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国发展  作者:成功驴士  页数:210  
Tag标签:无  

前言

先说一个我的发现。虽然很多人在谈论创新,但我发现,关于创新问题的研究仍然存在巨大空白。当然,在这方面许多人功不可没,只是至今没有一个人单刀直入地讲清该问题,该问题的核心往往被忽略。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190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进行了自英国至美国的穿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实验,从而震惊了全世界。那么马可尼了解他所进行的实验的全部原理吗?不!不知道!电磁波是直向发射的,而地球是圆的。但事实上电磁波为何没有沿着地球的切线射向天空,而是从英国传到了地球另一面的美国呢?这个问题当时连马可尼本人也没弄清楚。马可尼在实验后的第二年才从两个美国科学家那里明白自己实验之所以成功的反射原理。原来在距地面约8万米高空中有一个电离层,这个电离层能够反射射向天空的无线电波。但这是马可尼在实验成功后的第二年才知道的,而在实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实验之所以成功的道理。作为一个不知道原理的人,马可尼发射无线电波肯定是“荒唐”的,但就是这种“荒唐”成就了他的伟大发现。马可尼这样的例子只有一个吗?不,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要有所创新,你就要拥有那种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依然能把事情做对的能力。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的人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向前多迈出的那一步。其实,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是非常简单和合理的。如果创新的过程都合情合理,那别人为什么没有实现相关创新?难道别人都是傻瓜?别人之所以没迈出这_步就是因为以当时的条件看,这一步的的确确是不合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能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荒唐”之事。坦白地讲,我们之所以缺少创新是因为缺少鼓励人们做出“荒唐”之事的文化氛围。科学发现史(其实不只是科学发现史)应该重写。过去,人们描绘这些科学发现的故事时,往往以后来者的视角来讲述这些发现故事,往往会把这些发现过程写成逻辑通顺的故事。其实,发现者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他们首先做了一些非常古怪的“荒唐”之事(多数是无意的),然后才获得了突破,而能做出这种逻辑上不合理的“荒唐”之事,才是他们最神奇的地方。许多人由于理解不了这种“荒唐”之事的含义,所以干脆略而不谈。但实际上,这些“荒唐”之事的“细节”才是这类故事最精彩之处。本书中,我们要讲述的恰恰是被严重忽略了的历史传奇!这种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依然把事情做对的能力,在有创新发现经历的人中是一种普遍的能力。这种能力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能力呢?其实,这是一种预感能力。现在,我们回到前面的话题:为什么许多人讲述成功者的故事时,都忽略了故事中的核心因素?这个核心因素是什么?就是这些当事人都拥有一种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也就是预感能力。换句话说,许多讲述类似故事的人都没有讲清楚那些成功者如何先做出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然后才获得成功。而之所:以没有讲清楚,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预感能力,所以相关的“细节”往往被忽略了(经常是无意识地)。在本书中,我们将引入“预感心理学”的概念。预感作为一种奇特的心理现象其实最应引起心理学的关注,但遗憾的是,其并没有进人心理学的核心研究视野。美国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英国预感中心等研究机构的心理学家们一直都在研究预感现象,而且卓有成效,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预感是所有创新的根源,他们的研究视野太过狭隘。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意识到预感是所有创新的根源,我们缺乏对整个文化进行推进的雄心!本书所选取的关于预感的故事中,虽然一些内容人们可能有所了解,但很多预感甚至连科学家本人都没意识到,而且这些故事涵盖了科学发现史上的诸多重要事件。当人们感觉耳熟能详的科学发现故事突然被一种全新的方式解读时,人们会意识到,之前我们思考生活的角度可能有问题,而这就将导致一场文化变革。预感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但预感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呢?预感的关键在于,它是一种做“荒唐”之事的冲动(这是重点)。事后,我们会意识到这是有意义的预感,但事前,我们只将其看作是一种奇怪的、想做“荒唐”之事的冲动。其实,只有抓住那种“荒唐”的冲动,才能抓住事情的根本。怎样才能抓住这种“荒唐”的冲动呢?或者说,要想培养和强化这种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依然把事情做对的能力需要具体做什么呢?且听我细细讲来。

内容概要

每个人都渴望通过创新获得成功,但人们在讲述别人的创新故事时,往往有一个缺陷:把别人的创新经过都讲成了逻辑通顺、波澜不惊的故事。这样的讲述方式使这些故事失去了原有的惊险,也缺乏对那些创新精神的本质性分析。其实,有些人之所以出类拔萃,就在于关键时刻做了一些从逻辑上讲不该做的事,即做“错”事。    本书正是从这些“错”事中提炼出创新的方法,鼓励人们大胆进行思维转换,帮助人们获得创新的能力。相信读完本书,你会觉得,这其实是一部可以导致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发生重大改变的启示录!

