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弦乐大师

出版时间:2003-5  出版社:上海音乐  作者:夏宏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有红花绿草,有蓝天白云。当你看到长空鹰击、浅底鱼翔的景象时,更会感慨这天地因为有了生命活力才更显可爱。但自然万物只是为着繁荣而竞争;而人类却是为了精神的最终自由而执着追求。这当然是一个非常艰巨、非常漫长的历史使命,因为人们的灵魂还每每为物欲所困。  眼前的这套小丛书向人们讲述的正是二百多位活跃在20世纪音乐舞台上的钢琴家、提琴家、声乐家和指挥家们如何成功的小故事,虽然也可以作为查询这些表演艺术家们资料的便览手册,但更是一道富有营养价值的精神食粮。 

书籍目录

小提琴大师20世纪小提琴艺术的先驱小提琴家中的“夜莺”小提琴家中的巨人奇诡瑰丽的一代宗师法兰西的“花腔女高音”琴弦上的罗马尼亚狂想他为正义和理想而演奏俄国小提琴学派中的“另类”大师小提琴家中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他为小提琴艺术增添了一抹异彩世纪神弓独具才情的“名门之后”淡泊名利,矢志求艺的大师他也是一座丰碑人如其名、韵如其人历经磨难真英才为琴消得人憔悴如同交响曲般的瑰丽人生从少年神童到乐坛常青树怀里揣着外交护照的小提琴大师才艺双绝的琴坛女伶21世纪的“提琴教父”小提琴家中的谦谦君子壮志未酬难自弃乐在指尖情自深传递民族音乐精神火炬的使者一位不应被忘记的名家他的琴声中有上帝的顾盼当代的帕格尼尼来自莫斯科的甜美微笑身残艺勋“琴中人”威震琴坛第一花昔日的金童,今朝的全才……

