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三十年

出版时间:2009年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宋守山  页数:289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总是拿《时代》来炫耀,谈论那些以中国为主题的封面。但那不是我们的时代。事实上,在撩人的《时代》背后,更加撩人的是过去30年间一个古老民族的沧桑变迁。这30年里,变化的不仅仅是经济,舞台上风光的主角也不仅仅是那些风光的企业家。与大众切身相关的是经济变革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再也不会有人“想动”傻子年广久了,也再没有人说商场里的那些小贩投机倒把……过往就像一张泛黄的照片,让人恍然如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声音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发出,没有谁能预料到未来是什么样子,那个叫做胡福明的作者甚至准备坐牢。但毕竟时间开始了,他的这篇文章成为思想解放的标志。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时候说,他从来不走回头路。也还是传媒,《深圳特区报》的一篇《东风吹来满眼春》让整个国家持续的争论烟消云散,在邓公讲话的背后发生了什么,告诉我们的只有传媒。三十而立。作为历史初稿的记录者,中国传媒在记录这场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同时,本身就是这变局的一部分。而这30年间,传媒发生了什么,传媒人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了什么样的历史底稿,而这份底稿是怎样的。没有人告诉我。有的只是零星的回忆或者是语焉不详。没人告诉我一个大历史背景下的来龙去脉。所以我想告诉自己。我还想知道,这30年里,我们的前辈和同辈的新闻同行们都度过了一段怎样的行程。因为只有知道来路,才会走得更远。所以更要去探究那段日子的秘密。于是,两年前我就一头扎进了短暂而漫长的“30年”当中。等进入后才发现,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当中,这30年实在是波澜壮阔,从“文革”之后的报纸纷纷复刊到寻求市场之路,再到新媒体大量出现,一直到网络、纸媒、电视的三分天下,其间的历程,并不是我这些文字所能表达的。而更为重要的是,新互联网更是在舆情表达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出现后很快地改变并将长期改变中国的传媒格局。而互联网所改变的也不仅仅是中国的传媒格局。世事如棋,白云苍狗。此间很多事情,是人们所没有想到的。一点一点地将这期间的传媒变迁汇集起来,一点一点地梳理开来,然后寻找一些人来印证,于是就有了眼下的这本书。所以,对于传媒来说,我一点也不悲观。而这本书更像是我一个人的传媒笔记。但我相信,它对每一个关心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人,都有益处。那么,让我们的时间开始吧。历史的大幕在1978年拉开。

内容概要

在30年的风云激荡中,中国传媒人以特有的责任和风骨.忠实记录时代进程,为历史留下鲜活底稿。    随着网络时代汹涌而至,新媒体层出不穷,中国媒体来到又一个全新变革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如何驾驭新媒体,如何建构全球化时代的媒体矩阵,成为中国媒体人面临的新问题。    本书从空间上将不同类型的媒体、记者以及经营策划案例加以介绍,让读者了解重大新闻的来龙去脉和媒体运营方式的变迁。用具体案例增强全书故事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宋守山。独立传媒评论人,经历复杂,现为某高校教师。
个人博客www.xiaocun.net