书籍目录

引言  预感之谜第1部分  理论 第1章  另外两个例子 第2章  “荒唐”与特殊的“猜”的能力 第3章  普遍的能力 第4章  无从理解的人体功能 第5章  无从模仿的人体功能 第6章  “盲目”做“错事” 第7章  能力的限度 第8章  大脑“磁化”与文化鼓励 第9章  大脑“磁化”与“务虚” 第10章  大脑“磁化”与大学行政化 第ll章  大脑“磁化”与信仰提升 第12章  信仰与考验 第13章  有效的努力第2部分  故事 第14章  “荒唐”的行为挽救了当事人 第15章  “荒唐”的梦境与科学发现 第16章  当事人没有意识到的“荒唐” 第17章  “荒唐”的错误与正确的发现 第18章  错误的论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第3部分  遗憾与悲剧 第19章  与神来之笔擦肩而过 第20章  错误的认知 第21章  没有物质基础的心理事实后记  关于“成功驴士”

章节摘录

前面说了,这种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依然把事情做对的能力在创新发现的人中是一种普遍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预感的能力。其实,关于预感在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恐怕讲得最多,他广泛涉及预感问题的文章至少有30篇之多。正是这位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牛顿相提并论的科学家赋予了预感以重大的意义。苏联著名物理学家福克说过:“伟大的以及不仅是伟大的发现,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现的,而都是由猜测得来的;换句话说,大都是凭创造性的预感得来的。”美国科学史家库恩在论述科学革命的结构时强调,从旧范式到新范式的变革,不是依靠对常规科学的“解释事业’’而获得,而是依靠“预感的闪光”而获得。加拿大科学家邦格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假说的提出,技术的发明,以及实验的设计都是预感和直觉发挥作用的明显事例。它们不是纯粹逻辑的操作,因为“光靠逻辑是不能够使一个人产生新思想的,正像单凭语法不能激起诗意,单凭和声理论不能产生交响乐一样”。也许把和预感极其相似和相关的灵感联系起来考察,更能看清这个问题。灵感是艺术家谈得最多的话题。如果没有灵感,艺术也就不成其为艺术,文学也就不成其为文学。那么,灵感和预感有什么区别呢?灵感和预感最大的区别在于:灵感出现的时候,其所导致的震撼人心的结局会一目了然。比如,一个画家出现灵感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赶紧把它画出来,而不会再问这种感觉对不对。而预感则不同,当预感出现的时候,当事人并不知道这种冲动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好处,他只是有一种“盲目”的冲动。比如,费米当时只有一种想把石蜡放在放射源前的冲动,但是这样做对他会不会有好处,他根本不知道。预感和灵感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不是人有意识地理性思考的结果,它们都是从外面“塞”进来的。那个“塞”进灵感或预感的“他”是谁?不知道。如果你非要给“他”加上一个拟人化的名称,那“他”就是“上帝”。当然,你也可以不叫“上帝”,你可以给“他”起一个“拖鞋”之类的名字。但是,对于送你这么好的礼物的“他”,你好意思管“他”叫“拖鞋”吗?而且,拖鞋也会因此不高兴,它会说:“我是下地,怎会是‘上地’?”我们前面说到,灵感和预感都是从外面“塞”进来的,关于灵感获得方式的这种理解,可以从许许多多的世界著名艺术家那里得到回应。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过,灵感不是来源于人的大脑有意识的思考,而是来源于“神启”。歌德说:“我在内心得到的感受,比我主动的想象力所提供的,在千百个方面都要更富于美感,更为有力,更加美好,更为绚丽。”内心的感受从何而来?作家余华说:“歌德暗示了那是神给予他的力量。”余华还说:“不仅仅是歌德,几乎所有的艺术家在面对灵感时,都不约而同地将自己下降到奴仆的位置,他们的谦卑令人感到他们的成就似乎来自某种幸运,灵感对他们宠爱的幸运。”后来,歌德说出了那旬著名的话:“我把我的一切努力和成就都看作是象征性的。”理查·施特劳斯问自己:“究竟什么是灵感?”他的回答是:“一次音乐的灵感被视为一个动机,一支旋律;我突然受到‘激发’,不受理性指使地把它表达出来。”柴可夫斯基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指责了有些人认为音乐创作是一项冷漠和理性的工作,他告诉梅克夫人“别相信他们的话”,他说:“只有从艺术家受灵感所激发的精神深处流露出来的音乐才能感动、震动和触动人。”柴可夫斯基同样强调了产生灵感的唯一方式——激发。创作时的柴可夫斯基“满心的无比愉快是难以用语言向您形容的”,可接下来倒霉的事发生了,“有时在这种神奇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外来的冲击,使人从这种梦游的意境中觉醒。有人按门铃,仆人进来了,钟响了,想起应该办什么事了”。柴可夫斯基认为这样的中断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因为中断使灵感离去。