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华为的日子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作者:董延明  页数:3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在华为的日子》里的主人公董延明是一个踌躇满志的菜鸟,机缘巧合成了华为的一员。从传说中的“地狱培训”到新员工答辩,董延明一直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华为人。他坚信每一个华为内部的传说,相信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自己却屡屡碰壁,半夜两点抱着啤酒瓶子和羊肉串,对着电视上的粤语TVB,嚎啕大哭。    他把任老板说的“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当信条,却垂头丧气地告诫别人:“其实烧死的那些都是烧鸡……”他一直努力做“领导离不开的员工”,需要他的时候他却回家过年,最终对着本该属于他的五万股票痛心疾首。    他没日没夜地完成工作,他开发,做砸了项目,和测试部对骂、摔电话,最终领导却拍着他的肩头说,大将之风。    他到处吹牛,拉帮结派,欺压善良,同事却评价他:“看他不要脸的样子真有大人物的潜质呀。”他最崇拜的领导黯然离去,他差点一同开路,最终却成了新领导面前倚重的红人。  他经历过的每个项目都是一段“和天斗和地斗和人斗”的经历,工作中每一个时期总会体会更多华为狼性的真谛……

作者简介

  董延明是个在聚会中总被人一眼就看出是程序员的程序员,也是个总被人猜中职业履历的前华为人。董延明对此既无奈又骄傲,但每次总要应付诸多有关华为的问题,所以他想,既然这么多人想知道我在华为的那些事,不如就写本书来说说吧。于是,一个程序员动笔写了一部有关华为的小说。

