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滇商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罗群 等 著  页数:316  
Tag标签:无  

前言

  接受本书的编写工作后,我便像徜徉在一条时光的河流,或通达,或曲折,向着往日的云南回溯;我更像一个久别家乡的游子,或兴奋,或悲怀,朝着已经逝去或正在逝去的故园重返。对于那些似乎已经久远并逐渐淡去的历史和人物,很多人其实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描述,可是,就在回溯和重返之中,再次发现的过程,仍然使我充满了惊奇和愉悦。翻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我被汩汩流淌的往事所环绕。昔日云南的繁华与贫困、喧嚣与宁静、蹉跎与奋争……一起向我迎面扑来。  千百年来,云南这个特殊的地域,只是与朝廷的发配充军、民问的逃荒流浪、百姓的躲避战乱相联系。在人们眼里,云南始终是“瘴疠之区”、“蛮荒之地”。这半是事实半是虚幻的误解,这人云亦云的传闻,使云南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永不消散的迷雾。  的确,云南没有王者气势的帝都风采,没有繁华鼎沸的十里洋场,没有曲折离奇的津门旧事,没有婀娜多姿的秦淮倩影。然而,云南是丰富多彩的。滇云文化的源远流长,边疆民族的人杰地灵,民族商贸的丰富多姿,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云南这块边远的土地上,在云南大山的皱褶里,隐藏着滇商历史演进的兴衰荣辱,隐藏着时代更迭的悲欢离合。  于是,我一遍遍梳理那些堆积如山的历史资料,同时,也一次次地问自己:滇商最打动我的、最富有魅力与个性的色彩是什么?怎样才能穿越这漫长的时空隧道,解读云南历史的独特性格?随着写作的逐渐深人,答案也在我的心中一点一点地显现,那就是长久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云南经济因各地区、各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唯其如此,滇商便在历史演进的发展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的多样性,并在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原始社会后期,即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云南出现了早期的商品贸易。此后,云南各民族的商业贸易活动日渐发展起来,成为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各民族的商贸活动又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由于云南是祖国内地联系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桥梁和枢纽,云南各民族的商贸活动对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流通领域中作为交换的执行者、起中介作用的云南商人与商人资本,在近代云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生产者和市场中间构建起一座桥梁,使小生产者的产品变为流通的商品,逐步扩大了生产的内容和范围,进而连接起云南地方市场与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大市场的流通,并日益改变着云南地方经济闭塞落后的状态,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  适应于这种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近代云南商人与商人资本的势力迅速膨胀,规模不断扩大,活动范围遍及全省各地乃至全国,远及东南亚、南亚的广大地区,有的甚至远及欧美等地。商人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对外联系和交往。  首先,商人的贸易活动促使传统的商品消费范围扩大和加深,诱发了新的消费需求,从而诱发了新兴行业和新工艺技术的出现;也引起社会财富、货币资金、市场条件等的变动。  长期以来,云南商人构成中一直以外贸商人为主体的情况表明:经营进出口贸易和与此相关的商人,大都能在较快较短的时间内积累起一定量的资本,业务发展较快。