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记者培训教程

出版时间:2007-11-01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蔡军剑,张晋升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前言

  今年3月27日到9月18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一期“暨大准记者训练营”活动,先后组织集团系列报刊的名记名编到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同学们开办系列讲座,并从“训练营 ”中遴选30名学子来集团系列报刊实习。期间,集团为他们建立实习档案,统一跟踪管理。同学们普遍反映,经过这种“浸润式”并有资深记者编辑指导的“训练营”训练,对于提高自身新闻专业的能力和素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对南方报人的职业精神和风采,以及南方报业的组织文化,也有了切身感受,更坚定了从事新闻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就是此次“暨大准记者训练营”活动成果的一部分,其初衷是针对“暨大准记者训练营”的系列讲座教案。书中的这些演讲者都是清一色的资深报人。他们讲授的内容,有的剖析当代中国社会特点及报人价值观,有的纵论当代中国报业现状与趋势,有的谈新闻理想,有的论新闻思维,有的说在采访中对社会权力的平视,有的讲对于文本之真的追求。后来这些教案在坊间传播,产生了出乎预料的广泛影响,以至北京、上海的一些高校学生“抗议”我们为什么给暨南大学开小灶,不把同样的训练营讲座也开到他们那里去。我想,这一系列讲座内容如今汇编成书、公开出版,也算是对这些热情学子们的一个交代和答复吧。同时,对于那些有志于投身新闻工作的同学来说,我相信,通过这本书,能帮助大家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对于新闻工作的直观而有深度的感觉和把握。  不过,该书的意义还不止于此。进一步来说,我以为这是那些投身现代报业的有志者们的必读热身教材。在此,结合这本书,我想就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报人所肩负的使命与社会责任,以及这个时代对报人的素质要求等问题,谈谈我的粗浅看法,以跟大家交流。  我们首先要清醒认识所身处的这个时代,这是报人从事这个职业的一个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存在两个矛盾的现象:一是“地球村”现象,一是“部落化”现象。前者主要呈现为两大特点——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而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演进,国家、民族、经济、地缘政治、文化、宗教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矛盾往错综复杂且难于调节的方向变迁,一个个“部落”在地球村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隐然成形,导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就是“部落化”现象;和平与发展本是“冷战”结束后的时代主题,但这两个问题都还未得到解决。从国内形势看,改革与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变化,经济规模接连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中国要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而且是在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还要解决城乡、地区、贫富差距等一系列问题,任务十分艰巨。然而,无论发展历程多么复杂艰难,从历史发展态势看,我们的国家正处在自鸦片战争以来最接近于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时代,这是一百多年来几代中国人艰辛奋斗的结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伟大复兴的梦想将在华夏的土地上完全成为现实。  在这个时代面前,中国现代报业将承担起它的历史使命,这就是要为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鼓与呼,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鼓与呼,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鼓与呼。而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就要切实履行好自身的社会与历史责任。10月底在苏州召开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论坛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媒体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要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 ,更要做一个合格的“媒体公民”。也就是说,面向大众的新闻媒体所肩负的社会历史责任,包括新闻、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等五个方面,即是说,媒体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要为自己报道的每一条新闻和传播的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媒体掌握社会话语权,要对自己所传播的舆论、意见和观点等负起政治责任;媒体要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对自身所传播的内容的社会影响负责;媒体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构筑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价值核心体系,对引导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负有责任;传媒的经济责任也是多元的,包括依法经营、建构企业文明、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媒体做大做强等。总之,一个合格的中国“媒体公民”,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履行好这五个方面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才能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  “媒体公民”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组织。要求这个社会组织承担使命,履行责任,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求其组织成员即报人承担使命,履行责任。  那么,报人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承担起使命,履行好责任?我认为,从适应时代需要和现代报业发展需要看,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首先,要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也就是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作为报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问,我们必须掌握好两者的平衡。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继承老报人几十年办报实践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智慧与优良传统、作风等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之成为我们前行的巨大精神动力。比如,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作风,反复核实、字斟句酌的写作态度,拒腐蚀、永不沾的良好职业操守,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好地继承。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立足于现实,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当前,信息、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因时而变,转换思维方式,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职业素质,练就数字化时代里生存的本领,掌握全球化背景下竞争的要义。  其次是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这主要是针对认识能力而言的。大家都知道,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 “记者必须是杂家。”意思大概是要求记者什么都要懂一些,但不要求“专”。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对“杂家”的理解需要深化。一方面,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见多识广,就是既要熟悉中国社会、熟悉天下事、熟悉你分工领域的动态与趋势,又要熟悉新闻规律,熟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运作规律;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新闻体裁如深度报道、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等的不断涌现,又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术业有专攻” ,对自己负责的报道领域发生的事件能够给予有深度的报道,使自己成为 “专家型记者”。只有“博”与“专”有机结合,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觉得,一个新闻工作者对所处社会的现实的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其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只有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在面对一件具体事实时,才能够掂量出它的分量及其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也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报人。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提高我们认识社会的素养和能力。  第三,要处理好“全”与“精”的关系。这主要是着眼于操作能力而言的。这个“精”,是指精通新闻职业要求,拥有采访、写作、编辑新闻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同时,随着传播技术不断更新,我们要达到“精” 的要求,还必须善于利用新技术创新新闻传播手段,拓宽获取信息的视野,提高新闻采编的效率,以尽最大限度和可能地满足各类各样受众对于信息的多层次需求。而这个“全”,既指具备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及新闻专业等方面的多领域的素养,也指“全天候”的新闻采集加工能力;随着事业的发展,“全媒体”记者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的实践走在我们前头。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媒体分割经营的格局将被打破,跨媒体经营将成为现实,届时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将成为“全媒体”记者,他们既能够向报纸提供内容,也能够向广播、电视乃至网络媒体提供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新闻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报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有志于投身新闻工作,就必须走出书斋,熟悉媒体的环境与结构,熟悉媒体的发展动态和运作规律,而不能使自己游离于丰富而生动的媒体实践之外;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从一线新闻实践中不断汲取新鲜养料,不断充实自己、武装自己、锻炼自己,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新闻业界的有用之才。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年底了。经过一年的努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又增加了两名成员,达到了“十一报六刊三网站一出版社”的规模,跨媒体经营和基础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回想58年前的深秋,《南方日报》诞生于刚刚解放的广州,发展到今天,它被行内誉为“定位最准确、结构最合理,综合运营能力最强”的大型综合性传媒集团,这固然是几代南方报人奋斗的结果,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每年坚持从各高校招收大批优秀毕业生,使集团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输入的结果。我希望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高校年轻才俊迈进南方报业的大门,与我们一起开创南方报业的美好明天。