章节摘录

  董延明的华为生活始于百草园和华为大学。  百草园是一座长满了绿草的大院子,华为大学却不是真的大学。  据董延明的一个朋友描述,他去到深圳关外的坂田华为基地时受到震撼——感觉到了外国的社区一样!  高楼林立,环境幽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如何如何。尤其是百草园,那更是可媲美一切以环境优美著称的公园,芳草地,绿荷池,林荫路,椰子树,健身会所,露天泳池,等等。  但董延明第一次看到百草园却没有这个感受。他第一眼看到百草园的大门,便觉得一股压力扑面而来,敞开的大门阴森森地对着他,门里门外仿佛两个世界。  华为的新员工惯例报到时间是周五的上午,小董在门口被警卫拦住了,出示了身份证以及打印了的OFFER才得以入内。又在里面焦急地转了半天才找到报到的大楼,这时里面已经聚集了几十人了,一色的深色西服白衬衫,个个面色凝重,站得背直颈挺,猛地一看,还以为不是黑社会开堂口就是保险推销员开大会。  负责人事的HR让大家排了队,依次递交体检表、证件复印件还有个人关系什么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同时分派工号、领取临时工卡、分配房间,众人顺从的排着队,一个接着一个,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这里是华为,董延明不能不心怀敬畏,排队也忍不住观察一下这队伍是不是排得有华为的特质,叫什么来着?哦,狼性!他老老实实的站在人堆后面,郑重其事的领到了自己的临时工卡、房间号码之类的东西,脸上挂着谦和的微笑,和同宿舍的几个人一同回宿舍。  百草园挨着门口有几座学生宿舍一样的大楼,这是专门为新员工培训而预置的临时宿舍,接下来的两周,董延明便要下榻于此。  房间里是两张上下铺的床,每张床上都是方方正正的被褥。进门左手边是独立卫生间,靠落地窗的是挂式空调,一切都像专业的酒店一样。  董延明并不能在宿舍里休息多久,因为下午,鼎鼎有名的华为大学之大队封闭培训就要在培训中心拉开序幕。  当时华为迅速扩张,原就可丁可卯的培训教室和新员工临时宿舍都变得捉襟见肘了,董延明住的宿舍有四张床却住进五个人,最晚到的哥们只好打地铺,好在深圳四季如夏,睡地上,除了心理之外生理上倒不会有什么不适的地方。  负责上课的培训中心也是如此,足以容纳二三百人的大教室里仍有若干同学搬着折叠椅子坐在过道,同时隔壁教室里也时不时传来亢奋的号叫,显然隔壁是另外一班受训员工。当时每周五都会有若干人报到,也就形成了每周都有新开几班的格局,教室的使用率达到100%,走廊里人满为患,中午吃饭的食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每周如此每月如此新陈代谢迎来送往周而复始,一派欣欣向荣人间四月的大好景象。  董延明对这一切倍感新奇,他们这个大队有教官有班主任有辅导员。教官高大英俊,班主任稚气未脱,辅导员满脸疙瘩,不过领导三人都是一副扑克脸。教官更是瞪起一双牛眼,命令所有人必须着白衬衫深色西服深色领带。虽然这是offer里描述过的,但还是有人很中国的习惯性地把要求打折,教官忽略掉大家千奇百怪的借口(诸如某人声称其原产地没有白衬衫卖),只说如果第二天正式上课还有人穿深色衬衫就扣五分。第二天,白衬衫果然在教室里就一统江湖了。  教官吩咐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上课期间电话必须关机,说这话时,他掏出自己的手机抠出电池,然后高举双手展示一手电池一手手机,并用彪悍的目光巡视全场,所及处,众人纷纷抠出电池然后双手做投降状。教官说,上课手机发出声音者一律罚款五百充做班费,并且扣二十分。  教官吩咐的第三件事情是必须保持宿舍整齐,床铺干净,被子要平四方正八角,拖鞋摆放整齐,地上不能有杂物,桌子上不能有杂志,违规一条扣两分,而且是全宿舍都扣。他说,我相信,良好的内务有助于提升大家的素质!多少年后,董延明总觉得这话耳熟又想不起在哪里听到过。  教官吩咐的第四件事情,是大家迅速认识自己左边、右边和前面的三位同学,并记下他们的联系方式。这叫铁三角,如果这三个人里有人上课迟到或者违纪,那你也是要扣分的。为什么?作为同学,作为铁三角的成员,你为什么没有提醒他、通知他、阻止他,你的团队精神在哪里?董延明深以为然,依照教官的吩咐把三个人的电话记到临时工卡的背面。  教官吩咐的第五件事情是每次点名时要起立答到,要求动作迅速声音洪亮,不符合标准者扣两分,声音出众则加两分。  扣分究竟是什么概念?