书籍目录

序前言1978:时间开始了 ◎《中国青年报》复刊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新闻联播》开播 ◎思想解放大讨论◎《文汇报》发表《伤痕》  ◎“天安门事件”平反1979:无禁区之年 ◎为广告正名  ◎《市场报》创刊◎《大众电影》事件 ◎《新民晚报》复刊  ◎读书无禁区1980:我站起来了 ◎《足球》创刊◎《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复刊◎《世界经济导报》创刊 ◎“渤二事件”  ◎“潘晓”来信1981:“市场”与“宣传” ◎广电“青岛会议”召开◎《中国青年报》创办“星期刊”  ◎丁乃钧征婚 ◎《读者文摘》创刊◎《北京青年报》创刊1982:受众意识 ◎《新民晚报》复刊  ◎《深圳特区报》创刊  ◎全国首次受众调查1988:奠基之年 ◎“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经济日报》创刊◎崔恩卿开启北青时代 ◎外交部建立发言人制度◎央视春晚◎厦门大学开设新闻传播系 ◎《读者文摘》受审查1984:改革的试验田 ◎“小平您好”  ◎《新闻法》被提上日程◎《南方周末》问世◎《今晚报》创刊 ◎《福建日报》“松绑新闻”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1985:三驾马车上路 ◎《知音》创刊◎《参考消息》公开发行◎《洛阳日报》开启自办发行之路 ◎“向袁庚同志进一言”  ◎《中国经营报》、《中国企业家》创刊 ◎张建伟开启深度报道新模式◎《二十年“疯女”之谜》引发新中国第一起新闻官司1986:前行的人们 ◎邓小平成为《时代》年度人物◎三联书店恢复建制,沈昌文任总经理 ◎中国新闻学院成立  ◎“现代诗群体大展”  ◎告别铅与火1987:深度之年 ◎新闻出版署成立◎报刊整顿,主办主管单位成为重要标准 ◎湖南人民出版社《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被叫停◎深度报道年 ◎《中国青年报》火灾“三色”报道◎《经济日报》“关广梅现象大讨论” ◎《社会透视》上海开播◎孙冕创办《新舞台》1988:激荡之年 ◎天安门城楼开放◎报社开始多种经营  ◎“蛇口座谈会”风波 ◎《河殇》开播◎王志纲采写《中国走势探访录》1989:乍暖还寒 ◎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重新核发记者证的通知》 ◎《世界经济导报》、《蛇口通讯报》等大量报刊停刊  ◎压缩整顿报刊和出版社 ◎《中华工商时报》创刊  ◎李默然代言“三九胃泰”广告1990:冰与火的缠绵 ◎国务院发布《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对纪实类期刊加强管型 ◎对报刊记者站清理整顿◎浦东开发◎第十一届亚运会举行 ◎《广州日报》发行突破◎韬奋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1991:水下的潜行 ◎《解放日报》皇甫平系列言论◎中国驰名商标评出  ◎《青年周末》创刊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联合会成立◎《成都商报》创刊◎首家交通台出现 ◎大陆记者首次赴台湾采访1992:东方风来满眼春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陈锡添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 ◎胡舒立加盟《中华工商时报》  ◎报纸迎来扩版高潮 ◎李光斗将广告做到澳星发射现场  ◎中国质量万里行1998:国际意识 ◎《精品购物指南》创刊◎《时尚》创刊◎《三联生活周刊》进入史前史 ◎《现代人报》合资  ◎从《读者文摘》到《读者》1994:过把瘾 ◎中国接入Internet◎《焦点访谈》开播  ◎“标王”争夺  ◎都市报进入史前史1995:阳光灿烂的日子 ◎《华西都市报》创刊  ◎《南方都市报》创刊  ◎《三联生活周刊》出版创刊号 ◎中国青年报《冰点》创办  ◎王志纲下海  ◎马云创办中国黄页1996:一道新的起跑线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南方周末》改版◎央视《新闻调查》开播 ◎凤凰卫视开播◎《新周刊》创办◎“中国可以说不”  ◎第一家网吧出现 ◎《北京青年报》“娃哈哈事件”1997:悲欣交集 ◎邓小平逝世◎《南方都市报》改日报◎何华章成立博瑞投资 ◎《华西都市报》敲门发行◎“小红帽”代理《北京青年报》发行◎张金柱案 ◎三九集团注资《新周刊》  ◎网易成立1998:相约九八 ◎凤凰卫视吴小莉◎朱镕基为《焦点访谈》题词◎《财经》创刊 ◎《新快报》创刊  ◎《时尚》版权合作◎《申江服务导报》创刊 ◎第一本DM杂志《生活速递》创办◎搜狐创办◎腾讯成立 ◎新浪网成立◎“网民”诞生1999:烽火初起 ◎“全球财富论坛”上海举行◎胡润推出中国富豪榜◎报业大战 ◎《半岛都市报》创刊2000: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 ◎《中国新闻周刊》创刊  ◎《财经》发表《基金黑幕》  ◎《三联》又起波澜 ◎新浪上市◎搜狐上市◎网易上市◎互联网寒冬◎第一个记者节2001:资本之恋 ◎复星投资《21世纪经济报道》  ◎三联入资《经济观察报》 ◎北大青鸟投资《京华时报》  ◎《北京娱乐信报》创刊 ◎《华夏时报》创刊◎《南方周末》转型 ◎王志东新浪事件◎新浪、搜狐获准登载新闻业务2002:WT0元年 ◎济南报业市场“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合资媒体公司成立 ◎星空传媒、湖南卫视结盟◎吕日周《长治日报》风暴◎《财经》遭遇诉讼 ◎木子美事件2003:南方的故事 ◎非典报道  ◎孙志刚事件◎《新京报》创刊2004:合纵年代 ◎记者站、境外刊号非法出版整顿◎《第一财经日报》创刊◎《每日经济新闻》创刊  ◎《齐鲁晚报》、《生活日报》采编整合◎《新周报》昙花一现◎三联书店“保卫战”2005:寒冬下中的报网相争 ◎选秀节目《超级女声》  ◎分众传媒上市  ◎百度上市  ◎“报业寒冬”论◎都市报《南京宣言》  ◎聂树斌案、佘祥林案◎《经济观察报》记者辞职事件◎《中国青年报》李大同公开信事件◎《新京报》“北雁南归”  ◎博客大量出现2006:探索之年 ◎《青年周末》报网结合  ◎电子报出现  ◎网民过亿  ◎平媒人士投身网媒◎《北京娱乐信报》转型地铁报◎《夜北京》、《风尚志》创刊◎整顿发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遭索赔千万2007:盛世下的反思 ◎兰成长事件◎纸包子事件◎《扬州晚报》中国新闻奖造假◎徐静蕾创办电子杂志《开啦》  ◎厦门PX事件◎报业结盟◎广东九州阳光传媒上市2008:在路上 ◎西丰县公安进京抓记者◎《南方日报》头版刊登肖扬昂天长笑照片◎分众传媒遭遇手机门  ◎“周老虎”事件尘埃落定◎汶川地震中的传媒◎瓮安“俯卧撑”成流行语◎奥运中的中国传媒后记

