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宗教文化  作者:谢清果 编  页数:320  

内容概要

  《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首次从传播学的视角系统地研究老子,意在开拓“老子传播学”这一崭新研究领域。作者从传播动机、传播策略以及传播效果三个方面剖析了老子传播思想的总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进而探讨老子在语言传播、人际传播、人内传播、具象传播等方面的深邃思想;考察老子对传播过程的认知、对传播道德考量的执着、对信息“无为”传播的追求等:还独具匠心地从传媒文化视角重新省思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初步展示了老子与现代公关、传媒历史乃至西方传播思想等方面的貌离神合,从而多维度管窥了深刻隽永的老子传播思想。

作者简介

  谢清果,1975年生,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厦门市道教协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 《紫气东来——太上道祖圣传》、 《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 《中国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研究》等多种,发表论文70余篇。成果曾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主持和参与“道教与中国养生文化”、 “道家符号传播思想研究”等多个国家省部级课题。

书籍目录

总 序序 老子传播智慧的新探索绪论总 论 老子传播智慧纲要第一章 传播主体定位——以正治国一、善——理念为王二、信——态度至上三、德——行为制胜第二章 传播策略探索——以奇用兵一、思想策略二、语言策略……分论 老子传播智慧的多维考察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传播学”是作为一个很典型的西方概念被引入国内的。近40年来中国传播学科的发展,基本以西方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及应用为主线。不过,传播的社会语境决定了传播学在中国的深入进程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本土化的审视。传播学本土化在国内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始终是新闻传播领域持久争议和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传播学的本土化、中国化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回溯以历史为根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研究;其二仍以西方传播学原理及方法为主体,通过之于华人语境下的具体应用来解决本土问题;其三则是在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传播伦理、媒介素养、传播制度等一系列具有通识化的关于规范性的议题。
      《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一书所探讨的传播学内容应该属于我们上述所说的第一种情形。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学”出发,试图探索中国本土语境中存在的传播学历史特质,并抽离出其中富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部分,应用于当代的传播世界。该书撰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道学研究与华夏传播研究,在将老子哲学思想与传播学理念沟通解析的过程中,呈现了一种别样的关于中国文化传播的学术探索方向。
      中国有关“传”的概念古已有之,《说文解字》中就谈到:“传,遽也。从人专声。”把传播视为以人为核心进行的社会化活动。而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也在于其“人本”理念,其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德经》第25章),把人与天地自然并列,彰显了对于“人”本位的尊重。因此,《和老子学传播》虽顾名思义是以老子理论为主线论述传播学理论的,但贯穿其中的仍是有关于“人”的核心命题。全篇从传播主体定位出发,在理论典范层面上,小到个体动机、态度、行为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大到媒介文明与新闻伦理,基本都围绕“人”的主体能动性,并佐以辩证的历史眼光予以分析;在方法层面上,则阐述了老学中关于语言、沟通和信息取向的态度及其启发,从而用于指导具体的人际传播与公关活动,充满了东方式的学理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全书在解码老子哲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参照了一些西方经典的传播学理论或者其他相关学说。因此,在阅读的过程,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霍夫兰的劝服效果研究,一方面是“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的古典说服观念;一方面是拉斯维尔的“5W”经典模式,一方面是以“道”为主体的传播体系;一方面是米德的“主我和客我”人内传播概念,一方面则是“外化而内不化”的自我良性互动。在这种东西方文化和理念的对比中,中国传播文化的特征被更好地凸现出来,并且呈示了不同文明在某种程度上的共通性。
      事实上,《和老子学传播》所体现的交叉学科特征使得全书具有强烈的双重性质。你既可以说其是哲学视野下的传播学理论探索,也可以说是传播学视域下对于老学的阐释与补充。书中通过引入老子思想中对于“上善”、“上德”的重视,揭示了中国古典传播活动中对于主体修养的关注;通过探讨“正言”、“忘言”的实际意涵,呈现了华人传播世界观里对于语言神韵的把握;通过立足道家“抱朴返真”、“自然无为”的观念,描述了中国古典思想所向往的人际传播、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此外,站在传播原理立场上对老子思想进行有解读,也驳斥了一般人观念里单纯认为老子强调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是一种“反传播”姿态的误区。
      总的来说,从四十年前作为舶来品出现的传播学研究,到后来传播学研究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的讨论,再到对于中国传播理论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追溯与思考,传播学在国内的进程体现着学界的文化自觉精神,也暗示着伴随中国现代化崛起而上升的文化自信。《和老子学传播》这样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本土学者积极探索传播学本土化的可能路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老子哲学为基础的理论梳理并不只是一次对于古代先哲思想的回顾,也不仅仅是对现实传播活动的文化指导,而更多地饱含了一种探索传播学革新的勇气以及对于传播学未来道路的致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