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人民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徐潜,栾传大 著  页数:86  

前言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以看出,服务人民的核心与具体内容就是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从古至今,服务人民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服务人民的楷模在我们身边不断地涌现,从张伯行到李大钊,从向秀丽到雷锋,从王进喜到傅显忠,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不断向我们昭示着服.务人民的真谛。  今天,服务人民的内涵已不仅限于人生归属问题,它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我们对服务人民的理解也要与时俱进,注入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服务人民的精神不能变,其内涵和外延却要发展。“三个代表”的思想,就是新时期服务人民宗旨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与创新。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也正是为了服务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见服务人民的道德精神是非常宏观又十分具体的,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到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才能让“服务人民”这句话落到实处。

内容概要

  《服务人民》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服务人民》是该套文库的其中一本。  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书籍目录

张伯行是“天下第一清官”戴敦之居官廉洁王鼎一心为民章炳麟不屈不挠张澜廉洁奉公何香凝一心救国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李大钊为革命舍爱女陈嘉庚勤俭报国张闻天留给后人的遗产金顺姬舍己救群众向秀丽舍身救火大公无私的典范雷锋王进喜的铁人精神高士其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女将军李贞的“遗产”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刘英俊勇拦惊马姜圣阶为核发展尽力金庆民登上文森峰填沟愚公张立平华怡不求名利阎建章一心为公韩余娟舍身救老人李冬辉为事业贡献一生崔学文的赤诚奉献张培英以身殉职苏宁舍身救战友王宝库克己奉公傅显忠对人民忠诚喻杰甘当公仆中国治理环境第一人李双良王桂荣礼貌待乘客朱骅严己宽人

章节摘录

  康熙年间,朝中出了一位大清官,叫张伯行,河南兰考县人。  张伯行历官近三十年,一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对上敢于揭露权势显赫的贪官污吏,对下为民请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在任上,从不携家眷,不贪图享受和因公肥私,一直过着清寒俭朴的生活。他是堂堂的巡抚,有八十个享受朝廷俸禄的名额由他支配,一般官吏都用来安排自己带来的家丁亲友,他却一个不要。每到一处,他都积极筹资建造书院,聘请有德行的饱学之士讲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在他的辖区,每有水旱灾荒即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开仓济民,深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山东、江苏、福建许多地方百姓为他建生祠,不忘他的恩泽和德行,百姓称他为“天下第一清官”。  康熙五十年,张伯行任江苏巡抚,发文严禁官吏贪污受贿。是年秋,苏省乡试,总督噶礼与考官勾结,大肆收贿舞弊。榜发,苏州学子大哗,千余人集会,将财神塑像抬进文庙置于明伦堂,以示讽刺和抗议。康熙下旨,责成户部尚书会同总督噶礼和巡抚张伯行等人共审此案。噶礼从乡试中受贿索银五十万两,当为此案主犯。请贼捉贼,审查月余不得结果。张伯行查得实情,怒发冲冠,不顾身家性命,上书弹劾噶礼。  噶礼是张伯行的顶头上司,是个虎噬狼贪、鱼肉百姓的头号赃官。张伯行初任江苏巡抚时,有人好意托信,让他按时例给噶礼送银四千两。张伯行对此巴结之风深恶痛绝,当场拒绝,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文,所以无银馈上司。”噶礼为此耿耿于怀,屡欲驱逐而后快。乡试事发审案班子内诸官皆好通融,唯张伯行拒不买账。心狠手辣的噶礼,买通朝廷官吏,购出张伯行的奏疏,然后捏造事实,反咬一口,诬陷张伯行受贿。审案官吏惧怕噶礼权势,有的附和,有的唯唯诺诺,无人敢伸张正义。康熙无奈,一面派心腹私访,一面下旨将张伯行和噶礼一并解职,另组班子进行审处。  张伯行先被押解扬州,四个月后被押回苏州。在押解过程中,大批百姓扶老携幼从四乡赶来慰问,有长者流着眼泪说:“公在任,只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张伯行不得已,收下了豆腐一块,青菜一把。扬州百姓怕张伯行在路上遭到不测,数万人自动集结在长江沿岸,护送船只。  审案中,噶礼派出心腹人员到处活动,拿出大批搜刮来的金银珠宝贿赂审案官吏。结果,判处大贪官噶礼无罪,两袖清风的张伯行反被革职治罪。  消息传出,全国震惊,扬州、苏州士子百姓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公审。  康熙到底还是个精明的皇帝,他为了维护大清江山,安抚汉族学子,平定民心,亲自处理此案。降下圣旨,革去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噶礼的一切职务,张伯行留任江苏巡抚。  江苏的士子百姓闻此喜讯,全省上下欢声雷动。三天之内,家家门前都自发贴上红幅,上书“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充分表现了江南百姓对张伯行的爱戴和敬仰。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中,在道德规范上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道德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服务人民》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历史人物,为广大朋友们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方便,让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断的继承和发扬!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服务人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