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变成两只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作者:西泽保彦  页数:147  译者:王丹妮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菅野智在四年级的时候,突然在某一天的睡梦之中他拥有了被猫附体的不可思议的能力,能附体到他身上的猫名叫珍妮。六年级的时候,和巨大的圣伯纳犬皮特成为了朋友,突然身边发生了三名女童被袭击的事件,其中就包括他的同班同学,并且一人伤情严重。联想到发生在去年秋天的诱拐女童未遂事件,这好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被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的家庭教师都是智己的表姐久美子!智己摇身一变,成了珍妮,他决定和皮特一起调查整件事情。

作者简介

  西泽保彦,1960年出生于高知县,美国私立大学创作法专科毕业,曾任职高知大学和土佐女子高校讲师,1990年以《联杀》入选首届鲇川哲也奖的候补,1995年再以连作短篇集《解体诸因》正式出道,同年更发表了两部超现实的推理作品《完全无欠的名探侦》及《七回死之男》,其后

书籍目录

皮特与珍妮绑架未遂与杀人未遂缺席者?出席者胁迫与指导罪犯与动机死去的女孩与寻死的女孩她的困惑与他的困惑幻灭与对决久美子与智己我的孩提时代附语

章节摘录

《放学后的侦探队》第一天第四名受害者是我?早上一进教室,感觉好吵!2月10日,是星期一吧。怎么会那么吵?我站在门口,心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正在此时神宫寺秀一走了过来,他是我们班级的年级委员。他来到我面前,用他那标志性的有些自大的语气说道:“高时同学,你难道有把乐器拆了再观赏这种爱好吗?”突然被问了这么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我不由一愕,随即向神宫寺反问道:“你在说什么啊,神宫寺?”“是吗?果然不是你。这么说来大概和之前的那些事有关吧。”神宫寺似乎没听见我的回答,煞有介事地自语道:“总之,高时同学,快去看看你的位子吧!”就算他不说,我也会去自己的座位。“一大早就遇到这么个怪家伙……”我边想边走向座位,有些莫名其妙。我的位置上,有个奇怪的东西——一支竖笛。确切地说,是竖笛的某个部件。众所周知,竖笛由三个部分组成:吹口、中间的细长部分和前端那个短短的零件。我桌上放着的,是竖笛一端的吹口和顶端零件这两部分,它们并排竖立着。看起来好像是哪个机器上的杠杆,这种感觉就好似我的桌子是个驾驶座舱,而桌上的杠杆好似给人握着驾驶用的一般。我连书包也忘了放下,凝视着由这奇怪的杠杆组成的景象。看来这就是引得教室喧闹不已的原因。班上的同学正远远地围着我的桌子观望。我在大家的注视下,将吹口部分拿在手中,翻过来看向背面,只见上面刻着我的名字“藤原高时”。那是我为了打发无聊的上课时间,用圆规针刻下自己的名字。肯定错不了,这是我的笛子。可是,重要的中间部分却不见了。就是那最长的,用手指封住洞的那部分。我环视桌子底下,那儿也没有。它消失了。“找也没用,就算大家一块儿找也找不到。”身后传来了神宫寺的声音,“再问你一遍,这真的的不是你干的?”“我真的不知道!”我摇着头答道。“那你认为会是谁干的呢?”“我也不清楚,一点头绪也没有。”“是吗?我原来以为问问本人也许能了解到些什么,果然还是不行啊!”“真的不知道是谁干的吗?”“不知道,大家一来到学校,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神宫寺环视了一下班里的同学,说道,“看来果然不是高时同学本人的杰作。大家一起再找找吧!”然而,没有任何人起身寻找。在这种情况,年级委员的权力,似乎只是空谈。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嘈杂的喧闹。“不是高时?”“那么还是那件事的延续吧?”“消失的东西。”“教室的各个角落都没有吧?”“消失了啊!”“我认为肯定是高时同学搞的恶作剧。”“是那家伙的话可不好办啊。”“可是不对啊!”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我一边听着他们的发言,一边又在桌子周围找了一遍。不过最终还是没找着。竖笛中间那部分就是找不着。总之,我成了第四名受害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干的?一点头绪也没有。虽然不知道是谁干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有个家伙拆了我的竖笛,放在桌上,而只取走了中间那部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正因这奇怪的遭遇而发愣的时候,上课铃响了起来。班主任山崎老师仍旧是手忙脚乱地奔进教室。他早上总是在办公室里喝着茶聊天聊到上课铃声响起为止,所以到教室总是很迟。这个坏习惯,就算海枯石烂恐怕也改不了。接着是每天的规矩:“起立,行礼,早上好!”