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英)约翰·霍布森 著  页数:315  译者:孙建党  
Tag标签:无  

前言

  可能有读者担心“这会是另一本典型的关于西方崛起的著作”,为使他们放心,我要声明本著作并非如此。与几乎所有关于该主题的著作不同,本书没有按照标准的欧洲和种族中心论的框架来重述大家所熟知的主题。与以往的叙述不同,笔者提出了一种理论,从而使东方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心。因此,尽管我的目的在某些方面与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千年纪》有所区别,但我同样乐于给读者带来惊喜。我集中于叙述许多东方的发明、人文和地理,它们使西方的崛起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些在传统的叙述中都被忽视了。如果允许,我愿意借用《千年纪》序言中的词句来表达一种意思,即本书谈什么和不谈什么。  在本书中,读者将看不到任何关于授职权之争、三十年战争抑或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内容。尽管书中讨论过意大利商人群体,但他们一直是作为东方主导的全球经济中更为广泛的创新发展的模仿者而出现的。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科技革命更多的是承始于伊斯兰中东地区和北非。

内容概要

约翰·霍布森对西方崛起论中占主流的种族中心主义偏见提出了挑战。这种偏见通常认为,欧洲人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开创了其自身的发展,而东方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只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霍布森则认为,有两个过程导致了东方化西方的崛起。首先,欧洲发展的每个重要转折点,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吸收东方发明(如思想、技术和制度等)而完成的,在公元500至1800年之间,这些东方发明通过东方全球化,从先进的东方向东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扩散;其次,1453年后欧洲身份的构建导致了帝国主义的产生,由此欧洲人攫取了诸多东方资源(土地、劳动力和市场)。因此,霍布森的书把迄今为止仍被边缘化的东方民族推到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最前列。

作者简介

约翰·霍布森(John M Hobson).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高级讲师.著有《国家财富:国际经济和政治变化中的比较社会学》(1997)、《国家与国际关系》(2000),与林达·维斯(Linda Weiss)合著《国家与经济发展:一种历史比较分析》(1995),与史蒂夫·霍布顿(Steve Hobden)合编《国际关系的历史料会学》(2002)。

书籍目录

图表前言和致谢地图 奥博—戴尔世界投影图第1章 反驳纯粹西方的欧洲中心论神话:发现东方化的西方第一部分 作为“先发地区”的东方:东方通过东方全球化发现并主导世界,公元500—1800年  第2章 伊斯兰和非洲开创者:在亚非大发现年代构建世界和全球经济的桥梁,公元500—1500年  第3章 中国开创者:第一次工业奇迹和中国孤立主义的神话,约公元l000—1800年  第4章 东方保持优势:东方专制主义与印度、东南亚和日本孤立主义的双重神话,公元l400—1800年第二部分 落后的西方:东方全球化和基督教国家的建立,公元500—1498年  第5章 基督教国家的建立和欧洲封建制度的东方起源,约公元500—1000年  第6章 意大利开创者的神话,公元1000—1492年  第7章 瓦斯科·达·伽马时代的神话,公元1498—约1800年第三部分 作为“后发地区”的西方与后发优势:东方全球化与西欧作为先进西方的重塑,公元1492—1850年  第8章 1492年神话和发现美洲的不可能性:亚非对西方后来居上的贡献,公元l492一约l700年  第9章 英国工业化的中国起源:英国是擅长模仿的“后发国家”,公元1700—1846年  第10章 塑造欧洲种族主义身份和创造世界,公元1700—1850年:作为一种道德天职的帝国文明使命  第11章 英国工业化的黑暗面和放任主义的神话:战争、种族帝国主义与工业化的亚非起源  第四部 分结语:东方化的西方与西方的欧洲中心神话  第12章 理性的西方自由民主国家和东西方大分裂的双重神话,公元1500—1900年  第13章 东方化西方的兴起:身份/动力、全球结构与偶然性  参考书目  译后记