当艺术家的工作在中断后继续时,就需要重新寻找灵感,这时候往往无法唤回飞走的灵感。为什么那些最伟大的作曲家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缺乏有机联系的部分?为什么他们写下了存在漏洞、局部勉强黏合在一起的作品?柴可夫斯基的看法是:在灵感离去之后,这些作曲家凭借着技巧还在工作,“一种十分冷漠的、理性的、技术的工作过程来提供支持”。柴可夫斯基让梅克夫人相信,对艺术家来说,灵感必须在他们的精神状态中不断持续,否则艺术家一天也活不下去。如果没有灵感,那么“弦将绷断,乐器将成为碎片”。柴可夫斯基还将灵感到来后的状态比喻为梦游,理查德·施特劳斯认为很多灵感是在梦中产生的,为此他引用了《名歌手》中沙赫斯的话:“人最真实的幻想是在梦中对我们揭示的。”理查德·施特劳斯说:“我在晚间如遇到创作上的难题,并且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就关上我的钢琴和草稿本,上床入睡。当我醒来时,难题解决了,进展顺利。”以上这些都强调了创作的灵感来自自觉意识之外,也就是说,这些灵感都是从外面“塞”进来的。其实,关于创作的灵感来自自觉意识之外的问题,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说:个人原因与艺术作品的关系,不多不少恰好相当于土壤与从中长出的植物的关系。通过了解植物的产地,我们当然可以知道并理解某些植物的特性。对植物学家来说,这也是他的全套本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没有人会同意说,对植物来说,一切重要的东西都已经被发现了。植物并不仅仅是土壤的产物,它是一个有生命的、自身包含自身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与土壤的性质没有任何关系。同样的道理,艺术作品中的意义和个性特征也是与生俱来的,而不取决于外来的因素。人们几乎可以把它描绘成一种有生命的存在物。它把人仅仅用作一种营养媒介,按照自身的法则雇佣人的才能,自我形成直到它自身的创造性目的得以完全实现。但是这里我要先预先做一点声明,因为我知道还有一种特殊的艺术类型也必须给予介绍。并非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以我刚才描述的方式产生的。有一些文学作品(诗歌以及散文)完全是在作者想要到达某种效果的意图中创作出来的。他让自己的材料服从于明确的目标,对它作特定的加工处理。他给它增添一点东西,减少一点东西;强调一种效果,缓和另一种效果;在这儿涂上一笔色彩,在那儿涂上另一笔色彩;自始至终小心地考察其整体效果,并且极端重视风格和造型规律;他运用最敏锐的判断,在遣词造句上享有充分的自由;他的材料完全服从于他的艺术目标,他想要表现的只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别的任何东西;他与创作过程完全一致。且不管究竞是他有意使自己做了创作过程的开路先锋,还是创作过程使他成了它的工具以致他根本不能意识到这一事实。不管是哪种情况,艺术家都完全符合于他的作品,以致他的意图和才能不可能从创作过程中区分开来。我想,对这类艺术作品,没有必要从文学史上,或者从艺术家自己的言论中去引证例子吧。同样,也没有必要引证例子来说明另一类型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完美无缺地从作者笔下涌出。它们好像是完全打扮好了才来到这个世界,就像雅典娜从宙斯的脑袋中跳出来那样。这些作品专横地把自己强加给作者:他的手被捉住了,他的笔写的是他惊奇地沉浸于其中的事情;这些作品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形式,他想要增加的任何一点东西都遭到拒绝,而他自己想要拒绝的东西却再次被强加给他。在他自觉精神面对这一现象处于惊奇和闲置状态的同时,他被洪水一般涌来的思想和意向所淹没,而这些思想和意向却是他从未打算创造,也绝不可能由他自己的意志来加以实现的。尽管如此,他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他自己的自我表白,是他自己的内在天性在自我昭示,在表达那些他任何时候都不会主动说出的事情。他只能服从他自己这种显然异己的冲动,任凭它把自己引向哪里。他感到他的作品大于他自己,它行使着一种不属于他,不能被他掌握的权力。在这里,艺术家并不与创作过程保持一致,他知道他从属于自已的作品,置身于作品之外,就好像是一个局外人,或者,好像是一个与已无关的人,掉进了异己意志的魔圈之中。荣格继而又讲道:他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创作,没有丝毫强迫的感觉,他可能甚至完全相信行动的自由,拒绝承认他的作品会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不是他的意志和才能的表现。现在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可能从诗人自己提供的证据做出回答。这确乎是一个只有心理学能够加以解决的科学问题。正如我过去所略略提及的那样,很可能诗人,当他显然是在自己内心中进行创作并且创作出正是符合他自己自觉意愿的东西的时候,却仍然完全被创作冲动所操纵,以致他根本意识不到有一种“异己的”意志。正如另一种类型的诗人,意识不到在那种“异己的”灵感中,实际上正是他自己的意志在对他说话一样。诗人们深信自己是在绝对自由中进行创造,其实却不过是一种幻觉:他想象他是在游泳,但实际上却是一股看不见的暗流在把他卷走。