上午的课开始了。“没有人缺席吧?好,大家很精神,很好!”山崎老师环视一下班级,如是说道。他虽然岁数不大,却比那些新来的老师资历要老,便以班中老大自居,说话也很直爽。“老师这里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大家有什么事要汇报吗?”“有!”年级委员神宫寺马上举起手来,“老师,怪事又来了!今天高时同学的竖笛不见了。怎么办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山崎老师笑道,“反正又是恶作剧,真是个让人头疼的捣蛋鬼。老师我上小学的时候也经常搞恶作剧。小学生还是活泼点儿好。”山崎先生不会注重这些小事,他完全没在意。往好了说,这叫豪爽豁达,不过像他这样似乎用粗枝大叶来形容更合适。“那怎么办?大家一起来找?喂,高时,你想怎么办?”“啊!是!不过反正那东西现在也没用了,怎么着都行!”被老师一问,我便这样答道。“没用的东西”并非虚言,也不是要面子。那真是我不要了的东西。到了五年级,音乐课就改用中音八孔竖笛了,竖笛(正式名称好像是超高音八孔竖笛)已经没用了。只是第一学期在音乐课上用过一会儿,马上就改成中音八孔竖笛了。所以竖笛才被我扔在那儿,在教室后面放书包的架子里面很深的地方,我自己伸手都够不着。因为那东西实际上已经用不着了。没错,那就是“反正也没用的东西”。不过,这样好像有点问题……“是吗?不用追究了吗?那就无所谓了。请大家注意,恶作剧可不要太过分哦!”山崎老师不停地说着,第一节课的时间一点点地流逝。他没有死不罢休地去寻找恶作剧的始作俑者,这一点还是挺不错的。可一个人粗枝大叶到如此程度,实在也……真是个大大咧咧的老师啊!总而言之,山崎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大大咧咧、做做停停。一次也没有让我们把美术劳动课和家政课上做的东西带回家去。因此教室后面的架子上大家的作品堆积如山。我之所以会把竖笛扔在那儿,恐怕也是受此影响。这样的老师一点也不关心物品连续遗失事件,也没什么奇怪的。“第一节是语文课吧。好,大家把课本打开。嗯,该从哪儿开始呐……”说着,山崎老师便开始讲课了。怎么着都行。只是年级委员的发言,似乎又一次无疾而终。课已经开始了,我却没有听,埋头想着心事。语文书和笔记虽然摊开在桌上,(竖笛总不能—直这么竖着,收到桌肚里去了)却是心不在焉。在想些什么?当然是那消失的竖笛。不错,“没用的东西”是关键。上星期开始,便不断出现莫名其妙的事件。班上没用的东西连续消失,姑且称之为“无用之物连续消失事件”吧。看来我似乎是第四名受害者。东西不见了,一般来说很多隋况下都是自己不小心给弄丢了。不过一而再,再而三地消失,就不会这么简单了。而且消失的物品,也不全是些容易弄丢的东西。比如说我这次,竖笛放在书包架子的深处,伸手所不及的地方。伸手够不着的东西是不太可能“不小心弄丢了”的。除此之外,教室里的东西不见了,也有可能是为了欺负同学。也许是哪个坏家伙把别人的东西藏起来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五年级3班没有这样的恶少。我们的学校位于富士山麓的一个小城市里,极其普通。温和的气候,造就了淳朴的民风。正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都性格温和,因此学校里几乎未曾听说有欺负同学的事件发生。尤其是我们这个班级,非常团结。这大概是因为班主任山崎老师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而年级委员的领导能力又经常短路,所以反而使大家都产生“我们一定要努力!”的念头吧。因此,应该不会有谁为了欺负同学而把东西藏起来。比如说我这次,如果是欺负同学的话,受欺负的人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自己被欺负,哪有这样的事?所以很幸运,我没有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我的竖笛也不是因此而被藏起来的。而且,其他的受害者似乎也不是被欺负的对象。不过,接下来就让人费解了。“无用之物连续消失事件”,既非自己大意遗失,也非恶少故意隐藏。当然,丢失的物品,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总之都是些没用的东西)。若如老师所说,是恶作剧的话,那也实在令人费解。不管怎样已经有四样东西消失了啊!这样的恶作剧是否过分了点?但无论如何,东西还是消失了。接连不断地消失,而且都是些没用的东西……难道真有谜一般神出鬼没的怪盗经常光顾此间教室?怪盗将此处作为秘密基地,偷了我们的东西作为纪念品?然后我们还会说:“请您收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确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晕,现在可不是扯淡的时候。令人费解,不可思议,毫无头绪。郁闷,一头雾水,无法静下心来。我成了第四名受害者,不再是事不关己,心中总是有些不爽。一切要从那幅画的消失开始说起。那是上个星期一。画当然不是什么值钱的画。只是一个同学在绘画劳动课上的一幅写生。……

