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俗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作者:黄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
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书籍目录

一、引子:人生在世一线牵/1镜头一:向死而生/4二、生命的呼唤与祈愿——诞生礼/91.无时求有有求全/11  镜头二:传席撤帐/11  镜头三:拜神拴娃/16  镜头四:摸瓜吃鸡/27  镜头五:棒打鞭笞/35  镜头六:扣窑野合/412.大腹便便不得闲/51  镜头七:生活禁忌/51  镜头八:孕期胎教/58  镜头九:酸儿辣女/65  镜头十:催生接喜/713.同喜共贺寄大愿/76  镜头十一:报喜贺生/77  镜头十二:三朝洗礼/84  镜头十三:剃发挪窝/89  镜头十四:百天百岁/96  镜头十五:周岁试儿/103三、社会的承认与接纳——成年礼/1131.重生需过此一关/114  镜头十六:还愿开锁/114  镜头十七:原始仪式/1212.性别年龄一朝判/126  镜头十八:上头开脸/127四、成长的纪念与庆贺——生日礼/1331.轻松一日盼一年/134  镜头十九:轱堍好运/1352.辩证认识岁加减/141  镜头二十:庆生感恩/143五、两性的结合与欢好——婚姻礼/1471.形形色色嫁与娶/149  镜头二十一:明媒正娶/150  镜头二十二:倒插招婿/160  镜头二十三:亲上做亲/165  镜头二十四:换亲买妻/169  镜头二十五:两世冥婚/1732.传统程式存六礼/176  镜头二十六:纳采提亲/177  镜头二十七:问名换帖/182  镜头二十八:纳吉卜婚,184  镜头二十九:纳征下聘/188  镜头三十:请期定日/193  镜头三十一:亲迎大喜/1963.合二为一两姓喜/200  镜头三十二:闹房无忌/202  镜头三十三:三天回门/207六、长生的祝福与希望——祝寿礼/2111.迈过旬头福长伴/213  镜头三十四:六十做寿/2142.尊老敬老礼不断/221  镜头三十五:寿筵寿礼/221七、告别的关怀与演出——丧葬礼1.生死两分话送终/234  镜头三十六:属纩招魂/235  镜头三十七:报丧奔吊/240  镜头三十八:摔盆出殡/2452.葬式多端愿心同/250  镜头三十九:入土为安/2543.事死如生祭拜行/256  镜头四十:暖坟守墓/257  镜头四十一:做七烧百/261  镜头四十二:岁岁不忘/264后  记/268

章节摘录

书摘吃蛋祈子,显然有着遥远的心理根源,前面已经提到过,商族的诞生就被认为是其女祖简狄吃了玄鸟遗下的卵。尽管在今天看来,不少民族追溯其来源到了第一代女祖时,都可能会遇到神物神迹神象感生的问题,其实反映的是各民族祖先曾经经过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的认识阶段和当时神话思维盛行的状况。在先民看来,这是自己民族的神圣诞生,绝不视为虚无飘渺,而是真实存在。积久日深,这一信仰心理就沉淀进包括我们在内的后人的心里,推动我们在已经不太明白为何如此的情况下还照样例行早已定型的习俗。    感生神话认为,生命的起源不是由于性交,而是由于人类的另一本能——食,这是在人类对其自身生产的奥秘尚不完全了解情况下的一种“合理”的想像。由于性行为的发生和怀孕之间的时间距离相对要长,初民们起初并不能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而作为其生命存在的另一桩大事一食,却每天都会发生,女人怀孕现象的被发现很直接地会与她们刚才或前不久吃过什么建立起联系。    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是,古代文献记载下来的让女人感生致孕的多是植物或动物卵之类这些与当时女人主要从事的采集产业密切相关的东西。P33    报丧应该说是丧葬的第一项正式程序。报丧一般均由死者的亲属担当,有口头报丧的,也有用书面形式的。旧时,对报丧者也有相应的规定,或者身穿孝服,或者披头散发,还要赤脚,无非是表示家中至亲亡故,悲痛过分,无暇整修边幅。    报丧是为了将死者的死讯通传亲友,街坊四邻处则往往不必亲自去报丧,丧家在自家门外贴上表示丧事的白纸或黄裱纸(死者是男性,贴在门左侧:是女性,贴在门右侧)就可以起到通知的作用了。邻里看到这种丧示,就会根据自己与丧家的关系良恶来决定是否上门吊唁了。    无论是往何处报丧,报丧之人一般不进屋,怕给人家带进不祥之气,若是晚辈去给长辈报丧,必须要磕头。平辈的就省了这番麻烦。    报丧的同时,丧家还要设奠,初始义是安慰刚过世的亲人,依照视死如生的原则,早晚致奠,象征性地让死者吃饭。设奠时,还要在死者头前或脚后点一盏油灯,叫长明灯,也叫引路灯,中原地区一般是用一个碗,里面倒上菜油,用棉线搓成稍粗的绳作引,点燃后直到出殡不许熄灭,这就要时时注意往碗里添油,尤其要小心的是夜里易打瞌睡的时候。    还要准备灵位,一方面说明死者的姓名与身份,另外,主要是为了方便祭祀。挽幛是旧时最常见的吊丧礼品,多是整幅的布帛,在送给丧家时一定要写上字,一般居中是“×××千古”,右下方是落款“×××敬挽”。民间丧礼极重人情往来,镜头中有人专门作此登记工作,就是丧家为了日后还人情常用的办法。P243

编辑推荐

几千年悠久的华夏文明,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产生了众多的风俗习惯:从对刚出生不久的娃娃的剃发挪窝、周岁试儿到结婚时的纳征下聘、请期定日,再到人死之后的入土为安、做七烧百,这些纷繁的习俗伴随着一生,本书从人的生老病死,到婚姻嫁娶着手,对这些习俗做了一个系统的整理,从中也可以了解我们国家的一些民间文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生礼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