章节摘录

  在广泛意义上,正如埃里克?沃尔夫所指出的(本章开头所引用)在主流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隐含的(尽管偶尔也比较明晰)必胜主义的目的论,所有人类历史都不可避免地、渐进地通向西方资本主义近代性的终点。这样,传统的世界史叙述认为,人类历史肇始于古希腊,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农业革命中得以发展,之后一直延伸到千年之交意大利主导的商业崛起。这一过程继续发展,直到中世纪鼎盛之时欧洲在文艺复兴中重新发现了完美的希腊思想,当时伴随着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和民主精神的兴起,从而将欧洲推向工业化和近代资本主义。  翻开任何一本关于近代世界兴起的传统书籍,西方常常被描绘成主流文明,并赋予一种创造精神的品质(这在两本名著的题目上得到体现)。尽管东方社会有时也被提及,但它们显然被置于主流历史之外。通常的情形是,即使谈到了东方,也是单独讨论。因此,人们能够仅仅集中于西方部分而了解主要历史,这样东方社会基本上就以一种旁白或者不相关的脚注出现。但是这一旁白很重要,不是因为它很少谈论到东方,而是因为它仅仅描述东方阻碍其自身发展的落后的内在特性。这再次为西方优越以及为什么“西方胜利”是不争的事实,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  这里有两个要点需要解释。第一,这一叙述是假设西方从一开始就是优越的;第二,西方胜利和崛起的历史,是在撇开东方或“非西方”的情况下叙述的。欧洲一方面被看作是自主或是自我创造的,另一方面被看作是理性或民主的,从而完成了自我突破性的发展,这就是我谈到的欧洲中心论内在的刚性逻辑。这两种观点,巩固了欧洲中心论对被设想成“圣母玛利亚童贞生子”的“欧洲奇迹”的解释。因此,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的起源与西方的崛起合二为一,对近代资本主义和文明兴起的描述就是西方历史。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世界历史需要重写。而我们正处于这项工作的初级阶段。本书为此在学术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霍布森的论点证据充分,值得认真思考。  ——珍妮特·阿布一卢格霍德(《欧洲霸权之前》的作者)  本书研究深入,涉及范围广,积极回应了欧洲中心论观点,并证明有众多的非欧洲人民对现代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堪称是作者曾祖父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的经典著作《帝国主义》的后续之作。  ——马丁·伯纳尔(《黑色雅典娜》的作者)  约翰·霍布森的描写极具雄心,从字面和寓意上都力求重绘世界历史版图。借助于一系列经济与文化史学的既有成就。他对这一千年的世界史提出了一个新的“宏观叙述”。这也许是对“东方对西方崛起有所贡献”的最好概括。他认为,西方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知识的采纳。对非洲劳工的奴役和对亚洲经济体非对称贸易协定的实施。作为对欧洲胜利的反驳,本书实乃其曾祖父之《帝国主义》的回应。  ——尼尔·弗格森(《帝国》的作者)  证据表明。对于西方20年的崛起,亚洲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霍布森博士用扣人心弦的笔调和富有挑战性的构想,将这些碎片拼在了一起。他的宏伟构想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视角。  ——埃里克·琼斯(《欧洲奇迹和循环增长》的作者)  这是一本重要的比较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著作,既言简意骸地反驳了欧洲中心论,又收集了欧洲和亚洲历史方面令人信服的证据。霍布森认为。所谓的使欧洲主宰世界的许多发明实际上是从亚洲(通常是由中国)扩散到欧洲的,弧洲(中国)直到l9世纪仍然和欧洲一样发达。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两卷本)的作者]  本书富有洞察力和独创性,不亚于其他任何一种描写现代世界历史的文本。霍布森博士突破了学术界对东西方关系原有的认识,对西方文明既定的设想进行了校正,追溯了东方对西方的蒙恩。这是一种罕见的智力再现——一部非凡和发人深省的著作。  ——萨西·瑟罗《《伟大的印度小说》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4条)

