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壤土壤侵蚀与防治技术研究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方少文,杨洁 主编  页数:266  字数:396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为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建所20年来发表的论文选集,从所发表的200余篇文章中优选汇编出版。论文主题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红壤侵蚀机理研究、红壤水土流失监测技术研究、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与对策研究。可供关注南方红壤区乃至全国水土流失灾害的人士,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以及农、林、水利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阅。

书籍目录

前言
一、红壤侵蚀机理研究
红壤坡地侵?性降雨及降雨动能分析
南方红壤区百喜草及其枯落物对降雨径流分配的影响
红壤坡地水土保持措施减流减沙效果研究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对红壤坡地养分流失作用过程研究
赣北第四纪红壤坡地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红壤侵蚀区几种水土保持林水文效应研究
坡地自然降雨人渗产流的数值模拟
不同下垫面每次降雨水土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地被物对土壤水分动态和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
江西红壤缓坡地壤中流影响因素分析
红壤坡地果园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消流减蚀效果研究
蔓荆在鄱阳湖风沙区的适应性及防风作用研究
红壤坡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花岗岩侵蚀区植被层次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花岗岩侵蚀区坡面产流产沙规律的研究
花岗岩红壤侵蚀区改良途径的研究
二、红壤水土流失监测技术研究
新修公路的土壤侵蚀监测与实践
GPSRTD技术在江西省崩岗侵蚀调查中的应用
关于江西省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管理的探讨
面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研究
堤防工程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
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
梨温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
高速公路弃土弃渣防治技术探讨
关于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构想
南方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的监测方法与体系
三、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与对策研究
红壤侵蚀区优良水土保持草本植物的选择及评价
红壤侵蚀坡地上百喜草的施肥效应和合理施肥技术
红壤侵?荒坡地种植留兰香技术及效益分析
果园套种留兰香的生物防治作用与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花岗岩侵蚀区幼龄果树与绿肥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红壤侵蚀区果园问作系统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河桥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及效益分析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塘背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优良植物——蔓荆的开发与综合利用
南方花岗岩剧烈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及其效益分析——以横坑小流域可持续开发治理为例
小流域“猪沼?”生态治理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
江西省水土流失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江西省崩岗侵蚀防治对策
“3S”技术在江西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江西省河湖泥沙的主要来源及防治对策
工业园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江西省林地水土流失状况调查及对策
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的建设与成效
赣南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章节摘录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旨在注重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加强预防保护和开展人工辅助治理的前提下,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初步治理和生态恢复,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土保持措施,具有省钱、省工、效果好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措施相关研究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生态修复的监测研究尚不规范,仍然缺乏系统性和定量分析,影响了评价的效果。本文从分析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项目的特点入手,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指标体系,以期为恢复生态系统提供评价技术。  1 生态修复项目特点  生态修复项目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项目系统的多样性。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包括退化森林系统、草地系统、农田系统、水体系统、土壤环境等一系列子系统,监测成果不仅要反映整个系统的综合成效,还应能反映各个子系统的成效变化。二是生态修复措施多样化。生态修复不同于传统的水土保持生物及工程措施,传统水土保持措施注重于技术,而生态修复注重于利用政策法律法规等行政手段对生态修复区实行严格的管护,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使生态系统在休养生息中得以自我恢复。项目成效不直接反映水保措施成果,而是反映各种自然恢复力与人工辅助合力的综合体现。三是生态修复项目区域差异性。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域分布广,从南到北跨越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及寒温带等气候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自然恢复能力差异很大,系统退化程度和自我恢复的条件要求也不同,因此评价生态修复成效的监测方法与技术指标也不完全相同。四是生态修复项目具有时效性。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生态修复工程的治理成效并不能在项目实施期内完全显现,在工程结束后的一定延续期内仍有显现,其延续时间与恢复时段内自然条件的差异及修复时间长短、生态系统类型、退化程度、恢复方向、人为促进程度密切相关。生态修复的监测应根据退化系统类型、地域分布、恢复方向等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适当的长时间监测。

编辑推荐

  红壤侵蚀机理研究、红壤水土流失监测技术研究和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术与对策研究等三部分。各部分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观点新颖,科学性、理论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强,对研究红壤区土壤侵蚀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书主要以红壤区土壤侵蚀研究为主,借此抛砖引玉,和全国同行共同探讨研究土壤侵蚀机理和防治技术,推动水土保持科技事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科技贡献率,为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出谋划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江西省红壤土壤侵蚀与防治技术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