这主要是由于外贸联系的是世界性市场,在刺激经营、积累财富上更有活力,由此带动了当时以洋货进口和原料、土特产品出口为主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并出现了大量商人资本渗入生产领域,对各种出口的土特产品进行加工生产的现象。生丝和茶叶的出口加工便是典型。  其次,商人的贸易活动,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以来云南地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而增强了以矿业为主导的经济联进功能,促进了各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之美称。但直至清代,资源沉睡的状态依然故我。除了明清两代滇铜的开采主要是服从于政府的财政需要外,其余大都未被列上开发日程,有的甚至还鲜为人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以世界市场为目标的矿产品,由于需求增大才有较多和较快的开发。以大锡、石磺、铅等为代表的矿产品成为近代云南商人经营的大宗商品,刺激了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商人资本也较多地投入到矿业开发中,成为近代产业资本的一个主要来源,并由此带动了矿产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商人的经济活动促进了市场结构向近代化的转化过程。  伴随着云南地区旧经济结构的分解和新经济因素的生长,云南的市场结构由较封闭的地方区域性市场,逐渐转向开放,成为全国统一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来自各地的各类大小商人的经营活动,云南省内的区域性中小市场已相互开放,构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市场网络,全省统一市场逐步形成;此外,市场的开放度更为扩大,与外部(包括省外、国外)的联系日趋紧密。  第四,近代商人及商人资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云南社会旧经济结构的解体和民族经济的发展。  自近代商业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开展以后,云南地区涌现出了一批积累了较大货币财富的商人。其中一部分商人将货币财富投向出口加工业,进而参与投资兴办云南近代工交事业,涉及的生产部门有电力、机械、纺织、造纸、印刷、矿冶、化工,等等。  与此同时,有别于旧式的封建金融组织,适应于近代经济活动要求的商业银行开始出现,以经营汇兑、存放、贴现、储蓄等为主要业务,使新经济因素不断渗入和扩大。这种商人资本向产业资本的渗透转移,正日益改变着近代云南省的社会经济结构,由过去落后的、单纯的小农经营类型,向以近代工商业为主的经济类型转变。  除此之外,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通过商人的经营活动,若干原来较落后的少数民族,改变了过去的相对隔绝状态,自觉不自觉地投人到商品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开始更快地同新经济因素发生联系。例如在德宏一带的傣族地区,便不断游离出兼营性、季节性或贩运性的小商贩,甚至出现了专业性的商品经营者。  在各民族商品经济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同时,一些原来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民族,如白族、回族、纳西族等,也通过商业经营积累起较大的商人资本,有的甚至跨入了近代企业经营的行列。  滇商的发展是丰富多彩的。这种多样性包含在云南工矿业、交通业、商业、金融业等的发展中,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由滇商所支撑起的一片硕大的天空;这种多样性也蕴涵在独具魅力的滇云文化沃土中,在那里,人们同样可以看到滇商的社会地位、商人精神、商业思想乃至商人文化的演进历程。在滇商数不胜数的故事中,既有宏伟气派、众声喧腾的壮观场面,更有摇曳多姿、血肉丰满的人生细节,还有发人深省、从容睿智的经营谋略。于是,本书就有了自己的特点和重点:在“史”的框架内尽可能地把上述多姿多彩的画卷呈现给广大读者。  昨天折射着今天,今天又预示着明天。再匆忙的人也会稍事歇息,驻足回望所经之途,在沉思之余,又从容前行。“怀旧”并不意味着厚古薄今,它使人们在新的生活感受中唤醒旧日的情愫,同时又在无限温暖的怀念中增添对新生活的热爱。这是笔者写作此书的动力所在,也希望能以此书带给读者随意翻检后的片刻回味与沉思。

