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浙江摄影  作者:陈墨,洪炜津 编著  页数:149  

前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世界发展的历程昭示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保留民族历史记忆、凝结民族智慧、传递民族情感、体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浙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之源,拥有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掘,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大地积淀了著名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浙江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熠熠生辉、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项目数量位居榜首,充分反映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彰显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留存于浙江大地的众多非物质遗产,是千百年来浙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浙江地域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世代相传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努力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是建设文化大省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对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历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重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保护机制,建立保护载体。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民间老艺人,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浙江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对我省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逐一进行编纂介绍,集中反映了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成果,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的出版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将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原则,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把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新台阶,促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内容概要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抢救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浙江省文化厅、财政厅决定编纂出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对浙江省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十四个项目,逐个编纂成书,一项一册,然后结为丛书,形成系列。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青田石雕》分册。青田石雕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精品,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序言国之瑰宝【壹】青田石与青田石雕【贰】青田石雕的历史与发展【叁】青田石雕的地位与价值千载绝艺【壹】工具【壹】工序【叁】口诀【肆】表现手法【伍】技艺特色【陆】鉴赏石雕艺杰【壹】名家掠影【贰】艺传四方传承保护【壹】行业现状【贰】传承保护文献著述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青田石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合称为“浙江三雕”,在中国民间工艺宝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有关石雕的渊源和发展,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传说女娲补天以后,遗下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最先入炉,最后出炉,所以它的色彩更加艳丽,充满灵性。补天遗石,下凡人间降落在青田,变成五彩斑斓的青田石,后来被一个砍柴人发现带回了家,精雕细琢成工艺品流传于世。传说总归是传说,青田石的形成还是拜自然造化之神工,是亿万年前的地壳与火山运动造就了这一方有灵性的多彩宝石。说起来,人类跟石头还真是有缘。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石头或许就是先民最好的朋友。他们用石头战胜凶险,用石头装饰生活。他们爱石情深,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对自然物的崇拜。因为石头就代表着“人能胜天”那生生不息的力量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好情愫。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人类的祖先从旧石器时代使用简单的打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尝试使用磨制石器;从营巢穴居时期简单地利用石头为建筑材料,到现代化豪华建筑中大量应用花岗岩、大理石作为装饰材料;从出土墓葬中死者的简单石制饰物,到后来的精美石雕和宝玉石工艺品。各种各样的石头始终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时代逐步走向现代文明。历史上,爱石成癖者不乏其人,北宋苏东坡、米芾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他们在石头的形状、质地、纹理、色彩中,发现的不仅是具体形象,更是美的本身。发展到后世,“美石”的名称又被加冕在青田冻石身上,它们成了历代文人的随身珍玩、案头清供或庭院陈设。这种爱石文化,在世界上都是独树一帜的。玉石雕刻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品种之一。距今约两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已把磨光的美石钻上孔,做成项链戴在颈上,衬托人体自身的美。这标志着装饰艺术的起源。在距今约-万年至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以各种优质石料制成的形式多样的装饰品,如环、璧、璜、珠、坠,等等。浙江历史悠久,大约在七千年前,就有原始部落。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在当时的原始艺术品当中,不仅有陶器、骨雕、玉雕、象牙雕,还有石雕,造型简朴的石雕制品在当时是作为佩饰品来用的。人们从崧泽文化遗址中陆续发现并出土了大量的石器、玉器与陶器。而青田石璜的发现不能不令人深思,最大的可能就是同时期的青田已有人居住,而显露于山表的青田石,由于色彩斑斓、质地脆软,因而被人们就地取材,加以利用,并流传到外地。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出土的殷商时期的石羽人,系青田石雕刻,见证了青田石雕悠久的历史。浙江博物馆收藏有六朝时期的小石猪多只,其中四只石猪材质为青田所产的黄石。在浙江省新昌县十九号南朝齐墓中也出土了齐永明元年(483年)的青田石雕小猪两只。这些石雕作品,线条精练,造型简约,据推测,可能与两汉及六朝时期流行用玉猪、石猪作殉葬品有关。自北宋中叶,南方经济开始超越北方,加之南宋定都临安,政治、文化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青田石雕的生产加工也开始兴盛,图书岩在“制为文房之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图章、小件玩耍之物”方面派上用场。到元初,赵孟兆页始用青田灯光冻石治印,经明代文彭力倡,石印开始进入文人的篆刻世界,从此青田石的优质印材地位得以确立。清代,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石屡被选为皇家贡品,其中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庆祝清乾隆帝八旬万寿节大臣敬献的寿礼一青田石印章“宝典福书”、“元音寿牒”两套共一百二十枚,至今仍珍藏在故宫博物院。2.发展演变:从实用到欣赏综观人类艺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凡可称之为艺术的东西,都有一个南实用艺术到欣赏艺术的演变过程。音乐、绘画、书法、篆刻无不如此,石雕也不例外。再从与石雕近缘的篆刻艺术来看,我田著名篆刻家叶一苇先生在其《从历代印论看篆刻艺术的发展》一文中提到:“篆刻艺术是继承古代印章而发展的。从印史看,自三代到宋代,印章是为了实用,可称实用艺术时期;宋代以后,印章逐步发展为鉴赏,成为欣赏艺术。其中,唐宋时代是过渡阶段。文人刻印,宋元肇其端。到了明代文彭,篆刻艺术兴起,开创了流派,一直流传至今。”从实用性转变为供陈观赏,青田石雕审美价值更为突出,要求也就更高了。青田石雕在明代以前处于实用品阶段,明代开始步入具有一定艺术观赏价值的实用品阶段。其问因为文人刻印始盛,青田石作为上等印材,得到众多士人的认可,成为士人寄托闲情逸致与个人抱负的绝佳载体,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清代。宋代时,青田石被“制为文房之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图章、小件玩耍之物”,毕竟与明代文彭的“琴罢倚松玩鹤”这样的文人篆刻艺术品不同。六朝时期的石猪之类殉葬物,无论造型、功用,还是雕刻技艺,也当与清成丰年间石雕壁饰《五福临门》有别。诚如吴昌硕“乘长风破万里浪”印文所言,青田石雕步入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实用品阶段,很大程度上正是搭上篆刻艺术发展这艘顺风船。

后记

青田石雕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并不断发展,主要靠口头传承。青田石雕口诀说得好:“手巧在心,刀灵在功,大处着眼,剔透玲珑。”“大大小小,转转瞧瞧,万般手艺,巧中有巧。”“严冬冷饭,不计艰难,冬去春来,葡萄出山”。这就是文化,否则一块粗糙的青田石,到了石雕艺人的手中,怎会成为一件巧夺天工的精美艺术品?这固然需要高妙的技巧,但归根结底,这些技巧来自人的聪明才智,是一种文化使然。乘着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春风,《青田石雕》有幸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在此,我们对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文字工作者和摄影者,对王其全老师的认真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对向本书出版提出宝贵意见的石雕文化界诸位专家、大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他们,才使本书得以及时顺利地出版。

编辑推荐

《青田石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青田石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一点也不适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