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书画印裱解析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作者:田政  页数:180  

内容概要

作者对书画印裱都有过全面的了解和实践经验,认为这些艺术都是相互关联的,应融为一体来认知,这样才有助于提高中国书画印裱的综合艺术水平。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明快的图示,系统地描述了书画印裱的历史、方法、工具、材料及其相互关系。并对笔、墨、纸、砚这些与书画印裱相关的工具和材料也做了系统的介绍。  本书对于一般读者或初学者而言,可起到帮助他们打破对书画印裱各行间相互隔绝的神秘感,建立起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系统概念,也可作为中老年大学的教材。对于已有书画印裱各方面知识的人而言,本书则可起到增加他们对其他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融会贯通的参考作用,借助于书画印裱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有所创新。

作者简介

田政,系统工程学博士(后),1982年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91年赴日本留学,获得系统工程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系统分析、系统模型解析和系统构成。善于将复杂系统经过分析、分离使之简单化、实用化。先后在国、内外4E级杂志上发表过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并曾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笔 一、毛笔与中国文化 二、笔的类型与材质 三、制笔的工艺与风格 四、笔毫和笔管鉴定及笔的保养常识 五、与笔相关的文房配件第二章 墨 一、墨的产生与演变 二、墨与中国文化 三、古墨的制作 四、墨的品类 五、古墨的制式 六、墨用文房配件 七、古墨的鉴赏及保养常识第三章 纸 一、手工纸的品类 二、宣纸的用料及制作 三、古纸再加工工艺 四、名纸简介 五、古纸的作伪 六、古纸保存的五防与修复 七、纸用文房配件第四章 砚 一、砚的发展与演变 二、砚的各部分构成 三、常见的砚形及特形砚 四、砚的种类 五、砚的制作 六、砚的鉴别内容及方法 七、砚的收藏与养护常识 八、砚用文房配件第五章 书法 一、书法概述 二、书体的主要类别 三、执笔 四、常用笔法 五、书法的“临摹 六、书法的戒与病 七、历代书法名家简介 八、书法的章法与布局 九、书法作品的装裱设计第六章 国画 一、国画概述 二、国画的特点 三、国画按技法分类 四、国画按内容分类 五、国画的执笔与运笔 六、国画常用技法 七、国画常用颜料 八、国画载体 九、作品上书、画、印、裱的结合 十、国画装裱式样 十一、国画近现代名家

章节摘录

  东汉时,纸的发明,毛笔的改进,以及书画艺术的发展,促使墨从质量和形态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是墨模的发明,墨模使墨的式样趋于规整。到了三国时代,陕西长安的韦诞总结了前人制墨的经验,终于制出了被人们评为“一点如漆”的好墨。  韦诞造墨时,在墨中加入了珍珠、麝香两种贵重药物,首开用药于墨的先例。也在造墨工艺史上创造了“以胶和墨”的重大创新。这意味着可以把墨制成各种形状的块墨,使用时只需持墨在砚台上研磨即可。  奚氏父子改进了捣松和胶的技术,造出了丰肌细腻、光泽如漆的佳墨,而且在艺术造型上也先后制出了剑脊龙纹圆饼、双脊鲤鱼、乌玉块、蟠龙弹丸等墨。同时也开始确立了徽墨在制墨业的主导地位。后来,奚氏的后人又对墨质和制墨工艺做了很大改进,在墨的配方中,添加了珍珠、麝香、藤黄、犀角、樟脑、巴豆等十二味药物,和胶时又添加了生漆。这样制成的墨,“坚如玉,纹如犀”,防腐防蛀,久贮不变,磨成的墨汁沉香气袭人,书写时流畅不滞,光彩照人,成为当世和后世的稀世珍宝。  元、明、清三朝制墨名家甚多。现在民间流传最多的古墨,大都是这三个朝代所出之品。  清代的制墨业,主要集中于徽州一带,是徽墨的又一个新时期,并以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这“四大墨家”为代表。有“天下之墨推徽州,徽州之墨推曹氏”之说。  近代的制墨名家当属曹素功和胡开文,他们是最早烧制和发扬了传统制墨工艺的制墨厂商。其墨不仅用于字画,同时也成为馈赠佳品,四海流传,深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收藏。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系统的书画印裱解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