每个人有基础分一百分,培训结束不满六十便要被淘汰,或者被打入下期培训的大队继续培训,分数高的则称为优秀毕业生,称为优秀毕业生就会,就会……就会很优秀!    教官好容易吩咐完,辅导员又要吩咐了。俩人换位的间歇,董延明边上的人小声说了句:“玛丽隔壁的,还真当是上级机关派来管理我们的?你瞅辅导员这个寡妇脸跟个Q似的,你再瞅教官戴个帽子简直就是老K了,你再瞅班主任……”  教官一双牛眼瞪过来,那人被喝令站起来。  “工号!”  “xxxxx”  教官在登记簿上找到这个工号,“牛顿?”大家都笑了,教官一瞪掐断了笑声。又被教官一瞪被迫把笑声从中间掐断了。  “是!”那人得意洋洋的答道,看来他对自己的名字还是很满意的。  “扣两分。”  “……”  “旁边那个,对,东张西望的,对,指自己鼻子的,你为什么不阻止他?”  “我……”董延明诚惶诚恐的站起来,背直颈挺就跟一根棍子一样。  “哎哟,你衬衫最上面的扣子怎么不系上!”  “我……这个扣子掉了……”  “赶紧钉上。”  “现在买不到扣子……”  “那就把领带顶上去,顶紧!”  董延明坐下,把领带顶到自己翻白眼吐舌头。  实话实说,董延明不讨厌这种军事化培训,即使华为的这种培训风格总是因为有奴化思想愚人心智的嫌疑而被人诟病,但对于自小向往军队的小董来说,这样千人一面的场面不仅蔚为壮观,还极大地满足了小董对于紧张生活的需要,因为他在研究所悠闲了两年,急需通过被人虐待来完成由松到紧的过渡的需求,选择华为,就是希望通过艰苦奋斗改变人生,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因此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小董都很享受。    2  大队培训是个很熬人的阶段,早上天还没全亮董延明已经起床了,穿着黄T恤黑短裤缩手缩脚的下楼站队,同时东张西望,祈祷着他的铁三角不要因为昨晚睡晚了而迟到。牛眼教官清点人数之后便带队从百草园跑到技加中心,中间要求步伐一致一言不发一丝不苟一板一眼……  先在在技加中心跑大圈,高喊口号,然后呈体操队形散开热身运动广播体操、俯卧撑、大劈叉、一字马……  太阳升起来,董延明满头大汗,抬头挺胸45度角,迎着朝阳进入技加食堂吃早饭,然后匆匆忙忙回宿舍洗个澡,穿上衬衫西服,外表光鲜内在湿漉漉的夹着教材去培训中心上课。  培训中心正门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小胜在智大胜靠德”,似乎就是孙亚芳的手笔,这也是华为文化培训的第一课。  大队培训在外名声不好,以讹传讹,居然成了“华为地狱培训”,实际上,这培训除了早起晚睡熬人神经之外并没有那么恐怖。课程是花样百出,比正儿八经的大学来的丰富,从企业文化到时间管理到电影欣赏,授课方法也是不落俗套,表演、辩论、评述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教材是真正的十六开教科书模样,还有一本华为文化的增补教材,装帧精美大气磅礴。大概都是些领导干部的书信作品集,任正非、孙亚芳等大人物都有大手笔于此面世。任老板在教科书里面谆谆教导大家如何工作、学习、生活,如何诚实守信,如何产业报国。其他一些老板的文章也不外如是——基本和公司格局相同,话题也紧密围绕在任老板的周围。  董延明其实对于这种赤裸裸的个人崇拜很是不满,他总觉得,居高位者未必事事都可作为居低位者的表率,但中国的国情却一贯热衷于神化这类人物,这种语录式的教材便是明证。他翻了翻这两本书,觉得其实任老板的文章写的四平八稳鞭辟入里,细读之后还能叫人肃然起敬呢。但在华为这种环境里,任老板的语录从培训中心贴到食堂,大鸣大放大肆宣扬,这让董延明对任老板的话产生一种皮里阳秋的感觉。董延明个人的审美无法左右公司的文化,但却能让董延明产生逆反心理,而且他相信不是只有他才有的。  果然,07年有好事者写文章比较中兴掌门和华为老板,标题就叫《以和为贵侯为贵 是非不分任正非》。在董延明看来,这种比对与效益无关,跟延续多年的狼牛之争的企业文化无关,有关的恐怕只是做人风格带给第三者的第一印象了吧。  上课之前教官要点名,点名之前有一个程序是大家互动问好。大意就是教官问大家好,大家要回好。董延明那个班级比较有特色,回的是“好、很好、非常好、好得不得了”。教官说:“挺有创意,就是声音小了点,都给我把嗓子往破了喊!同学们你们好不好!”  “好,很好,非常好,好得不得了!哦~~~~耶~~~~~~~~”  董延明很苦恼这样幼稚的行为,但是身陷人民狂热的漩涡之中又欲拒不能,喊了几声之后态度就变成了欲拒还迎了。