章节摘录

1978:时间开始了本年重点:◎《中国青年报》复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新闻联播》开播◎思想解放大讨论◎《文汇报》发表《伤痕》◎“天安门事件”平反破冰如果要开始一场宏大叙事,目光不妨对准传媒。这年一开始就有些不寻常。先是1月1日。这天,中国三大媒体《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刊发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社论说:“一九七七年,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包括我们的一些朋友和同志,也包括我们的敌人,都在密切注视着中国:在失去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失去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以后,在粉碎了‘四人帮’以后,中国会向何处去?”往何处去?这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最为严峻的问题。这篇占满《人民日报》当日头版的社论在经过大量的分析后,给出了答案:“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一个“光明的中国”马上就要到来。接下来的日子,变得让我们熟知。是年3月,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当选为政协主席。上台后,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著名论断。5月11日,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几经修改后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刊发。当日,新华社转发,第二天《人民日报》全文转载。这被认为是当年最重要的政治宣言。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赞同者众,但也不乏斥其“砍旗”、“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等讨伐之声。据称,作者胡福明在看到报纸后,回家对妻子说:“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不过胡福明并没有坐牢,而是成了这年不可越过的一个人物,虽然后来不断有人提出自己才是那篇文章的作者。但这恰好证明了民问的思潮涌动开始了,春天真的要来到了。与此有关的是高考。虽然在此前的1977年,高考在部分地区得以恢复,但全国性高考的举行则在1978年。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1978年,全国高考有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这些人成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很多人甚至没有经过复习,就匆匆地从田野、车间、厂矿涌人了考场,继而走进了大学校园。一切都显示,气候在变暖。这年,离乡40年的李嘉诚受邀出席了天安门国庆典礼,邀请人是邓小平。动身北上,他给自己定了“八字戒律”——少出风头,不谈政治。与邓小平一样在这年2月复出的还有荣毅仁,他当选为政协副主席。第二年,他创办了中信。这年11月24日,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实行了包产到户,18个农民打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这年,吴仁宝、禹作敏、鲁冠球开始了创业。这年的12月18日到22日,中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一中国共产党十_届三中全会召开了。这次会议的唯一议题是“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至此,中国重新回到世界和平竞争的大舞台,“政治生活”已不再是中国老百姓的主要生存方式。早春中国传媒的变革也在这年展开,这种变革让新闻开始逐渐地回归到作为新闻的本质,并作为日后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极富“中国特色”。无论日后的新闻事业如何发展,但“基调”在1978年里就已经写就,甚至沿用至今。1978年,深度报道成为20世纪美国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但中国媒体却没有这么幸运。在这之前的10年间,中国新闻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大多数报纸停办,最少的时候,1968年,全国只剩下42种省级以上的报纸,全国发行的报纸只有4种。中国新闻社除了口语广播记录新闻合并到新华社外,其他业务基本停止,国内分支机构全部撤销。但早春的气息还是从媒体间最先传来。这年,作为中国第一媒体的《人民日报》每天都在向人们传递着新的消息。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提到,这一年,《人民日报》上刊出的一则科学养猪的长篇报道,标题是“群众创造了加快养猪事业的经验”,这则新闻在柳传志的记忆里变成了“如何科学养牛”。其实,在1月10日的《人民日报》上面,还有一则《砸碎“紧箍咒”养猪能快上》的短评,无论是养猪还是养牛,都让柳传志兴奋不已。“自打‘文化大革命’以来,报纸一登就全是革命、斗争或者是社论。在当时养鸡、种菜全被看成资本主义尾巴,是要被割掉的,而《人民日报》竟然刊登养牛的文章,气候真是要变了。”这份报纸甚至在刊发对自己的批判,在这年的3月31日第三版上,它用五分之三的版面发表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叶春华所写的《揭批“四人帮”控制时期的反动编排》。并配发了编者按,“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揭发批判”。这年的《人民日报》刊出6版。在这新旧交替而又十分微妙的一年里,虽然报眼的位置还不时地出现毛泽东以及当时最高领袖华国锋的讲话,但已经不全是革命语录,比如1月5日,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北京召开,这天报眼刊登的是毛主席语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报纸已经明显地多了关于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这让看报纸来观察社会风向标的人兴奋不已。这时候,《人民日报》上除了一些政治新闻和理论文章外,还有一些体育比赛之类的简讯。在这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了《新彩色故事片——(熊迹)、(青春)》的介绍,同一版还有关于评剧的介绍和《红旗》杂志1978年第1期的内容摘要。1月4日的《人民日报》第五版上,有了中国话剧团演出话剧《转折》的广告:“6日、7日、8日晚7:00在东方红剧场,5日上午9时售团体票及零票。”虽然这个广告只是占据了左下角很小的位置,但毕竟已经透露了一个信号:文艺生活来到了人们中间。 .在1月7日的报纸上,有了人民出版社的书讯。甚至北京图书馆开放中外图书的消息也出现在这天的报纸上,像《悲惨的世界》、《战争与和平》之类的书在以前作为“封资修”,借阅更是不可能。现在这则新闻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上面,“每天从清晨8点到晚上8点钟,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老教师、年青的中学生、技术人员和国家干部,络绎不绝地来到馆内。各个阅览室经常坐得满满的,有的读者中午也不休息”。在同一个版位上,还出现了一则《业余大学好》的新闻,说哈尔滨工人业余大学创办以来,已经为全市厂矿企业培养出了各种技术人才5600多名,还完成了多项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项目。与文艺类图书相比,科技图书占到了更大的篇幅。1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农业机械化”丛书、“农村科学实验”丛书占到了四分之一版的空间,介绍了耕作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汽车维修以及与农林牧副渔等行业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甚至由曲阜师范学院数学系公社数学组编写的《农村实用数学》也出现在“农村科学实验”丛书中,并且排在第一位。2月3日,受胡耀邦指示,《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陈原的《驳所谓“三十年代黑店”论》。陈原的这篇文章最初是其在1977年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后来发表在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上。这篇文章打响了出版界关于三联书店问题拨乱反正的第一仗,对出版界解放思想、恢复和发展出版事业有重大意义。而文章能在党中央机关报上发表,在当时的文化出版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紧接着,2月4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叶圣陶的《批判“四人帮”摧残出版界编辑队伍的罪行》。文章把出版界列为受到“四人帮”残害的重灾区。这年《人民日报》上首次出现了与电视机有关的漫画。到了7月,刊出了第一个广告。从10月开始,偶尔会刊登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预报。这时,《新闻联播》只有15分钟,下来就是体育或者《团结战斗的歌——介绍几首列宁喜爱的歌曲》一类的文化节目,还有《抓纲治国初见成效》一类的电视新闻专辑。运营变革年末,《人民日报》等8家媒体联合给财政部打了一份报告。报告要求新闻单位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希望通过适度的自主经营获得一些经济收入,来弥补政府财政补贴之不足。“企业化”、“经营”、“经济收入”等相当“资化”的词语在报告中频繁地出现。就是这些“资化”的企业管理方式以及“事业单位”的本质奠定了此后30年间媒体的运营轨迹。虽然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落幕,大会上国家领导人改革的呼声颇为高涨,但会后具体举措如何,形势并不明朗。这让财政部还是有点犹豫,再三斟酌,但最后还是特批了这份“大逆不道”的报告,理由是,媒介作为舆论的先导,应该挺立在改革的潮头,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其实更直接的原因是,虽然此时全国仅有186家报纸,但财政部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仍然难以养活报业的一张张嘴。这种适度放松,实属“万般无奈”。至于媒体如何市场化,财政部的官员们也难知其详。虽然改革之初就确立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模式延续至今,但已经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但在1978年,这还是促进了中国报业的飞速发展,从这条规定开始,关于传媒的种种尝试层出不穷。但也是这条规定中“事业单位”的本质和“企业化”的两元对立,让传媒在此后的30年发展中一直在戴着脚镣跳舞。实际上,中国传媒一开始就是企业化经营的,甚至没有事业单位的属性,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是如此。报业的企业化经营问题在1949年12月17日至26日召开的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就曾经被再次提出。当时为了解决全国公私营报纸的纸张与赔耗问题,要求公营报业也实行企业化经营方针。会议上提出“必须把报纸作为生产事业来经营,逐步实行经济核算制”,这次会上还确立了“邮发合一”的方针,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中国的传媒人特别是报人们始料不及。

