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明清词精选

出版时间:2002-9-1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作者:严迪昌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同一事物对象,倘若价值取向不同,其作出的价值判断必然相异。怎样认识金、元、明、清四朝几近八百年间的词创作现象及其成就和价值,首先碰到的就是绳衡尺度,也即价值取向问题。  作为一种合乐的抒情诗体,词在两宋时期已是极其发展并臻于灿烂的高峰境地,这种辉煌态势的呈现当然又是与该文学体裁的功能被充分发挥是同步的。某种文学艺术样式的发萌、成熟、发展、绚烂,其实都是文化演进范畴中事,词在宋代构成其特有的黄金时期,同样不例外。关于宋代文化,当年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曾有过一个精辟论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金明馆丛稿二编》第二四五页)  文化,特别是高层次形态的精神文化,其“造极”的表现首在对人、天两大命题的认识探究上。对“人”的研讨包括着史鉴的进一步被重视,而对“天”的认知则深入及有关的“道”的、事物规律的各式各样的论辩。至于人材选拔的科举制度的更新,乃是文化发展主体的“人”的才思的一次激活。这种制度在历时性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无尽的弊端,那是后话。应该承认新的人材考试制度对“士”的结构组合以及心理深层的潜在促变的作用是巨大的,深远影响着中国近千年“士”的人生观和人格价格准则,其中包括着儒家的“忠爱”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酵化和育成。文化的“造极”,在精神领域内同时还表现在审美意识的高度嬗变、发展、丰富、精深;审美追求具体地深入到感官接受的各个方面的精益求精。于是,诸如文化艺术领域内诗、书、画兼精的“三绝”多面手涌现了,学者、文人之间沟渠更畅通了,至若文学范畴的诗、文、词俱擅者就更不胜枚数。尚处在新兴阶段而又视听审美功能兼具的词,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获致迅捷发展并矗峙起高峰,正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高峰并非是断岭,历史的必然不等于历史终结。文化永远呈积累形态,而且一旦积淀后又成为精神投入而渗合进入的心态。所以,“造极”之势容或停滞以至落潮,已构成的文化积累绝不消失。何况,作为抒情之体的词,不管其合乐与否,到北宋时已无可更变地成为心灵载体之一种。载体,只是工具,只是运载手段。毋论其体式、声律、格调完备完美到怎样程度,它自身不会演进或消亡,载体的功能效态和审美力量发挥得如何,能否继续发挥?决定性的是人,是一切文化的创造主体。  由此而言,宋人将词的艺术效应发挥到造极地步,从某种意义讲,对后人既是财富,又是沉重的负荷。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模式则是心灵的桎梏。但是,宋词的建树毕竟为这一抒情体完善了各方面的功能,而且标高了界点或者叫艺术审美的起点,能否充分利用这笔财产并加以丰富,全赖后人的智慧才力和心灵律动了。  词史证明,大致与北宋告终同时而始起的金、元、明、清四代八百年间词界才士们没有耗损这一特定的文化积累。虽有兴替起落之势,然而心灵运载之体的效能始终呈现强劲而多姿多彩。这与那个历史时期加于人们的辛酸和苦涩太多有关,而痛苦正是封建文学的催生剂,尤其是在后期。

书籍目录

吴  激  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刘  著  鷓谷天(雪照山城玉指寒)蔡松年  念奴娇(《离骚》痛饮)  党怀英  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王庭筠谒金门(双喜鹊)赵秉文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折元礼  望海潮(地雄河岳)  完颜踌  秦楼月(寒仍暑)  元好问  迈陂塘(问莲根)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李  治  迈陂塘(雁双双)  萧汉杰  浪淘沙(愁似晚天云)  刘秉忠  南乡子(夜户喜凉飚)  白  朴  夺锦标(霜水明秋)  张伯淳  木兰花慢(爱当垆年少) 卢  挚  清平乐(年时寒食) 刘敏中  沁园春(石汝何来)  刘  因  念奴娇(中原形势)……

