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诗词故事

出版时间:2008-09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陆襄(主编)  页数:39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华传统节日以宏大丰富的内容、绚烂缤纷的色彩展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壮丽画卷,寓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与节日有关的作品数量可观,佳作迭现。这些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了节日习俗的特点,生动地反映了古代人民过这些传统节日时的情形和心情,充分发掘了传统节日的意义,给传统节日更为丰富的人文情感,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元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等节日名句更是家喻户晓。最近的语文高考也对传统节日诗词予以充分的关注。  我国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是灿烂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传统节日教育,编者们编写了《中华传统节日诗词故事》,其中包括历代节日诗词94首,并介绍了与节日诗词有关的诗词故事,包括节日风俗、诗话词话和文人轶事等。为拓展传统节日诗词的内容,编者们还选编了76首节日诗词名篇,加上注释,作为附录,共170首。

书籍目录

  元日  岁日作/[唐]顾况  [诗词故事]元日岁酒自幼饮  元日/[宋]王安石  [诗词故事]爆竹声声迎新年  探春令/[宋]赵长卿  [诗词故事]新年春盘贺新春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宋]辛弃疾  [诗词故事]元日饮酒春意暖  德祐二年岁旦/[宋]郑思肖  [诗词故事]郑思肖故国情深  人日  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诗词故事]薛道衡名不虚传  人日寄杜二拾遗/[唐]高适  [诗词故事]高杜人日诗唱酬  菩萨蛮/[唐]温庭筠  [诗词故事]剪彩镂金人胜节  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唐]罗隐  [诗词故事]寿阳公主梅花妆  一萼红/[宋]姜夔  [诗词故事]人日登高赋新诗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宋]魏了翁  [诗词故事]日日都能是人日  元宵  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  [诗词故事]火树银花不夜天  蝶恋花·密州上元/[宋]苏轼  [诗词故事]正月十五夜咏月  永遇乐/[宋]李清照  [诗词故事]今昔对比咏元宵  明月逐人来/[宋]李持正  [诗词故事]元宵节观灯诗话  生查子·元夕/[宋]朱淑真  [诗词故事]人约元夕黄昏后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诗词故事]灯火阑珊觅知音  柳梢青·春感/[宋]刘辰翁  [诗词故事]元宵节故国之思  好事近/[宋]朱敦儒  [诗词故事]正月十五迎紫姑  元夕咏冰灯/E明]唐顺之  [诗词故事]元宵奇观话冰灯  花朝  咏花朝/[清]蔡云  [诗词故事]崔元微悬彩护花  沪城岁事衢歌/[清]张春华  [诗词故事]移花接木写赏红一  社日  嘉兴社日/[唐]刘言史  [诗词故事]陈平分社肉  社日/[唐]王驾  [诗词故事]社日饮酒  上巳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腊日  除夕

章节摘录

  元日  节日风俗  2.燃放爆竹  燃放爆竹,是古代新年习俗。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所谓“山臊恶鬼”,据《神异经》说:“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日山臊;以竹著火中,蝌烨有声,而山臊惊惮。”也就是说,燃放鞭炮的原始目的在于惊吓山臊。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新年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3.饮屠苏酒  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按旧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初学记》引《四民月令》云:“正旦进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小者起先。”《时镜新书》晋董勋解释说:“正旦饮酒先从小者,何也?勋曰:‘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  古代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还有一种传说,或说是一个故事:“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传统节日诗词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真的很不错,正版送货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