编辑推荐

《神秘大陆系列套数》:献给曾经是孩子的你,以及风华正茂的你们——神秘大陆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两人变成两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这是我迄今读过的西泽保彦的书之中最喜欢的一部。
      
       推理方面稍显薄弱,不过结局还是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温暖的惊喜。
      
       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感受到了作者的很人性化的一面。
       去年捡到一只猫养在了家里,于是之后开始关注小动物,然后经常知晓有虐待动物的事件发生,这本是一件正常人都至少会觉得残忍的事情,可是在我们的大环境中,却屡屡发生,毫不受舆论的影响。
       一是因为没有法律,二是,竟然会有媒体出来帮施虐者说话。
      
       于是,撇开“动物权利”这一国人不愿接受的理论不说;
       如果,大部分人都有这本书中作者所描述的“虐杀动物,很有可能发展为虐杀儿童”这样的意识,恐怕大家就不会对虐动物漠不关心,这样,对那些变态而言,更加有约束了吧。
      
       本书中的“我”化身为正义的小猫,先是救了准备自杀的那个女孩,——看到那个送包裹的情节时真的很紧张呢。然后又为搭救另一个被变态拐走的女孩献出了生命——很伤心啊,很喜欢这只小猫呢。
       但是作者并没有把小猫,其实也就是自己的举动,描绘的多么伟大。
       得知真相后,他一开始也责备那两个女孩子太自私;
       而且小猫牺牲后,他也觉得自己用小猫的躯体去冒险也是一种自私;
       作者在分析两个女孩安排车祸的动机时,也分析了他们的家人对她们造成的影响:也就是发现,可恨的她们也有她们的可怜之处吧。这里还有心理学方面的一个最简单的理论吧。
      
       这些,都可以感觉出作者,是个普通而又善良的好人,很有人性关怀。
      
       结尾,小猫牺牲了,但是小猫和小狗所反应的“两人”,我和姐姐却决心以后一直好好的生活在一起,这也缓解了小猫之死的遗憾。
  •     我到现在才看了三本:
      