章节摘录

书摘             李齐贤(1287一1367)    字仲思,号益斋,又号栎翁,高丽人。历仕本国,官至门下侍中,卒谥文忠。著有《益斋乱稿》、《栎翁稗说》等。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随使至大都(今北京),与姚燧、赵子昂等交往,后又数次来中国。词以行旅、山水之写多且工,得清灵幽秀之致。                    太 常 引                    暮    行①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垌。②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苔扉半扃。③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今夜候明星。④又何处、长亭短亭。⑤【注释】    ①此词牌始见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中。双调,四十九字,平韵。又名“太常引”、“腊前梅”。  ②林垌:林野,远处视野中的林影。垌:遥远处。读若“窘”,阴平声。③苔扉:指苔藓遍生的屋子。扉:门。半局:半关半开着。  ④候明星:等候启明星,等天亮。 ⑤这两句写明日不知又到哪里行宿。古时十里置一长亭,五里置一短亭。既为送行分手处,亦供歇脚之需。【口评】  写行旅之苦,空泛惹人厌,一味哀叹听多了亦不免陈词滥调。感受既要真切,表现视角尤贵新人耳目。这阕《太常引》除末句有一丝澹澹喟叹外,纯以视听出境界,景观荒寂,却具一种野幽之美感,词人羁旅疲惫之情按之可得。“栖鸦”去尽是归巢,鸦归鸣噪声亦歇,人不如鸟,仍在途中。从“远山青“到“看暝色”之间,有时空推移,暮色渐重,也有视线转移,由“山”而“林”,自远及近。视线能见度和时空变易交相渗合,全在“暮”色的酵化中。所以,上片的“青”、“暝”、“灯火小于萤”是行进途中片刻间三层时空感受,乃动势中的景色色调移换。此种毫不着力似地句句切合题旨“暮行”,很显出作者笔力灵动又细腻。“灯火”句起由动势转入止行,推出今夜歇脚之所的景象。需补充一句的是前面三句虽是动势表现,却又动中见静。静寂之境乃衬现烘托暮行之荒凉感。而现在留宿待天明之所,又是一派破落荒寒,前后色调、氛围极为和谐。小于萤之灯火,暖色冷现,衬以“苔扉”,境同青灯古寺,幽瘦则过之。下片写出一个旅人秋夜独立沉吟于凉月白露下,肤觉成为重点之写。马睡寒厅,是人生寒意,白露在衣,乃凉入心头。疲惫亟需入睡,荒野感令醒人不寐,写“马睡”,正见人醒。“候明星”则已在深夜,天将吐露曦色,征程未尽,能不怅然,明天此时人在何处?此词心手如一,以手写心,无藻绘无典实,然而素描中又不乏色彩感。萨都刺(1308一?)    字天锡,号直斋。或说为蒙古族人。明清学人及当代学者如陈垣皆考其乃回族.籍雁门(今山西代县)。元泰定四年(1327)登进士,累官至燕南河王道肃政廉访司经历等职。著有《雁门集》。诗以磊落激昂称一代名家,词亦不佻不缛,清壮气盛见胜。                        百 字 令                       登石头疲①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②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粉如雪,③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④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准一片明月。【注释】     ①此词牌即。念奴矫’。石头城:故址通常均指今南京清凉山西城墙,当年长江近边,在古典诗词中,“石城”每成为古金陵城的别称。②吴楚:此地旧有“吴头楚尾”之说,其地域空闻正处吴楚交接的位置。@樯槽:指舰船。④离宫:行宫,古时帝王出巡游时驻跸之起居处。辇路:御道,帝王专用道路。【品评】    石城虎踞,钟阜龙蟠,金陵的雄伟形胜历来是咏史怀古的一个热点:萨都刺有山水癖,晚年侨居安徽太湖县北古司空原,即李白曾隐居过的司空山的前后.曾饱游六朝古城金陵,写了不少作品。对这座历史名城,他有些什么感受,为吟咏热点提供了什么新的认识意义?据说是信奉伊斯兰教而具有高度汉文化世族出身的萨都刺,对石头城下的人事演变和山川形势的判断是悲观的。“眼空无物”,除了“青山如壁”之外,此间消失的东西远远多于存在。就历史时空的变迁,以及岁月不留,人生易老这些命题讲,此词没提供太多新的内涵,至少如刘禹锡到王安石,都已先有很警策的议论和抒情文字,值得注意的是,萨氏强化了一个认识:唯其形胜,故成兵家要冲:可这个地域有势而无险可守,长江天堑,也只是“白骨粉如雪”的战场,鹿死谁手正难预测,实亦难以视为“天险”。君王们对这虎踞龙盘地那么有兴趣,到头来无不“鬼火高低明灭”,短命得很。令人惊讶的是,萨都刺据以形成一己感受的往昔的历史是如此,就在他写这类吟咏发这种感慨后没多年,朱元璋开国后的起结历史亦莫不如此。