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夫文集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高海夫  页数:606  

内容概要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除前四个部分外,还编入了一些其他文章:有谈古典文学教学经验的,有谈如何治学的,有回忆中学生活的,也有为陕西省代写的《祭黄帝陵文》,维修大雁塔碑文,以及很少的几首诗词,这些似乎与学术无涉,但我觉得从中可以窥见他在教学与写作上的一斑,也不无裨益,故亦编入,无以类属,名之为“杂文”。每个部分,均按发表时间顺序编排,尤其是论文部分,似有时代烙印,从中或可看到学术研究及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以及探讨的消息。

书籍目录

论文 关于《陈风·月出》篇——与高亨先生商榷 《三国演义》中的正统思想不容掩饰——与霍松林先生讨论 谈陶诗中的“静穆” 对《庾信诗赋选》的选文标准和序言的几点意见 读《诗品》札记 关于嵇康的评价 略谈阮籍及其咏怀诗 关于韩愈的评价 刘勰忽视内容而偏重形式吗?——与景卯同志商榷 岑参边塞诗的思想性 再谈陶诗 略论鲍照和他的诗  苏轼散文的艺术风格  谈刘基的《郁离子》  中唐诗人韦应物  柳宗元“以生人为主”的政治思想  柳宗元论“文”  柳宗元辞赋的思想评价  韩柳欧苏古文论  高适的审美情趣  岑参诗风格的发展变化  柳宗元研究  柳宗元诗的艺术风格  “大中之道”和柳宗元的斗争精神  刘柳诗风略说  悲剧生涯和悲剧美的创造——柳宗元审美意识研究之一  唐代散文发展概说  略说韩愈的散文美学观  李儋元锡考——读韦应物诗札记  韦应物江淮之游考述  安史乱中韦应物行踪考述  韩诗艺术二题  高适与岑参  “九州生气恃风雷”——近代启蒙诗人龚自珍  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作家与秋瑾  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赏析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悴》  苏轼《教战守策》  说柳宗元诗《行路难》  说孟浩然诗《过故人庄》  高适《燕歌行》赏析  《诗经》二题  说柳文二篇  说王维《老将行》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王奋《七夕》  三胄《别周记室》  王由礼《赋得岩穴无结构》  沈俭期《独不见》  说元稹《连昌宫词》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风格特征  说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读《游黄山日记》  《采葛》  《苕之华》  高适诗《封丘县》  《燕歌行》  《使青夷军入居庸》  《营州歌》  岑参诗《逢人京使》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柳宗元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江雪》  《渔翁》  刘禹锡诗《竹枝词》原第二首、第九首  《竹枝词》原第一首  《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谈柳宗元《封建论》  柳宗元《愚溪诗序》  《诗经·氓》  王粲《七哀》(其一)  曹植《白马篇》  曹植《送应氏》(其一)  阮籍《咏怀》(其一)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庾信《拟咏怀》(其七)  北朝民歌《木兰诗》  王昌龄《越女》  元稹《遣悲怀三首》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捕蛇者说》  柳宗元《童区寄传》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说姜词《翠楼吟》  高启《牧牛词》  高启《养蚕词》  高启《田家竹》  高启《青邱子歌》  高启《送谢恭》  高启《张中丞庙》  高启《岳王墓》  高启《晚次西陵馆》  高启《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秋柳》诗话 辛弃疾《沁园春》 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高适《封丘作》 岑参 岑参《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岑参《火山云歌送别》 秦观《春日五首》(其二) 陆游《农家叹》 陆游《书愤》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范成大《双庙》 杨万里《冻蝇》 谈《李商隐研究》 《红楼梦艺术冲突论》序言 《浩歌集》前言书序 《三秦胜迹诗选》序 《古今作家名联选》序言 《雁塔诗词选》序 《范成大诗选》前言 《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前言 《千家诗鉴赏辞典》序 《古文观止》少年版前言 一个青出于蓝的《左传》选本——读《左传纪事精选》 《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前言 《东坡词编年笺证》弁言杂文 唐诗教学中的古为今用问题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漫谈学习唐宋文学 课堂讲授的语言艺术 再谈写毕业论文 治学絮语 《大学语文》教学琐议 不过是一句老实话 一点平淡的回忆 祭黄帝陵文(1990年) 祭黄帝陵文(1992年) 维修大雁塔记 诗词十四首

章节摘录

  论文  关于《陈风·月出》篇——与高亨先生商榷  读了高亨先生对《诗经》中《陈风·月出》篇的新解和他的几篇答辩文章以后,觉得还不无值得商榷之处,现在就把我的一些看法写出来,是否有当,尚望高先生和读者们不吝赐教。  高先生在为答辩王遁扬先生的批评而写给“文史哲”编委会的信中说:“我理解此诗的主要根据是此诗第二章说:‘佼人倒’。旧说‘倒好貌’。而陆德明‘经典释文’载诗经的古本倒作到。”他认为“诗经的古本倒作到”,于是便从《尔雅》《尚书》《诗经》《逸周书》等古籍中找出了“到,杀也”的古训,并又根据第三章的“燎的本义是焚烧”,从而便认为第一章的“僚”乃“缭”的借字,于是便构成了“五花大绑”“人头落地”“尸首成灰”等形象。他又以为“舒”乃“杼”的借字,即橡树,因而接着他便抛弃了“不圆满”的旧说,确定“窈纠”乃状橡树之盘曲纵横,“优受”乃象飕飕声,“夭绍”乃“摇柖”之借字,是风吹橡树动摇之状,这样他的新解便完成了。  那么,我们现在就首先来看一下这个主要根据是否可靠。  《经典释文》的全文是这样的:“到兮,本又作倒,同力久反,好貌。埤苍作划,划,妖也。”作划的一本是什么,是古非古,我们不得其详,暂且不去管他,而“埤苍”乃魏初博士张楫所撰,却远在陆氏《经典释文》前约三四百年。那么,为什么“埤苍”所载不是古本,不可靠,而唯独数百年之后的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所载才是古本,最可凭信陆氏自己也没有这样说过,这是令人莫解的。

编辑推荐

  高海夫自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来,为授业解惑、培养人才耗费了大量心血。他通古今之变,博观而约取,厚积而博发,在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是严谨博赡,深入浅出,深受历届学生们的崇敬。他善于在繁忙的教学中,巧妙地利用时间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2年4月19日《文摘报》上有一则消息,标题是“弘扬传统文化——季羡林拍公益广告。”广告导演张会军说:“现在的公益广告还没有纯粹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人们会反思中国在世界上靠什么立足的问题”。这本书可以看作为立足于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中的一星星亮光,有志于传统文化者,也许愿意借着这一亮光,继续前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海夫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