      两人变两只:无血缘姐姐X小学生
      死了七次的男人:年龄超过25岁的职场女强人X高中生
      人格转移杀人:美英鬼畜S属性女演员X日本弱气男(应该不算年上控,但这次西泽又变成了受)
      
      (我到底在想什么啊)
  •     西泽写给神秘大陆一本,与其说是推理小说,不去说是冒险故事来着。一个睡着就可以附身于猫的少年与搭档狗一起调查谋杀未遂案件的温馨故事。
      
      
      同样是第一人称的视角和叙述,《两人》的主角智己和《新本格魔法少女》的创贵完全不同,是个温柔而又单纯的少年,有着真正属于小学生的气质。善良,幼稚,爱幻想,爱冒险,会害怕,会害羞,总之会让读者觉得“这孩子很像小时候的我”的感觉,某种程度上蛮像《向日葵不开的夏天》的小主角。再加上略微的说教式教育,这本书很适合给孩子,以及几乎忘记童年的我们看。
      
      
      另外,里面岛国人对于伤害小学生事件之后的处置,只好切中前不久的事件,那态度非常值得天朝学习。
      
      
      奇幻的附身设定并没有对案情造成影响,主线剧情也不复杂,几乎没有诡计可言。不过清新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就这样跟着智己冒险,也是个不错。
      
      
      至少在这个夏天,半个西瓜,一把蒲扇,一本《两人变成两只》,回味一下童年吧。
      
  •     拿到书站着读完的,说实话我对出版社很有成见,有点山寨,如果还有别的版本,我是不会选择这版的    我为什么要站着读完,因为有一部分的原因特别生气,什么也不想做只想惩罚一下自己    智己同学的确值得让我学习:会煮饭,会煲汤,洗衣洗碗,对姐姐也很照顾,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可以把家里处理的井井有条,我很汗颜,很多时候对自己很失望,很生气,为什么不能承担起责任,连一个小学生都不如…    西泽老师的SF推理好的没话说,脉络清晰,人物个性先明,推理成分很足够,幻想的成分也很精彩,我看过几本,没一本差的,西泽老师在最后附录里写的话,言词肯切,平易近人,一想到这么优秀的老师已经51岁了我又难过了,想知道老师过得好不好    西泽老师提到的“人总会死的”点明了主题,但是我久久不能释怀    结局很意外,很有料    那些孩子能做到的,能承受的,我还有很多不能达到,我要学习他们的勇敢,还有坚强,这两点我一直很缺乏  
  •     这本书是我看的神秘大陆系列的第二本,非常的喜欢,虽然没有上一本《放学后的侦探队》看完后感觉那么惊艳,但是也没有让我失望,不愧是我一直在追读的西泽,作品质量果然有保障。
      西泽的作品按照风格可以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传统逻辑解谜的本格系列(如匠千晓系列),一个是带有幻想设定的幻想本格系列(如人格转移,七死男,完美无缺等),这本书可以划入后者的行列,因为书中出现了主角附身到猫的身上这种幻想本格的设定。
      虽然出现了附身动物这种幻想本格设定,但是相比起之前提到的人格转移,七死男等幻想本格作品,本书对于‘附身’这个幻想设定的依附性并不大,最多只是一个增加故事趣味性,延续故事发展的要素而已。
      这本书的故事比起《放学后的侦探队》的故事要来的有趣和曲折得多,人物刻画也更加出色。而且还出现了绑架,谋杀这些相对儿童来说相当‘大事件’的案件。随着故事的展开,书中那对猫狗侦探开始对案件的真相进行推理和还原,随着迷雾一点点被擦掉,最后的真相也着实让人感到满意和欣喜,比起很多谜面华丽但是解答却让人不敢恭维的‘成人推理’,本书的最后真相部分虽然不能说有多么的惊人,但是却是足够的意外。而且按照西泽的创作风格,照例在小说结尾来了次小小的逆转,不过因为本书书名的关系,导致半泄底,使得这个逆转没有起到更好的效果,我一直想,如果本书叫《猫狗侦探》是不是会比叫现在的名字更好一些。
      如果说上一本书《放学后的侦探队》可以用‘惊艳’‘惊讶’来形容的话,那么本书就是‘平实’‘满意’。
      综上,这本书虽然名为‘儿童推理’,但是无论是故事,结构还是人物设定都一点也不因为‘儿童’二字而缩水,相反可能还更出色些,我想这也可能是本系列的一贯特点吧。总之本系列的前两本看完后,着实让我非常欣喜,也勾起了我把本系列一直追看下去的欲望。
      
