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理论研究卷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杨立青主编  页数:5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上海音乐学院作为由著名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创建并亲任首任院长的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院校,在其成立初期即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基本体制——包括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管理等等。而也正从此时开始,通过数十年时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积极探求,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术规范、目标;涌现、培养了萧友梅、黄自、贺绿汀、冼星海、谭小麟、丁善德、桑桐、陈铭志、钱仁康等一大批载入中国现当代音乐史册的作曲家和作曲理论家;产生了大量令世人瞩目甚至影响了中国文化艺术历史进程的音乐作品和学术成果;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科特色——即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教学、研究与创作实践三位一体密切结合的学科品格!结合的学科品格!

作者简介

徐孟东,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博士。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法;复调技法。

书籍目录

杨立青 总序 /01馀孟东 前言 /01凡例 /01黄自 调性的表情 /1贺绿汀 关于器乐作品创作问题 /9丁善德 作曲技法探索 /17钱仁康 曲式结构的“分”与“合”/26汪培元 于质朴中见深邃——《孔雀变奏曲》分析,兼谈柯达伊的创作特色/35茅于润 从《牧神的午后》看德彪西的配器 /47朱践耳 取“对立”求“合一”——笔谈我的创作 /62秦西炫 兴德米特旋律理论的实际运用 /65桑桐 多调性处理手法研究 /71罗忠镕 集合原型简便计算法 /104陈铬志 对复调思维的思维 /126黎英海 民族五声性调式概述/146俞抒 面临转折/153胡延仲 论奏鸣曲式的展开部 /161严庆祥 巴赫作品中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181汪立三 新潮与老根——在香港“第一届中国现代作曲家音乐节”上的专题发言 /195饶余燕 试论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 /204卞祖善 对当前交响乐创作的一些看法——关于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与旋律美/217孙维权 我国和声观念萌始于何时 /229沈一鸣 民族调式中的音名、阶名与唱名——兼与刘永福、孙新财二位商榷/233樊祖荫 马思聪晚期小提琴作品中的和声技法——以四部小提琴曲为例 /237杨立青 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概述 /252林华 色彩复调/271陈中华 音体系分析/283赵晓生 作曲教学三原则——《传统作曲技法》绪论 /296甘壁华 核心和音技术/301钱亦平 歌剧中的回旋曲式 /330汪成用 “神秘主义者”斯克里亚宾及其和声手法浅释/347徐孟东 中国复调音乐形态新的发展与变异/371徐坚强 民族器乐创作问题 /402朱世瑞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赋格写作——兼谈赋格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408邹建平 二十世纪赋格主题的特征/443贾达群 结构分析学导引/460吴粤北 作曲最初技术构成的网络思维——硕士学位论文摘要/469杨燕迪 音乐分析的本质界定及历史回顾/482张巍 简论现代音乐创作的发展/495李小诺 拱形结构概念的界定/505田艺苗 帕萨卡里亚的现代内涵——读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519叶思敏 赋格研究的新动向——格罗夫辞典各版“赋格”条目注释比较/526

编辑推荐

《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作曲理论研究卷》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作曲理论研究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