 
 

  •   约翰·霍布森的描写极具雄心,从字面和寓意上都力求重绘世界历史版图。借助于一系列经济与文化史学的既有成就。他对这一千年的世界史提出了一个新的“宏观叙述”。这也许是对“东方对西方崛起有所贡献”的最好概括。他认为,西方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知识的采纳。对非洲劳工的奴役和对亚洲经济体非对称贸易协定的实施。作为对欧洲胜利的反驳,本书实乃其曾祖父之《帝国主义》的回应。
  •   闺女毕业了,即将走向大学生活。在高考之前,我就建议她在高考之后看一看这本书,当时,她正让我帮助她复习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内容。
    我曾是受作者所说的“西方中心论”者影响甚深的人。首先,我出身于八十年代初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的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资本论》是我们的课程中的重中之重。马克思严谨的政治经济分析方法使我受益良深。其次,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我刚读之后(还是八十年代中)极为推崇的书,可以说,它对我八十至九十年代的思想方式影响极深。要不是本书提醒,我还真不知道,这“二马”都是西方中心论者,尽管他们立场并不完全相同。
    我对他们产生疑问,应该缘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不久,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五六年对中国式道路的思考,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反思。这就是:西方的道路真的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吗?
    最近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如《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中国大趋势》,《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第二世界》,《换马:危机时代的中国抉择》,等等。有些很不错,如《换马》,有些则有捧杀中国的嫌疑,如《当中国统治世界》。但是,无论哪方面,似乎都难以解决我的疑问。他们更多的都只是就事论是,更致命的是,他们都是畅销书,仅仅是畅销书。畅销书人人喜欢,但仅仅是畅销书则很难启发人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正在看的另一个“西方中心论”者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或许会促进我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但我想,这种“促进”应该是在争鸣的层面上而不是“指导”的层面上。
    当然,我并不是说《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就能指导我思考,但它至少能使我的一些想法更坚定一些:中国宋朝有没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的发展模式能否源于、至少得益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模式是否真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功模式?等等。
    我之所以在帮闺女复习英国工业革命史的时候想起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她,原因就在于,我们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沿习了“西方中心论”者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看法:把英国工业革命看作是内生、缘自于西方固有的文化优势的。本书通过细致而深入的分析,明确地告诉读者,那完完全全是一个神话,如果不是谎话的话。
    当然,这一点本身并不太重要,尤其是对中国将来的发展来说,更尤其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向而言,毕竟英国工业革命不管起源于什么地方得益于哪里,都已经是历史,并且确实是“成功”的历史。重要的是,它促使我们思考,或者毋宁说,它告诉我们:人类成功发展的道路不仅一条,而在这很多条道路中,西方道路并不是最好的!明白这一点,在今天,尤其是正在经历人类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此时,对我们是极其重要的。
    对警惕仍痴迷于西方奇迹的“中国精英”们对中国发展开出的药方,读了这本书,无疑会有更好的免疫力。
  •   东方西方的对望,不是由于地缘的隔阂,而是根本因为族群的观念所致。等级观念和种族主义的观念本就是并蒂之莲。彼我分化催生了西方的诞生,西方又最终将东方吞没。萨义德最早把把福柯关于话语与权力的理论用于分析西方自殖民时代以来关于东方的知识,让我们得知了今天东方对关于自身的认知都是笼罩在殖民话语之下的歪曲产物。话语霸权建构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和知识秩序,我们身在其中浑然不觉。迄今弥漫欧美学界的“欧洲中心论”,包括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都难跳出它的局限。