后记

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正是一个深夜。8月的青岛,大雨滂沱。而我的那些兄弟也在赶稿子,奥帆赛有些时候要到半夜的时候才能结稿。有些时候,我很羡慕他们能过我以前的那种生活。虽然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夜行动物。我所能做的是把这本书写好,希望理清这30年来中国传媒所走过的道路。但就我个人的职位而言,我占有的资料十分有限。虽然这两年来也在不断努力,不断找一些人作访谈,不断在泛黄的报张中寻找新闻前辈们的足迹,但毕竟力有不逮。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翻阅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京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以及《传媒》、《中国记者》、《青年记者》、《新闻战线》、《南方人物周刊》、《财经》、《中国新闻周刊》、《环球企业家》等大量报刊。我还参考了东方源先生的《报业风云》,吴晓波先生的《激荡三十年》、《大败局》,张志安先生的《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媒介败局》,刘勇先生的《媒体中国》,孙际铁先生的《中国传媒》,瘦马先生的《时尚:幕后的策动》,曹鹏先生的《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席文举先生的《策划传媒》以及《南方周末:后台》、《南方传媒研究》系列、经济观察报《开放中国》、《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读者故事》、《调查(新闻调查)》、《大事背后》、《八年》、《民本成就公信力》等一系列记录报刊历程的书籍。此外,我还参考了大量的报社内刊以及大量的网上资料。在此,我向这些作者和报刊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他们记录了这个时代传媒的进程,并留下了丰富的资料。感谢互联网,让我们的信息如此便捷。我在这本书的写作中尽量标明了资料的出处,但肯定会挂一漏万,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谅解并与我联系。如果打算对某一事件进行深入了解,请阅读他们的著作。这本书的完稿离不开诸多老师以及朋友与同行的支持和关心。我应该感谢青岛科技大学的领导王瑞芳副书记以及我的同事魏绍和、边华东、韩玉花、吕辛福,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个人性情的理解及容忍。我应该感谢我传媒路上的领路人和支持者:李钧、马士远、张幼林、徐庆海、徐秀、张辛、朱德泉、龙奔、宋基金、詹敏、朱敏、朱芳文、崔莹、薛良诚、刘洪庆、范华栋、李志波、龚程、王学义……以及我的那些同路人。感谢中国新闻道路上行进的每一个人,是你们的努力让读者感到不孤单,并有了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应该感谢孙旭培老师百忙中拔冗替我写了很有深度的序,感谢黄瑚老师百忙中替我审阅了全稿,并提出了非常专业而宝贵的意见。我根据黄老师的意见对原稿进行了修订。我还应该感谢复旦大学张志安先生,他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这是我所难以忘怀的。我更应该感谢本书责编梁建华编审和南方日报出版社:感谢梁建华先生对于本书的宝贵意见和专业细致的编辑工作。请容许我再一次对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这个地标表达我的敬意。最后我想感谢我的家人以及庄莹。是家人的支持,让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是庄莹的呵护和理解,让我在不断地前行。她阅读了我全部的文稿,并一直对我鼓励和支持。由于个人写作的原因,对某些传媒故事,书中肯定会有遗漏,这是非常遗憾的。但我的传媒记录还将继续下去,也请读者在批评谅解的同时与我联系。请为我提供线索。在这本书写完的时候,我将开始传媒运营案例的研究和写作。再一次谢谢大家。也谢谢我走过的路和见过的每一个人。宋守山2008年8月于青岛