      PS:阳光这套书因为用的是日本的封面和插图,而且印刷纸张都不错,所以看起来很有感觉,不过还是有一些错漏,有一些是日版原始就存在的,有一些是校对编辑的原因(不是指错别字,而是指更严重一点的错误),我随着发现,随着一一指出。
      这本书的错漏相对要多一些,抛开错别字不提,其他方面的错误也多得有些惊人了,希望再版的时候可以改正。
      1,本书的第二章是‘绑架未遂与杀人未遂’,但是在该章节的书页的页边上印的却是‘绑架未遂与自杀未遂’。弄得我看时一头雾水,读的时候还在找自杀的人呢。
      2,封底的内容介绍:一开始就把主角印成了‘菅野智’,但是主角的名字叫‘菅野智已’,你要么名字印全,要么只印姓氏,这样印得一半一半实在让人感觉不伦不类。
      3,封底的内容介绍:关于主角能力的描写,介绍里写得是‘被猫附身’的能力,其实是‘附身到猫身上’才对,相比前面的粗心大意的错误,这个错误错得更离谱。
      4,还是封底的内容介绍:久美子是主角智已的姐姐,但是简介里印的却是‘表姐’。通过朋友的说明,我知道这个内容简介是直接翻译日版的简介,不过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不太懂日语的人翻译的,所以导致这段短短的介绍就错漏百出,这套书在纸张印刷内容封面插图上都非常出色,但是一个短短的内容简介却出现这么多错误,实在是太不应该了,希望在以后本系列其他的小说出版时能够多多注意下。
      5,关于封面和插图。封面上画的那个穿裙子抱猫的女孩到底是谁啊,肯定不是主人公,也不是主人公的姐姐,我对照了内文的插图,最接近的形象是女二号的圆实,不过我怎么也想不通为啥要把他画上封面呢?难道题目文字泄底还不够,打算图画也泄下底吗?
      6,关于本书的名字,因为书名的缘故,导致这本书最后的小逆转形同虚设,不知道西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如果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写给小孩子的推理小说,恐怕十有八九都会失望。这种情况在《杀人惊吓馆》上已经出现了一次,所以这次看《两人变成两只》,我特别提醒自己一定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书。然后带着这种观念去看书,阅读效果果然好上了不少。
      故事一开始,就描写小学生菅野智己可以附身到一只猫身上的超能力,然后通过猫的视角结识了一只狗——皮特。一猫一狗在一起,开始调查这段时间发生的女童被袭案件。坦率地说,我一开始就猜中了谜底,但是西泽毕竟还是有过人之处,就算猜中谜底,也猜不中感动。
      当然,这种感动是属于孩子的感动,以我现在的视角来看,实在是无法感动更多。但是这本书也让我明白:给小孩子看的推理小说,恐怕比给成年人看的推理小说更难写。重口味的内容,自然是不能写的,而且太复杂的诡计,小孩子似乎也看不明白。成人世界的明争暗斗,小孩子恐怕不见得感兴趣,费尽口舌大概也讲不明白,这些东西,都不适合呈现在小孩子面前。如果有人要说,要让小孩子多接触成人世界的法则,那我就得说,孩子和成人毕竟有不同,适用于成人的素材不见得就适合孩子。
      在这方面,西泽无疑比行人更具一颗童心。尽管西泽喜欢在作品中时不时提到和生殖器有关的语句,但是在这本书中,完全没有类似的句子:西泽很顾忌小孩子的感受。相比之下,行人写的《杀人惊吓馆》口味还是太重了。其实,看童话或是写童话,对作家来说,都是对自己儿童时代的追忆。我相信作品反映的是作家的灵魂,没有童心的作家,写不好童话。这一点,在西泽的后记中似乎也可以得到佐证。西泽用怀念的情绪反复提及小时候生活的趣事,关于猫、关于狗,关于他童年的生活。西泽给孩子书写的,正是他自己的童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是在向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童年生活。
      人当然要变得成熟,但是希望永远不要失去童心。文中最后的感动,是真正属于孩子的感动,失去童心的人,永远不可能享有这种感动。童话可以反复阅读,就算是成年人,也可以从中找到净化心灵,回归童年的力量。而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西泽保彦童真的一面,没有装腔作势,无须刻意捏造。这本小说,本就是童心的过去时和童心的现在时交流的媒质。
      
