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中国历史名窑大系

出版时间:2001-01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赵青云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陶瓷的发展已有一万年甚至更长的历史,陶瓷器的烧制和使用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陶瓷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的历史价值已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在探求和寻觅古代文明足迹的过程中,引发并形成了中国陶瓷研究的。热潮,其标志是更多研究领域的开拓:    除了方法的更新以外,资料的丰富和真实是推进陶瓷研究的关键。目前可供我们使用的陶瓷信息资源有三类,即传世文物、文献资料和出土器物或标本。    传统的陶瓷研究依靠有限的传世文物。但经世事沧桑,古代器皿遗存者不足百一,难窥中国陶瓷全貌。宋元起,各种文献中有关陶瓷的内容渐多,并出现陶瓷方面的专著。在这些文献中,记录了古代陶瓷的品种、特征、窑口、烧造等方面的情况,是非常宝贵的文字资料。但必须看到,因缺乏大量实物资料的支持,表达往往语焉不详,后人对先贤著述的引证和诠释又难免穿凿附会,使今天的读者迷茫失措难见真容。    本书从钧窑的创烧与发展,钧窑系的形成及对各地的影响,都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尤其对钧台官窑作了具体剖析,从其造型特征、烧造工艺、钧台窑的年代及性质等,都有较科学的论述,然后对历代钧瓷造型工艺、窑变机理、理化特征及其鉴定与鉴赏,也都作了具体说明。    本书文字简练,科学有据,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收藏家、鉴赏家及广大钧瓷爱好者,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作者简介

赵青云,河南汤阴人,在河南从事文物考古40载,曾参加许多重大考古发掘,解决了宋代五大名窑中的钧窑与汝窑窑址的历史悬案。对中国陶窑史有深入的研究。编著有《河南陶瓷史》、《汝窑的新发现》、《钧窑瓷的鉴定与鉴赏》等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总序序一、钧釉工艺和钧窑系的形成  钧釉工艺的形成  钧窑系的形成  北宋钧官窑的出现  金元钧窑的兴旺和影响三、北宋钧官窑——钧台窑  钧台窑及其发现  北宋钧官窑瓷的特征  北宋钧官瓷工艺  钧台窑的年代及性质三、金元钧民窑  窑址分布及发现  金元钧民窑瓷的特征四、历代钧窑工艺   钧赛的造型艺术   钧窑的窑变工艺   钧铀的理化特性   钧窑瓷器的鉴定五、钧窑名瓷特征和欣赏  蚯蚓起泥纹  宋钧官窑器底编号数字  历代钧窑釉色变化  北宋钧瓷釉色  胎骨、化妆土和底面釉浆  宋钧窑址出土标本