编辑推荐

《传媒三十年》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任何一段历史,都必有讲述人。任何一位讲述人,都难以数尽时下的中国。传媒是一个时代最好的注脚。看中国,不得不先看媒体。细数达30年来的媒体风云,可以看清楚一个激荡的年代,一个飞扬的中国。传媒,本身就是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媒三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虽然简单,但是却很精辟的涵盖了三十年中国媒体的历程。三十年的媒体巨变也映射这三十年中国的变化,媒体慢慢的想人靠近,多少背后的故事,多少不为人知的事件是媒体趁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中国制度的变迁,各项政策的完善,媒体为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传媒三十年》是一本有内容的书,许多简短的评论更是锦上添花。值得我们细细回味,他同一个个有代表性的事件将三十年串联起来,用一句句精辟的解说为我们展现着我们那所没有亲身参与的,改变了传媒甚至社会发展的事件。这是一本好书,为我们惊道的展现了三十年的传媒。更让我们去期待未来传媒的发展。
  •   这本书直接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了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30年历程,看到很多传媒人的艰辛奋斗史不由得为之感动和明辨,让85年出生的我,深深的融入到了历史的沧桑和蜕变中。
  •   媒体人必备的工具书,写的也很精彩!!
  •   传媒的力量不可小觑
  •   很好的一本书 超赞!!!
  •   没想到这本书是青岛的老师写的
    看了又看
    甚至想把它背下来,无奈脑子不好用哇
  •   朋友出的书,非常佩服啊,贯穿了传媒业的发展历程,值得参考和学习
  •   恩不错哦
  •   本书没有作者简介。可能是本书的作者并不十分出名的缘故,从本书“后记”和网路上的一些搜索,可以断断续续地得知作者的一些情况,宋守山:一位年轻的传媒热血人士,青岛科技大学新闻传媒专业的老师,一位喜欢评说新闻的“独立评论人”。罗列这些是什么意思。我要说,好书并不一定要出自名门。社会上有许多藏龙卧虎者,能够写出可读性强的书。本书算其一。本书尽管属于隔靴搔痒的历史书,但是,那是体制造成的,有些话,有些事件,大家都心知肚明,却不敢说,也不能说,因为,大家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存还是头等大事。本书是历史书,正是由于非出名门,少了一些教条,少了一些八股,而多了一些活泼,多了一些故事性,大大地提高了可读性。中国传媒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是被改革开放强拽着,跌跌撞撞地走过了三十年。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前进的步伐还很慢,需要规范的东西还很多,值得深思的还有一大堆。首先从体制上说,尽管“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但是,尤其是一些抗着主流媒体大旗的党报,依然官本位十足,视处长、局长、社长为尊神,他们领导下的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编辑记者们,以“党的新闻工作者”自居,严格服从党的领导,听党的话,拿党的钱,给党办事。采写出了一大批公式化的,格式化的叫卖新闻。偶尔地那个什么一下,偶尔地“关广媒”一下,那不能算是整个媒体的成绩,只是凑巧撞上了,而且还没有犯错误而已,偶然而为之也!再说说,市场化的媒体。全是在夹缝中生存,有人说,让你活一天,你就活一天,有人说,封杀你就封杀你。倒是,我们的一些媒体精英,在如此环境中,置个人得失而度外,替百姓代言,说了一些真话。可歌可泣。这些媒体是中国媒体改革的方向,航标。可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他们的话语权和生存空间依然狭窄。本书的作者虽然不是什么名人,但是,他能站在一种高度,把那些体制性的东西故事化,巧妙地规避了风险,而又相对全面的阐述了中国媒体三十年,高,实在是高。为本书作序的孙老师可是高手,名人。他一直主张:我国新闻传播业应渐进地发展新闻自由,建立以党报为中心、机关报为主体,包括民办报纸在内的报业结构,走上自由和法制的道路,逐步改变“以大众传播推行政治、以人际传播监督政治”的传播结构。他也写出过《社会主义新闻法是新闻保护法》等一大批值得深思的理论文章。有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在想:如果是孙老师写出的传媒三十年,很可能是另外一副面孔,或许,从深层上讲,或许更有指导意义,更能勾起人们的思考。总之,在生存和体制的夹缝中,中国媒体跌跌撞撞地走过了三十年,是“胜利的三十年,是丰收的三十年,是正面舆论导向的三十年,是拥护中国***的三十年,是团结和谐的三十年”。本书作者在自身条件完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够相对翔实地把三十年事件化,线索化,算是对中国传媒的一大贡献!
  •   这本书的作者年龄不大,早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宣称在写这样一本书。没想到这么快就出来了,而且是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的。对南方的书一直比较信赖,买了至少不下十本了。看到这本书出版,赶紧从当当上订购了。第一感觉封面的颜色不理想,绯红色缺乏厚重感、沧桑感,与传媒跌宕起伏的三十年不大匹配。内容还是很不错,怪不得南方会出版,全是干货,作者在史料收集方面下了功夫,很多媒体、很多事件我是大约知道,或者并未听说,现在看了这本书有了大体的了解。一些事件经过亲历者的讲述,中间的争斗妥协、坎坷曲折、跌宕起伏叫人看得荡气回肠;一些传媒人的敢做敢为、勇于担当、开风气之先令人感佩,同时他们的大起大落、在强大政治面前的无力、弱小,不得不以悲壮收场也叫人唏嘘不已。正所谓“改革艰难古到今”,三十年的传媒改革路途多艰,风雨兼程,多少人、多少事,在推动古老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路上筚路蓝缕、流汗泣血,虽九死其尤未悔。中国三十年取得的进步,正是汇聚了包括传媒和传媒人在内的点点滴滴的力量,千溪万水聚为滔滔大河。当代史是最难书写的,因为有各种力量在阻碍真相的揭示,试图从自己的利益角度阐述事件。但这本书做到了,还尽量接近事件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史书写的一种可能,尽管这种尝试还比较初步,离新闻史的书写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很好的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体环境的变化。
  •   从另外一个角度探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传媒事业的发展史,传媒人不妨一看,以史为鉴可以察今,梳理过往的发展,也许能依稀判断未来的走势。
  •   对了解改革开放后传媒的脉络很有帮助
  •   从中可以收获不同年代的不同信息
  •   作为资料储存较好
  •   早想购买,一直缺货。这次终于等到了。
    此书是本不错的新闻史资料,值得一阅。
  •   只可惜只有过五关没有走麦城,不全面
  •   书一本。无乜特别的了。
  •   史料罗列而已,缺乏对媒体发展逻辑的深刻理解,更不上对其进行梳理。
  •   写得很一般,比《激荡三十年》差得远了。首先是作者的地位可能真的不够,资料都是一些公开的资料,像一个普通人编的传媒编年史,简略而杂乱,没有脉络也没有重点。其次,很多这三十年中真正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却不敢写,也是因为现在的传媒还在党的控制中,话说得遮遮掩掩,于是写出来的东西有些就叫人看不懂。再次,可能作者的水平也有问题,即便是只能写部分的历史,也没有抓住详略,没有写出像《激荡三十年》那样抑扬顿挫的历史感。看了后很失望。
  •   拿到书的第一刻就有似曾相识之感。定睛一看,才在封面上发现“南方日报出版社”七个小字。 南方日报出版社可谓是专业的传媒类书籍出版社,并且早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纸质上等,印刷精美,舍得留白,设计大方,装帧讲究,追求完美,当然重量不轻。 至于此书,本读者认为作者有追求全面之嫌。虽名为“传媒三十年”,但书中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是关于报业的,有关广电和杂志好像是作者想起时才着墨几笔。倒不如取名“报业三十年”来得干脆直接,然后再把内容加以充实。 在本文最后附文提到的几本书中,刘勇的《媒体中国》亦犯有与此书同样的追求全面之嫌。而相比之下,孙燕君的《报业中国》和《期刊中国》就显得专业许多。 此书序言的作者孙旭培也不经常在媒体上露面,但他的《当代中国新闻改革》一书却是此领域的开山之作。现将在网上找到的有关孙旭培的见简介复制粘贴至此。 孙旭培: 职称:研究员  职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  电子邮件:sunxupei100@hotmail.com  孙旭培 研究员。男,1944年12月出生,汉族,安徽省...怀宁县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指导组成员。并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中国新闻年鉴》编委。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10月起任人民日报记者,1983年6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代所长,所长。曾任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新闻法起草小组成员。1977年10月17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批“四人帮”的“左”的问题。现在重点研究新闻理论和新闻法。出版过《新闻学新论》、《新闻侵权与诉讼》、《华夏传播论》等书,以及《社会主义新闻法是新闻自由保护法》等论文数十篇。 至于此书的内容,本读者以为可以打95分。因为不可能要求一本300页的书将三十年间发生的所有事情一网打尽。况且,作者在尽可能地把大事件串联起来的同时,也提供了许多的细节。 本读者认为,作为读者应尽可能的从书中寻找闪光的东西,汲取书中的营养,而不要老挑毛病。因为书毕竟是自己花钱买的。 本文到此结束。 阅读更多 ›
  •   这只是系统的概括,很多细小的东西没看到。