内容概要

  古今中外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精神的博弈。本丛书讲述近代中国(有的商帮上溯到明清时期)各地商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丰富多彩的经营之道、处世之理。旨在对中华商业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做深入发掘总结,为当今商人群体的成长和成功提供历史借鉴。  历史有传承,文化有根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商人和消费者,中国特色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都与我们的前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与我们的国情乡情密不可分。弘扬各商帮和各地域商业文化的特色,对于当今打造名省名市名街名企名店名商,实施特色竞争、差异定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十几省市专家学者精心打造,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指导支持。本丛书视野开阔,气势雄浑,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赏心悦目。皂无是政府官员的历史读本,又是商界人士的经营指南,还是文化爱好者的收藏佳选。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川土川水育川商1.1溯本求源解四川1.2“天府之国”的形成1.3“湖广填四川”的由来1.4蜀道川江连四海1.5四川军阀战四川1.6近现代工业化中的川商1.7抗日战争中的川商1.8富不逢时的川商1.9难出夔门的川商第二章 行成于思毁于随2.1实业救国,民生第一2.2反帝爱国,民族至上2.3开启民智,实践民权2.4信则利:童叟无欺商誉自来2.5通则活:自办工厂货源不断2.6和则顺:劳资合作事业久大2.7“聚兴诚”:人聚财兴重在诚2.8以和生财“太和号”2.9抓、抠发家“汤百万”第三章 名正意深行自远3.1好酒冠好名:成都全兴大曲3.2一朝更名天下知:五粮液3.3“两老”酿名牌:泸州老窖大曲3.4美酒中的传说:郎酒3.5诗般雅致的酒名:剑南春3.6醋是陈的香:保宁醋3.7诉讼为名牌:同仁堂3.8立地成佛:桐君阁3.9广而告之:“治德号”第四章 师夷长技,此长彼消4.1釜底抽薪,制造商机4.2师夷制夷靠实力4.3十面埋伏,诱敌深入4.4攻其一点,以小博大4.5明修栈道,暗渡陈仓4.6审时度势,吃堑长智4.7抓到老鼠是好猫4.8针锋相对,将计就计4.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五章 猫和老鼠5.1官商恶斗,钱能通神5.2官商一体,利为己谋5.3合纵联横,智斗官商5.4买官作为护身符5.5依附官场,鸡飞蛋打5.6拉大旗,作虎皮5.7敬鬼神而远之5.8花点冤枉钱,求得万事安5.9退避三舍,亡羊补牢第六章 百业百态,厚德生财6.1不怕一万,就怕万一6.2人无我有,人有我精6.3与时俱进求发展6.4悬壶济世,细成疏败6.5存在就是合理的6.6文人卖书讲文化6.7以需定价,低进高出6.8应需而生,应时而新6.9点粪成金,变害为宝第七章 天下无人不知“君”7.1王中王“陈麻婆豆腐”7.2废片不废“夫妻肺片”7.3光生“担担面”7.4先声夺人“三大炮”7.5精细“赖汤圆”7.6川味之“宫保肉丁”7.7革命饭“努力餐”7.8阳春白雪“姑姑筵”7.9集大成之“荣乐园”第八章 行走江湖“麻乡约”8.1平常中寻商机8.2讲信守义严行规8.3恩威并施巧手段8.4义利关联互约束8.5舒适平安客自来8.6形式多样惠商民8.7点多面广重赔偿8.8因循守旧难发展8.9人亡政息终结束第九章 因业生商,因商成市9.1因业生商:贡井盐场9.2因商成市:自贡9.3因潮扇而名的文化城:德阳9.4因桐油贸易而生的港口城市:万县9.5因蜜饯业而“糖城”变“甜城”:内江9.6果城名下的丝绸之城:南充9.7因鸦片而成的重庆“特业”市场9.8无品牌的短暂生产链:榨菜业9.9民族贸易的中介:康定锅庄业后记参考书目丛书编后记一丛书编后记二

章节摘录

  白族的三道茶是云南茶文化的一个代表,它是白族接待贵宾的佳品,制作方法和使用器具都十分考究。  第一道茶是苦茶:用铜炉在火盆铁三角上把水烧开,同时在炭火上放小罐烤热到灰白色,然后把茶叶放入,手执罐耳不断抖动。待茶叶发热色变微黄可闻到茶香味时,注入少许开水,此时只听“噗”的一声,罐内立刻水泡上冒,待泡沫稍落后再注满开水,就可把茶水倒人杯中献客了。这一杯茶水澄黄透亮,香味缕缕,略带苦味。  第二道茶是甜茶:在杯中放入用推刨削成的薄薄的核桃仁片、切细的红糖屑、雪白的爆米花,再用如前所述方法制成的茶水注人杯中,这道茶喝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将茶水注入杯中后,加放花椒粒、生姜片、桂皮屑和少许蜂蜜。这道茶是将茶之苦、姜桂之辛辣、花椒之麻、蜂蜜之甜各种不同的味道融为一体,融合成一种辛辣麻甜俱备又微苦的难以言状的复杂口感,给人回味无穷的感受。  三道茶不仅体现了白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还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传说过去有个白族木匠带了个徒弟,徒弟干活时口渴难耐,师傅就随手抓了把茶叶叫他嚼,他感到满口苦涩。随后师傅给他斟上一碗甜茶,并告之生活就应该先苦后甜。两年后徒弟满师,师傅又递给他一碗又甜又苦又麻又辣的茶,徒弟喝后问其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话说滇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