内容概要

  我相信,通过《准记者培训教程:南方周末采编精英演讲录》能帮助大家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对于新闻工作的直观而有深度的感觉和把握。我们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其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包括新闻人对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采编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对当前时兴的调查性报道的选题策划,敏感题材风险规避及采写技巧等,都是很有意义和针对性的。2007年3月27日到9月18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一期“暨大准记者训练营”活动,先后组织集团系列报刊的名记名编到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同学们开办系列讲座。本书就是此次“暨大准记者训练营”活动成果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作者本书的出版能给学界和业界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并期待更多人来总结、提升业界的经验,以推动包括新闻教育在内的新闻事业的发挥。

书籍目录

序前言1 媒体的发展创新及对传媒人创新能力的要求2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3 平视权利:关于政治报道的探索4 新闻不是专业技术5 南方周末经济新闻操作要点6 文本之真---“杨丽娟事件”报道背后的故事7 记录时代 影响中国8 关于新闻调查技术的演讲9 新闻鼻与新闻笔10 重新认识作为产品的报纸---行业、专业、职业角度的一种探讨后记

编辑推荐

  作者《准记者培训教程:南方周末采编精英演讲录》的出版能给学界和业界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并期待更多人来总结、提升业界的经验,以推动包括新闻教育在内的新闻事业的发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准记者培训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