  •     “任何一段历史,都必有讲述人。”中国当代的传媒三十年(1978-2008)也是如此。当代史重现的难度有碍于当代各种力量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在尽可能回避敏感事件和还原史实的情况下,宋守山的《传媒三十年》跌宕的记录了中国传媒在这个独特的时代所留下的注脚。就像书的封底所写的一样:“传媒,本身就是历史”。1978年—2008年,这三十年发生的大多历史事件都与传媒业紧紧相连甚至被传媒一一记录下来。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名年轻的传媒评论人和研究者,作者宋守山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采用编年体的叙事结构,系统描述从1978 年至2008年上半年这三十年中国传媒界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呈现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轨迹,为中国的传媒留一份底稿。
      三十年的传媒界的事件和变迁在这本书里就像是一幅幅照片缓缓的铺在世人的眼前,它不仅仅承载一代传媒人在传媒上的改造和变革,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在30年间的一个传媒缩影。
      就像这本书的序言说的一样,《传媒三十年》都是“干货”,没有一丝水分,作者将三十年的史料收集的很齐全。太多太多的事件就这样像一副副不同的面孔罗列在《传媒三十年》这本书里,让人目不暇接。1983年首届春晚的举行、厦大新闻传播系的建立,1984年《南方周末》问世等颇具历史的新闻事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还原,还有让我们感受到那些大时代背景下做出变革的魄力。传媒三十年不仅仅是一部简单叙事的编年体新闻史,更是我国新闻改革的见证者。
      2001年至今,中国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的大环境都发生全新的变化。新闻媒介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为改革开放宣传鼓劲、营造氛围;另一方面继续深化自身改革,以自身改革实践进一步推动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合资媒体公司的成立,频道的资本合作等方式都让传媒体制有了自己方向的发展,同时也在中国传媒业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传媒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绝不仅是铁肩道义、妙手文章的激越与悲情,不仅仅是传媒人单一的在的诉说一个时代大背景,而是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血肉相连。随着中国社会想着资本化、商业化的转型,“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这一特殊性质让中国传媒业极其从业者们承担着市场与职业的双重责任。尤其进入千禧年之后,网络时代的全新冲击,新媒体以别样的姿态层出不穷的刺激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传媒业又到了一个全新变革的时期。《传媒三十年》并不是对网络时代的戛然回避,而是网络的变革和影响依旧在当代继续带给人们不同的惊喜。在这个时代里,如何驾驭新媒体,如何建构全球化时代的媒体矩阵,成为中国传媒人面临的新问题。
      三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作为这场改革开放洪流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中国新闻传媒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发生了沧桑巨变。《传媒三十年》带给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沧桑感和惊喜感,在阅读传媒业的史实时,还觉得一切即将发生的全新事件“正在路上”。
  •     正如封面上那句话“传媒眼里的中国,影响中国的传媒”。书名起为《传媒三十年》讲述中国传媒的“近代”历史,其实间接也是在讲中国这三十年的历史。1978年-2008年,这30年中国发生太多历史性的事件了,而这些事件都被传媒一一记录下来了。可以说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紧紧联系一起。    回顾完这三十年中国的传媒历史,特别是看到那些到现在已经赫赫有名的杂志、报纸、网站的名字出现在N年前时,心里总会颤动一下,想再过三十年回顾历史,又会有多少传媒名字出现在我们生活里。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憧憬未来。三十年前的传媒人怎能想到现在的网络、手机媒体大行其道,把传统媒体吓得花容失色。当然危机与机会并存,在要未来的中国传媒历史书上留下精彩的一页,传统媒体还是充满希望的在寻找出路,一条全新的道路。    作为寻路人之一,总觉得冥冥之中我的这些脚印会被未来记录下来。
  •     EEO书评人 焦建 大三那年,阅读大卫哈勃施塔姆那一套两卷本的《媒介与权势》,成为了我大学时代阅读《光荣与梦想》之后,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甜蜜的噩梦”。一向读书不求甚解的我,读完《自有秩序原理》的上卷,只花了一个星期。而在印象中,那套原名为《掌权者》的书,则也用掉了我不少于一周的时间——我废寝忘食,我全部的上课时间都被耗在了图书馆里阅读它。直至,读完最后一个字。
      它真的实在是太厚了。我所阅读的那个由尹项泽翻译的版本中,密密麻麻的,全都印满了字。后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再版中,因为排版字放大的缘故,这套书,真的可以用来砸死人了。读完它,真的是要对读者的耐心做出极大的挑战——我至今庆幸自己是在大学时代读完了它,虽然现在我已经记不得太多那本书里面所讲述的故事,虽然我也重新给自己也收藏了一套,但我相信,或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都不可能有机会把它读完——甚至可能是永远都不能。那漫长的描述和厚重,成为了一座我很难再次心无旁骛攀登的山峰。
      但这的确成为了一种甜蜜的回忆。它内容的独特性和新鲜,以及它良好流畅的记者写作方式,的确让人手不释卷。那么一段长达几十年的美国最牛叉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的发展史,以它们和权势的关系交织在一起,氤氲成了一幅美国近半个世纪的传媒业“清明上河图”。
      而直到我阅读完这本《传媒三十年》,通过对比,我才可能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前者的意义。而正是这种意义,又让我又让我产生了某种介怀乃至不甘:凭什么,美国人的传媒史,就可以写的那么汪洋恣肆,那么油墨重彩,那么丝丝入扣,那么纤毫毕现乃至竟然让人对这种详尽产生了厌恶感?凭什么,我们的传媒史,就只能一段一篇成为了简短的有所言有所不言更多的真相说不出来的“传媒故事会”?
      是的,这种不同有其文化的差异,有其写作者自身的水平高低——我们的有意识主动的记者写作联系,依然停留在对国外一流报道的形式和内容的双重模仿上,没有更多的新鲜创建。此外,我们的整个传媒发展本身,也是参差不齐英雄草莽并存,只是秩序不存在——当然,禁锢是有的。但是,我相信,在更大的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依然可以由哈勃施塔姆那本书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之一来回答:假如媒介本身不是权势的话,那么,它就必须处理自己跟这样那样的外部权势的关系。在中国,处理这种关系的时候,需要的是更加复杂和技巧性的能耐。新闻传播本身如此,连写作新闻传播活动的一本传媒史,也如是。
      非不能也,实不可也。因为它的被主动被动的阉割,这整本书只能无奈的变成一本传媒故事会,可惜它甚至来不及形成清晰的观点性文字。虽然阅读者可以从中亦然获得不少教益,但是,缺乏总体史观的叙述,总让这本书显得单薄了一些——即便如此,在当下的环境之下,能够达到目前的水准,已然是不容易。它提到的多处细节——包括《世界经济导报》的一段公案——都变成了一种珍贵的提醒。它让无知者有知,让有知者不忘。
      《传媒三十年》的封面上,印上了这样的两行文字:“影响中国的传媒,传媒眼里的中国”。正是二者的这种互动的关系,才使得传媒圈的故事变得如此生动和感人。它或许也是迎合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旋律,但是,这种应和本身,的确算得上是一种精彩的呈现。透过传媒自身的三十年历史,的确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生活乃至政治格局的变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传媒自身的历史,因为它与中国大时代的脉搏紧扣,使它也变成了中国当代史的一部分——谁能说,孙志刚里的《南方都市报》,它不会因为自身的优异表现,成为史家执笔写作的浓墨重彩?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精彩本身,才会催生出这种不畏辛苦艰难爬梳和写作的传媒史学著作的出现。
      它的诞生,我相信的确并不简单。作者有其自身的局限——他并没有过多的资源得以倚靠,他或许只能通过阅读大量如海水般的他人著作和原始素材,加上为数不多的访谈,写成了这样一本书。以我虽然并不见得高明但也不至于太过糊涂的阅读眼光来看——我真的一边读在一边想跟作者较劲,挑出它里面的错误来——这本书的合理组织与呈现,使它也成为了一个“当代人写当代史”的宝贵实践。要知道,写作2000年之后的传媒史或许并不艰难,但以同样的力度和分量呈现1978年的传媒史,没有一番苦工,是肯定得不来的。所以,虽然它的确并不完美,但是,这种在艰难和有限的条件之下,在一个敏感的话题领域里的著文写作,使这本书算得上是一个先行者。
      传媒圈子里的生态,是一个拥有太多故事的江湖。在这本书之外,它将能够为至少十本中国版的《媒介与权势》提供良好的写作素材。或许这一代记者、学者、史家当中,还能够有更多的既有心也拥有更好写作条件的人,会为我们酝酿出更加真实的历史。借用龙应台女士当年的著名问句,我也在这里定下一个属于个人的希望:什么时候,我们的传媒史,也能够写的堂堂正正?也许它将恣睢汪洋到令人厌恶,但是,限于种种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的写不出来的故事,将少到不能够妨碍它高贵的地步。虽然今天我们还只能看看传媒的故事会聊以自慰,但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将不仅仅拥有自己的《纽约时报》,我们还将拥有的,是一张反映整个社会与传媒互动的“清明上河图”。
      