  •   一本非常好的书 一直想找关于西方文明的相关著作 这本书相当全面的阐述了西方文明的起源和与东方文明的联系 谢谢当当
  •   作者对世界史提出一个新的宏观叙述。言简意赅的反驳了欧洲中心论。推荐同鞋们看看,是一本好书。
  •   文明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西方文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东方文明息息相关的。
  •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是什么?很是期待看看内容到底是如何解读的
  •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外国人来写关于正视东方文化对西方世界影响的一本书 可以说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处于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
  •   反驳了欧洲中心论,说的很有道理!
  •   本书作者站在客观公正立场,打破了西方文化的神圣一面,对树立和增强欠发达国家的文化自信,有积极的作用。
  •   了解历史,了解西方文明
  •   跳出欧洲中心主义很好,但是有些论证也很牵强。有点混乱。。
  •   避免了西方文明起源核心论
  •   西方文明的另一种读法。
  •   这是一本西方学者对文化起源的追溯,还可以吧
  •   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西方文化,对提升民族自信心有帮助
  •   这样的研究自然具有前沿性。比起那些只是比附西方研究中国的高级了很多。
  •   是本好书,好好的了解了历史和文明的碰撞。
  •   视野开阔,结构宏大,对厘清“西方优越论”谬误大有裨益。
  •   有良知的西方学者,推荐!
  •   东西方文明本身是在互相借鉴中发展起来的,文明没有谁更优秀,只有谁更有特点而已!
  •   另一个视角看待文明发展的历程,受益匪浅。
  •   作者在本书所提的观点如果都能得到证实的话,毫无疑问,世界史将会重新改写。
  •   一个评价东西文明的新视角。
  •   想要了解别人,首先要去了解别人的文化、历史,再去观察别人的当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外国的了解,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出国去搞调查,所以我们要借鉴,能够借鉴,能够学习,能够留心,便是好事。
  •   比较专业的著作,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阅读
  •   对于研究东西方思想比较的人们很有用。
  •   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方知正确的方向
  •   了解一个事物一定要从根源才是比较究竟的,追根溯源,知其本末,则近道矣。
  •   翻译的比较认真
  •   严肃之作,每个中国人都该花时间读读
  •   此书可与王国斌的《转变的中国》与彭慕兰的《大分流》结合看,发现另一种语境下的帝制中国
  •   这个商品不错~经典作品,毋庸多言。当当的书品还是不错的。
  •   冲着这本书的名字买的,西学中源说最近很有市场,买来读一读。书本质量还算不错,肯定是正版
  •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经济史,很多中肯的观点。
    我很受益。推荐
  •   东西交流是当今的主要问题之一,本书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把握未来
  •   书的质量很不错!!!值得一读!!
  •   观点很犀利
  •   书不错,很新,送货也很快!
  •   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一下
  •   好,太好的一本书
  •   从小学就学起,虽然感情上并不愿意接受,但思维已成定式。读此书非得时时提醒自己放弃定式。
  •   阐释分析透彻、深刻。
  •   图书包装精美,阅读方便,朋友很高兴
  •   对于文明史的综合交叉研究。
  •   活动的时候买的,真是便宜啊,书的品相也还不错
  •   开阔视野,长知识了
  •   不错的书,可以一看
  •   自夸大国,自恋得有些道理
  •   很大一本,质量挺不错的,内容看起来清晰明了
  •   为找对立面的史书而来。
  •   从不同角度看世界,这个可以作为参考
  •   很喜欢这类书籍。
  •   看別人的評論覺得可能不錯,無暇看呢
  •   内容还是读之有益,印刷纸张不够好
  •   好书,性价比高
  •   很实用很好的内容很全面
  •   世界历史需要重写。而我们正处于这项工作的初级阶段。本书为此在学术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霍布森的论点证据充分,值得认真思考。
    ——珍妮特·阿布一卢格霍德(《欧洲霸权之前》的作者)
  •   “是什么使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近代化?”以及“是什么阻止了东方实现这一重大突破?”这是一个政治命题。
