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

出版时间:2007-09-01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作者:翁为民  

内容概要

  “窥一斑而知全豹。”在定点的农村调查工作者20年坚持不懈的观察中,庙堰,这个传统的小村落,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渐进,又以一种天翻地覆的质变,融入现代,融入城市。源于调查又高于调查,实证分析与理论探索相结合,是《融入》的一大特色。触摸小村的发展轨迹,感悟历史的真实与必然!

书籍目录

序轨迹第一章 分散、贫穷、落后的村落第一节 自然环境第二节 村民第三节 耕地占有和经营第二章 组织农会、领导土改和爱国生产运动第一节 成立农民协会、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和生产自救第二节 实行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第三节 组织调工互助,开展爱国生产运动第三章 农业合作化运动第一节 胜利初级社第二节 铜盆乡第五高级社第四章 东方红大队第一节 “五风”袭击,农业大减产第二节 纠正“五风”,实行生产队核算第三节 大办粮食,摆脱饥饿,实现温饱第四节 村办工业的起步和发展第五节 发展畜牧,改良农机具第六节 生产队核算和收益分配第五章 庙堰村经济合作社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完善第二节 制订经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第三节 建立“农发基金”和为农服务公司第四节 村办企业的改革和转制第五节 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大发展第六节 接纳外来劳动力就业第六章 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第一节 土地征用和劳动力安置第二节 失土农民所面临的困惑第三节 房屋拆迁和安置第七章 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一节 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第二节 村级财务管理和股份分红第三节 今后经营方法的探讨感悟庙堰村外来务农劳动力情况调查农民种粮行为的系统考察杨继光当前农民思想主流及问题的调查农村发展与人口老龄化治理整顿下乡镇企业行为及导向非市场因素对村办企业发展的制约及其对策庙堰村青年思想状况剖析“送礼”之风的剖析瞧我这十年庙堰村农民收人和农地“非农化”现状浅析关于庙堰村农民房屋拆迁安置情况的调查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分散、贫穷、落后的村落庙堰村在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时,以应袁潘、王家和庙堰头三个自然村100多户组成一个保,属首南乡,以数字排列为第十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入施家塘自然村,称应袁潘村。人民公社时期,实行政社合一,又划入青墩自然村,编为钟公庙大队(管理区)第十六耕作队,“文革”时期改称东方红大队。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政社分设,改称庙堰村,成立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2006年,村经济合作社实行股份制改造,称庙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一节 自然环境庙堰村位于东经12l度31分,北纬29度49分,地处奉化江中段南岸,距宁波市区5公里,西临奉化江,与石■隔江相望,东面宁姜公路擦境而过,水路奉化江在村之西,上达奉化,下通宁波,顺甬江出镇海口至舟山及沿海各省市,由庙堰头过堰人内河,通鄞东南各镇(乡)广大农村,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16.2℃,极端最高温度38.7℃,极端最低温度零下8℃。年平均降雨量1374.7毫米,多集中在黄梅雨和台风雨季节。年蒸发量942.5毫米,日照2045.4小时。年无霜期235天,一般年份9月下旬初霜,终霜一般在第二年3月下旬。耕田土壤为青紫泥,土质pH5.5?6.5。其气温、光照和水量均适宜种植水稻、蔬菜和瓜果。为抵御洪水和预防奉化江咸潮上溯侵入农田,危害庄稼,清政府在乾隆年间(1736?1795)拨银修筑了奉化江江塘,定名为“万金塘”。“万金塘”曾于清道光、咸丰和民国期间塌陷重修,那些时期修筑的均为土质塘,塘高5.4米至5.8米,塘顶宽1.5米至2米。为达到御咸蓄淡的功能,庙堰村建有两个堰坝,即庙堰坝和青墩堰。其中较有名气的是庙堰坝,位于庙堰头自然村所在的庙堰河口,又称做琼溪,清雍正十一年(1733)始建,为三孔■闸和土堰坝,其主要功能:一是大雨时开闸排水,干旱时关闸阻咸。利用甬江、奉化江涨潮开闸,使上涨淡水纳入内河,天旱成潮上溯,关闸阻咸,保护鄞东南39.8万亩农田。二是沟通内河与奉化江及县内外交通。后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在1963年时拆除旧■闸,新建五孔■闸和电动过坝堰。2006年作为鄞州新城区配套设施工程,在奉化江右岸新建庙堰禊和堤防管理房。该工程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内河排水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3.49米,相应设计水位为2.55米。