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文化研究工程·专门史研究

出版时间:2010-11-01  出版社:宁波  作者:乐承耀  页数:318  

内容概要

  宁波文化研究工程是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市社科院(社科联)组织、整合宁波市社科界研究力量,旨在增强宁波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大工程。其成果分为三个研究系列,即宁波专门史研究、宁波历史名人研究和宁波特色文化研究。  宁波历史文化研究突出地域特色,通过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专门史的系列研究、历史名人的系列研究和特色文化的系列研究,系统梳理宁波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探索揭示宁波历史文化发展的规律,从而彰显宁波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者简介

  乐承耀,1944年出生,196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浙东区域史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副主编、理论研究室主任、科研处处长、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宁波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宁波市海外宁波人研究会副会长。获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浙江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宁波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优秀人才称号。著有《宁波古代史纲》、《宁波近代史纲(1840-1919)》、《宁波通史》(清代卷)、《近代宁波商人与社会经济》、《近代宁波城市变迁和发展》、《宁波帮经营理念研究》(合著)、《浙海关与宁波近代化》(合著)等书籍,主编《中国古代执政案例选编》等书籍,主持省部级及宁波各类社科课题20余项。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先秦至秦汉时期宁波的经济第一节 史前时期的原始经济一、耜耕稻作农业二、从渔猎、采集到人工饲养三、原始手工业的出现第二节 商周时期宁波的经济一、从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二、手工业的开发和制瓷业的光起三、水上交通发展与商贸业的出现第三节 秦汉时期宁波的经济一、人口增多与传统农业的发展二、手工业的进步和陶瓷的制造三、商品经济的发展四、贵族与农民、奴婢的经济地位第二章 六朝时期宁波的经济第一节 农业与渔业一、劝课农桑与耕地垦辟二、兴修水利设施三、农业生产结构四、农业生产技术五、捕捞活动的出现第二节 手工业的开发一、青瓷业的发展及其成就二、纺织业与编织业三、其他手工业第三节 商业的逐步兴起一、商业的进步二、商业交通发展第四节 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一、虞氏的豪族统治二、各阶级地位三、社会矛盾激化与民众反抗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宁波的经济第一节 农业的显著进步一、水利工程普遍兴修二、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三、农业技术的进步第二节 手工业的发展一、纺织业二、制瓷业名闻中外三、盐业与酿酒四、造船业的进步五、采矿冶金业第三节 商业日渐发达一、明州城的建设二、区域商贸活动活跃……第四章 北宋时期宁波的经济第五章 南宋时期宁波的经济第六章 元代宁波的经济第七章 明代宁波的经济第八章 清代前中期宁波的经济第九章 晚清宁波的经济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印纹陶的发现,自西周开始,还出现了原始瓷器(釉陶),在慈溪、余姚、鄞州区、江北区、镇海区等遗址中都有出土。已发现商周时期藏有原始瓷器的土墩石室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20余处。1986年慈溪峙山公园的一座土墩中,出土西周原始青瓷器百余种。罐,宽沿、敛口、折腹、平底,肩部饰对称耳,篦点纹,施青绿釉;口径11厘米,底11.5厘米,高13.5厘米。豆,侈口、卷沿、折腹、圈足,施青绿釉,不及底,沿下部饰篦点纹和三对S形钮;口径22厘米,底径12.5厘米,高7.7厘米。①鄞州区的钱岙遗址发掘于1976年,出土的商周遗物中,原始瓷器占有一定比例。镇海的十字路遗址、孙陆遗址、邵家汇遗址,江北区的洪塘、妙山、费市,慈溪的黄婆山、王岗石、横山、赵家山,余姚的戴家窑等遗址都有原始青瓷发现。这证明四明地区是我国最早由陶向瓷过渡的地区之一。  经分析,原始青瓷烧制温度可达1200qC左右,吸水性差,种类很多,有用作烧水的鼎,盛水或盛酒的罐、碗、盘、盆,盛物的豆、簋等。如慈溪东安乡洪家村土墩墓出土器物就有原始瓷,其器物为豆、碗、盂、盘、罐。慈溪彭东乡黄岗山、赵家山土墩石室墓,其时代为春秋末或战国初,出土青瓷有碗、蛊等。慈溪峙山土墩中出土原始青瓷有豆、盂、盆、碗等。原始青瓷呈青褐、褐、酱褐、黑褐等色,尽管施釉不匀,但釉面玻化程度较好。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宁波文化研究工程·专门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