他觉得声嘶力竭的呼喊里面,有一种宣泄的东西在,也可能是一种自我催眠的东西,总之这种很振奋的口号的确让那几天很缺乏睡眠的董延明精神百倍,但嗓子就在这些口号中喊破了,作为补偿,他因为喊的声音够洪亮被加了二分。反观牛顿就比较可怜了,天生嗓子细、声音小、语速慢、还有鼻音,任凭教官启发、董延明带动就是不肯喊破嗓子,怎么喊都是“官人我要”的腔调。不扣他分都对不起董延明那破得仿佛在闹市卖了三年袜子的嗓子。  这一天头一堂课是华为文化,老师明显是老臣子,工号小的吓人,对华为的歌颂到达了三呼万岁的程度,将一干友商都侮辱一番后,又恨恨描述一番眼下炙热的思科状告华为案,痛斥思科下流无耻到令人发指的卑劣行径,最后长叹一声:“一开始全世界的友商都对华为产生了反感,但是稍加了解便知道了,不是那么回事,华为做事从来都是有理着呢,全世界的友商一看马上对华为产生了信任。”说完两眼望天,一副清者自清的模样。董延明并不了解思科状告华为案的始末,但是该老师对“全世界友商对华为产生了信任”的吹捧太过露骨,这让他有些想较真,就好像大学时一个同学吹嘘描述自家786电脑速度快到开机只需一秒钟,他总想让那个同学把786搬出来让大家看看。  第二堂课的名目是发展方向,老师却明显是个没遮拦的,喜欢爆些猛料,比如公司的安全规范,鄙视了一番笔记本的防拷贝等功能后,又详细的给大家描述了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盗窃公司机密。突然间,拎起一个同学问,打算在公司干多久。同学回答一辈子,老师鄙视之,曰,华为还不一定哪天倒闭呢。然后又描述说,以后大家能看到对外公开的《华为人报》,会认为华为再挺个一两百年也没问题,还有一份对内公开的《管理优化报》,则会奇怪怎么公司现在还没倒闭呢?一堂近两个小时的课程,老师用半个小时给大家讲了二八法则,剩下的时间全都是对华为制度的嘲讽。一堂课下来董延明已经分不清敌我黑白了。他只能这样理解,与头一位爱憎分明的老师相比,第二位老师充分的彰显了华为对人才的包容。  两堂课之后就是中午了,班长抢上前台拿着麦说,吃完饭十二点半班干部回来开会。人困马乏的董延明特别庆幸自己没有做班干部,可以回宿舍躺十分钟睡半小时。    大队培训是有班干部的,而且还是人人争先的热门职位。选班干部那天用了民主投票,先选班长,有意竞选的走上台去,说两句拉票的话,然后大家当面举手选举。然后依次是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之类。  这种民主选举虽然形式过于儿戏,但是透明度确是董延明的一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从小到大经历的选举,大多是老师将票拿走,回到办公室里关起门来公开唱票,最后通知大家结果,即使是大学也是如此。当然,也不排除偶尔会有完全中国式的选举,就好像上帝干的事情一样——他把夏娃带到亚当面前,说,来吧孩子,现在选择你的新娘吧。  因为开班时间不是毕业生毕业的时期,董延明这个班只有寥寥几个早熟应届硕士,平均年龄30左右,个别谢顶的人士很容易让人误会成来监督讲课质量的公司领导。等到选举那天上台拉票的时候,董延明才觉醒有时候年龄的副产品不仅仅是谢顶这么简单。  敢上台参与竞选的除了被培训煽动的热血沸腾的青年之外,大多是成功男士造型、气度不凡的中年,极个别梳背头大肚子颇有党的好干部的风范呢。他们一开口就吓到董延明了——居然还真有某外企财务总监、某公司副总、某海外游子。牛顿也忝居其中,不过履历乏善可陈只好表白一颗红心了,后来就跟一堆失败者一起下来了。  选宣委的时候上去的人寥寥几个,大约看到刚才上台的人都太有层次了,所以大家也有些畏缩,而上过台的怎么也有些顾及脸面不肯再作冯妇。辅导员诱导大家说,这种一对一百的锻炼不是经常能有的,珍惜每一次机会,从小事改变自己云云。又鼓励大家即使刚才参选过现在也可以继续,不要顾忌面子——老板有一句话说的好,烧不死的鸟是凤凰,只有敢于接受失败的挑战才能有脱胎换骨的进步。于是竞选者多了起来,牛顿也混杂在其中。  董延明也忘记自己给谁投票了,反正尘埃落定之后,众领导犹如两会常委一样一字排开亮相又重新介绍自己,他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勇气冲上去,站在台上和站在台下总是有些境界上的差异,他甚至觉得,进入这样一个以狼为图腾的部落,沉默无疑是失败者的表现。  选完班长选宣笔,选完宣委选体委……董延明过足了好多年没过的学生生涯的瘾。其间屡屡受挫的牛顿不停的叨叨:“把幼儿园的招数都用上了,什么选组长,选优秀小朋友,贴红花点红点……”董延明对这种反动分子一笑置之。  