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是水旱灾害和病虫害。庙堰村地处奉化江中段,上游剡江、鄞江和东江于横涨下王渡汇合,称南三江口,下游姚江、奉化江和甬江汇合于宁波市区,称北三江口。庙堰村在南北三江口中间,两个三江口上游集雨面积分别为1965平方公里(奉化江流域)和1948平方公里(姚江流域)。下大雨时,上游奉化江洪水倾泻,但因姚江水与甬江潮水上涨抬高,顶住了奉化江江水下泻,致使奉化江中段水位猛涨,冲击江塘,漫顶泛滥农田,造成水灾。天晴干旱,平原地区降雨量少,上游来水减少,甬江咸潮上涨,渗漏进年久失修的堰闸,造成内河水无法灌溉水稻,故庙堰村江边田经常遭受灾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区林木被滥砍滥伐,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更加重了水旱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庙堰村大灾小灾几乎年年有,有的年份甚至一年遭两次灾害,即先旱灾后水灾。1949年八九月份,先后12次发生台风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奉化江两岸江塘被冲刷得千疮百孔,田禾全部淹没。1950年由于美国对我国实行封锁,国家经济严重困难,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进行生产自救,以工代赈,修复奉化江江塘及硖闸堰坝,增强了抗旱抗涝的能力。第二节 村民宋以前,庙堰村这块土地还是一片无人开发的处女地。公元1300年前后,鄞县城南应、袁、潘三姓居民迁到现在的应袁潘自然村开发创业,以三姓定村名为“应袁潘村”,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到了明嘉靖年间(1522?1566),鄞南茅山虎啸周施姓居民迁来定居,取名为施家塘自然村。从村名可以推想,当时施家塘一带还处在围涂筑塘阶段。王家自然村祖先是明末从严家汇王家堰迁来定居的,以王姓定村名。庙堰头和青墩两个自然村地处奉化江畔,开发比应袁潘、施家塘和王家三个自然村晚,其祖先何时从何地迁来尚未考证。由于该村地处奉化江边,水利设施差,常遭水旱灾害,经济发展缓慢。至清朝修筑江塘堰坝后,水利条件才稍有改善,但由于土壤受咸潮浸泡过,咸性较重,农业产量不高,居民流动性大,当时有许多外县无地、少地的农民来定居,这些外来农民有给地主、富农做雇工的,也有向地主租田种粮的。至清末、民国时期,村里地主把资本转移到上海、宁波等城市去发展工商业,许多青壮年外出学做生意,村中大量土地荒芜。由于地租低下,所以那时又迁入了一批外来租种田地的农民。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政府实行征兵制,乡保长在征兵时营私舞弊,为了保护中签的富人和豪绅子弟不去当兵,就抓没有中签的穷人青壮年顶替,一些外地青年为逃避抓壮丁逃到庙堰村给地主做雇工或租田种植,从而定居下来。所以庙堰村五个自然村村小姓氏多,无大的族群和宗祠,全村共有42个姓,其中有19个姓都只有1户人家。1950年,应袁潘、王家、施家塘、庙堰头四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称应袁潘村,共173户、623人,常住户152户、472人,每户平均3.1人。由于地处宁波市郊,村民从事的行业不同于一般农村,职业分化比较明显,全村经营农业的68户,占39.31%,其余农户主要从事工业、手工业或是做职员、雇工等。经营农业的农户主要是外来移民,他们出身贫穷,能吃苦耐劳,平日里省吃俭用,积累资本,购买耕牛、农具和耕地,租种的耕地逐年增加,如祖籍上虞县松厦的连秋培、连银许、连年官初来时分别买入了10.34亩、3.48亩和4.72亩耕地,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连同租人耕地,已经分别经营耕地80.67亩、50.3亩和67.13亩。最多的一户是丁国千,共经营耕地117.9亩。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成分时,全村11户大佃农,原住村民4户,外来移民7户,另外在12户中农中外地移民占了83.33%。第三节耕地占有和经营土改前庙堰村农民经营耕地面积为1506亩,人均3.2亩,其中自耕田84亩,租人田1422亩。耕地根据土质和水利等条件分十三个等级,其中一等田占42%。耕地经营,主要种植粮食和油菜籽、草子种等经济作物及蔬菜瓜果。种植制度是冬种绿肥及少量麦类,粮食种植一般为双季间作稻或单季稻。风调雨顺的年份,双季间作稻早稻亩产200斤左右,晚稻亩产300斤左右,单季稻亩产300斤左右。由于庙堰村地处奉化江畔,距离宁波市区近,与鄞东南、鄞西水路交通便利,所以建筑材料厂商看准了这块土地,来庙堰头自然村建造土窑,制造砖瓦和烧壳灰。1935年,李昌槐在庙堰创办光华制砖厂,置50马力柴油机制作砖瓦,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全国上下经济萧条,至1939年因砖瓦销路不好而停办。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砖瓦畅销,在原光华厂基础上又创办了私营大成砖瓦厂,购置了制砖半机械化设备,从业人员31人,固定资产2.44.万元,年产普通砖11.98万块,瓦16.14万张。1956年大成砖瓦厂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划归宁波市,厂址迁至石禊,改名宁波市第一砖瓦厂。庙堰村村民们制砖坯出售给对江的宁波市第一砖瓦厂,为创办村办集体砖瓦厂打下了基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融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