      (附记:为这本书写作序言的孙旭培老师,写作此文地点变成了北京的天通苑。虽然这个信息或许只对很少的人有意义,但这,毕竟是这本书所带给读者的一个附带的收获了。起码,它跟我有关。)
      
  •     记录者的历史
      
      生活在这个年代,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并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看那些风起云涌,纵横捭阖,在改革激荡的三十年中,并不缺少那样的历史。正如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一样。
      而这本书,或者可以称作是有关记录者的历史,记录着三十年来,关于传媒和传媒业的种种前世今生。
      
      比如广播电视。1978年1月1日这天,北京电视台《新闻联播》开播,这个一天前还叫做《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的节目一播就是三十年,“在此后的中国社会中甚至扮演了晴雨表和风向标的作用。”类似的关注还有1981年的青岛会议和1983年于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十一届广播电台电视工作会议,时至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进行了首次“改版”,将以前明确分开的国内新闻、国际口播稿和国际新闻录像按照内容及其重要程度进行统一编排。“1982年9月1日开始,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提前到19时的《新闻联播》发布,从而确立了这一栏目独立新闻发布机构的权威地位。”
      接着,从1978年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1988年福建电视台的《新闻半小时》,到1993年5月央视推出的大型杂志节目《东方时空》,直至1993年《焦点访谈》开播,电视新闻在深度报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似乎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轨迹,从最初的记录报道发展到后来的深入和成熟。只是对电视媒体来说,他的意义或许永远都不止是新闻的载体。2005年,“超女”和她们背后的湖南卫视以及天娱公司,同铺天盖地的粉丝们一起,完成了一场盛大的狂欢。
      
      再比如报纸和报业。在书中,你可以找到那些人所熟知的某张报纸的昨日和今朝。
      像《南方周末》,最初,它只是广州的一张叫做《南方日报•星期六刊》的周刊,因质疑不利于销售才改为《南方周末》。1984年2月11日,在左方等人的努力下,《南方周末》按时“出生”。当时它仅仅是广州的一家不起眼的周报,没人把它当作一种强势的声音。1996年改版之后,《南方周末》才开始“深入成就深度”,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直至“在这里,读懂中国”。
      而于1981年第三次复刊的《北京青年报》,则开始摆脱了那种“在某些时期它的出刊只是一种过渡性的工作”的地位,在崔恩卿的领导下,明确了报纸向“真正意义的新闻纸”发展的大目标,确立了面向报业市场的经营大思路。1996年《北京青年报》在全国比较早地推出了自办发行,已然走在同行的前列。当谭军波北上办报的时候,才发现北青几乎成了京报的“黄埔军校”了。
      后来,随着都市报的加入,纸面媒体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报业烽烟四起。网络媒体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当然,不可忽视的是,这其中也有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良好结合。“周老虎事件”,或者北京奥运会完全可以证明。
      
      此外还有作者对传媒人和新闻事件的关注。
      比如被称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的胡舒立,《北京青年报》的崔恩卿,从《读书》到三联的沈昌文。比如《中国青年》的“人生大讨论”,《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开始的深度报道模式,《二十年“疯女”之谜》的新闻纠纷,《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南方周末》“袭警案”,直至后来的“非典”、“孙志刚事件”、“纸包子事件”“厦门PX事件”,甚至08年的陕西“周老虎”和瓮安“俯卧撑”,作为中国传媒的部分历史或者他们的记录者,在作者的笔下,也成了一段段记录者的历史。
      
      曾经有人说,最好的记忆是个人的。而这本被作者称作是“一个人的传媒笔记”的书,或许会带给你三十年来中国传媒的最完整记忆,那些有关于记录者的历史。
      
      
  •     
      
      生活在这个年代,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并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看那些风起云涌,纵横捭阖,在改革激荡的三十年中,并不缺少那样的历史。正如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一样。
      而这本书,或者可以称作是有关记录者的历史,记录着三十年来,关于传媒和传媒业的种种前世今生。
      
      比如广播电视。1978年1月1日这天,北京电视台《新闻联播》开播,这个一天前还叫做《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的节目一播就是三十年,“在此后的中国社会中甚至扮演了晴雨表和风向标的作用。”类似的关注还有1981年的青岛会议和1983年于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十一届广播电台电视工作会议,时至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进行了首次“改版”,将以前明确分开的国内新闻、国际口播稿和国际新闻录像按照内容及其重要程度进行统一编排。“1982年9月1日开始,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提前到19时的《新闻联播》发布,从而确立了这一栏目独立新闻发布机构的权威地位。”
      接着,从1978年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1988年福建电视台的《新闻半小时》,到1993年5月央视推出的大型杂志节目《东方时空》,直至1993年《焦点访谈》开播,电视新闻在深度报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似乎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轨迹,从最初的记录报道发展到后来的深入和成熟。只是对电视媒体来说,他的意义或许永远都不止是新闻的载体。2005年,“超女”和她们背后的湖南卫视以及天娱公司,同铺天盖地的粉丝们一起,完成了一场盛大的狂欢。
      