      
  •   哈哈 河狸兄最近大嚼神秘大陆系列,反哺归真啊
    西泽的匠千晓系列我啃得极慢,这本很容易进入,很有童趣,心情就很轻松, 而且这书的纸摸着张好舒服。
  •   确实,主要是我承诺要给女儿写一本儿童推理,因此拿这个系列来研究研究,看了两本半,感慨颇多,让我很有感触,以前觉得写儿童推理很简单,就是糊弄小孩的东西,现在看来,确实也是一门学问,那么知名作者,不会因为这是儿童推理就下笔敷衍或则缩水,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而且这个系列出了质量之外,在纸张印刷等方面也确实出色,不过在校对上的错误多了些,尤其这本书,封底内容简介的错误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下一本魔女消失的房间也快看完了,不过目前为止感觉不是很好,下本的书评也许要吐槽了。
  •   坐等河狸对这套书的逐本评论:)
  •   本周争取放出魔女消失和莱茵河的读后感
  •   小学六年级的智己君异常成熟昂。。。。。怪不得叫智爷爷O(∩_∩)O~
  •   仔细琢磨的话,猫狗侦探的也有一定程度地泄底。。。
  •   猫狗侦探太喜感了,如LZ说的附身只是作为增加趣味性的,我想西泽保彦不是要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猫狗的真实身份上。
    尤其是文中出现了2边久美子小姐对智己说最后大家都会一个人那段话,书里智己小朋友虽然已经很成熟了,经历过这样一个案子以后,对生命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吧。
    这个并不很复杂的案子里出现了各种有代表性的人格,考虑到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我认为西泽不只是写了一个案子,往深里想有点成长教育的意味,最终这部作品的焦点还是在人的身上才起了这么个泄底的名字。
  •   原来又是写给小孩子的,鉴于惊吓馆的前车之鉴,还是决定放弃这本书了。
  •   我不喜欢看推理小说。:)我喜欢先看球赛的结果再看球赛的重播。我喜欢先看剧情介绍,再看电影。
  •   LS的........
  •   不看恐怖片,不看战争片,不看鬼片,不看惊悚片,不看悬疑片,不看历史片,不看电影里面含有杀人变态等暴力情节的片子……:)
  •   那只好看新闻联播前二十分钟了
  •   新闻我也不看的,只看文艺片和动画片。
  •   儿童故事不需要装腔作势,无须刻意捏造,不要复杂的情节就可以了
  •   
    行人的童年不会都是恋童、乱伦、母杀女什么的吧
  •   2009-09-16 20:42:15 所以无须存在  原来又是写给小孩子的,鉴于惊吓馆的前车之鉴,还是决定放弃这本书了。
    那可惜了,惊吓和这本差了几个档次
  •   不是小孩子应该会喜欢,这本来就是给小孩写的书~~
    不能按成人的标准来看~我觉得孩子看挺好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