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出版时间:2000-12  出版社:西泠印社  作者:浙江省博物馆 编  页数:451  

内容概要

  在世纪之交时,浙江省委省政府站在世纪的高度,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高起点、全方位地营造现代都市文化,构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浙江当代文化,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西湖美术馆等单位联合承办,陆续推出了“2000年中国美术大师系列作品特展”。为使系列大展更具学术品位、艺术层次,同时举办与之配套的各种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等系列学术活动,在社会各界特别是艺术界、文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沙孟海翰墨生涯”回顾展作为大师系列作品特展之六而隆重推出,时正值沙孟海先生诞辰lOO周年。为了弘扬光大并更有意义地纪念沙孟海先生恢宏的学术、艺术人生,同时举行由浙江省文物局、鄞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沙孟海书学院共同承办了“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由西泠印社出版的研讨会文集也在会期面世。以回顾展、研讨会、文集出版等研究活动为中心内容来纪念对中国书法史研究有卓越建树的沙孟海先生100周年诞辰,其意义无疑是显见的。它不仅提供了当代书法史学研究水平的新成果,深化了书法艺术的学科研究,增强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而且对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当代文化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保证本次会议的论文层次与质量,我们曾向国内外的书法研究专家特约征稿,得到了专家们的热忱关心和积极支持,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收到论文80余篇。受会议规模和文集篇幅的局限,30余篇论文未能参加会议交流和文集刊发,我们深表歉意。

书籍目录

书法史研究的随想四则中国书法史图说商周文字之思辨先秦时期蒙学中的书法教育浅谈马王堆帛书的书法体势汉陈遵所善书《葛祚碑》之讨论钟繇“三体”考辨《集王圣教》与《神龙兰亭》之比勘江左风流与中原古法由王褒人关事件谈南北朝时期的南北书法发展羊欣书学论著考评萧子云《出师颂》考从《始平公造像记》看魏碑方笔写与刻的问题唐墓志中的书学资料僧无可书《寂照和尚碑》的书法艺术唐代书法审美流变“笔谏”辨证楷书成形后书体演进史走向终结的历史原因初探——书法与印刷术关系之研究唐代名砚——红丝石砚辨讹 有关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主要题跋、著录的整理宋代儒学中兴与书风尚意黄庭坚《此君轩诗》及其书作考——从二玄社《黄庭坚》所载赝品说起黄庭坚伪迹考叙传世赵构《翰墨志》一卷系完本考——兼及未见传本《翰墨志》著录的赵构早期论书语录的钩稽“绍兴装”研究暨其应用举例从杭州到大都——赵孟烦书法评传吴镇的墨戏说及草书《心经》元末明初吴中书法概论论明代书法对社会的影响明末清初的碑学萌芽阳明心学与晚明书学历史地辨证地看待王铎——兼论书法史论研究问题“晋人”辨阮元的书学与书法论清代碑学以振兴汉隶为起点清代岭南的刻帖之风姚孟起事迹考及其书学思想八大山人的书法艺术论吴昌硕自订润格沈曾植的北碑论动荡中的转型——论清末民初至四十年代的中国书法及代表书家书法的地区风格及书风的传递——以湖南及近代颜体为例康有为与《广艺舟双楫》“康体”书法与康门书家二十世纪四川书法略论……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四三)第十四行“静”  此字见第3l页2行[图61]、19页6行和23页2行。“青”之中竖,《兰亭》有开叉而《圣教》却无。另末钩方向二帖亦稍有不同。  (四四)第十四行“间”  此三见于第11页5行[图62]、19页6行和23页2行。亦翁所遗。第一竖的开叉,仍为二帖之异。中间部分的位置以及钩的角度,《圣教》皆显得平实。  (四五)第十五行“然”  此字二见于第2页3行和6页2行[图63]。《兰亭》上部有两处渴笔而《圣教》依然润泽。火底四点的波势亦有较大差别。  (四六)第十六行“知”  此字五见于第2页6行、4页2行、5页3行、13页l行[图64]和16页2行。翁氏以为是第23行另一“知”甚误,从末横的收笔与否足可验证。“矢”的一点较直的特征二帖无异,不同的是《兰亭》“矢”第二横较长和“口”的顶部略宽。  (四七)第十六行“将”  此字见于第1页4行[图65]。左旁点挑二笔,《圣教》中并不与竖相值,另外末点与钩的关系亦有疏密之分。  (四八)第十六行“至”  此字见于第13页6行[图66]。亦为翁遗。翁氏在分析定武本“群贤毕至”的“至”时云:“‘至’字点,是由下倒挑结束之笔。中间自相垂注如行草势,然后仰而倒注作此点。其以右、为ノ者非。”⒀从神龙本来看,笔顺已甚混乱,正属所谓“非”的范围。那么这“老之将至”字,是否像翁所云之作草法呢?窃以为亦未必然。《圣教》此字,末横并不“倒挑”,可见点是笔顺中的第三笔。尽管《圣教》27页1行亦有倒挑写法,但这或许还是草法的习惯遗留,与草书末点写在外侧的情况完全不同。  (四九)第十七行“随”  此字见于第21页2行[图67]。从结构而言,《兰亭》比《圣教》为宽绰,而若较以笔意,则妍质之辨可谓洞若观火。《圣教》此字点画粗细无明显对比,即如一捺亦然。  (五○)第十七行“迁”  此字见于第5页4行[图68]。翁方纲专就褚本此字立节⒁,繁琐地罗列各本“迁”字“西”左竖的开口尺度。其实《圣教》所从是几无左竖的,因此不论定武还是神龙到底添上多少,皆是蛇足。《兰亭》字形亦较《圣教》为大,具体而言,即“西”的首横和走之底首点皆高出一截。  (五一)第十八行“仰”  此字见于第5页3行[图69]。二帖区别只在右侧上部圆转之大小。  (五二)第十八行“之”  此字见于第7页2行[图70]。翁氏只举这个“之”字为例,他解释云:“《兰亭序》内‘之’字,古称变势最多,即以怀仁所集,模传既久,亦未可遽为一一确指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