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华安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作者:《绿色华安》编委会 编  页数:207  字数:220000  

内容概要

  滚滚龙江穿城廊,红墙绿水映朝阳。土楼王者风华在,璧玉珍奇日月光。千竹园林多勤节,万山茶海溢清香。群峰叠翠云霞里,满目斑斓画卷长。

书籍目录

序/柯志宏 沈建平
探寻历史遗存
绚丽多彩的北溪文化/黄元德
缠绕于心的倾听与仰望/曾平顺
东溪古窑遗址/九龙山人
江南一绝——仙字潭摩崖石刻/林艺谋
闽南一清南山宫/黄元德
亭亭玉立玄天阁/黄元德
格高神秀华安玉/郭小兰
平安寺/黄元德
走进二宜楼/黄元德
万历三楼/倚牟
神奇的古兵寨/郑跃辉 黄阿彬 蔡明进
华安饶氏世族与启丰楼/唐朱宋
闽南西藏——华安和春村探秘/李金城
拜访古代先贤
廉洁勤政的杨汝南/佚名
为国捐躯的九龙三公/黄阿彬 郑跃辉 黄淑琳
乐善好施的黄宗继/佚名
兴利除害的赵德懋/佚名
一尘不染的赵怀玉/佚名
启迪后学的陈天定/李寿南
不事二主的洪思/钟武艺
刚正不阿的唐朝彝/佚名
勤勉刚直的蒋士熊/林艺谋
感悟绿色山水
小母亲河从这里流过/黄元德
大地土楼群游记/周文
仙字潭漫笔/陈文和
游贡鸭山森林奇石公园/李金城
奇石溢彩山含秀/许崇安
哦,坝上的湖泊/杨炳西
船家女/青禾
竹种风情/邹清水
情有独钟竹种园/邹银河
九龙大观园纪游/王仲萃
玉魂/华宣
闲话赏石/李庆辉
品味华封风情
土楼居民古老的民俗风情/倚牟
土楼之美/许燕妮
土楼婚礼/倚牟
华安高山族/倚牟 杨聪燕
二宜楼鼠曲棵/林艺谋
石井四宝殿祭祀品大粿/陈景生
茶缘:薪火相传上千年/华宣
新圩古渡口/吴一山
赏石之美娱/李庆辉
蜈蚣旗与辇轿/倚牟
梦圆南山宫/黄毅辉
寻找故事传说
仙都三宝/林涛
陈天定在华安/陈进昌
唐朝彝的故事/黄超云 陈小环
香汗女/钟武艺
九色巨龙变大江/叶腾凤
坪山柚的由来/叶腾凤
蒋士熊的传说/陈进昌
凌云楼的传说/钟武艺
蔡巡按与雨伞楼/林涛
金小姐建大学楼/陈进昌
贡鸭山的传说/李美法
聪慧过人的贤会娘/钟武艺
木人泪,陈进昌
芳山楼的故事/叶顺清 方坤乾
重读茶烘诗文
夜宿龙头/(宋)杨汝南
归耕亭二首/(宋)杨承祖
秋吟/(明)陈天定
华山摩崖石刻诗/(明)方进
归田自述/(明)杨绍
寿迟斋诗/(明)郑复
诗三首/(清)王履亨
陈北溪故里诗,(清)唐朝彝
闽游日记/(明)徐霞客
北溪纪胜/(明)陈天定
洪石秋子传/(清)郑亦邹
欣赏华安新姿
北溪赋/邹清水
走向世界的华安诚迎世界的客商/华宣
华安工业:奋发崛起谱写新篇章/蒋欣福 邹瑞城
华安茶产业:转型升级正当时/谢贤伟 郑跃辉 黄阿彬 黄淑琳
建设山水园林县城致力改变山区面貌/林丽碧
沐浴改革春风铸就交通辉煌,王素琴
华安三件宝名扬海内外/李柏森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清初,有一个明末遗臣名叫陈天定,此人官至太仆,为逃清廷追捕,隐居在华安县新圩镇华山村里,并开馆授徒。据说这个老先生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有一年竞有18个生徒中了举子。一个偏僻的乡村,有这么多人中举,当时可谓盛况空前,于是名声大噪。陈天定有一个门生叫方进,对其师十分崇拜,写了一首歌颂华山之美、赞扬先生之德的诗刻在华山石上,诗云:“入夜不知暑至,长年坐看花生。雾作山留混沌,仙来俗启文明。”这段故事一直是流传在华安老百姓中的佳话。华山,原名花山。旧时候,要上花山必须沿着一条望天石径蜿蜒而上,石径两旁古木参天,花香四溢,真有点“自古华山一条路”、“百花吐秀争芬芳”的味道。登到山巅,人峡谷隘口,即见村落散布群山之间,田畴蒸云漫雾,花树交相辉映,由此我联想到从漳州出发入潭口后的触景感觉。如果说华山就是华安的缩影,那么,是否也可以这样想象,在明清时期,华安应是一个山的展室、林的故乡、花的世界、仙的去处。她集中了大自然所赋予的美丽和神秘,难怪华安有个乡镇的名字叫“仙都”。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华安人民,其思想感情当然会朴实到像大自然一样毫无雕饰。当时,这对情如纸薄的繁街闹市和某些人来说,却成了“俗正人间奢矫情”。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仙来”与“俗正”结合起来,绚丽多彩而充满个性特征的北溪文化就应运而生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绿色华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研究华安历史文化的不错选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