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红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贺琛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同时也成为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构成的。由历史上的文物古迹和现代物质文化创新而构成的物质文化,是读者大众所熟悉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哪些文化形态呢?2005年12月22口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 42号)作了如下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问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口举行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胪列了在项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归纳起来,简单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以民众(一定群体)口传心授的方式而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文化。

内容概要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刺绣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文化资源的载体。宋绣、顾绣等作为欣赏品的绣画,工巧精细,匠心独运,显示了绣者对艺术的至高追求;也有如荷包、帐帘等作为实用品的民间刺绣,色彩浓郁,寓意吉祥,体现了绣者赋予其的一片真情。

作者简介

贺琛  女,生于1976年。2003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讲师。从事民族民问服饰文化及织绣染工艺研究,现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服装专业理事。近年来出版有《苗族蜡染》《民间服饰》等专著。

书籍目录

总序序绪论  第一节  妇行具四德  耕织劝十忙  第二节  黼黻源彰身  文明始垂裳  第三节  针剪助丝理  锦绫依绣床  第四节  自娱堪玩赏  品鉴鬻资粮  第五节  良母勤鞠养  遗珍留余香第一章  顾绣  第一节  素缕度银针  纤指震华亭  第二节  绘纹巧借色  精雅极天工  第三节  绣佛天孙手  虔静顾门风  第四节  课徒四乡女  绝技江南兴  第五节  深闺摹画本  翰墨增艺能第二章  苏绣  第一节  千载滋绣城  十指送春风  第二节  分丝赋淡彩  雅洁照吴绫  第三节  频频官府供  欣欣市场荣  第四节  撰谱循画理  清歌绕绣棚  第五节  仿真称工细  鳞羽赞轻灵第三章  粤绣  第一节  百艺荣潮汕  神姑贡楚庭  第二节  金碧雕龙凤  珠翠映丝绒  第三节  精品海内盛  佳作远洋盈  第四节  稚女勤效仿  绣郎善针工  第五节  浓色妆衣饰  重彩刺帐屏第四章  蜀绣  第一节  覆衣源丝国  展帛绣锦城  第二节  批针层晕染  浓淡自分明  第三节  灯彩纳吉庆  蜀宝曾争功  第四节  相思融线迹  精研练毫锋  第五节  针法多活用  刻画重点睛第五章  苗绣  第一节  悲情徙千里  彩衣忆九黎  第二节  朴拙藏工巧  淳美见瑰奇  第三节  款式明支系  图纹祈贞吉  第四节  花场忙赛艺  技高重传习  第五节  风格各相异  物象现生机第六章  瑶绣  第一节  深山盘王后  服章尚斑斓  第二节  数纱千针满  选题万物欢  第三节  图腾传信念  王印负衣衫  第四节  花袋知情款  嫁衣验技娴  第五节  八芒阳光灿  五彩聚华篇第七章  水族马尾绣  第一节  睢水流千古  鱼稻自逍遥  第二节  马尾素丝裹  纹样铁线描  第三节  笃诚求美好  青绿缀琼瑶  第四节  展才借端卯  慈念传亲胞  第五节  背扇舞蝶鸟  鞋帽翻花潮第八章  土族盘绣  第一节  生息黄河岸  彩虹映高原  第二节  推晕七色暖  连环双线盘  第三节  装饰随人愿  幡幛供佛前  第四节  闺学身外展  授艺女儿传  第五节  冠靴竞争艳  腰带簇花团第九章  黄梅挑花  第一节  荆楚余古韵  巧手扮农家  第二节  行针入经纬  万象浮青纱  第三节  方寸说神话  尺幅颂清嘉  第四节  逢节互评艺  有女皆挑花  第五节  彩线添秀雅  黛布现光华第十章  庆阳香包  第一节  人文初发祥  厚土育岐黄  第二节  稚拙呈憨态  朴实显芬芳  第三节  求吉雅俗赏  表赠情义长  第四节  巧妇积花样  缤纷庆端阳  第五节  雄风传雅意  香包美名扬第十一章  其他女红刺绣品种  第一节  湘绣  形真掺色丽  翎毛焕神奇  第二节  京绣  艺精事权贵  富丽看京畿  第三节  黎族双面绣  工绝数海黎  润绣双面齐  第四节  鄂伦春贴绣  林莽蕴灵犀  慧心饰毛皮  第五节  柯尔克孜族刺绣  绣针伴牧女  风采承中西后记附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民间美术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叶茂,作为中国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女红可谓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中国女红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几乎涵盖了传统女子必修的所有手工艺,但本书独取刺绣这一最有代表性的工艺形式进行介绍,一方面是因为刺绣使用范围广泛、参与人数众多。它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经过上古的发祥、唐宋的发展、明清的发达直至现代的发扬,提供了社会礼仪和生活装饰的各种需求并承担着传播文化和传承文明的作用。尽管同为女红技艺的其他工艺形式如织染也是使用广泛,技艺精彩,但是刺绣的工具较之更为简单,方法更为灵活,使其在适应社会性、保持民族性和体现时代性方面比其他T艺形式更为全面和迅速。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最能体现女子的慧心巧手,它已经超越了作为某地区或某民族的特产的意义,而成为传统女子展示才能、表达情感的一种通用语汇。针线在传统女子的手中如同电脑在现代人的手中,不仅是创造的工具,更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一种自在的消遣。一幅刺绣小品略同于一篇博文、一首小诗,传统生活中的女子用针线勾画着多彩的生活,谱写着人生的传奇。

编辑推荐

《中国女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藏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女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书中很详细的讲解了刺绣的历史和发展,结合各类作品进行工艺评讲,但没有技法的讲解,属于理论性书籍.读了还不到50页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中国的传统女红文化实在另人感叹!是一本传播文化的好书!
  •   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一本认识和学习刺绣的好书,希望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共同努力!
  •   前几天去看了一个刺绣展,很是惊叹,不同的艺术风格,展现的是一份静谧,一份沉稳,一份不温不火的态度,从书中也学到很多的技法和知识。
  •   很好,我喜欢,对各个地方的刺绣介绍的很详细
  •   对想了解以前的刺绣的人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书。
  •   按地域特征研究女红,门类齐全。
  •   正版图书,文学书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   彩图的,很不错,实惠,内容很全面,虽然不是铜版纸,但是避免以后铜版纸的粘粘,很好
  •   讲的种类很多,还有针法,慢慢看
  •   这么旧啊,书棱都磨得有些发白了。里面内容跟预想的差不多,印得还成。
  •   还不错,大篇幅的讲解比较出名的几种绣品,其他感觉像是一笔带过
  •   算是对女紅有了了解,还好吧
  •   内容ok,图文清晰。就是书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拿到翻开封面就脱胶了……
  •   一开始就看不明白。
  •   一般一般,论文格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