中午在摩肩接踵的食堂吃过饭,非班级领导的董延明便匆匆回去睡觉,下午的科目是时间管理。也不知道是授课老师没到,还是辅导员身兼数职,总之这个二十多岁的小女孩站在了讲坛上,在她侃侃而谈时间管理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的时候,董延明很是不忿,牛顿也小声叨叨:“成功?你才刚上路哎~。”  辅导员一反平时的寡妇脸,满脸春风化雨,她言传身教道:“……有些人就是不会管理时间,我看见他们天天坐在那里上网,上什么?上QQ。我是从来没有QQ的,我就不明白了,你上QQ有什么好的,多么浪费时间,为什么不能跟我一样去打羽毛球?……”牛顿好像嗓子痒痒一样不停叨叨:“原来上QQ就是浪费时间,打羽毛球就不浪费,那我要是踢足球是不是就认为打羽毛球浪费时间,打篮球就认为踢足球浪费时间,靠,我当她说上网浪费时间她能做科学研究,结果都是娱乐,她那个娱乐就是好,别的娱乐……”他颠三倒四的总说话,董延明恨不得缝上他的嘴,虽然他也很不屑该老师的某些幼稚言论,但是培训胶片上的四象限法则还是吸引了他。把事情分成重要跟紧急两类,然后排成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个象限,按照优先级依次解决。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原则,也就是邓小平说的抓大放小,不过当总结成理论呈现在胶片上的时候,对农村孩子董延明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下午第二堂课是看录像,重点学习某次大会上老板的讲话。视频年代久远摄影技术也一般,很多细节看不清楚,但是还可以分辨得出当年老任那一身经典的老工人打扮,看的时候大家也还是很投入。牛顿又叨叨:“看到没有,老任后面那个挖鼻孔的,对,他就是李一男!”  拉拉杂杂一晃就是一天,日头西斜的时候董延明又出现在百草园的篮球场,大家今天玩跑旱船的游戏,四五个人都踏上木板步伐一致的接力比赛。脱胎自拓展运动的室外活动是董延明最欣赏的培训,且不说团队精神,就冲着帮助他偿了重新玩一把儿时的游戏的夙愿,他都要跳着脚的支持。  傍晚吃了饭后又是晚课,晚课是看电影《被告山杠爷》,董延明始终没有弄明白这个课程是要让大家懂什么,这是部会让观众对法制和人治产生思考的电影,但是这么大张旗鼓的作为培训课程,目的显然不是让学员产生与华为无关的思考这么简单。  这是董延明在华为大学的一天,与所有在校的学生都不同,他挣着钱培着训,被赶的象落水的鸭子。大队培训历时两周,实际工作日十天,毕业的时候,董延明心潮澎湃,因为在毕业典礼前的最后一个节目辩论中,他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一时风光无限。当时,辩论正方论点是“干一行爱一行”,反方是“爱一行干一行”,董延明是反方大辩,旁征博引舌战群儒,从孔子说到盖茨,辩得对方哑口无言,最后荣膺最佳辩手的称号,虽然辩论赛的胜者却被荣誉老专家判成了正方。董延明想起牛顿赛前精确预言了这一结果,心里稍稍有些平衡,安慰自己说,违反培训的大方向,典型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认了吧。    大队培训结束的若干年后,董延明与朋友总结大队培训,在关于培训的性质以及华为精神的真实面貌问题上,俩人产生了很大分歧。  培训是洗脑么,董延明觉得不是,又说不清楚,干脆不想,至少对他不是。华为精神是狼文化,可是狼文化又是什么?是撕咬号叫拼抢,还是自由尊严和无上的骄傲?董延明不知道,听说老任推荐过《狼图腾》,那么就不光是野性这么简单。其实他觉得华为精神是执行力的体现,似乎从上而下自内而外的全员都特别有执行力,这也是华为内部那种令人惊悚的压力的源泉。华为文化就是这种通过执行力在大家身上留下烙印的烙铁,是那种走也有坐也有看眼神就能分辨出的,是就算离开华为也会留下痕迹的烙印,因为它起源于意识形态。  但是大队培训有告诉大家这种精神、这种文化么?从荣誉老专家和导员对于辩论赛的结果导向上来分析,董延明觉得没有。很显然,他们希望通过短期内高密度的压力让大家明白两件事情,要爱华为,要爱华为赋予的工作,这与传闻中的老任鼓励李一男自创港湾的意境南辕北辙谬以千里。  那么这培训是不是洗脑,董延明又说不清楚了,也许,奴化远远比从意识形态上提升个人的执行力更简单;也许,是老任的本意落实到基层时,被华为大学一群无能鼠辈给曲解了;也许,根本就是董延明曲解了华为;也许……