仅有不忘之前史,无多稀奇,更有忘师前车之鉴的后事,则令人悚然。“伤心千古,秦准一片明月”,是当时记人为秦准月感喟,她简直是阅尽古城沧桑的历史精魂;在今天看来,萨都剌最终将自己也化进了“伤心千古”的圆缺往复的月华中。文学家或诗人都不是打卜算命人,但凭他们的历史敏感性,有时甚而是一种直觉判断力,往往在有意无意间泄露某“天机”,道出一点规律性的底蕴来。这首词和萨都剌另一阕《满江红·金陵怀古》都是一向被誉为大气包举、雄浑壮慨之名篇,但要讲耐人寻思,此词称胜。刘基(131l一1375)    字伯温,号梨眉。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元宁宗至顺四年(1333)进士.官江西高安县丞等职;后干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为朱元璋聘至金陵,佐明兴.官至御史中兼太史令,进封诚意伯。著有《谴意伯文集》。词作元明际作手,首期以悲慨苍凉、抑郁清深见胜。……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同一事物对象,倘若价值取向不同,其作出的价值判断必然相异。怎样认识金、元、明、清四朝几近八百年间的词创作现象及其成就和价值,首先碰到的就是绳衡尺度,也即价值取向问题。    作为一种合乐的抒情诗体,词在两宋时期已是极其发展并臻于灿烂的高峰境地,这种辉煌态势的呈现当然又是与该文学体裁的功能被充分发挥是同步的。某种文学艺术样式的发萌、成熟、发展、绚烂,其实都是文化演进范畴中事,词在宋代构成其特有的黄金时期,同样不例外。关于宋代文化,当年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曾有过一个精辟论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金明馆丛稿二编》第二四五页)    文化,特别是高层次形态的精神文化,其“造极”的表现首在对人、天两大命题的认识探究上。对“人”的研讨包括着史鉴的进一步被重视,而对“天”的认知则深入及有关的“道”的、事物规律的各式各样的论辩。至于人材选拔的科举制度的更新,乃是文化发展主体的“人”的才思的一次激活。这种制度在历时性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无尽的弊端,那是后话。应该承认新的人材考试制度对“士”的结构组合以及心理深层的潜在促变的作用是巨大的,深远影响着中国近千年“士”的人生观和人格价格准则,其中包括着儒家的“忠爱”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酵化和育成。文化的“造极”,在精神领域内同时还表现在审美意识的高度嬗变、发展、丰富、精深;审美追求具体地深入到感官接受的各个方面的精益求精。于是,诸如文化艺术领域内诗、书、画兼精的“三绝”多面手涌现了,学者、文人之间沟渠更畅通了,至若文学范畴的诗、文、词俱擅者就更不胜枚数。尚处在新兴阶段而又视听审美功能兼具的词,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获致迅捷发展并矗峙起高峰,正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高峰并非是断岭,历史的必然不等于历史终结。文化永远呈积累形态,而且一旦积淀后又成为精神投入而渗合进入的心态。所以,“造极”之势容或停滞以至落潮,已构成的文化积累绝不消失。何况,作为抒情之体的词,不管其合乐与否,到北宋时已无可更变地成为心灵载体之一种。载体,只是工具,只是运载手段。毋论其体式、声律、格调完备完美到怎样程度,它自身不会演进或消亡,载体的功能效态和审美力量发挥得如何,能否继续发挥?决定性的是人,是一切文化的创造主体。    由此而言,宋人将词的艺术效应发挥到造极地步,从某种意义讲,对后人既是财富,又是沉重的负荷。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模式则是心灵的桎梏。但是,宋词的建树毕竟为这一抒情体完善了各方面的功能,而且标高了界点或者叫艺术审美的起点,能否充分利用这笔财产并加以丰富,全赖后人的智慧才力和心灵律动了。    词史证明,大致与北宋告终同时而始起的金、元、明、清四代八百年间词界才士们没有耗损这一特定的文化积累。虽有兴替起落之势,然而心灵运载之体的效能始终呈现强劲而多姿多彩。……

编辑推荐

说不尽的金元明清词风采,讲不完的金元明清词神韵,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载体,是一代代人挖掘不完的精神宝藏。本书精选金元明清词作一百多首,意在挦撦文献,以觇词学之兴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元明清词精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