    我们中国人第一次知道有这个问题的,是从李約瑟的难题开始的,即“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欧洲中心主义就是想回答这个命题的学说之一
    作者希望通过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学说,建立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个还是有些失望,作者的主张很中庸,没有解释清楚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的真正内因是什么?东方的作用,再怎么伟大毕竟还是属于外因,如果你推倒了欧洲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那么内因还有哪些呢?用历史事件的偶然性来解释行吗?尽管我不是历史必然性论者。
    我不太认同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但是,他们解释欧洲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的观点,我个人还是觉得可以接受的。
    尽管作者没有得出我满意的结论
    但是这本书还是很有意义的,在于作者寻找到很多资料证明东方的伟大,没有东方(包括中东)的成就,根本就谈不上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
  •   文明的相互融合发展,成就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强势。强调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并不能掩盖东方文明的没落。但过于强调西方文明中心论,则也是不够的。本书提供了很好的一个视角。
  •   依旧是反对西方中心主义,把东方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   早知道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及时如古希腊文明,同样起源于东方,但是就是没有见过这样专著。一睹为快。
  •   写得不错,注重证据,有说明力,打破了唯西方论,揭开了洋文明的险恶本质。中华文明和东方文明不朽!
  •   本书富有洞察力和独创性,不亚于其他任何一种描写现代世界历史的文本,是一部非凡和发人深省的著作。
  •   可以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西方与东方的关系。只是书的胶做的不是太规格,换了一本还是那样,算了吧,也不影响阅读。
  •   从另外的角度了解文明的起源。可以一读,但不希望被那些意淫所谓东方文明的人们所误导。
  •   又一个文明东方起源论者,看了觉得很有道理,现实就是让人无奈
  •   此书不错,详细的论证和大历史思维解决了西方的装犊子和中国人自谑症。
    西方人靠的是无知者无畏,打砸抢完成了对天朝中国的撕咬。然后正本清仓,开始由黑道向白道的涂抹,应该算是农夫和蛇的历史版。
    这被瞎说的500多年的历史,终于还是无法被掩盖。
    这书适合当中国人的学生课本,比现在国教版的历史强多了。
    中国的教育实在是太差了……
  •   历史不会隔断,各区域在公元前已经相互影响交融;到今天为为止,没有那个文明是独立封闭的发展起来的,必然从世界各民族吸取营养;
    后来看韩毓海的《500年来谁著史》,相比此书,韩毓海的格局更大,视野开阔,观点新颖。
  •   西方学者对文明起源和东西方茶艺文化的论述,还不错
  •   有关人类文明历史的书。很好。
  •   东西方交流很早就有,中国的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   买来大致翻了一下,觉得书写的还可以,不过对世界历史的要求本人感觉较高,很多根据都是历史的,对于我这样对世界历史不是很了的人来说,我还是准备先了解下世界历史后再来品读。
  •   提供了另一种看历史的角度。。。有空翻翻。
  •   东西文明的渊源
  •   这本书翻译感觉只有一般,但这本书的思想很有意思,不同的世界观,但也有点过分标新立异。喜欢比较文化或文明史的朋友可以看。不能期望太高
  •   快递的速度挺快,就是包装比较简陋。外皮给弄脏了。书里的详细内容还没读。
  •   这本书很值得细细品味!在静下心时看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没事的时候翻翻,净化心灵,有很多我们值得拥有的东西。
  •   活动价太诱人,所以又发生了囤书事件
  •   不错滴书
  •   读书心得等读完再写,内容还没来得及细看,不过书的品相稍差,最后几页有破损,书角也折过
  •   有兴趣就买吧
  •   等了很久了。
  •   好而不贵,买了慢慢读
  •   看了有一定启发
  •   不是特别有出彩的地方,翻阅一下而已。
  •   好像有点跑题嘛
  •   参考。尚未读。
  •   内容很好,就是山东画报社的出品,居然一张插图都没有。欠缺啊!减一星。内容上没什么大挑剔。
  •   还没看呢,很期待读
  •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
  •   朋友推荐的,看了书评,觉得不错,就买了,很期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