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加

出版时间:2002年8月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贝纳基斯塔  页数:349  字数:258000  译者:凌晨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小说通过创作电视连续集《萨加》,着力写了四个创作者。路易毕其一生,从事电影业,马蒂尔德徒劳地写了三十二部言情小说;热罗姆一心想叩开好莱坞的大门;“我”,孜孜以求想成为电影编剧。四人辛辛苦苦写了一部《萨加》,莫名其妙地被加上了种种“罪名”,最后一集只好重写。
小说出版于1997年,19998年获法国女读者奖。作者鲜明地打上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印记:碎片、断裂、诡谲、怪诞、破坏时序、颠覆情节、消解中心、消平深度。但倘若把碎片拼贴起来,把断裂连缀起来,可以清楚地看出,小说重点展示了四个知识分子的人生际遇和心路。
亦真亦假的情爱、引人入胜的悬念、扣人心弦的波折、出人意料的结局,呼唤着人们走出心灵活的荒原,呼唤着新的理性精神。

作者简介

作者贝纳基斯塔·托里诺,1961年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祖籍意大利。为了体验生活,积累创作素材,他放弃了电影专业的学习,从事过多种杂活。当过列车餐车上的夜间乘务员,现代艺术画廊里的挂画工,服务、寄食于上流社会。1985年以来,发表过许多作品,其中有《卧车上的误会》,《庸者之乐》,《合同》(剧本),《萨加》等。

书籍目录

译序创作组  路易  马蒂尔德  热罗姆  我萨加像回飞镖  热罗姆  马蒂尔德  路易  我第八十集过分自负流亡者爱情与争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萨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萨加》是贝纳吉斯塔的另一部作品,如果你们还记得他的《美丽人生》。我查了“当当”,好像就这么两本翻成中文,如果还有他的出版作品,我还买。 他的书,是一杯淡酒,渐入佳境,直到为它晕眩。
        
        这书开头很差,象一个故弄玄虚的老男人,不知道它要干什么,差点让读者失去读它的兴趣。杂乱无章地叙述四个没人要的编剧,被社会以及所有生命遗弃,只能凑到一起写一部没人看的连续剧。
        
        结果,这部在凌晨四点播出的电视剧“爆”了起来,几乎全人类都在等着播出。原因很简单,四个精神不正常的编剧随心所欲地嘲弄挖苦报复整个世界,在想象中为他们的各自人生报仇雪恨。结果激发了全人类虐待和自虐的共同情感,一发不可收拾地成了众矢之的。原来,每个人心中都压抑着一股愤怒和委屈,每个生命都在无时无刻地谴责和反省中煎熬。于是,从被抛弃到被瞩目,从一文不值到名声雀起,原来都不是人生的好滋味。
        
        《萨加》获得法国女性读者奖,让我对法国女性的好奇超过了对本书的兴趣,女人们喜欢这样的作品也许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1. 希望想了解男人为什么老是分不清楚人生什么才是重要的,于是读读这本书。
        
        2. 给了男人充分自由后,男人是否就快乐了呢?于是读读这本书
        
        读完书,我总结如下, 男人是一种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动物,靠劝说靠感动,都没有用。他们必须靠自己的脑袋撞到墙,才知道拐弯。你可以节省苦口婆心的夫妻谈话时间,去做做美容,逛逛街,遛遛狗。
        
        男人有了充分的自由之后,就彻底废了,如书中的丧家之犬,满世界找能栓住他的链子。所以,对一个男人彻底的报复,就是让自己尽快消失,还他全身自由。通常,男人都撑不了多久。只是他回来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回到你身边,或者回到你身边的时候,你是否还想要他。所以,这招不到想废了他的时候,别轻易用。
        
        男人,消受不起自由。
        
        此心同天下,众法女评该小说为最佳作品,喜看男人在自由中受到煎熬。
  •   小说出版于1997年,1998年获法国女读者大奖。作品鲜明地打上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印记。碎片,断裂,诡谲,怪诞,破坏时序,颠覆情节,消解中心,削平深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品结构杂乱无章,也不意味着作品毫无寓意。我们把碎片拼贴起来,把断裂连缀起来,可以清楚地看出,小说重点展示了四个人文知识分子的人生际遇和心路历程;在作品中,客观的实际的时空关系被“心理时空”所取代;通过“我”对外部“真实”的虚幻化,小说展现了“我”内心的“真实”;传统的小说情节被搁置一边,着力表现的是叙事者“心中的事件”,“内心独白”成了事件的载体;传统小说的主题思想不见了,读者可以加以“创造性的理解”。削平深度不等于没有寓意。同时,译者也认为,这种寓意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且看小说的最后一句:“但是,我在整个的旅行中找到了某些可信的东西。”我们可否从中悟出点寓意呢?路易为了崇高的艺术事业,孜孜矻矻,皓首穷经,最后贫病交加,在抑郁中死去。而马蒂尔德和热罗姆当年也是贫穷的知识分子,后来他们到联合国工作,为显贵们捉刀代笔,“像国王一样受到礼遇”。“我”,为了成为一个电影编剧,事业重于爱情,与路易、马蒂尔德和热罗姆克服重重困难,写了一部电视连续剧,被别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打得鼻青脸肿。写到此处,我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发问:文学艺术的前途何在?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