      再比如报纸和报业。在书中,你可以找到那些人所熟知的某张报纸的昨日和今朝。
      像《南方周末》,最初,它只是广州的一张叫做《南方日报•星期六刊》的周刊,因质疑不利于销售才改为《南方周末》。1984年2月11日,在左方等人的努力下,《南方周末》按时“出生”。当时它仅仅是广州的一家不起眼的周报,没人把它当作一种强势的声音。1996年改版之后,《南方周末》才开始“深入成就深度”,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直至“在这里,读懂中国”。
      而于1981年第三次复刊的《北京青年报》,则开始摆脱了那种“在某些时期它的出刊只是一种过渡性的工作”的地位,在崔恩卿的领导下,明确了报纸向“真正意义的新闻纸”发展的大目标,确立了面向报业市场的经营大思路。1996年《北京青年报》在全国比较早地推出了自办发行,已然走在同行的前列。当谭军波北上办报的时候,才发现北青几乎成了京报的“黄埔军校”了。
      后来,随着都市报的加入,纸面媒体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报业烽烟四起。网络媒体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当然,不可忽视的是,这其中也有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良好结合。“周老虎事件”,或者北京奥运会完全可以证明。
      
      此外还有作者对传媒人和新闻事件的关注。
      比如被称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的胡舒立,《北京青年报》的崔恩卿,从《读书》到三联的沈昌文。比如《中国青年》的“人生大讨论”,《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开始的深度报道模式,《二十年“疯女”之谜》的新闻纠纷,《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南方周末》“袭警案”,直至后来的“非典”、“孙志刚事件”、“纸包子事件”“厦门PX事件”,甚至08年的陕西“周老虎”和瓮安“俯卧撑”,作为中国传媒的部分历史或者他们的记录者,在作者的笔下,也成了一段段记录者的历史。
      
      曾经有人说,最好的记忆是个人的。而这本被作者称作是“一个人的传媒笔记”的书,或许会带给你三十年来中国传媒的最完整记忆,那些有关于记录者的历史。
      
      
  •     1989:乍暖还寒
       ◎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重新核发记者证的通知》
       ◎《世界经济导报》、《蛇口通讯报》等大量报刊停刊 ◎压缩整顿报刊和出版社
       ◎《中华工商时报》创刊 ◎李默然代言“三九胃泰”广告
      1990:冰与火的缠绵
       ◎国务院发布《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对纪实类期刊加强管型
       ◎对报刊记者站清理整顿◎浦东开发◎第十一届亚运会举行
       ◎《广州日报》发行突破◎韬奋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
      1991:水下的潜行
       ◎《解放日报》皇甫平系列言论◎中国驰名商标评出 ◎《青年周末》创刊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联合会成立◎《成都商报》创刊◎首家交通台出现
       ◎大陆记者首次赴台湾采访
      1992:东方风来满眼春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陈锡添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
       ◎胡舒立加盟《中华工商时报》 ◎报纸迎来扩版高潮
       ◎李光斗将广告做到澳星发射现场 ◎中国质量万里行
      1998:国际意识
       ◎《精品购物指南》创刊◎《时尚》创刊◎《三联生活周刊》进入史前史
       ◎《现代人报》合资 ◎从《读者文摘》到《读者》
      1994:过把瘾
       ◎中国接入Internet◎《焦点访谈》开播 ◎“标王”争夺 ◎都市报进入史前史
      1995:阳光灿烂的日子
       ◎《华西都市报》创刊 ◎《南方都市报》创刊 ◎《三联生活周刊》出版创刊号
       ◎中国青年报《冰点》创办 ◎王志纲下海 ◎马云创办中国黄页
      1996:一道新的起跑线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南方周末》改版◎央视《新闻调查》开播
       ◎凤凰卫视开播◎《新周刊》创办◎“中国可以说不” ◎第一家网吧出现
       ◎《北京青年报》“娃哈哈事件”
      1997:悲欣交集
       ◎邓小平逝世◎《南方都市报》改日报◎何华章成立博瑞投资
       ◎《华西都市报》敲门发行◎“小红帽”代理《北京青年报》发行◎张金柱案
       ◎三九集团注资《新周刊》 ◎网易成立
      1998:相约九八
       ◎凤凰卫视吴小莉◎朱镕基为《焦点访谈》题词◎《财经》创刊
       ◎《新快报》创刊 ◎《时尚》版权合作◎《申江服务导报》创刊
       ◎第一本DM杂志《生活速递》创办◎搜狐创办◎腾讯成立
       ◎新浪网成立◎“网民”诞生
      
  •      这本书的作者年龄不大,早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宣称在写这样一本书。没想到这么快就出来了,而且是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的。对南方的书一直比较信赖,买了至少不下十本了。看到这本书出版,赶紧从当当上订购了。
       第一感觉封面的颜色不理想,绯红色缺乏厚重感、沧桑感,与传媒跌宕起伏的三十年不大匹配。内容还是很不错,怪不得南方会出版,全是干货,作者在史料收集方面下了功夫,很多媒体、很多事件我是大约知道,或者并未听说,现在看了这本书有了大体的了解。一些事件经过亲历者的讲述,中间的争斗妥协、坎坷曲折、跌宕起伏叫人看得荡气回肠;一些传媒人的敢做敢为、勇于担当、开风气之先令人感佩,同时他们的大起大落、在强大政治面前的无力、弱小,不得不以悲壮收场也叫人唏嘘不已。正所谓“改革艰难古到今”,三十年的传媒改革路途多艰,风雨兼程,多少人、多少事,在推动古老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路上筚路蓝缕、流汗泣血,虽九死其尤未悔。中国三十年取得的进步,正是汇聚了包括传媒和传媒人在内的点点滴滴的力量,千溪万水聚为滔滔大河。
       当代史是最难书写的,因为有各种力量在阻碍真相的揭示,试图从自己的利益角度阐述事件。但这本书做到了,还尽量接近事件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史书写的一种可能,尽管这种尝试还比较初步,离新闻史的书写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以后晚上就在天通苑里面溜达吧,说不定能碰上,把他侃晕。。。
  •   孫老師住在天通苑好些年了……
    帶給你的收穫,表硬推給讀者……
  •   附记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能不能解释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