编辑推荐

  一个“华为人”写给千千万万“华为”兄弟姐妹的职场小说    品读菜鸟程序员的职场江湖  揭秘狼性企业文化的生存之道      长期以来,对于华为及其床垫文化和狼性管理,各种质疑和责难不绝于耳。那么,到底华为的企业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员工在华为的日子又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外面的人拼得头破血流也要挤进去,已经进去的某些人又总想着辞职?华为是否一座为各色光环围绕下的“围城”呢?    这部由曾经任职华为的程序员书写的职场小说,从一个基层华为人的视角,记录了菜鸟程序员董延明从进入华为到成为华为人,再到最终离开华为的点点滴滴,虽然文风不乏幽默与调侃,但辛酸与落寞亦时而涌上心怀。他的成长贯穿着自己的职业经历,也伴随着华为的成长,伴随着通讯业界的变迁。这是一个菜鸟程序员的职场记录,也是民营企业中的翘楚——华为公司的不为人知的流程制度乃至狼性文化的真实刻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在华为的日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我在华为的日子
  •   听到华为,所以看看
  •     看完后感觉这是一部工作流水账,对于老年的程序员来说应该比较有兴趣,毕竟是记录真实的华为,程序部门和其他部分之间的事情,从入职菜鸟到成熟离职。
      
      公司里面,尤其是技术部门,总是天才型的,一般型的,混日子型的几种类型,除了天才型以外,基本感觉就和留几手说的一样,大部分还是属于“IT民工”。
      
      程序员算是高收入人群了,总之学历什么的应该都蛮高的。物质生活看起来也都是蛮丰富的,部门都是爷们儿,和尚部门,感情方面就比较平淡了。
      
      流水账的日记不能看做是一本好看的小说,但是要了解程序员生活还是可以看看的。
  •     1. 作者是在深圳华为做研发的,做一个什么系统从6到7再到8,基本上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个过程。
      2. 书里有很多三个或者四个字母的缩写,不是这一行的还真是看不懂。
      3. 书中95%以上是关于工作的,而且基本上是内对内的,总结下来就是人手不足,互相扯皮,还花大量时间开会,矩阵式的结构,让人分不清领导和员工。
      4. 公司员工清一色的男性,作者感情生活一片空白,和家庭的联系也很少。
      5. 比较有意思的是两次解决四川小县城客户的事情,一次是同事,一次是作者自己,怎么和客户,总部,当地办事处打交道,很有学问。
      
      怪不得说华为锻炼人,因为公司倡导这种无偿加班的付出,并且对于有能力的人不拘一格升迁,伴随着丰厚的回报。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华为意味着无休止的工作,用健康换金钱和工作经验,和熬资历坐穿冷板凳。
      
      这本书总体看下来有点乱,就像是每天的流水账,和编程一样枯燥,书中的亮点屈指可数,出场人物基本上就三类人:天才型,埋头苦干型,啥也不会型。而且复杂的组织关系图让人一头雾水,如果可以在书中画一张组织关系图就好了。
  •      断断续续花了好久才看完,除了有时候确实很忙之外,其次是小说也确实是乏善可陈。全书像是一本流水账,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所以有时候会没兴趣看。
       不过,对于我这种想要了解下华为的人来说,还不错。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华为的特点:加班啊,忙碌啊。这个也早有耳闻,实验室之前有个师姐,毕业去华为工作了,都2,3年了,到现在都没时间找对象,真恐怖。这次看了这本小说,也确实如此啊,小说中基本上没有提到感情问题,小说中的主人公董大侠好像没有一点感情戏,是不是想反映下华为就这个情况呢?偶尔提到小蔡的感情,也是跟女友分手,原因还是因为华为!呵呵,以后去华为就要这么惨?my god!难怪大家都这么抵触华为,不过程序员这个职业,唉,应该就这样,只不过华为做的更过分了点。
       小说中有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主人公董延明,典型的小市民,内心活动很丰富,在崇尚技术的程序员群体中,算不上优秀的人,但是因为自己的一点小聪明还混的下去,当然他也因此吃了不少苦头。老巩,整天给下面员工打鸡血的中层领导,负责给底层员工灌输加班,奋斗的思想。高守,我觉得他算是小说中最正面的人物了,能力超强,不论是技术上还是为人上。他的管理哲学我觉得也比老巩好,秉持中庸之道,能够协调各方,还不得罪人。其他的像老黄,小成,小蔡,小刘等也都各有特点,我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小说中这些个性鲜明的小人物,算是小说的一个亮点吧。
       作为小说,它确实不够好,不够精彩,不过对于想要大体了解下华为的人来讲,还是不错的。
  •     一部描绘小人物的自传式小说,讲述了董延明"董大侠"在华为这个外人看来无限光鲜的大IT企业-从实习生逐渐成长为职场资深老兵的过程,人物塑造的很真实.让人觉得他就是你身边的一个普通程序员,读书的感觉就像董大侠正坐在你面前和你畅聊.做故事书看看可以,别太当真.
  •     本书是作者在华为的程序员生涯的流水账。作者临走也还是程序员主管,全书基本是在说在华为的软件开发的情况。读后感觉华为的研发非常不规范,一团乱麻。
      
