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书渐已老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韦泱  页数:19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虽然我年届九十,已婉谢一切作序之邀,但韦泱是我晚年的“忘年交”——诗友和文友,觉得有责任写点想法。认识韦泱已有十年时间了。十年前,他慕名来看望我,这是我们认识之始。韦泱是诗人,那时在作协诗歌委员会里还承担一些工作。他来了解我的旧著《星底梦》诗集,在上世纪40年代写作与出版方面的一些史料,这是他的兴趣范围内的应有之责,我尽我所忆,解答了他提出的若干问题。  此后,他时常来我居处。交往多了,我渐渐发现,他对淘书的热情有增无减,他爱好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诗歌到整个现代文学,尤以新文学方面的旧书旧刊为主,交谈的话题愈来愈多。我亦时常在报刊上读到他写的一些史料考据方面的文章。我与子女丁言模、丁言昭的研究方向是以现代文学人物史料为主的,韦泱在与我们交往的十余年中,他的兴趣亦愈来愈浓,我们的共同语言多起来了。

作者简介

  韦泱,本名王伟强,旧书旧刊爱好者。写过诗歌,编着杂志。远离名利场,方能活得轻松。暇时去旧书市场闲逛,与文化老人闲聊。淘书、写作、交友,视为人生乐事。

书籍目录

最后的任钧旧著新作话罗洪一颗淡淡的心中医世家的养生之道黑白分明的人生依园而居亦怡然书里人生亦怆然书贵精读不废博览胡风为孙钿编诗集陆象贤:文坛、工运两相宜他一生成了真正的诗黄裳旧著三题吕剑的分量文坛冷暖话今昔听束老谈《银钱报》一九三八·从《蜜蜂》开始“九叶”一枝话郑敏漫谈王元化的《文艺漫谈》爱读梅娘信大哉彭燕郊隐士专论第一书方平译莎翁诗集“笔会”的风格由《挂剑集》想到的从《童话》到《集合》圣野的童诗之旅失而复得《舒倍尔脱》曲曲折折《红旗歌》一个血性而粗砺的诗人思想的芦苇迎风傲立诗坛圣徒数屠岸袁鹰的上海缘唐门弟子的佼佼者老树新枝更繁茂毕生心血凝笔端写作,连缀生命的片断弦歌在诗与评弹间一生甘为“纸囚”小跋

章节摘录

  时间转瞬到了1947年,贾植芳为《时事新报》编《青光》副刊。《青光》被封后,他又与尚丁、耿庸等创办《诗与杂文丛刊》,只出版第一集《犯罪的功劳》,又被禁止了。无奈,贾植芳与妻子暂栖虹口义丰里。在这个日侨区,还住着内山书店老板、鲁迅先生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先生。贾植芳常去串门聊天。一天,内山对贾植芳说:“书店开不下去了,我准备回国。这里的书,有用的你拿去吧”。这些日文书,对贾植芳日后写作颇起作用。不久,贾植芳夫妇又被特务以“煽动学潮罪”戴上镣铐,投入监狱。第二年,胡风找到贾植芳的留日同学、香港海燕书店经理俞鸿模,才将贾植芳保释出来。出狱后,贾植芳夫妇暂时隐居在沪西法华镇上一间农房的阁楼里。这时,贾植芳才有时间构思早就计划撰写的《近代中国经济社会》一书。蛰居在只有七个多平方米的小阁楼上,贾植芳向房东借了两个箱子作为书桌,开始全力以赴伏箱撰写此书。他在日本学的知识用上了,内山先生赠他的书籍用上了。还需要什么资料,则由妻子任敏出门为他借来。贾植芳两个多月足不出户,夜以继日地写,竟因阁楼空气窒息,又常常熬夜而累得昏倒在地。书稿即将写完的一天,有不速之客打上门来,正巧贾植芳夫妇有事外出,躲过一劫。贾植芳知道,他又被特务盯上了,此地不宜久留。他决定去青岛伯父那里暂避一下。然而,他们囊中羞涩,连去青岛的路费都凑不齐。他们想到棠棣出版社的朋友、任经理的徐启堂。一见面说明来意,徐启堂二话没说,当即取出两万金圆券(相当于五两黄金),对他说:“稿子先摆下,你先拿上这些作路费要紧”。  这样,他们远走高飞去了青岛。等他们再回到上海,已是1949年1月,正值《近代中国经济社会》一书付排,贾植芳赶写了“前言”,说明此书是“从事研究作为史的形象的清代经济社会构成,是意图解释并搜求清代经济社会的意义所在,侧面则在批判地说明了一个政权的兴亡的必然性法则。”并说:“清代,这近代的中国,实在教育了我们,启发了我们,在和我们血肉相联的这前一代中我们汲取了勇气和希望——这才是笔者写作本书的最大企图和意义所在。”  这年11月,新中国刚诞生不久。时客居苏州的贾植芳,得悉《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将再版,即写下“再版序言”,开头便说:“本书竟能在出版一个多月中销售一空,足见在人民的时代里读书风气之旺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与书渐已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