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

出版时间:2006-2  出版社:文汇出版  作者:陈明远  页数:299  字数:28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知识分子的经济生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1世纪开始以来,我国知识分子的待遇明显提高。反思整个20世纪,我国知识阶层的生活状况几经曲折,中期逐步贫困化,以至于发生脑体倒挂的怪现象,这已是毋庸置疑、不可回避的历史真相。那么,以往我国知识阶层贫困化的历程如何呢?今后又怎样争取合情合理的致富方式呢?    我们要区分两种“知识分子”的界定。一种是某些人心目中“知识分子应该是怎样的人”,例如“社会的良心”、“民众的喉舌”等;另一种是“社会上老百姓看作是知识分子的人”。本书讨论的对象是后一种人群——社会上所谓的知识阶层。

作者简介

陈明远,主要著作,1980年《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1982年《语言学和现代科学》、1983-1986年《中国话听力》共四册、1984年《北京的生活》、1985年《在中国旅行》、1986年《地下诗草》、1988年《劫后诗存》、1992年《无价的爱情》《新潮》、1993年《七家诗选》、1994《中国姓

书籍目录

前言:什么是知识分子  现代知识分子不同于古代的士  界定知识分子的三条标准  我国知识分子职业的三个层次  我国知识分子的队伍逐年扩张  是什么决定知识分子的命运从金圆券到人民币  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  法币和金圆券时期的实际薪津  南方文化人日记中的金圆券  人民币的新时代  把留用的知识分子统统包下来  以小米为工薪单位的过渡时期  20世纪50年代前后知识分子待遇的比较  以积点计算工薪的临时办法供给制与薪给制并行  延安时期的供给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供给制与薪给制并存  延安文化人进城后的感叹  小、中灶待遇标准的划分  关于供给制生活的回忆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供给制  文学研究所的供给制  文化人的困扰——阿英为例  供给制和薪给制的矛盾  关于供给制还是薪给制的争论  [附录1]各级人民政府暂行供给标准  [附录2]50年代中央直属各机关的供给——包干制标准  供给制增加津贴的新阶段工资分和人民币改革  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工资单位  全国统一的工资分标准——工资与物价挂钩  学校待遇逐步改善  1952-1955年的校园生活  人民币改革和币值  国家干部废除工资分,改行货币工资制  乒乓球冠军姜永宁的待遇  市场制自由职业者的消失  1955年的知识分子待遇1956年工资改革,评级定职  30个行政级别  知识分子的待遇标准  官职、级别、资历  对于上层统战对象的照顾  高知的定级  工资标准地区种类  ……共和国早期的稿酬问题反右斗争对于工资待遇的影响票证制度的双重物价人祸甚于天灾1980年前后的生活背景八九十年代的震荡新时期的稿酬和版税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收入的变化学费负担问题后记:史料和史论[附录一]人民币的历史演变[附录二]50年来的物价[附录三]20世纪下半叶人民币的币值变化跋

章节摘录

  丁玲陈明夫妇  丁玲本是副部长级(行政7级)干部,月薪322元。建国之初,她曾住在颐和园的松云巢,那是坐落于排云殿与石舫之间山坡上的一所较大的宅院,有正房5间,耳房2间,院中有走廊。毛泽东和江青还来这里看望过她。后来,她又搬到多福巷16号,一所典型的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里,这是公家的房子,她经过一番装修,已是焕然一新了。院内有繁茂的花木,北屋西边1间是她的书房,另1大间做客厅,西厢是卧室,东厢的3间中,有2间打通为1大间是  餐厅,房内摆了1套沙发,也可以做会客用。南屋的几间由女工住,北屋两边的耳房做厨房和暖气锅炉房,东边的耳房由儿子住。  丁玲和丈夫陈明都被打成“右派分子”。陈明的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对他的处理是第2类,撤销级别,保留厂籍,下放农场监督劳动。陈明被发配到了北大荒——黑龙江密山农场。从此停发工资,按农场新农工待遇,每月只拿28元生活费。  陈明走后,丁玲仍留在北京等待处分。作协党组书记邵荃麟告诉她:“对你的处分是按右派分子的第6类处理。冯雪峰也是按右派分子第6类处理,这是在政治协商会议小组会上讨论过的。你可以不下去劳动,分配工作,也可以留在北京,从事研究或写作,稍微降低或者保留原工资。”但是丁玲希望到北大荒去,同陈明生活在一起。不久,她就从中国作家协会拿到由中宣部签署的一封简单的介绍信。这一张窄纸条写着:“撤销职务,取消级别,保留作协理事名义。下去体验生活,从事创作;如从事创作,就不给工资。如参加工作,可以重新评级评薪……”丁玲就这样去了北大荒,这一年(1958年)她是54岁。丁玲在北大荒住在简陋的农舍里,她参加劳动,养鸡,办托儿所,当扫盲教员,后又到宝泉岭农场安家落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知识分子的经济生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1世纪开始以来,我国知识分子的待遇明显提高。反思整个20世纪,我国知识阶层的生活状况几经曲折,中期逐步贫困化,以至于发生脑体倒挂的怪现象,这已是毋庸置疑、不可回避的历史真相。那么,以往我国知识阶层贫困化的历程如何呢?今后又怎样争取合情合理的致富方式呢?我们要区分两种“知识分子”的界定。一种是某些人心目中“知识分子应该是怎样的人”,例如“社会的良心”、“民众的喉舌”等;另一种是“社会上老百姓看作是知识分子的人”。本书讨论的对象是后一种人群——社会上所谓的知识阶层。
  •   没买到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手头有本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以后再整。
  •   这书写的很不错,理清了大知识分子们的收入情况,值得一看。
  •   这是陈明远先生继《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之后又一部好书

    非常喜欢 -- 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就是把许多人不看重但又非常重要的东西详细描述出来,与作者的前一部著作《现代文人的经济生活》对照来看,肯定获益匪浅。
  •   非常满意的,谢谢当当能买到这本书
  •   看过去,想现在。
  •   本书与作者另两本《鲁迅时代何以为生》和《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相比逊色不少,
  •   书还在读,从看的部分来说,是一本不错的资料书,填补了我知识上的空白。
  •   作者似乎毫无功利心地写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一侧,看的时候也没什么心理压力,很有意思!
  •   老公看了还不错
  •   但当当书的品相很差,书脊几乎完全压碎。
  •   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一些史料很有意思!
  •   总认为知识分子不食人间烟火耻于谈金钱,这金钱背后与知识分子相关的社会经济关系便因着“害羞”而被掩盖着,陈明远把这个面纱揭开了
  •   刚买来,还未看,感觉还行
  •   像一本大论文,反倒是里面的调查方法对我启发最大。
  •   字偏小了,读着不舒服。16开本,用小五的字也有点太……

    内容还是不错的,学者翔实的研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