      当然,本书许多地方提到通过工号判断员工级别,显然是08年前的事情。到现在许多年过去了,华为应该有不小的进步吧。
      
      作为小说本书非常失败,没有冲突和矛盾。全书最好看的部分是华为设备在某地出故障导致数小时内通讯中断的故事。其他部分充满了开发工作的细节,我这样熟悉这些细节的读者,也没有耐心仔细读完全书。
  •     不读这本书不知道,原来程序员生涯也可以这么精彩。
      一批优秀的人士上演的一场场高潮迭起的故事。
      书中每每有幽默的文笔,闪烁智慧光芒的对话,读来轻松有趣,引人思考。
      还有关于不少华为或新闻事件或传说的“披露”,满足外人八卦的心理。
      还有关于流程、管理的见解。
      细细品读下来,一定有不小的收获。
  •     从本书中学到不少知识,比如说:
      1。一个好的新员工培训制度,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2。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的正确自己的机会,机会+自身的努力是你长工资的根本
      3。要多沟通,不管是公司内部还是和客户
      4。感觉华为开会多,经常开会,不过每周的周例会还是有必要的,以后坚持
      5。 员工交接很easy,感觉在华为交接的工作比较好搞定,书中没有说交接就离职了,看来华为的储备人才很丰富。
      6。顺便说一下 罗泰琪的 绝对领导,主要讲的一个工程公司的总经理,怎么力挽狂澜,对公司的管理适度拨乱反正,以及黄其的情感纠葛,写得还不不错的。党领导确实需要怎么驾驭别人的能力啊,领导力很重要。
      
  •     过了两年了,给自己打个高分,不能算是太厚颜无耻了吧
      过了两年了,给自己打个高分,不能算是太厚颜无耻了吧
      过了两年了,给自己打个高分,不能算是太厚颜无耻了吧
      过了两年了,给自己打个高分,不能算是太厚颜无耻了吧
      过了两年了,给自己打个高分,不能算是太厚颜无耻了吧
  •     对于程序员而言 语句还算幽默 挺真实的 虽然一些程序专业语言看不懂 企业文化啥的解读的很到位 还不错
  •     对软件开发过程及问题讲了很多.从软件管理角度看是一本很好的书.能了解到华为这种一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不足.
  •   我也觉得设备出故障那一段是最精彩的。
  •   恩。。。你是。。。董?
  •   哈哈,瞧程序员没出息的劲儿
  •   的确挺厚颜无耻的,哈哈,我刚从图书馆借来书,还没有看的说^^
  •   花了几天在图书馆看完了,觉得很不错的书,没走程序员这条路
  •   董大侠后来哪里高就了?哈哈
  •   因为是学通信的,所以对于华为有着一种崇高的敬意!!所以看了些华为的书,当然也包括董大侠这边书啦!!总体感觉就是记流水账,不过让我们认识到了华为日常工作的情景!!
  •   厂公,你在河里的坑也该去填了吧,要不真下面没有了
  •   花8就是董大侠吗?给透露点内幕呗?比如董大侠后来怎样了,高守、黄大仙、曹贵阳、小蔡、小刘、小龙女。。。后来都怎样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