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 编  页数:278  

前言

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中国通》播出后,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外交战线上的老外交官,我有幸与纪录片中的大部分主人公打过交道——其中有几位还是我至今仍往来不断的老朋友、好朋友。他们谙熟国际事务,主张积极发展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他们任职期间,曾经为他们所代表的国家与中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卸任后,他们仍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继续为发展本国与中国的关系而奔波,是值得中国人民敬重和珍视的老朋友。    这些睿智的人身上具有一种共性,那就是他们都能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观察和判断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走向,并能以此作为制定本国外交政策的基础。20世纪中叶以来,如何判断中国的未来是各国政治家、外交家面临的一个大课题。这不仅仅是一个思想感情问题,而且是一个以什么样的态度创建未来历史的问题。基辛格博士曾为打破中美关系的坚冰做出历史性的贡献,作为一位87岁的老入.他至今仍孜孜不倦地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架设友谊的桥梁而往返于太平洋两岸。这是因为“冷战”时期有了中国,才保持了大国力量对比的相对平衡,世界才处于相对和平之中;进入和平发展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又为世界的发展和繁荣注入了新动力。所以,基辛格博士在谈及中国和中国人民时,曾表示:“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我被中国深深折服,我热爱中国人民也热爱中国文化。”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是一位军人出身的政治家。但他能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高度审视当年的中日关系,使其执政五年期间实现了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中曾根先生酷爱中国文化,有“书法家首相”的美誉。法国前总理拉法在任期间,于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背景下,毅然率法国政府代表团如期访华,令人感动。他卸任后一直为推动中法关系的发展而奔波,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在世界各大城市进行火炬传递活动,拉法兰先生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作为第一棒火炬传递者参加了这项活动。他表示,自己在对华关系上所做的lr作实际上是传承了戴高乐将军和希拉克前总统的战略思想,应该从世界和平与大国责任的角度审视中法关系,他愿为推动更多的法国人和欧洲人了解中国而继续努力。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虽已与世长辞,但其大名仍在中国如雷贯耳,家喻户晓,因为他曾经为北京成功申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萨马兰奇先生生前曾表示,在他一生中得到过许多奖项,拥有过很多头衔,但他最珍视的头衔是“中国最好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人民素来有重视友情、珍视朋友的传统。基辛格、萨马兰奇、中曾根康弘、拉法兰……这些为中国人民所熟知的名字,时刻都能唤起人们对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美好瞬间的回忆。对于这样的老朋友,我们必须敬重和珍视。如今,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已进入暮年,但仍在为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而努力,这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    我十分欣慰地看到,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的同志们发现并深入发掘了这笔宝贵的财富,他们从事的这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这部纪录片的每位主人公都是灵魂闪光的人物,每个故事都是一段无比感人的鲜活历史。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将此部纪录片整理成书并出版发行,目的就是启发我们把这种友谊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为此,我热忱地向广大关心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佳作,并希望中国的新闻媒体把更多世界各国热心于中外友好合作事业的人士推荐给中国的广大读者,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融人世界。

内容概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外籍人士对中国的前行或倾注心血、贡献才华;或开拓破冰,几代相继。他们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2009年,在建国60周年之际,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ICS)采访了亨利?基辛格、伊戈尔?罗高寿、安东尼奥?萨马兰奇、中曾根康弘、皮埃尔?拉法兰、鲍勃?霍克、斯蒂芬?佩里、沃尔夫冈?顾彬、乌里?希克和罗伯特?库恩十位同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著名国际风云人物,制作了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国通》。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回顾他们与中国一段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和情感。《中国通: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十位国际风云人物》即为《中国通》大型纪录片的精编文本。
书中编配大量图片,主要展现这些国际风云人物工作、生活的状态,还有他们亲身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每幅图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其中有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由当事人亲自提供,是首次公诸于世。