章节摘录

  钧官窑是在民窑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钧窑从唐代创烧,到北宋初已渐成熟,尤以禹州神垕刘庄窑为代表。钧瓷铜红釉的烧制成功,那五彩缤纷的美丽效果,受到了北宋宫廷的喜爱,在民间也颇受欢迎,故各窑兑相信制。北宋晚期宋徽宗年间。将原禹州城里古钧台附近的民窑作坊,垄断为官方办钧窑,从些该窑完全按宫廷需要专门生产御用钧瓷。其烧造品种由原来碗、盘、炉、钵、瓶、壶、罐、尊等民间等民间日常生活用品改为宫廷喜爱的陈设工艺瓷和文房四宝之类的艺术品,造型更加古朴端庄。  北宋钧官窑釉的主要特点是三氧化二铝含量低,而氧化硅含量高,还含有0.5~0.95%的五氧化二磷。北宋早期钧窑的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之比介于11—11.4之间,五氧化二磷占0.8%。而官钧釉的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之比为12.5,五氧化二磷在0.5—0.6%之间。钧釉的红色是由于还原铜的呈色作用,含铜量多少直接影口向了色釉的效果。再加上还原气氛和窑室温度高低都有所不相同,造成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等富有诗意的窑变色彩。  北宋官钧窑的兴盛之日,也是民钧窑的衰退之时。一则北宋皇宫利用专权,将民窑中工艺水平最佳的禹州钧台窑垄断为官窑,并从民间挑选能工巧匠到官办窑场从艺。同时还垄断了优质原料,不计成本精工制作,禁止民间继续生产钧瓷,官窑产品也不许流散民间,这些都抑制了钧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根据土瓷片标本分析,北宋末年,钧台窑的工艺技术已臻完善。除少量的碗、盘等日常生活的器皿,大多是为满足宫廷需要而生产的各式花盆和与之相配套的盆奁儿、出戟尊、奉华尊等陈设瓷。  器物按照宫廷的不同需要设计,仅花盆就有葵花式、莲花式、海棠式、仰钟式、渣斗式、长方形、六角形和方形等,底部一般有5个圆形小孔,惟独六角形花盆的底部有7个圆形小孔。各式花盆又有大小不同的10个规格,由大及小依次递减。花盆底部都刻有一至十的汉字号码,即一号最大,十号最小。各式花盆配有式样相同的盆奁儿(即盆托)器腹较花盆浅,平底,不留圆孔,以承接花盆中的渗水。外底均有如意形足,三足、四足或六足不等。盆奁和花盆一样,按照器形大小排列,底部分别刻有一至寸汉字号码,可与同型同号花盆配套。  出戟尊、奉华尊等属仿青铜器造型。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均收藏有钧窑出戟尊。其器型口沿外撇,颈部内收,折肩鼓腹,喇叭形高圈足。颈、腹和足部的四面出戟,显得庄重典雅。器身为月白色和丁香紫色釉,棱边釉薄处呈浅黄色,圈足内均刷有芝麻酱色釉,并刻有汉字号码。现存尺寸最大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底部标号为“三”,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尺寸最小者底部标号为“八”,高22厘米,口径16.6厘米,足径12.5厘米。  钧台窑出土的各类钧瓷碎片中,花盆和盆奁几占绝大多数。釉色既有通体天青、天蓝和单色釉,又有盆内天蓝色,盆外为变幻莫测的玫瑰紫窑变釉,器表还有惟妙惟肖的“蚯蚓走泥纹”。也有天蓝釉、天青釉,又有钧窑器中典型的“内青餐紫”色釉,内青(或天蓝)色,外部则为神奇美妙的玫瑰紫、葡萄紫和丁香紫等窑变釉瓷,制作精美,堪称钧窑中的上乘之作。  钧官窑瓷除底部刻有汉字外,传世的分盆底部还有乾隆时加刻的楷书“重华宫”、“金昭玉翠用”,盆奁儿底部刻有“瀛台”、“虚舟用”和“养心殿”、“明窗用”以及“漱芳斋用”等字样。  中国早期生产的瓷器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经还原焰烧成,瓷器釉色大多呈青绿色。在长期的摸索中,古人认识到,控制和排除胎釉中铁成分的干扰,可以烧制出白瓷。反之,加重铁的含量,又可烧制出黑瓷。大约在公元757年的北齐时期,窑工们已台瞄制瓷器胎、釉的含铁量,成功地烧成了白瓷,打破了中国早期瓷器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此后,中国瓷业以青、白两种单色釉并存的单调格局又维持了很长时间。西晋时陶瓷生产初步掌握了两色釉技术,开始出现点彩产品。经过演变与发展,唐代烧制。出了花釉瓷产品,尤其是盛唐时出现的斑驳灿烂的唐三彩,标志着陶瓷工艺最终突破了传统的单色釉格局,拉开了陶瓷装饰向多彩化发展的序幕。  唐代花釉瓷器的窑变斑彩,为宋钧复杂的窑变工艺奠定了基础。宋代钩瓷在唐花釉工艺的影响下,经过不断实践与创新,在釉料里添加氧化铜利用还原焰技术,终于成功地烧制出绚丽多彩的窑变瓷。  宋代钧釉以釉层浑厚滋润,光亮匀净为特色,具有明快的流动感。釉鱼以红、蓝为基调,熔融一体,形如流云,灿如晚霞,变幻莫测,古人称其为“窑变”。  宋钧窑变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钧釉初尚天青或“色重而蓝”的天蓝,因在青料中加有铜质,经氧化、还原焰作用呈现红色,并与青色相互融合,形成青中带红、红里泛紫、紫中藏青或红、蓝、紫相间,犹如玫瑰,又像海棠,或似晚霞的瑰丽画面。这种青、紫并重的基本色调,主要以官办性质的钧台窑为代表,具体表现为青蓝釉施于器内,红紫釉施于器外,也有内外皆施青蓝釉的。而且官钧的青蓝釉。有别于北宋早期以神厘镇刘庄窑为代表的民窑天青釉那样纯粹而匀净,大都是在深蓝色背景上布满近月白色汗珠状的流纹,少数烧得好的则遍布红紫色迂徊曲折的蚯蚓走泥纹,或在红紫色背景上遍布蓝白色流纹。这些特征正好与《陶雅》中“宋钧之紫,汗漫全体,晕成一片”及“内青外紫”的记载相吻合。  宋钧釉中的红色是由于还原铜的呈色作用,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二氧化锡,而在天蓝釉、天青釉和月白釉中氧化铜的含量较低。宋钧的紫色釉斑,是在青蓝色釉上涂一层含有氧化铜的釉,在还原焰中煅烧,随着窑室温度的高低和还原气氛的浓淡变化,使釉料中的铜、铁元素呈现 出不同的颜色。变化之多,难以尽述,古人曾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等词语形容钧瓷窑变色彩的丰富灵活、微妙神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钧窑-中国历史名窑大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