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汗思想研究

出版时间:2007-6  出版社:辽宁民族  作者:巴图巴干  页数:217  字数:170000  

内容概要

  《忽必烈汗思想研究》1959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文系,先后在呼和浩特特土默特中学、第十四中学工作,1980年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蒙哲史研究室主任。先后用蒙汉两种文字发表论文60余篇。用汉文发表的文章中,《阿兰豁阿“五箭训子”中的哲学思想》《忽必烈“变通”思想浅析》《印、藏、蒙汗统“同源”论》《“也客?斡帖克”释义与蒙古族文化原型》《蒙哲史研究四题》《对于绝对真理的不同思考》等论文转载于《新华文摘》《学报文摘》等。

作者简介

巴图巴干,又名巴干,笔名哈日赤、问思,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40年4月生于内蒙古科右前旗索伦镇。1959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文系,先后在呼和浩特特土默特中学、第十四中学工作,1980年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蒙哲史研究室主任。先后用蒙汉两种文

书籍目录

《中国蒙古学文库》序《中国蒙古学文库》总论序第一章 忽必烈汗青少年时代  第一节 深受祖父喜爱的孙子  第二节 父亲一生的榜样作为  第三节 母亲的培养教育  第四节 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第二章 主管漠南汉地时的思想业绩  第一节 用儒家思想治理属地  第二节 南征大理  第三节 与蒙哥汗分道伐宋第三章 忽必烈即汗位  第一节 蒙古汗国传国大典  第二节 蒙哥汗驾崩后争夺汗位的斗争  第三节 忽必烈即汗位第四章 忽必烈汗的“变通”思想  第一节 “祖述变通”的革新主张和“宜新弘远之规”的改革措施  第二节 扬长避短而集大成  第三节 “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如实惠”的理论基础第五章 忽必烈汗“应天”“至诚”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应天”“至诚”观的理论前提  第二节 “应天”“至诚”观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应天”“至诚”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六章 忽必烈汗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先礼后兵”的征服思想  第二节 “王者之师,有征无战”的思想  第三节 视军队为武装力量的同时也视作生产力的思想  第四节 把快速传递情报视作军事活动的重要环节   第五节 以发挥优势为准则的用兵思想  第六节 忽必烈汗军事思想的认识论基础第七章 忽必烈汗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以三“本”思想为指导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节 重视畜牧业、工商业和其他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省徭役、减赋税、救灾济贫 第四节  忽必烈汗发展经济并取得成功的社会历史原因第八章 忽必烈汗的用人之道 第一节 寻求治道,广聘人才 第二节 用人之长,人尽其才 第三节 提拔重用青年人才 第四节 听取不同意见的求是作风 第五节 看业绩,行赏罚,“设监司,明黜陟”第九章 忽必烈汗的伦理思想 第一节 父母端正品行是他道德观形成的渊源 第二节 广聘文人学士“问以治道”,使忽必烈道德观更加升华 第三节 施仁发政,博施济众,以忠报上,以诚爱下第十章 忽必烈汗的法治思想第十一章 忽必烈汗的宗教思想第十二章 忽必烈汗的文化思想第十三章 《白史》的政教并行思想附录参考书目后语

章节摘录

  第一节“祖述变通"的革新主张和“宜新弘远之规”的改革措施  “祖述变通”的革新主张和“宜新弘远之规”的改革措施,是忽必烈“变通”思想的主要内容。当1260年忽必烈继蒙哥汗在开平即位后,蒙古历史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显著的两大变迁。一是经过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和从此开始蒙古统治者的不断地征服和扩张,尤其是对具有上千年封建文化的中原地区的占领,蒙古社会明显地迈人了封建制的门槛,蒙古汗国成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统治下的家天下。二是随着蒙古统治者占领中原地区,尤其是忽必烈在开平即位和定都于大都,蒙古汗国已从原来的以蒙古故地为基地的分封制统治进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包括蒙古地区分封制,西藏地区政教合一制的中央集权制统治。随着这两大变迁,即位后的忽必烈面前显然出现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状况。这些矛盾斗争概括起来:一是如同忽必烈在其即位诏书中总结的那样,由于“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造成了人民群众不能按正常生活方式来生活的动乱不定的状况,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长期碾战不休的蒙古族劳动人民,希望得到和平安宁生活的愿望和要求,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心理。二是由于长期战乱和宋王朝的腐朽统治,造成了国衰民穷,经济上的停滞状态。三是汉族大地主阶级大量兼并土地和入主中原的蒙古族统治者把大量民田变为牧场而加剧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之势。四是以阿里不哥为首的保守势力对忽必烈不满而引起的分庭抗礼活动和南宋小朝庭的偏居状态。五是各民族各地区间在经济文化E的差异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忽必烈汗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