书籍目录

序一/中国人民外交掌会会长 杨文昌
序二/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 黎瑞刚
亨利·基辛格——中美关系的破冰者
【编导手记】我们的“破冰之旅”/雷霖 刘炜
鲍勃·霍克——中澳关系的总工程师
【编导手记】啤酒达人·“APEC之父”·“气管炎”/徐欣
中曾根康弘——中日关系的见证者
【编导手记】——次来之不易的对话/王硕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助燃中国百年奥运梦
【编导手记】追寻奥林匹克精神/陈亦楠
罗高寿——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编导手记】风雨之后见彩虹/陈亦楠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让西方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编导手记】可爱疯狂的中国通/陈冰
斯蒂芬·佩里——推动中英关系的先锋
【编导手记】“破冰者”后代的中国缘/王硕
皮埃尔·拉法兰——中法关系的沟通使者
【编导手记】仲夏的巴黎/徐欣
乌里·希克——收藏中国
【编导手记】在水中央/陈冰
沃尔夫冈·顾彬——倾情中国文学的德国人
【编导手记】找寻一个倾情中国文学的德国人/陈若平
【总导演手记】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通》创作纪实/朱晓茜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986年,霍克再次访华。此次访华的行程安排非常丰富,他访问了四川、江苏和北京等地。罗斯·加诺特霍克政府高级经济顾问霍克非常热衷于向澳大利亚民众展示中国的变化,所以,我们所有的筹备工作都是围绕这一点。他访问了中国各地,所有这些行程都在澳洲国内播出,所以,澳洲民众了解到发生的一切。我们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以确保可以向澳洲民众展示中国的改革是多么重要,这场改革将怎样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这一切将创造怎样的机遇。民众的反响相当积极,霍克是个受欢迎的总理。当他访华之前,他的支持率是74%;当他返回澳洲后,他的支持率达到了75%。访华前后的支持率都很高,显示了他为澳洲民众带来了对中国改革的正面看法。霍克是众所周知的体育迷,他精通板球、网球和高尔夫。他不仅在运动场上结识了许多世界级的领导人,还经常和其他政界领袖在球场上斡旋磋商,达成共识,其中也包括中国领导人万里。在1985年的一次北京之行中,当时的副总理万里邀请霍克打了一场网球。结果,霍克组合0:3负于万里组合;同年,万里应霍克总理邀请访问澳州,霍克以同比分扳回一城。这次访问作为一次成功的“网球外交”而被传为佳话。在后来历时数月的政府高端会谈后,中澳两国共同宣布建立部长级经济联合委员会,与此同时,中国副总理万里展开了为期八天的对澳国事访问。双方签署联合声明,由澳大利亚议员约翰·布腾(JohnButton)和中国国家经委主任吕栋签署。部长级经济联合委员会每年召开,以探讨和加强双方合作,同时促进双方科技与经济领域的交流。罗斯·加诺特在回忆当时两国开展全面合作的情况时,还补充道:“不仅是外贸有这样的沟通,还包括文化教育交流,我们大受鼓舞。因为当时澳洲政府所采取的一些举措,中国方面都相当积极地给予了回应。”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澳高层官员间的频繁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间的经济合作。80年代中国最大的两笔投资项目都落户于澳大利亚。

后记

《中旧通》从一颗创意种子的孕育到果实压枝,从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的播出到这本图书的出版,一路走到今天,我们所要要感谢的人,文在是太多太多。正是有了他们的有力支撑,热情相助,《中国通》才能通达天下……    感谢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杨文昌先生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黎瑞刚先牛,他们不仅在百忙之中为本书怍序。而且在《中国通》电视节日的制作中,自始至终给予关心和支持。    感谢时任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卑根源先生为《中国通》图片展泼墨挥毫,他的题词“国际风云人物,中国非凡印记”,既是对《中国通》内容的精要概括,更是对其主旨的一个精辟阐述。    还要感谢台长助删徐浩先生.他不但在政策上进行指导和把关,同时还亲自参与了节目的审稿和审片,对许多细节之处提出了修改意见。    感谢《中国通》的总策划、SMG外语频道总监孙伟先生,他的立意为整个节目描绘了基本蓝图。除了总体勾画之外,他还推荐采访传主,介绍人物特点,提供联系方式,使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就显得顺畅,从而信心十足。    感谢《中国通》的总制片人、频道副总监王立俊先生,自节目立项起步后,予以及时细致的指导,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保障。    感谢节目顺问袁念琪先生为《中国通》的每部片子出谋划策,贡献创意,同时还大力促成了本书的出版。在《中国通》的编导们完成书稿稿后,袁念琪先生更是不辞辛苦,对书稿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润色。    最后,要感谢上海义化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作为资深的出版人,他们独具慧眼,在《中国通》节目尚在进行前期制作之时就开始了图书的筹划和运作。    受限于条件,我们且不能一一感谢,心存遗憾。    我们知道,单单感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明白:道出感谢,说是简单,也不容易。念着感谢和要感谢之人,其实自己更要记住的是:莫要辜负期望,还要努力奋斗,争取更大的荣光。

编辑推荐

《中国通: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十位国际风云人物》:国际风云人物、中国非凡印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