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台宗通史

出版时间:2001-12-01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潘桂明,吴忠伟  页数:805  字数:6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适应中国社会环境,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而中国化、民族化。魏晋时期,在玄学不同流派思想的作用下。佛教在对经典作理解和诠释时,形成多种不同观点,如讨论般若学的-六家七宗”:这里的“宗”即是“家”,相当于学派,七宗也就是七个学派。南北朝时,印度佛教各派学说基本上都已介绍到了中国,随着佛教学者对佛典研究的逐步深入,转而重视讲述佛典,专攻不同的经论,于是出现许多专通某类经论的经师、论师。各师的观点出自对经论“提章比句”的研究,这些还只是在佛教学派的范围之内,并没有具备宗派的某些基本特点,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形成宗派的客观条件。    南北朝后期的历史进程,已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陈、隋之际是政治上由南北分裂走向统一的转变时期,天台宗首先在陈、隋之际建立起来。智颉大师创建天台宗的活动是在学派纷争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南北朝佛教运动的总结,体现了大一统背景下的社会政治需要。天台宗是最早出现的、意义完整的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对照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佛教宗派形成的基本条件,如形成独立经营和发展的寺院经济,建立完整体系的学说思想,确保相对固定的传教区域,实施严格的法嗣制度和寺院规范等,天台宗都已经具备。在天台宗确立的基础上,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等具有高度思辨、义理色彩的宗派纷纷成立,而在思想领域独具风格的禅宗不久也随之宣告形成。天台宗无疑是中国宗派佛教的首创者,而它的理论体系的组织规模、思辨水平也在所有佛教宗派中首屈一指,成为中国佛教宗派的代表。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天台宗思想渊源——大乘中观学说  第一节 以《中论》为核心的大乘中观学说  第二节 《大智度论》的实相涅槃论第二章 天台宗所依经典——《法华经》  第一节 《法华经》的流传和地位  第二节 《法华经》的诸法实相说  第三节 其他大乘经典的影响第三章 天台宗的先驱者——慧文、慧思禅师  第一节 北方禅法述要  第二节 慧文的禅法思想  第三节 慧思的止观实践  第四节 慧思的末法观念  第五节 慧思的性具染净说第四章 天台宗的创建者——智*大师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第二节 止观学说体系  第三节 止观实修法门  第四节 判教思想体系  第五节 净土信仰  第六节 忏仪制度  第七节 历史地位述论第五章 智*事业的继承者——灌顶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第二节 《国清百录》  第三节 灌顶的天台思想第六章 天台的“中兴”功臣——湛然  第一节 灌顶之后的天台传承  第二节 湛然生平及其著作  第三节 “无情有性”学说  第四节 “中兴”功臣地位的确立第七章 梁肃、柳宗元的天台居士佛教第八章 玉泉寺系统的天台宗第九章 唐末五代的天台佛教第十章 宋代天台佛教的复兴——山家山外之争第十一章 山家山外之争——义理分歧述论第十二章 宋代天台忏法的兴盛第十三章 宋代天台与净土的合流第十四章 孤山智圆与儒佛关系论第十五章 《佛祖统记》与天台史学第十六章 虎溪怀则与元代天台佛教第十七章 幽溪传灯的性善恶论第十八章 蕅益智旭与天台佛教的终结第十九章 近代天台佛教概述附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天台宗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这本书写的很好,容易懂,而且概括了天台宗思想,本来天台宗思想在我国已经落寞了,反而在日本和韩国、朝鲜发展的比较好,但这本书很系统的阐述了天台宗的思想和发展历程,也可以让我们更了解中国佛教第一宗-天台宗。
  •   中国天台宗通史了解对天台宗的知识。。。
  •   可以对天台宗的历史演变有一总体概观,有助于深入考察体悟天台宗的教理和修习方法.
  •   在图书馆看好了,就买来收藏了
  •   定的时间与送到的时间还算短,比较及时了啊,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