章节摘录

  书摘1  小提琴家中的谦谦君子  ——阿瑟·格吕米欧  在小提琴发展艺术史上法一比提琴学派是一个多少有些特殊的提琴学派,因为这个学派其实包含了两个主体风格大致相同,细部特征又各有异的支派,即法国提琴学派和比利时提琴学派。之所以将这两者合二为一,除了他们具有相同的美学见解和握弓姿式外,地理位置上的毗邻、语言文化上的渊源以及生活方式的接近是使这两个派别趋向大同的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因素。法一比学派曾在整个19世纪风靡世界,成为琴坛众生趋之若鹜,并主宰“生杀”的提琴学派。在学派内部,则法国学派发轫于前。比利时学派继起于后,并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利时学派提琴家的声誉普遍超越了他们的“同父异母”兄长,直接孕育出了贝里奥、维俄当、伊萨依、杜波瓦等享誉乐坛的小,提琴大师。20世纪以后,当以奥尔、海菲兹为代表的俄罗斯提琴学派在全世界范围内唱响他们胜利地“改朝换代”的凯歌时,坚守着学派主张信念和操守的格吕米欧无疑代表着法一比学派在20世纪最后的辉煌和绝响。  格吕米欧(Arthur.Grumiaux)1921年3月21日出生于比利时沙勒鲁瓦市附近一个名叫维莱珀温的地方。由于他的外祖父是当地乡村乐队的队长,因而格吕米欧从3岁半起就跟随他学习小提琴。1930年,9岁的格吕米欧凭借其训练有素的“童子功”考取了沙勒鲁瓦音乐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提琴和钢琴演奏。三年的学习使学有余力的格吕米欧犹不满足,于是在1933年,12岁的他又进入著名的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师事名教授杜波瓦(Alfred Dubois,1898—1949)。杜波瓦,伊萨依的得意门生,曾长期担任比利时宫廷独奏乐师,1927年继伊萨依之后入主布鲁塞尔音乐学院。格吕米欧在这位正统的学派传人门下学习,尽得学派艺术之精髓。两年之内他就在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学院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他的钢琴技艺之高也令管弦系的其他同学们刮目相看。此外,他又在让.阿布西尔教授班上学习对位与赋格,使自己的音乐素养和理论基础得以全面地提高和发展。  从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成毕业之后,格吕米欧踏上了去法国的求艺深造之路。他认为既然法比同属一家,那么法国学派中必定有些独特的东西可使自己进一步增长见识,学习借鉴。在巴黎音乐学院,他拜著名小提琴演奏大师、同时又是著名作曲家的埃涅斯库为师,从他那儿兼收并蓄了法国提琴艺术纤丽甘美、妩媚灵秀的风格之长,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演奏之中。尽管他随埃涅斯库学艺时间并不长,但以他日后的舞台演出实践来看,在巴黎的这次求学经历对于他艺术风格的定型和成熟起着获益终身的关键作用。好学不倦的格吕米欧经杜波瓦和埃涅斯库这两位名师的悉心调教栽培,在提琴的技巧和艺术方面都磨砺出了过人的才干,从隐而不发到厚积薄发,他开始出山与世争锋了。  1939年,18岁的格吕米欧在这一年里先后获得了比利时国内的两个重要大奖——维俄当奖和普吕姆奖。翌年,意气风发的他又夺得了由政府刚刚设立的“演奏荣誉奖”的金奖。一时间格吕米欧的声誉不胫而走,纷至沓来的荣誉向国人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曾经一度辉煌至极的法比学派终于后继有人了。1941年,在由法国大指挥家蒙托(Pi-erre Monteux,1875—1964)指挥的布鲁塞尔爱乐乐团的协奏下,格吕米欧在他的首次独奏音乐会上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评论界为之振奋不已,喻之为蒂博再现。  然而,这只欲待翱翔的雏鹰尚未展开它理想的翅膀,德国法西斯的入侵和祖国的沦陷使他走向世界乐坛的计划毁于一旦。在沦陷时期,格吕米欧在公开场合撂琴明志,坚决不为人侵者涂脂抹粉,而在私下里他仍参加一些由他老师杜波瓦组织的室内乐演出,以聊寄对音乐的思恋。战争一结束,他马上恢复了公开演出,在英国伦敦与BBC交响乐团合作的战后首场音乐会受到了英国听众的热烈欢迎。由此,格吕米欧也开辟了他通向欧洲和美洲的广阔天地。短短几年间他的琴声已经征服了西方世界,成为令世人翘首以盼的优秀小提琴家。  对于比利时小提琴家们来说,布鲁塞尔的皇家音乐学院永远是他们学派的圣地,从贝里奥、维俄当到伊萨依和杜波瓦,他们之中的每一位都在此受教成材,并义都相继在母校执教使学派得以繁衍传承。当1949年杜波瓦去世后,这项神圣而崇高的使命便落到了格吕米欧的身上。28岁的他接过了老师的接力棒,成为比利时学派的新一代承前启后者。格吕米欧深知自己肩负的担子非同一般,为了专心致力于教学,他不惜暂时牺牲了如口中天的演奏事业。正因如此,他那日渐稀少的独奏音乐会就更“物以稀为贵”地受到人们的追捧。这其中包括1952年2月他去美国首演时在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奏的莫扎特《C大调协奏曲》;1953年4月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演奏的贝多芬《D大调协奏曲》以及1951年在布鲁塞尔与来访的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合作的巴赫《D小调双重协奏曲》等几场音乐会都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使人经久难忘。  在20世纪的小提琴大师之林中,格吕米欧向以其儒雅俊逸的气质和谦逊随和的脾性而被誉为“琴坛君子”,有名士之风;又兼之他所承袭的法比学派又恰以精致典雅的特征而著称,因而格吕米欧本人的性格特征和演奏风范就更难脱一个“雅”字。格吕米欧是一位技艺精深,底蕴十足的提琴大师,他虽是正统的比利时学派传人,然而拿他与伊萨依、杜波瓦相比,仍可感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所在。本来,在法国学派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比利时学派在提琴的音色上就较前者更为雄壮粗犷、更富男性气质,伊萨依与杜波瓦正是这种热情洋溢、雄浑壮丽音色的最杰出代表。而格吕米欧的演奏风格更多地接近了音色柔美丰润的法国学派,琴声浪漫甜美,娓娓动听。在演奏时他喜欢把弓毛放得相对松弛,运弓的力量不大,揉指幅度也较窄。他并不刻意追求音色的变化,而是运用精湛无比的运弓技巧使换弓痕迹消失殆尽,以求得纯净透彻的音质和绵延无隙的连贯性和整体感。他的演奏,无论曲目难易深浅总是那样温文尔雅、从容不迫,仿佛是一位远离世俗喧嚣的世外高人在独自吟唱着他心中的理想诗篇,一派仙风道骨之气沁人心扉,令人心旷神怡、耳清气爽。虽则他技艺过人,却从不以炫技哗众为能事,而总是把自己隐藏在作品身后,让音乐直接去叩动听众的心灵。在20世纪后半叶人材迭出、竞争纷起的时代,一位艺术家要做到心如止水,淡泊功利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格吕米欧却做到了。这既是他所受教育的传统使然,更是他艺术修炼至炉火纯青境地的写照。他没有海菲兹那般锋芒毕露的霸气,也缺乏里奇那样恣肆不驯的野趣。他从未参加过任何国际性的小提琴大赛,却仍以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备受赞赏和拥戴。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与他同时代的小提琴大师中,倒是与格吕米欧出自不同学派的谢林和他可有一比。两人不仅在为人气质上极其相若,在演奏曲目和诠释风格上也庶几如出一辙:如他俩都不以演奏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四大名曲(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和柴科夫斯基)而著称于世,而以演释巴赫、莫扎特而蜚声琴坛;他们都不排斥帕格尼尼,甚至还以演奏帕氏而赢得较高声誉,同为非炫技派中的帕格尼尼名家;他们还都是长期与Philips唱片公司签约的小提琴大师,其中尤以格吕米欧为甚,除Philips之外还很少见他为其他著名的大牌唱片公司灌过唱片,可渭忠贞不贰。此外,两人的容貌外表竟也超越种族血统地相像!  在演奏巴赫方面,假如说谢林的6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堪为诸家名版之首选的话。那么由格吕米欧演奏的6首《小提琴奏鸣曲》(BWV 1014——1019,羽管键琴伴奏)则可谓是独步琴坛的珍宝。此6首产生于《独奏》6首之后,为巴赫在失去了第一位妻子玛丽娅之后所作,因而在表现作品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冲击上要超过前6首。格吕米欧与担任羽管键琴伴奏的雅科特(Christianc Jaccottet)的演奏真切地抒发了作曲家在音乐中所寄寓的深切感情,那发自肺腑的悲痛,对亡灵的缅怀抚慰和对上帝的肃然虔诚之情闻之使人动容。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世纪弦乐大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