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不惑文存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林怡 著  页数:445  字数:358000  

内容概要

  《渐不惑文存》收录了作者五十余篇文章。分为四部分:社会文化篇、文学考论篇、断想随笔篇、文献训诂篇。

作者简介

  林怡,女,1967年8月4日生,福建福州螺洲人。杭州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学士(1987年)、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古典文献学硕士(1990年)、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博士(1997年),2001年被破格评聘为福州大学教授。先后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周易》研究所、古典文学研究室,福州大学人文学院,日本国立冈山大学文学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文史部。出版有专著《庾信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薛绍徽集点校》(方志出版社2003年)、《诗经楚辞要义》(合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佛家名言妙语》(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等,在《(文学遗产》、《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韵文学刊》、《文史知识》、高校学报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比肉体的存亡更深刻的是灵魂的安宁——敬悼费孝通先生(代前言)
社会文化篇
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若干问题的思考
“文化”有“安全问题”吗?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社会变迁与中国女性的再社会化——以海外新移民作家的创作为例
“闽学”新议
面向大海的回应——晚清马尾船政学堂启示录
男情女爱:一种对“言志载道”传统的解构——试论柳永艳词的文化意义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论辛弃疾的困境和汉文化传统的危机
从“求富强”到“尊人道”——论严复社会思想的嬗变
宗教与社会:严复宗教思想简论——读《群学肄言·教辟》札记
论严复思想之现代性
孔子“吾与点也”义涵再考
孔子生平及其智慧
先秦两汉国人征兆观考论
论唐初君主专制政体中的三省分权
千古一高僧——玄奘
创新奉献任真机智——唐朝闽籍禅门大师的风范
简论欧阳修的《易》说及其史学观
“一个林则徐”,还是“两个林则徐”?——对林则徐评价的再认识
孤拔缘何负伤而卒——兼谈薛绍徽《满江红》词及其序的史料价值
福建新农村大众文化事业的现状、特色及其发展方向——以祠堂为视点
文学考论篇
欲不死而不得不死——从《九章》看屈原的心路历程并论《九章》诸篇情绪变化的内在关联
庾信“性灵说”:中国个体诗学与“文的自觉”的成熟标志——兼议“性灵说”与中国诗学的主体间性
从天堂到炼狱——庾信诗文及其心路历程
庾信在梁仕历考
庾信《哀江南赋》创作时间新考
庾信作品考辨二则
虚实相生诗之至也——读庾信诗《奉和山池》《奉和示内入》
论庾信的“和诗
论庾信对植物意象的应用——以“桂”为例
从庾信诗文“鹤”意象论“鹤”之悲喜剧双重内涵
“气势美”和“辞藻美”的统一——综论庾信作品的语言艺术
在旧道德与新知识之间——论晚清著名女文人薛绍徽
郁达夫人闽前后心态论
本色之为美——评韩石山的《徐志摩传》
魂殇——对卢新华<紫禁女》的一种解读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守望者——谢宜兴诗歌创作简论
断想随笔篇
文献训诂篇
后记

章节摘录

  晚清中国以造船练兵为主要手段的“洋务运动”,只是努力在“技”或“器”的层面上回应海上文明的挑战。至于“政”和“教”的层面的回应几乎没有展开。原因是:执政的清廷担心因“政”的回应而导致王权的瓦解,所以不愿意在“政制”层面上有所变革以回应海上文明的威胁;中国的广大士绅骨子里固守中国本土文化的优越感,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想法沁入骨髓,所以在文化价值理念等“教”的层面上也难于回应海上文明的挑战。即便如冯桂芬,在《采西学议》里还说道:“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然而,仅仅局限在追求“富强”的“技”的层面对海上文明进行回应,这对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当时的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主张变法的王韬说:“福州前时所制轮舶,悉西国古法耳,不值识者之一噱。他处所造机捩,转动之妙,不能不赖乎西人之指授……今日我国之急务,其先在治民,其次在治兵,而总其纲领,则在储材。诚以有形之仿效,固不如无形之鼓舞也;局厂之炉锤,固不如人心之机器也。”王韬认识到,马尾船政局等在“技”的层面上回应海上文明本身就有局限,因为所有的“技”都由“西人指授”,用今天的话说,洋教习们掌握着核心技术,中国学来的永远是人家二流或三流的已被淘汰的“技”,这样中国永远跟在海上文明的身后亦步亦趋,永无出头时。中国的“急务”是要致力于培养出有自主创新变革能力的人才。那么,如何改变唯“技”是求的局限性呢?王韬和冯桂芬一样认为“技”的回应只是“末”,关键应该在“内本”——“政”和“教”上有所作为。但王韬所理解的“政”与“教”依然是持守中国本土的。他在《洋务》中说:“练兵士,整边防,讲火器,制舟舰……所谓末也。至内焉者,仍当由我国之政治,所谓本也。其大者,亦惟是肃官常,端士习,厚风俗,正人心而已。两者并行,固已纲举而目张。而无如今日所谓末者,徒袭其皮毛;所谓本者,绝未见其有所整顿……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也,欲明洋务,必自此始。”无论冯桂芬还是王韬,此时都还不能深入思考为什么中国社会现实的“政”“教”状况与孔子以来所主张崇尚的“政”“教”理想之间悬如冰火两重天。直到从马尾船政学堂走出了第一届毕业生的严复,中国近代士人才开始了从“政”与“教”的层面回应西方海上文明的努力。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渐不惑文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