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鱼图集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作者:王大濛 绘  页数:98  

前言

  中国人对石的独特审美由来已久,并由此产生了非常丰富的石文化。《史记》的《五帝本纪》(卷二·《夏本纪》)记载有夏禹时各地的贡品,其中“青州”、“徐州”所贡诸物中就列有“怪石”、“浮磐”等项。其后的商、周、先秦和秦汉魏晋时期,赏石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但石文化真正成熟起来并成为大众的审美对象应是在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据记载,当时许多文坛墨客、政界名流乃至帝王都纷纷搜求、赏玩各种奇石,许多诗人、画家都把石作为表达情感的载体和描绘的对象,如李德裕、王建、白居易、牛僧孺、赵佶、米芾、苏轼、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舜钦等都是当时极有影响的收藏、品评、欣赏奇石的倡导者和积极参与者。其中米芾更是爱石成癖,因见奇石下拜而被免官之事迹而流传于后世,从而使石文化更具浓厚的人文色彩。  在《四库全书》之《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石类”中,录有从梁到明列代文人咏石诗多首,涉及到孤石、危石、怪石、太湖石、泰山石、枕流石、雪浪石、昆仑石、珊瑚石等多种品类:题材是很丰富的。专门的赏石著作《宣和石谱》在北宋时产生,绘录了宋徽宗赵估所建“艮岳”中的六十五座著名石峰,诸如“望云坐龙”、“抟云屏”、“吐玉”、“蕴玉”、“舞仙”、“怒猊”、“玉麒麟”等,是一部精美的御苑奇石图谱。其后各种论石的著作图谱不断产生,如南宋杜绾的《云林石谱》,记载有各类观赏石品诸如灵璧石、太湖石、昆山石、英石、仇池石、袁石、峄山石、无为石、金华石、钟乳石等共一百一十六种,并对其产地、形状、颜色、品第等作了详细记述。还有范成大的《太湖石志》,渔阳公的《渔阳石谱》,林有麟的《素园石谱》,计成的《园冶》,李渔的《闲情偶记》,胡朴安的《奇石记》,诸九鼎的《石谱》,宋荦的《怪石赞》,王晫的《石友赞》,高兆的《观石录》,梁九图《谈石》等等,共同把中国传统赏石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内容概要

  中国人对石的独特审美由来已久,并由此产生了非常丰富的石文化。《史记》的《五帝本纪》(卷二·《夏本纪》)记载有夏禹时各地的贡品,其中“青州”、“徐州”所贡诸物中就列有“怪石”、“浮磐”等项。其后的商、周、先秦和秦汉魏晋时期,赏石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但石文化真正成熟起来并成为大众的审美对象应是在南北朝和唐宋时期。

作者简介

  吴宇华,1961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8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江南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副主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98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2000年任《中国画研究》副主编,2002年任《今日中国美术》执行编辑,2003年起任《书画艺术》编委会委员、编辑。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并发表,发表有多篇学术论文,出版有《名画典藏一吴宇华》、《明清青花瓷画鉴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百鱼图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