时代主流“话语型”和现实功利的影响,也受到族群的人观、宇宙观等文化认知体系的制约,从而揭示了认同建构与自我塑造的微妙关联。    本书是对壮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认同重构过程的翔实的民族志记录,对从事人类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族群认同研究和壮族研究的读者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海力波,广西柳州人氏,回族血统,2006年于中央民族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以广西壮族地区为田野,从事艺术人类学、文学人类学、族群认同、壮族文化研究。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族群认同理论探讨    一 族群认同现有理论范式的缺陷    二 中国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研究的已有成果    三 壮族认同研究回顾   第三节 视角与方法    一 理论视角的选择    二 新概念的引用     三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第四节 内容与结构第二章 现代性的边缘:黑衣壮族群的民族志考察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生态环境    一 地理背景     二 历史沿革    三 生态环境  第二节 族群边界的划分与互动     一 各族群人口与地理分布     二 空间的道德地理学   第三节 民族志背景:“文寨”的生活世界    一 “文寨”概况与日常生活周期    二 现代性的渗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三章 三界之内:黑衣壮族群的自我与人观表述   第一节 自我与人观的建构理论  第二节 生活世界的文化建构    一 “三界”宇宙观的表述    二 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     三 时空观念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节 自我与人观的地方性表述    一 “好功德”——自我的核心观念    二 “阴阳同一理”——黑衣壮人的仪式生活与“善好生活”观    三 “传魂”——黑衣壮人的灵魂观    四 “魂、名、骨”——黑衣壮人三位一体的身体观    五 “做人道理”——黑衣壮人可逆的人观第四章 另类“差序格局”:黑衣壮族群认同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文化资本与族群等级的“差序格局”    一 从通婚范围看族群等级    二 吃大米的与吃玉米的——族群特征与生存状态的主观想象  第二节 从“黑壮人”到“黑衣壮”:想象背后的宏大叙事与话语一权力关系    一 “黑壮人”:民国时期民族一国家现代化话语下的黑衣壮    二 “富有光辉的革命传统的民族”:民族团结一平等话语观照下的黑衣壮    三 “壮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全球化语境多元文化话语观照下的黑衣壮  第三节 另类“差序格局”:从文化自我与人观出发的认同建构    一 “刻板印象”的建构:黑衣壮人对其他族群的文化想象    二 刻板印象的由来:从“好功德”观出发的认同建构    三 “吾祖吾海”与“变成黑衣壮的瑶人”:族群边界的维系与破坏    四 谁是“真正的黑衣壮”:黑衣壮族群认同的新发展第五章 记忆、表征与能动性:黑衣壮人的文化一政治实践  第一节 寻找“英明的祖先”:塑造历史记忆的基础与动力    一 从神话到现实的历史记忆:“文寨”的黑衣壮历史表达    二 从“家族史”到“族群史”:族群历史记忆的建构与基础  第二节 消费与被消费:文化表征过程中的能动性    一 大众文化中的消费品:作为表征对象的黑衣壮传统文化    二 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作为大众文化消费者的黑衣壮人    三 “安花”:仪式中的文化一政治与社会能动性  第三节 面对现代性的女性:文化开发与社会性别观的变迁    一 “女性=受害者?”:对人类学族群认同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反思与质疑    二 “阳男阴女、左白右红”:黑衣壮人传统的社会性别观与性别区隔    三 车窗内外:旅游开发进程中的黑衣壮女性第六章 结论  一 时代话语与人的分类  二 认同、自我与表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出真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是广西百色黑衣壮人的真正道出真我。
  •   虽然是概要地浏览,但觉得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