后记

“成功驴士”是我的中文名字,下面说说这个名字的由来。长期以来,我的一切生活都是围绕着能否成为成功人士而运转的,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被允许的。但是过了很久,我才看清,其实我所追求的不过是想成为一只出人头地的“驴”。可气的是,我拼尽全力,实际上连“成功驴士”都没做成。为了这点认识,我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该代价如此沉重,以至于我不愿回首往事。但付出沉重代价也有好处,会促使我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在不断反思中,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的文化结构中缺乏人文精神,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其实跟对待“驴”是一样的。基于此,我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名字。同时,取这个名字,也为了纪念自己那些难忘的“驴情燃烧的岁月”,并告诫自己尽量不要再做“驴”了。需要说明的是,该告诫只针对我本人。至于那些依然“雄心勃勃”的“驴朋驴友”们,我并没打算让他们放弃什么。我衷心祝愿他们能够“驴梦成真”!成功驴士2010年8月10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科学发现始于意识到反常,即始于认识到自然界总是以某种方法违反支配常规科学的思维所做的预测……思维转换的确使科学家对他们研究所及的世界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托马斯·库恩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不论思维转换的结果是否积极,过程是否渐进,都会让我们的世界观发生改变,而且改变的力度惊人……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发生相对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还是要靠思维的转换。  ——史蒂芬·柯维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

编辑推荐

《荒唐:不一样的创新启示录》: 一部可以改变你人生观、世界观的启示录。有些人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敢于做“错”事,那些看似荒唐的行为,其实正式创新的关键。“荒唐”背后是极具爆发力的思维转换!直指人类精神最深处,破解引发创新的基因密符。长期以来,我的一切生活都是围绕能否成为成功人士而运转的,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被允许的。但是过了很久,我才看清,其实我所追求的不过是想成为一只出人头地的“驴”。可气的是,我拼尽全力,实际上连“成功驴士”都没做成。最后,只写成了这本《荒唐:不一样的创新启示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荒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一本很有趣的书,解释了众多成功背后的偶然性,很回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